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志军
一
一个人撑起一个家,一个家就是一座城,一座城等于半个故宫。这就是山西灵石王家大院。
作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王家大院可圈可点的地方太多,此不赘述。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王家大院里教育的印迹:门口的照壁影壁,或五福临门,或蟾宫折桂,是对家族的祝福,更是对晚辈的期望。这与一般人家门上题写“耕读门第”“书香世家”来得更为具体。在墙壁嵌石,门框门楣,要么刻有忠孝节义的故事,要么刻有仁智忠信的浮雕。而中堂门庭、门石、门廊、门廓,有各种寓言、传闻、寄寓的显义或暗喻。在匾额和屋内的字画里,则开宗明义地把做人做事的原则、规矩,明白无误地展示出来。可以说,王家大院既是明清民居的特点展示,也是宗法礼治的集中阐释,还是古代教育思想的概括表达。
在王汝成家,给孩童专门建有读书园。孩子在上房读书,累了,可以到庭院里专门的休息房休息。老师的房间和上房相对,分守休息房两端。在教师住所的二楼,就是图书馆,随时可沿扶梯而上,取阅各种书籍。
孩子稍微大些,家族学子就可以转到一起学习。那是一个独立的院落,布局设置更为完整。学子读书间隙,可以到书房之外的院落游戏玩耍。而庭院的右手,就有花房。各种花草,摆放在那里,供学子们认识赏玩。在花房的外层,还有一个院落,沿砖墙拾级而上,就到了墙头的亭子。亭子的四角飞翘,红柱立顶。学子们或立或坐,不受雨雪所困;白天放目远眺,晚上对月吟诗,取名瞻月亭。
这些教育设施是在私塾之外的建筑,可见从卖豆腐起家的王家,后来因商而优则仕后,深感教育对家室的作用与意义,因而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几乎达到了一种极致。在古代,也只有在皇家,才有为以太子为代表的皇家子女,而设有这些专门教育建筑。一般的官宦,建有一些“教室”,鲜有花房,更难有瞻月亭的配属,平常家庭更罕见。
王家对教育的看重,可从每一个砖、木、石雕看出来,可从每一块匾,每一幅字、画看出来。而且,在其建筑布局和装饰风格上,很难看到他们对教育的某一领域的偏倚或轻视。他们从做人处事和历世的大处着眼,从一花一木认识着手,完全是一种学用结合,知行统一的路数。他们的教育有格局:全堡“王”字布局,“龙”形写意,外严内紧;有远见,行事要低头过门,知规矩少麻烦,多积福避祸端;懂操守,长幼有序,尊老敬长,孝悌仁义。虽然在这其中,难免内里和外在有所不符,但大致的追求还是不差的。
王家在得势之后,把教育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而教育又给这些家族的兴盛锦上添花。这就是“知识改变命运”吧。
二
一条小河流了几百几千年,某年,一家姓斯的人在河边住下来,渐成家族。到了近代,小河名字早已湮殁,这个家族却已经为外人所广闻了。
名人众多,教育家斯霞是其中之一。
斯霞的石像坐落在斯民小学校门正对,石像后面依坡而起的屏风上,镌刻着臧克家的诗:“一个和孩子长年在一起的人,她的心灵永远活泼像清泉。一个热情培育小苗的人,她会欣赏它生长风烟。一个忘我劳动的人,她的形象在别人的记忆中活鲜。一个用心温暖别人的人,她自己的心也必然感到温暖。”斯霞工作了半辈子的这所小学已有百年历史。
但不管是斯霞还是斯民小学,在斯宅村都属于小不点儿。那八栋徽派风格的民宅,张爱玲追踪胡兰成而来住过的小洋楼,都堪与斯民小学那棵一百二十余岁的大梓树比长。和笔锋书院的蔷薇、龙爪槐和二三十米高的古榆比,更是年轻得厉害。
笔锋书院在小学对面会稽山的半山腰里,一条弯曲的砖石路把人引向幽静。
斯宅,之所以能穿越世事沧桑,依然不改本色,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斯氏族人千年来对文化教育、宗族伦理的传承。
笔峰书院,建于1798年前后,是由斯氏三十二世孙、巨贾富商斯元儒出资建造,后有斯家几个族人共同出资修葺的学堂。二百年前,斯氏家族的孩子吃完饭,耍过了门前的水,就向后山而去,那里有教学的师傅等着他们。捧着书上到楼上,如果背不过诗文,就别想下楼来。那窄窄只容侧身拾级的楼梯,藏在景楼二层厅室的照壁后面,极为隐蔽。在楼上,可以俯瞰家宅,但难闻亲声。他们在毫无搅扰的环境里专心读书。据说门口那棵榔榆树就是斯家祖上故意犯忌栽种在门口的,寓意榆木脑袋也请老师不要轻忽,也要让它在学习中开窍。
二百年间,斯宅村已经有一百多位知名教授、学者、官员,贡献智慧服务人民了。
再往东去还有一个华国公别墅,这一民宅建筑群,为后人追念斯继荣而设。斯继荣酷好读书,愿为国培育人才,一直想建家塾,然而,他年高不能完成夙愿。他的儿子斯志浦、孙子斯源清为他建造了这所学塾,并叫“别墅”,将家祠和学堂合二为一。孩子们在这个院子读书,孩子们来时看红豆杉蓊蓊郁郁,进去看阴阳池奇奇怪怪。越过门前的一湾泮池,放目望去,对门两扇山就是翻开的书卷。
三
我读初中的时候在塬上。这个塬不大不小,刚好可以建一所学校。几排教室,一个偌大的操场之外,四周凹下去,和周围的村庄隔离开来。
上学近的需要走20分钟,我上学则需要走40分钟。春夏,穿过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地,越过一条宽阔的水库引渠,翻越一座小松林地,白白的教室就出现在眼前。另外一边的同学穿过的则是一畦接一畦的麦地,或者是一片梨树林。
下课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光。爬篱草长得茂盛,长长的蔓交织着,把操场锁成一张广阔的软床,我们在浓绿浓绿的草床上追逐打滚儿晒太阳。爱美的女同学会在操场边缘掐蒲公英吹,或者摘一捧不知名的花儿编成花环戴在头上,送给老师。体育课上,踢足球是最受欢迎的运动,普通的胶鞋,也能踢出带钉足球鞋的感觉。南方雨多,但即使连续几天下雨,操场上仍然可以不见明水,脚踩下去,也带不出泥。
学校没有围墙,把天和地都纳入视野。那时没有汽车,没有家长接送。早上起得早的,喊一声“上学喽”,同村的人就结了队,趁着晨光熹微往学校奔去,路越走越宽,人越走越多,汇聚成欢声笑语的河流。放学,异性同学不敢明目张胆地交往,但男同学自觉地承担起护送女同学的责任,她们前面,他们后面。偶尔有调皮的,在树后作践出一些怪声响,吓得女生连连尖叫。
秋冬最好,一路上可以烧黄豆,摘松子吃。天稍冷,就把路两旁树上架的稻草扯下来,拢一堆火烤,身体烤热了,心里也暖和了。
那时候作业少,老师有大量的时间给我们读书,他们能找到的,感动了他们的,都拿到课堂来读。有些篇目,是我们放学途中的谈资,也是明日上學路上的期望。还有些文章,听得老师学生一起哭,回到家了,心里还难受,父母以为我们是受了批评,骂一句,“还不赶紧念书去,又要叫老师拾掇呀?”
那是我学习最轻松的两年。那个操场也是我见过的最美的操场,至今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