孟繁敏 王友文
摘 要:南海与中亚跨区域旅游“南西合作”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海南岛为核心的中国华南环南海疆域各省区和东南亚诸国形成的国际旅游圈,与“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以新疆为核心环绕中亚区域的中国西北五省区和中亚国家及俄罗斯形成的国际旅游圈之间的国际合作创新体系。本文利用现代信息化科技手段开展远程智慧旅游协同互动运作方式,构建“一带一路”国际旅游合作互利共赢网络旅游工程,促进南西两大国际旅游圈跨区域旅游合作,以共建旅游强国、旅游强区的途径,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五通”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南海与中亚;智慧旅游;跨区域旅游;跨区域南西合作;信息化
本文索引:孟繁敏,王友文.<变量 2>[J].中国商论,2021(15):-042.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1)08(a)--05
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互联互通相融相近、相辅相成。”当前“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东西两大区域发展存在“东强西弱,东快西慢”的不均衡性,影响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为解决南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西部“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不均衡问题,本文提出利用现代信息化科技手段开展远程跨区域旅游协同互动方式,在泛南海经济圈与泛中亚经济圈区域的国家和地区实施跨区域智慧旅游信息化“南西合作”方略,以“一带一路”国际旅游合作机制创新为内动力,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五通”目标的全面实现。
1 南海与中亚跨区域旅游南西合作的概念和基础
1.1 南海与中亚跨区域旅游南西合作地理概念
1.1.1 南海与中亚跨区域旅游南西合作概念
南海与中亚跨区域旅游“南西合作”中的“南”专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合作中,以海南岛为核心的中国华南环绕南中国海疆域各省区和东南亚诸国形成的国际旅游区。“南西合作”中的“西”专指“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旅游合作中,以新疆为核心环绕中亚区域的中国西北五省区和中亚五国及俄罗斯形成的国际旅游区。
1.1.2 “环南海国际旅游圈”和“环中亚国际旅游圈”涵义及地理范畴
(1) 国际旅游圈的概念
国际旅游圈是为了获得最佳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以若干个国家和地区重要旅游资源为核心组成的一定地理范围的旅游协作区域,是一定国际区域内各种旅游经济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具有圈状或环状旅游线路的国际区域空间组织形式。
(2) 环南海国际旅游圈涵义及地理范畴
“环南海国际旅游圈”是为了获得“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泛南海区域最佳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以东南亚国家和中国华南沿海省区重要旅游资源和景观有机组成的环南海范围的国际旅游协作区域,是这一区域内各种旅游经济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环状旅游线路的区域空间组织形式的国际旅游圈。实施“环南海国际旅游圈”多国旅游合作发展战略,形成以中国海南国际旅游岛为枢纽,联通东南亚10国(即东盟10国)的国际旅游市场与中国华南沿南的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區、广东省、福建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6个省区国内旅游市场旅游流的垂直流动和水平互动,实现将“环南海国际旅游圈”范围的国家和省区建成旅游强国和旅游强省 (区)的国际旅游合作发展目标。
(3) 环中亚国际旅游圈涵义及地理范畴
“环中亚国际旅游圈”是为了获得“丝绸之路经济带”泛中亚经济区域最佳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以俄罗斯、中亚国家、中国西北五省区重要旅游资源和景观有机组成的环中亚的国际旅游协作区域,是这一国际区域内各种旅游经济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环状旅游线路的国际区域空间组织形式的旅游圈。实施“环中亚国际旅游圈”多国旅游合作发展战略,形成以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疆核心区为枢纽,联通中亚5国和俄罗斯西南部(包括阿尔泰共和国、阿尔泰边疆区、图瓦共和国)等6个西部周边近邻国的国际旅游市场与国内西北5省区国内旅游市场旅游流的垂直流动和水平互动,实现将“环中亚国际旅游圈”范围的国家和省区建成旅游强国和旅游强省(区)的国际旅游合作发展目标。
1.2 南海与中亚跨区域智慧旅游南西合作基础
1.2.1 环南海国际旅游圈和环中亚国际旅游圈文旅资源丰裕
(1) 环南海国际旅游圈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海上丝绸之路”环南海国际旅游圈区域的国内华南沿海6省区和东南亚10国,有丰富的海滨海岛文化、热带海洋生态文化、佛教文化、黎苗族文化、客家文化、高棉文化、冼夫人文化、妈祖文化等旅游资源,有大量的历史文物遗址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南部生态海洋、热带雨林、湖河湿地、海滨沙滩、百态群岛等高品位的自然景观生态旅游资源。
(2) 环中亚国际旅游圈有东西方融合文旅资源
“丝绸之路经济带”环中亚国际旅游圈区域的国内西北5省区和中亚5国及俄罗斯,有丰富的丝绸之路文化、西域文化、草原文化、乌孙文化、汉家公主文化、军垦文化、伊犁将军文化、伊斯兰文化、佛教文化、汉文化与各少数民族融合型文化旅游资源;有西部生态草原、湖河、湿地、沙漠、大峡谷、天山世界自然遗产等高品位的自然景观生态旅游资源;有世界物质文化遗产“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为主线的大量历史文物遗址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1.2.2 环南海国际旅游圈和环中亚国际旅游圈旅游业已成规模
(1) 环南海国际旅游圈旅游业现状
一是旅游业发展规模大。环南海国际旅游圈范围内的东南亚10国和中国华南沿海6省区之间国际旅游交流合作中多向旅游流,形成了大规模的旅游产业经济。以2018年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旅游圈内国家和地区接待游客总人数约为21.39亿人次,其中入境游客约为2.15亿人次,成为整个亚洲旅游规模最大的地区。二是特色旅游业效果好。环南海国际旅游圈国家和地区特有的海岛自然景观游与热带雨林生态游相融合、冬暖避寒游与温泉康疗体验游相融合、佛教伊斯兰文化游与民族民俗人文游相融合、东南亚历史文物古迹游与现代城市文化游相融合的四大特色体验式旅游产业,深受世界游客青睐。三是海南核心区带动作用增强。近十年来,海南省旅游收入增长十分迅速,历年增速都保持在13%以上。2018年,海南省接待国内外游客7627.39万人次,比2014年增长59.26%,实现旅游总收入950.16亿元,比2014年增长87.59%。无论是旅游规模还是旅游质量,都具备对环南海国际旅游圈国家和地区的带动能力。
(2) 环中亚国际旅游圈旅游业现状
一是旅游业发展增速快。环中亚国际旅游圈国家和地区旅游业发展基础地域欧美地区和中国东部地区,各国旅游业发展不平衡,但近十年来增速加快是大趋势。中国西北五省区2018年接待游客总人数达到13.08亿人次,比2009年增长了7.71倍,各省区年均增长规模都在15%以上。中亚国家和俄罗斯6国,旅游业增速最快的是乌兹别克斯坦,2018年接待游客总人数2075万人次,比2010年增长了21.3倍。
二是特色旅游业效果好。环中亚国际旅游圈国家和地区特有的古丝路文化游与多民族民俗人文游相融合、绿色草原文化游与黄色沙漠生态游相融合、河湖湿地生态游与天山自然遗产游相融合、夏凉避暑游与寒冬冰雪体验游相融合、中亚文物古迹游与革命文博红色文化游相融合的五大鲜明特色旅游产业,始终对世界游客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三是新疆核心区带动作用增强。近十年来,新疆核心区旅游总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均实现了快速增长,对环中亚国际旅游圈旅游业发展发挥了较强的带动作用。2018年新疆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总人次是2009年的7.04倍,全区旅游总收入是2009年的8.48倍。特别是近五年新疆旅游设施建设规模大幅增长,新疆接待国内外游客的质量和能力大幅度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带动周边国际旅游业的作用显著增强。
1.2.3 环南海国际旅游圈和环中亚国际旅游圈智慧旅游现有基础
(1) 环南海国际旅游圈的智慧旅游特点
一是海南信息化快速建设促进智慧旅游进入快车道。早在1993年,海南就开始建设与国际互联网相链接的公共网络平台;1996年率先实施“政府上网”工程;1997年就提出建设“信息智能岛”。进入21世纪后,海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进入快车道,海南省将光网作为“五网”建设的重点,连续谋划并实施两个“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年专项行动”,建成了“全光网省”和“三个全覆盖”(光纤、4G和重点公共场所Wi-Fi全覆盖)。国际互联网相链接的公共网络平台的全面部署和应用,对智慧旅游、跨境旅游、文化旅游、康养旅游、旅游交通等多个领域信息化、智能化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是信息化带动了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海南省的“阳光翼行”智慧旅游是利用物联网、移动网、互联网和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从智慧管理、智慧服务和智慧营销诸层次强化旅游资源和产品整合开发,提升文旅部门、旅游企业科技管理和服务水平,推动以信息化带动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整合了旅游资源各要素信息,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了旅游信息的集中展示和推荐,游客仅用手机即可完成所有旅游活动,实现了“一机在手,畅游海南”的目标,有力促进了海南国际旅游产业的大发展。
(2) 环中亚国际旅游圈的智慧旅游特点
一是网信体系和互联网建设为国际文化旅游业提供了新的服务。近年来,环中亚国际旅游圈国家和地区通过网信体系和规范互联网建设,推动电子商务、网络扶智、网络公益、网络覆盖和信息服务,推动网络工程稳步发展,为“一带一路”国际文化旅游业服务的信息网络化、产业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水平。2017—2019年新疆旅游企业行业整体的电子商务普及率、在线采购普及率、在线营销普及率、在线销售普及率均逐年提升,从年均增长率看,均达到5%以上。电子商务普及率年均增长率最少为578%。景区与旅行社电子商务投入资金额在10%~30%占比上升,酒店均集中于10%以下。专家预见,未来开展电子商务的意愿年均增长率酒店最高,景区次之,旅行社最低且低于整体水平。
二是大数据智慧旅游平台建设为全域旅游提供了便利。新疆按照“信息化手段完成业态监管和市场监督,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为游客提供智慧服务,实现旅游产品智慧营销”的目标,正在积极打造“一部手机游新疆”智慧旅游项目,加快建设新疆智慧旅游系統。目前,各地州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推进智慧旅游平台建设,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新疆主要城市智慧旅游平台已初具规模,游客可通过人脸识别进入景区,简单便捷。旅游部门和业界已建立大数据中心及管理平台运营模式,为游客到新疆及周边国家和地区旅游会提供高效便捷的优质服务机制。
2 南海与中亚跨区域智慧旅游南西合作趋势
2.1 智慧旅游的内涵
智慧旅游是指以游客为中心,以应用物联网、互联网、4G 通信、云计算、GIS、三网融合等“智慧技术”为手段,以计算机、移动设备、智能终端等为工具,以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营销等表现形式,以全面满足游客“食、住、行、游、购、娱”各旅游活动环节需要为出发点,以为游客、景区、旅行社、酒店、政府以及其他旅游参与方创造更大的价值为根本任务的一种旅游运行新模式。
2.2 南海与中亚跨区域智慧旅游南西合作趋势
2.2.1 以海南国际旅游岛为核心的环南海国际旅游圈旅游发展趋势
(1) 国际旅游业已成为拉动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
中央2009年批准海南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使海南省成为“海上丝绸之路”泛南海经济区的国际旅游核心区。“环南海国际旅游圈”的建设既可以推动海南国际旅游岛国际旅游发展整体进程,形成国际旅游岛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辐射拉动功能,又可以促进南海贸易自由港和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全面开发,进一步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经济合作的快速发展。
(2) 海南省已成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旅游中心枢纽
十年来创建的博鳌会展旅游区、天涯海角风景区、亚龙湾度假休闲旅游区等一大批档次高、规模大、享誉中外的旅游品牌,全面提升的旅游交通和旅游接待能力,使海南国际旅游岛成为中国目前国际化程度最高的海岛型国际旅游目的地。海南省已成为中国新型旅游强省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国际旅游中心枢纽和出入境旅游桥头堡,建设“环南海国际旅游圈”有助于海南提升区域国际旅游核心竞争力。
2.2.2 以新疆为核心的环中亚国际旅游圈旅游发展趋势
(1) 环中亚国际旅游圈区位和交通优势
我国西北五省区和中亚国家及俄罗斯西南部,位于联接中国市场与欧洲市场的枢纽区位。西安、乌鲁木齐国际机场作为我国重要门户机场,是中国通往欧洲、亚洲、非洲各国客源地的国际航空枢纽。新疆和哈萨克斯坦是中国市场联接欧洲主要客源国亚欧国际大通道的铁路枢纽。新疆是亚欧大陆桥核心区,有28个对外开放口岸,与8个国家接壤,其中国家一类口岸17个,具有发展国际旅游产业的潜力和人文优势,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国际旅游合作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
(2) 新疆核心区的扩散带动功能逐步增强
新疆战略地位更加凸显,在欧亚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将全面提升,成为我国向西开放战略的重要支点和高地。建设“环中亚国际旅游圈”将推动新疆旅游兴疆战略全面发展,促进与旅游相关的产业链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化发展,助力新疆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国际旅游业先导示范区平台,充分发挥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对“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国际合作的扩散带动功能。
2.2.3 环南海与环中亚国际旅游圈南西合作互动机制分析
综上所述,中国最西部的以新疆为核心区的“环中亚国际旅游圈”的丝绸之路文化、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大量历史文物古迹、高品位草原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与中国华南以海南国际旅游岛为核心的“环南海国际旅游圈”热带海洋文化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具有很强的差异性和互补性。近年来已形成南西两大国际旅游圈游客流良心互动的客观刚需和未来需求趋势。
3 信息化在南海与中亚跨区域智慧旅游南西合作中的重要功能
3.1 以南西智慧旅游合作实现“一带一路”五通目标
习近平主席强调指出,要共同“构建‘一带一路互利合作网络”。这为未来充分利用信息化、现代化科技手段在南海与中亚跨区域智慧旅游南西合作中发挥重要功能,为构建“一带一路”互利合作网络指明了方向。“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是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一步,也符合全世界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美好愿景。要实现“一带一路”倡议,重点在实现“五通”。南西信息化智慧旅游合作有利于两大国际旅游圈在旅游“六要素”方面的密切联系,促进中亚旅游区与南海旅游区之间的文化旅游合作交流,是实现“一带一路”“五通”目标的重要途径。
3.1.1 以南西智慧旅游合作促进扩大开放、拉动发展、改善民生的动力源
旅游业与信息技术产业的深度融合产生了智慧旅游新业态,实现了旅游景区、旅游交通、旅游酒店等旅游设施与游客、旅游企业间的网络有机联接,并以旅游资源信息数据库的方式,为智慧旅游提供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在智慧旅游环境下,国际旅游产业实现了协同运作的经营模式,实现了旅游产业链业务开发商业应用模式的科技创新,对旅游业和旅游地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南西智慧旅游合作将南、西部旅游产业紧密结合起来,进而带动与之相关联行业、产业的发展,成为促进南西两大国际旅游圈扩大开放、拉动发展、改善民生的动力源。
3.1.2 以南西智慧旅游合作为中亚与南亚国家服务业合作提供直联通道
(1) 南西智慧旅游合作为中亚与东南亚国家提供敏捷的智慧管理服务和营销
智慧旅游是一个一体化的整合平台,每个目的地机构或每个旅游企业都可以有自己的平台,它们通过云技术访问数据中心使用各种旅游数据,实现数据的交换。再通过各种服务终端对外提供个性化服务,可以是有线的,也可以是无线的,相互可以感知个性化的服务数据,实现敏捷的智慧管理、智慧服务和智慧营销。
(2) 南西智慧旅游合作为中亚与东南亚国家服务业合作提供了直联通道
互联网思维要求我们要重视合作联盟、资源共享,要优势互补、互为所用,客源是世界共有的。通过南西两地运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智慧旅游合作,以业态创新改造传统服务业,引导南西两大国际旅游圈客源市場游客高智慧、高品位、高价值的多元消费,共拓“一带一路”国际旅游市场,共享国际旅游产业红利。
3.1.3 以南西智慧旅游合作为中亚与东南亚国家提供民心相通交流平台
(1) 智慧旅游是南西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科技平台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文基础。现代信息化智慧旅游本质上是一个网络“数据流程战略工程”系统,旅游景区、旅游交通设施、旅游企业、导游人员和游客都是数据流程战略工程中的一个环节。这是现代信息化智慧旅游在大数据信息时代特征所决定的,对文化旅游产业在国际旅游市场中的自动化、智能化具有前所未有的价值。在当今文化旅游业全球化时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发挥着“一带一路”国际旅游互联互通的作用,如果从推动世界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更深层次上评价,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担负着“一路”和“一带”两大国际旅游圈国家和地区国际旅游产业共建、共享功能。
(2) 智慧旅游是南西远程旅游服务的现代化手段
智慧旅游服务兼顾线上和线下的服务内容,线下满足旅游基本要素的各种服务,线上主要满足游客行程中的导游、导览导购和导航等服务。环南海国际旅游圈和环中亚国际旅游圈国家和地区在“一带一路”国际旅游合作中,应统筹省区力量、打破利益羁绊,进行跨国跨省区旅游产业大数据资源协调、大数据通道整合、大数据运用统筹等。建好天地、陆海一体网络和大数据平台,就能为“一带一路”新型文旅线上运营管理和智慧旅游提质增效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密切两大区域智慧旅游服务的联系,拉近各国游客的感情和物质交流距离,为中亚与东南亚国家民心相通提供了交流合作平台。
3.2 实施科技信息产业化与智慧旅游商品南西合作协同创新工程
在网络空间新时代,信息化网络成为智慧旅游的制高点,网络新领域和文旅新领域呈现融合趋势。遵循国家总体信息化产业方针和体系,通过统筹大数据、突显智能化、网旅一体化、网信旅游协调,实现“一带一路”国际旅游远程跨区域一体协同发展目标。实施科技信息产业化与智慧旅游商品一体化南西合作协同创新工程,应主要开发以下三个层面。
3.2.1 实施电商物流与智慧旅游商品南西合作协同创新发展工程
环中亚国际旅游圈与环南海国际旅游圈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商品,具有相互的吸引力和广阔的国际市场。可以借助国家支持建立的海南国际自由贸易港和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借助国家支持建立的中国—亚欧博览会 (乌鲁木齐)国际合作机制和优惠政策,充分利用智能技术,实施电商物流与智慧旅游商品南西合作协同创新发展工程。特别是在南西跨区域货物流转、通关等环节实施中,研发跨境电商物流新技术,提升电商物流效率和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南西国家、地区政府和企业通力合作,直接将环南海国际旅游圈的旅游商品和服务,如沉香线香、碧海贝、黄岩岛砗磲珠宝、琼浆竹液酒、锦绣织贝黎锦、椰球、海南五大石木手链、根雕茶台、热带水果等,与环中亚国际旅游圈的旅游商品和服务,如哈萨克手工刺绣、木雕、干果、薰衣草、西部水果、肉乳制品等,通过电商物流与智慧旅游商品南西合作联接两大国际市场,协同创新发展。
3.2.2 实施新疆网络平台与旅游商品南西合作协同创新发展工程
用信息化手段将海南和新疆旅游联盟成员单位联系起来。积极推进南西两大国际旅游圈旅游管理信息化,创建新疆网络平台与旅游商品南西合作网络联盟,南西两大国际旅游圈旅游企业可尝试建设区域旅游企业协同创新信息系统,实施创新共赢战略,打造旅游改革先行区,实现创新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在旅游规划、旅游项目、旅游政策、基础设施等方面对接共享,共同探讨新经济、新技术、新模式在旅游中的应用策略,在深化区域合作、消除地域壁垒方面先行先试,建设一批内连新疆海南、辐射东南亚和中亚、面向全球的文化旅游品牌,共同打造南西旅游产业生态圈。
4 结语
我国应通过南海与中亚跨区域智慧旅游南西合作模式,推行创造性介入理念和大数据信息化科技创新机制,在环南海国际旅游圈与环中亚国际旅游圈国家和地区国际旅游互动合作中,实施有步骤的近周边旅游外交方略,为“一带一路”国際合作创造良好的地缘环境。
参考文献
五年来习近平这样论述“一带一路”[EB/OL].新华网, 2018-09-06.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xxjxs/2018-09/06/c_1123391245.htm.
新疆旅游电子商务发展调研报告(2019)[R/OL].http://b2b.toocle.com/detail--6536668.html.2019-12-02.
携手共创丝绸之路新辉煌[N].人民日报.2016-6-23.
习近平谈“一带一路”建设: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EB/OL].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9-02-25. http://cpc.people.com.cn/ xuexi/n1/2019/0225/c385474-30900295.html.
Research on the South-West Cooperation between South China Sea and Central Asia in Cross-regional Informatization Smart Tour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School of Law, Yili Normal University MENG Fanmin
School of Marxism, Yili Normal University WANG Youwen
Abstract: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Central Asia cross-regional tourism “South-West Cooperation” is the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with Hainan Island as the core of the international tourism circle formed by the provinces and regions around the South China Sea in South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Economic Belt is a system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innovation between the five northwestern provinces of China and the international tourism circle formed by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and Russia with Xinjiang as the core and surrounding the Central Asian region. This article uses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develop a collaborative and interactive operation mode of remote smart tourism, builds a mutually beneficial and win-win network tourism project for the Belt and Road international tourism cooperation, and promotes cross-regional tourism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major international tourism circles in South and West, so as to build a tourism power and tourism. This article proposes to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ive links" goal of the Belt and Roa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by means of jointly building a strong tourism country and a strong tourism region.
Keywords: South China Sea and Central Asia; smart tourism; cross-regional tourism; cross-regional South-West cooperation; informat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