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言故事化叙述探析

2021-08-23 07:20熊唐美佳
大观 2021年6期
关键词:主持人

熊唐美佳

摘 要:不同于作家或特稿记者,播音主持艺术从业者是通过有声语言进行信息传播,所以,可以认为,非虚构写作与有声语言的结合主要体现在事件解读过程中的故事化表达上,即如何运用有声语言这个工具来“讲好一个故事”。文章结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主持人大赛》节目第一环节选手表现,探析新时代背景下故事化叙述方式的原则与策略,分析主持人大赛中故事化叙述趋势出现的原因。

关键词:主持人;故事化叙述;主持人大赛

一、主持人大赛中故事化叙述的原则

第一,坚持真实性原则。主持人大赛的选手是新闻从业者,真实性原则是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坚守的底线。真实是信服的前提条件,就“自我展示”环节来说,展示真实、真诚的“自我”也是打动受众的突破口。

第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原则。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话语权来源于党、政府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也是在坚持和维护这支队伍的纯洁性。很多选手都以某种值得提倡的品德、精神、情操为主题,目的就是借助这个舞台向社会传播更多的正能量。

第三,坚持适度原则。笔者认为,播音主持工作的艺术性,体现在本次比赛的“自我展示”环节中,具体体现在有声语言的表达、副语言的表现、舞台道具的设置、多媒体素材的运用上。然而分量过重的“修饰”只会干扰受众获取主要信息,加剧信息传播中的损耗,走入形式主义的误区。

二、主持人大赛中故事化叙述的策略

(一)故事原料的选择

故事原料是故事化叙述的基础材料,不同的故事选材满足受众不同的需求。学者王武录认为,读者对新闻采写者的需求包括了宣泄、消遣、服务三个功能。从这个角度来说,“感人的故事”满足了受众的宣泄需求,“新奇的故事”满足了受众的服务需求,“有趣的故事”满足了受众的消遣需求,这也体现了讨论这三种类型选材的必要性。

具有普世价值的题材更打动人。例如,选手周瑜选择了“职业价值”作为主题,由己及人,讲述了每一份职业背后的辛酸历程。

有趣的题材满足受众的求知欲。例如,选手刘洋的选材就显得相当亮眼,他从一些问答环节“线索抢答题”开始,达到了和在场观众成功互动的效果,由此引出这几道选择题设计过程当中的故事。

新奇的题材对受众来说是“陌生化的奇异景观”,刺激其接收信息的天然动力。例如,选手龚凡是一名IT从业者,他亲自编写了一个能模仿人类作诗的小程序,把“机器学习”和人类的“不会作诗也会吟”类比,解释了“机器如何进行情感表达”。

选材无高下,但从实际效果来看,有趣、新奇的故事占比较小,但只要驾驭得当,更能在主持人大赛的舞台上脱颖而出。

(二)故事细节的取舍

笔者认为,故事细节的选择才能体现出传播者的真正意图,如人物的细节、场景的细节、过程的细节等,选择了好的题材,更应该大胆取舍其中的细节。

例如,选手周瑜用“三张饼”这个细节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她想表达的是这份新闻职业的价值,但她并没有从自身出发,直接表达自己在突发事件当中帮助了多少人民群众,而是从单个新闻当事人的角度出发,侧面描写了朴实的劳动人民对于新闻工作者的尊重,既显示了传者与受者之间感人的互动,又从细微之处展示了自己“突然明白了这份职业的意义”,这也呼应了她这档模拟主持的开头——“从瞬间看人间”,可谓精妙。

主持人大赛中有声语言的传播是单向的、线性的,传播者切忌“贪多”。如何把握好关键三分钟,将故事最精华的部分展示出来,使得这些细节都在为传播者的目的而服务,值得深思。

(三)述者自身的融入

第一,强调“我”。例如,选手周瑜使用“我去现场报道”“只是做我的本职工作”等说法,既突出了故事的真实感,又直接强调了传播者本人的“在场”。

第二,由彼及己。例如,选手白影先说出21岁的蒋应成获得了世界汽车喷漆大赛的冠军,以及背后的来之不易,最后以“笨小孩”这个关键词为转折点,将自己与“笨小孩”连接在了一起。

第三,设置悬念。选手蔡紫在叙述的开头,讲述了一个小女孩与博物馆结缘的故事,并在转折点说明,那个小女孩就是自己,进而表达传承历史与文化的愿望,显现出作为职业新闻人的历史责任感,过程十分自然。

自身融入故事其中,是在真实性的基础上向传播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体现故事的真实、情感的细腻,增加直抒胸臆的效果,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

(四)舞台设计的准备

从主持人大赛“自我展示”环節来说,舞台设计相当于一档节目的“外部包装”,以简洁为主,最终服务于主题内容。它可以使受众与传者的距离更为贴近,增强叙事的感染力。

例如,选手刘熙烨正是把舞台空间的运用发挥出了最大的效果,她讲述的是曾侯乙编钟以及编钟钟槌的研究者谭军的故事。舞台利用钟槌展示架、编钟本体将整个空间分割成了三个部分。选手大部分的时间都站在舞台的中心,受众面对着的左侧,是形状不一、材质不一的钟槌,右侧是曾侯乙编钟。随着故事讲述的顺序,舞台道具的作用被依次揭开,并在最后产生了交融——使用钟槌来让曾侯乙编钟演奏《茉莉花》选段,让整个舞台空间的运用变得更为和谐、统一。

(五)语言表达的呈现

“自我展示”环节中的故事化叙述更强调的是“说”“分享”的感觉,在与人日常交流的过程中,我们的语气语调相对来说会比较平稳,没有太多的起伏。以选手张楚雪为例,她的开头是:“提到‘一带一路您会想到什么呢?”询问的语气将受众迅速拉入主题,循循善诱的口吻引发受众的思考,随后抛出自己的猜想:“是‘国际经济合作走廊?还是‘亚洲文明对话大会?”这样的小技巧会让她接下来的讲述更为如鱼得水。

故事的讲述,也是语言表达中需要用到的内外部技巧的配合。从心态上来说,选手更是要稳定住节奏,把自己的经历浓缩成故事,连带上自己的思考传达给受众。在这个过程当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分享的”“愿意交流的”愿望。从外部技巧来说,语气要相对平缓,节奏要有适度变化,停顿的处理也能巧妙运用,给受众回味的空间;重音在交流感较强的“谈话式”表现当中并非被忽略,反而是一个需要重视的点,体现在该重视的地方不能放松下来。

三、主持人大赛中故事化叙述趋势出现的原因

第一,故事化叙述独具魅力。首先,故事化叙述本身就具有吸引受众目光的魅力,相当于传播者用有声语言构建了一次“沉浸式”的新闻传播大场景。相比枯燥的“罗列式”的自我展示或“居高临下”的直接说理,故事叙述把选手变成有经历、有思考、有温度的具体人物形象,通过“动之以情”达到“晓之以理”的目的。

第二,满足受众心理需求。从外部因素来说,故事化叙述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融媒体时代中的受众,拥有迅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渠道,但也会被“信息茧房”“碎片化传播”的现象困扰。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人们已经厌烦了“粗暴”的信息推送,越来越关注信息背后所表达的含义。同时,当前质量高低不一的信息、数据容易让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普罗大众迷失方向,甚至轻信虚假消息带来的误导性信息。因此,受众既渴望获得客观、真实的信息,也在渴望着传播者能够成为其精神上的引导者,协助自身在纷杂的信息社会中保持独立思考的习惯。

第三,满足播音员主持人转型需求。从内部因素来说,职业转型需求是故事化叙述的一个重要推力。播音员主持人从来不是没有态度、没有感情、不会思考的“人肉喇叭”。在今后的环境当中,从业人员更应该提供“个性化的新闻解读”,通过故事化叙述的手段服务于新闻内容本身,使受众更纵深地解读新闻事件,以谋求未来新闻领域中的生存空间。

四、结语

央视主持人大赛并不单纯是普通受众的精神狂欢,也是一次业内人士自我检视。对照站在舞台上的各位选手,此时我们终于可以静心思考:在今后的工作当中,该如何打好媒体融合的心态仗呢?这在以后的日子里,还有待大家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王武录.同研究生谈新闻采写[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2]尹琨.主持人大赛“圈粉”背后“硬核”是专业[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11-20(1).

作者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

猜你喜欢
主持人
主持人不要各说各话
最后一关
刘远立 圆桌会议主持人
阳原县第四实验小学
萌宝童话
荧幕主持人 妙趣造型四问
猫头鹰
我是淑女
小蛇圈圈绕的答疑会
咖喱岛(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