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历史教学对公民意识的渗透路径

2021-08-23 17:25李朝霞
考试周刊 2021年52期
关键词:公民意识高中历史培养策略

李朝霞

摘 要:当前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不断进步,对公民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公民意识”这个名词越来越受重视。作为高中基础课程的历史,承担着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重要责任。文章结合教学实际,分析如何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加强公民意识,做新时代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公民意识;培养策略

一、 引言

高中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思维发展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刻,因而易于接受各种观点。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培养高中生公民意识已经成了历史教师的重要任务。高中历史教学中充满了人文色彩,课程中含有大量关于公民教育的素材。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历史素材,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生成公民意识。

二、 高中学生的公民意识初探

(一)公民意识的内涵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是一种在现代法治下形成的公民意识。它表现为公民作为国家政治、经济活动主体的一种心理认同和理性自觉,体现在有关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各种理论思想中。它强调公民应当具备参与意识、监督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公民应当对国家和社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勇于维护自己及他人的合法权利并严格履行公民义务。

(二)高中生公民意识教育现状

“一考定终身”的传统教育理念,禁锢了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学生把升学作为改变自己人生的唯一途径。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部分历史教师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升学率,忽视了学生的公民教育。另外,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形式较为单一,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公民意识教育的效果不是很理想。高中学生也把考试成绩看得非常重要,学生对于提高成绩之外的事漠不关心,

公民意识淡薄。

(三)培养高中生公民意识迫在眉睫

高中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5-18岁之间,处于青春发育的末期,身心发展较不平衡。学生的身体发育趋近成熟,心理上很容易出现问题。高中学生的情绪较为外显,容易冲动且不易控制自己的情绪。因而,处于高中年龄阶段的学生容易冲动。引导高中学生身心健康发育,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国家意识,能够降低犯罪率。在这一阶段,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形,教师应当在教学活动中丰富其知识和才干,关注学生心理问题,及时疏导,在教学中一点一滴地渗透公民意识,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 培养高中生公民意识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公民意识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培养的。有目标才会有动力,若要提高学习效率,教师首先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当渗透公民意识,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翁、未来的建设者,形成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学生一旦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产生使命感,心中便有了前进的动力,并会提高学习的兴趣,为将来参与社会实践做好充足的准备。高中学生有了公民意识,才能把学习历史当作一种享受,而不是枯燥的任务,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有利于对学生开展德育管理

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德育在教育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公民意识能够直接表明一个学生的精神文明高度,反映学生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等。通过培养高中生的公民意识,能够使学生遵守校风、班风和学风,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利于对其开展德育管理。

(三)有利于学生个人全面健康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是指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等多方面。公民意识是学生个人成长的强大动力,能够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一旦高中生具备了公民意识,便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公民,他们会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现代公民必须遵守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的习惯。有了公民意识,学生会更加热爱学习,勤劳勇敢,关心自己并尊重他人,树立正确的三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人品质,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获得发展。

四、 历史教学中渗透公民意识的有效途径

(一)用鲜活的历史细节激发学生的公民意识

学生之所以喜爱历史,是由于历史中的某一鲜活的细节打动了他们。由此可见,历史的魅力就体现在细节。俗话说的好:细节决定成败。历史听起来很有距离感,教师应当想方设法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让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历史背后掩藏的真理。因而,要想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教师可以生动地讲述富含公民意识的历史细节,激起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更强的代入感。这样,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历史、感悟历史,对公民意识有一个更加明确的概念。

例如,教师可以就人教版历史必修一《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课,讲述鲜活的历史细节。古希腊最著名的城邦雅典实行的是民主制度,不同于今天法治意义上的民主,古希腊的民主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全体公民都是统治者,定时召开公民大会,集体表决,共同决定国家大事。不幸的是,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却死于这样的民主政治之下。苏格拉底被指控有藐视传统宗教、腐化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最终接受了审判。在审判中,没有人调查取证,苏格拉底的反讽招致了审判官的不满,因而被判处死罪。更为讽刺的是,一位美丽的少女与苏格拉底具有相同的罪名,却被无罪释放。在饮下毒酒之前,苏格拉底的至交好友劝他逃走,苏格拉底毅然拒绝了。他热爱雅典,热爱民主制度,哪怕自己由于这种畸形的民主制度招致了死亡。苏格拉底始终将自己当作雅典的公民,为了维护雅典的民主政治和法律的尊严,苏格拉底放弃了生的希望。这并非愚蠢和不理智,而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信仰舍生取义。教师可以用这個生动的历史细节教育学生,无论何时,无论怎样,都要维护国家和法律的尊严,遵守公民的行为准则。也要让学生认识到,国家权力的行使者必须德才兼备,公平公正,否则便会出现更多的“苏格拉底”。

猜你喜欢
公民意识高中历史培养策略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从记者“公民意识”的觉醒到公民“记者意识”的强化
建构主义视野下公民意识教育实践模式研究
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研究——以社会监督为例
浅析政治学视角下我国对于年轻女性的民主教育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