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锦梅
摘 要: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确定教学的基本流程,结合学业水平考试要求和相关课程标准,从学生现有需求、设计特点、具备的教学资源等方面入手,探究教学目标制定的基本过程,并积极评价与反思整个实验当中的得与失,从而做好自我评价工作,提升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有效性
就目前初中化学课程中所设置的化学实验类型来看,其中可分为探究原理规律、鉴别基本性质、检验、制备多个方面,因此教师要就其中关于反应原理以及基本理论认知、模型构建等多个方面设定对应的随堂演示以及自主探究实验等,并明确分析设计以及反思与评价基本流程中各环节需要加以完善的部分,更好地设计教学流程,推进教改的进程。
一、 注重分层设疑,提高主体性认知水平
初中阶段的学生初次接触化学这一门科目,对于其中所包含的知识在实际情况和经验的指引下具有一定的感性认知,但仅仅通过生活中的现象难以了解其中所包含的理论本质,在学习过程中因其感知水平所存在的差异,出现学习能力以及探究水平上的差别。教师在开展高效的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中,应当对不同层次的同学能够有充分的认知。教师可在学期开始前为本班学生发放测评问卷,要求其准确填写其中的内容,应当包括对探究操作、基本实验、完成的难易程度及实验的兴趣等多个方面的考察内容,结合作答内容形成对应的学情报告,大数据分析将直接给出不同层次学生所具备的优势和需要完善的部分,有助于在后续实验教学的过程中,精准定位不同学生的层次,并为其设置对应的实验目标。
能力较强的同学,其所具备的动手操作以及多方面实验探究能力高于其他同学,需要重点在实验当中培养其生成创新意识与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而其他能力稍弱的成员要设定基本的理论目标,使其能够结合教材中以及学业水平测试中对各个部分知识理论的要求设置相匹配的掌握任务,并分别在实验中对各个层次的学生设置问题。例如针对水平较高的学生设定探究某个物质作用于实践生活中的具体原理,或将理论应用于生产生活的主要流程的问题。针对实验操作或理论分析能力较弱的学生,设定探究教材中某个理论成立条件的实验主题或项目等,从而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够对自身所具备的能力有基本的认知保证。
在实验中可发挥出个人效能,进而提高整体开展学习活动的效果,有助于提升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在此过程中教师需做好引导工作,就问题设定和主题设定等展开讨论,与其他教师形成良好的沟通机制,了解到对于不同层次的同学应当如何设定问题情境,在激发其兴趣的基础上,更好地落实在核心素养渗透,并将基本化学理论知识内化为动手操作能力。
二、 引入多媒体教具,展示直观变化过程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已然充分认识到学生全面发展对于社会进步以及经济水平提高所起到的现实作用,因此在实验当中积极引入多种多媒体教具,从而更好地展示出直观变化过程。由于化学实验当中部分现象并未体现在宏观的视野当中,而学生对于微观的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变化规律并不具备更好的认知能力,需要借助多种多媒体教具,保证在兴趣激发的前提下对接课堂有效性提升的需求,从而保证整体课堂氛围的和谐效果。
例如教师可应用电子白板展示在实验过程中各个量的变化,以曲线图的方式使得微观物质中各个量的变化情况一目了然,也可利用微课学习平台等事先发布化学实验的基本流程,要求各小组成员均能够在课题的引导下了解具体步骤,并结合所演示的内容等说明在具体落实步骤以及设计流程的过程中需要完善的部分,从而推动组建交流模式的生成。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部分温度或物质之间的变化也很难借助动画等说明其规律,此时需利用虚拟化学工具,例如传感器等,通过图像演示出温度的具体变化情况,更好的借助温度等感受物质间的变化规律。尤其是在酸碱中和反应的过程中,其具体变化现象等难以通过动画说明,但其中关于中和反应完全这一实验节点的对应变化情况,可借助传感器中对温度变化研究使其了解到酸碱中和达到pH值为7的温度值,更好地感受化学微观世界。
除了在具体探究过程引入多媒体教具外,还可在化学复习环节加入多媒体教具,例如在整理化学实验中关于仪器使用以及注意事项,文字整理和记忆的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以某一实验为中心点,向外发射与其相关需要注意的操作步骤,形成具象化的直观图案,从而加深对此部分知识的记忆程度。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除了给出思维导图的设置方式外,需引导学生自行设计,体现对其自主性以及整理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使得在设计的环节可更好地体会多个理论间所存在的必然联系,构建知识理论体系。
三、 共同探究实验现象,强化探究能力
实验教学需要学生们的共同参与,才能够在相互交流中感受到对于某个理论所引发的观点进行讨论,从而凸显出创新意识,提升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组合成各个小组,要求其结合教师所给定的实验任务或目标,协同其他同学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在此过程中包括材料查找、流程设定、及时记录实验数据、上交报告、说明探究过程等多个步骤。在整个过程中需要教师为同学们构建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得在想、看、做等多方面感官的调节下,培养其化学实验和应用能力,进而了解科学精神对于现实生活的作用效果。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找材料,目前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化学教学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目标的指引下,借助互联网技术,并结合科技发展等情况,使得学生可在页面浏览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化学知识应用实践内容。
在出现化学实验现象存在差异的过程中,需要基于所出现的差异化内容展开讨论。鼓励其结合具体实验现象,联系原理等提出个人想法,针对能够积极发言并给出可行性意见的同学给予一定的鼓励,刺激其他学生在榜样力量的影响下,更好地深入到课堂讨论中。沟通机制的建立是对个人能力反馈的重要方式,在此过程中教师能够了解學生们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结合其反馈内容,调整后续的实验开展方式与模式,并引入合作探究以及小组间竞争的交流方式,保证课堂有效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