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六军 黄霞
最近几年“饭圈”成了热点话题,并有愈演愈烈之势,甚至已经蔓延到了中小学校园,然而非理性的“饭圈”文化一时间成了“怪圈”,对正在形塑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面对这种现象,我们在班级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认清“饭圈”,走出“怪圈”。
开展学科活动,用学科魅力吸引学生。班主任在取得各科教师支持的前提下,成立以课代表为主要成员的“寻找学科魅力”活动小组,配合各学科教师开展好課前五分钟活动。语文学科结合“语段压缩”题型,让学生给“饭圈”下定义,把握概念的内涵,强化对“饭圈”的深入认知。历史与数理化学科,通过给历史、文化名人制作档案卡片的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政治学科围绕“饭圈”问题和相关社会事件,开设“新闻播报”活动,让学生在对热点事件的分析中学会明辨是非。
开设阳光课堂,用艺术力量支撑学生。音体美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阳光大课间”活动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操场,我班先后开展了小组跳绳、小步操、三人制篮球赛等活动,并让一些活动常态化。班级合唱让学生感受音乐韵律之美,陶冶情操。美术课上,学生抒发自己的情感,给情绪一个发泄口。
开启第二课堂,用精彩生活引领学生。班主任与家委会沟通协调,制定出“班级第二课堂实施计划”。我班开展的北湖25公里徒步活动,让学生有了“我能行”的意识,充分发掘自我潜能,培养了学生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品格。活动后有学生表示“我就是自己的偶像”“我太崇拜我自己了”……他们认识到,只有通过自己的奋斗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此外,家委会还在家长之中遴选各领域具有榜样作用的家长,鼓励他们走进课堂,让学生不仅能“读圣贤书”,还能“关注窗外事”,感受真实的生活。同时,我班还向市心理协会争取到“心理学家进课堂”的活动机会,对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情感困惑和不良情绪进行疏导。
开动经典诵读,用传统文化熏陶学生。借助学校传统文化课题研究,我们在班级内进行了德育教育微课题研究,通过经典文化诵读,让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在《论语》选读中学习修身治学的方法,在古诗文选读中感受仁人志士的家国情怀……通过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让学生更具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不在网络文化的漩涡中迷失方向,并在新时代里展现出独特的风采。
讲好班级故事,用身边榜样激励学生。学期末,我们在班内成立了以班长为主编的编委会,把一学期的育人故事编成一本书。将育人课程化,让每一个学生在班级故事中找到自己学习的榜样。班主任和各科教师有意识地让所有的孩子都成为榜样,获得被尊重、被需要、被认可的感受,从而提升对“饭圈”现象的自我甄别能力,走出盲目崇拜的“怪圈”。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市第十五中学)
责任编辑:曹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