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永生 王波 张婷婷
编者按:
踏上时光的列车,翻开记忆的相册,
斑驳的往事,滚烫的热血,
在这片浪漫的雪国,镌刻着生生不息的师者之魂。
在祖国最北方的茫茫黑土上,
在纵横奔流的黑龙江畔,
一根根红烛,立起座座丰碑,
收获万千桃李,奠基千秋家国。
谦虚、踏实,永远前进!—— 陈慧卿
1951年,她当选为黑龙江省优秀教师;1952年后,她先后被选为劳动模范、模范宣传员、模范学员;1955年,她所领导的学年小组,获得了省优秀小组的光荣称号;1956年,在我省先进教育工作者代表会议的闭幕式上,全场以热烈的掌声一致通过了陈慧卿同志为出席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的我省代表。
陈慧卿同志在1948年来到了佳木斯市郊区佳西村小学任教。
她兢兢业业,白天上课,晚上到民校去教老乡识字。
她不畏艰辛,为照顾校舍,常常一个人住在学校里。面对破旧的门窗桌椅,她亲自动手修理。
在佳西村小学工作两年后,她被调入了佳木斯市第一小学。
她脚踏实地,严格要求自己每一节的教学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有时只是备课短短十几个字的课文,都要花费两三个小时。
她刻苦钻研,先后制作了40余种教具,总结和发表了《提高劣等生学习成绩》《我们的学年小组》等工作经验。
她为祖国培育了优秀的儿女,为教育事业积累了宝贵的财富。可是当说起这一切的时候,她却觉得自己的成就非常微小,而这一点点的成就也是党常年培养的结果,是新中国给予人民教师的光荣。
——摘自《黑龙江教育》1956年4期、6期
在苦难中锻炼成长的石丕君
从1951年被选为省特等优秀教师以后,他的名字就在教师中间传扬开了。《人民日报》刊登着他的事迹,《东北教育》传播着他的经验。他走到哪里,人们都以极大的热情来接待,请他作报告,向他学经验。
在荣誉的面前,他没有骄傲自满,反而更加虚心谦逊,并用工作中更大的成就获得了更高的荣誉——在省先进教育工作者代表会议上,被选为出席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的我省代表。
他所在宝清县庆兰村小学条件艰苦,许多学生连书籍都没有,他起早贪黑地一本一本的为学生抄写;
他刻苦努力,每周都要去八里地以外小学听课学习;
他用三年多的时间,把小学课本仔细学了一遍,踏霜而出,戴月而归;
他制作了三四十件标本、挂图和十几件球架、单杠等运动器具,农民们曾为此给他起了个含有无限敬意的称呼,叫他教师兼“三匠”(木匠、铁匠、泥水匠);
他每天要备四个年级的课程,每天要改四个年级的作业……
1953年,石丕君受命担任宝清县第一完小的校长。他经常听课,改善教学工作;他组织全校教师制作了180多件教具,学校被县里评选为“制作教具模范单位”。当人们问他在自我教育方面有什么经验时,他只是笑着回答:“没什么,就是要听党的话。”
——摘自《黑龙江教育》1956年4期、6期
依靠教师办好学校的张景英同志
有这样一所学校,学校里有年轻教师也有年老教师,有进步的也有中间的和落后的,有业务能力强的也有业务能力弱的。为此,学校定期召开“新老教师团结会”,会上老教师介绍“我是怎样提高的”“我是怎样帮助新教师的”经验,新教师介绍“我是怎样向老教师学习的”经验。学校的新老教师一片团结。
有这样一位校长,他认为通过党领导的政治学习可以提高教师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通过日常生活可以对不同思想情况的教师采取不同的帮助和教育方式。为此他帮助年轻教师提高政治思想水平、熟悉业务;帮助有业务经验、思想开展较慢的教师总结教学经验、加强思想修养。对于业务能力较强又在政治上要求进步的老教师,就给他们具体任务——带徒弟。
在他的带领下,学校重视教师作用,积极发挥集体智慧;
在他的带领下,学校形成学习氛围,新老教师共同进步。
学校发展日新月异,教师发展精进不休。
这就是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代表——哈尔滨市三中校长张景英。
——摘自《黑龙江教育》1956年4期、6期
夏树春和他的优秀教学小组
出席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代表大会时,夏树春同志已经是一位有22年教龄的老教师。他是学校数学小组的组长,他所领导的数学小组是全校最出色、教学质量最高的小组;他是双城地区数学教学研究会的主任委员,为地区数学教学的改进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积极帮助新教师上好第一堂课,帮助新教师做课时计划、怎样做导言、怎样提问,在正式上课前,还要听其试讲,逐步地帮助这个新生力量提高。
他带领全组教师遵守制度、参加社会活动、无私捐献、进行社会主义宣传;带动组内成员开展体育活动,增强成员体质。
他认真地学习先进经验,钻研教材和教学大纲,并且把这些经驗及时地通过教学研究会传播到其他各校。三年来他们小组分别在《人民教育》《教学工作》《数学通报》等刊物上发表了论文共17篇。他们小组共有省优秀教师一名,县优秀教师代表二名,集体被评为省、县优秀教研组。
他的学生说:“夏老师的课讲得好,好懂、有趣味、还容易记忆。”
他的组员说:“夏老师这种积极为培养国家青年一代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深深感动了全组教师。”
他却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全组成员团结互助,精密合作的结果。”
——摘自《黑龙江教育》1956年4期、6期
杨治周树起革命教师的“样板”
1953年,杨治周被分配到哈尔滨市第十二中学做教师,他是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黑龙江省及哈尔滨市优秀教师,1960年出席过全国文教群英会,还曾两次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
他坚持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组织学生参加农业劳动,领着学生到商店、工厂做义务劳动;给学校修理桌椅,粉刷教室;他在校园内开辟了一个“小农园”,学生们在“小农园”里从事各种农业劳动和试验;他还带领学生到哈尔滨市团结公社前进生产大队参加劳动,引导一大批学生走向农业生产战线。
他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但善于抓苗头,而且善于对学生进行全面分析,一个个“乱班”在他的教育下迅速改变了面貌,关心集体、艰苦朴素、爱护公物等美德也成为了杨治周所带班级的一个个生动标签。
他同科任教师主动沟通,交流经验;他同家长密切联系,宣传党的教育方针;他以身作则,事事走在学生前面。
他是带头坚持正确路线的人,为了这正确路线不惜以生命为代价。若要以一句话形容他的为人,那便是“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摘自《黑龙江教育》1963年6期、1964年12期
孟宪文白手起家办小学
顾甸,是个郊区车站,住有一百五十多户铁路职工。过去,这里的孩子都要乘火车去17公里以外的齐齐哈尔市上学,可随着入学儿童增多,市内小学不能全部收容,为解决孩子们的上学问题,当地铁路局决心就地举办民办小学,而教师从哪里来?这一艰巨任务落在了当时在齐铁一中代课的年仅二十岁的孟宪文身上。
她满腔热情地来到顾甸车站后,才发现这里没有教室、设备、经费,摆在她面前的只有一块小黑板,还是借来的。
面对现状,她在日记里写道:“尽管这里没有一切,但我却有一颗火热的心”。
那之后她主动取得站区党支部和工会的支持,一边动员孩子报名上学,一边建校,在树根底下开了第一节课。
经当地党、政、工、团组织和养路工区领导多方筹措,终于找出一间房舍用作教室,她又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到齐齐哈尔到各站段争取到了14个桌子、15条凳子,为了省下运输费,自己上班就随身带上一两件,一点点把东西运过来,这里总算有了学校的样子。
冬天到了,学生们冷得直哆嗦,她就想办法解决取暖问题;学生底子差,学习吃力,她就一遍不会两遍,两遍不会三遍的辅导。经过一年多的时间,这座小学的学生数量由52名发展到101名。
困难被一个个解决,学校和学生都得到了发展,她也先后获得优秀教师、五好青年、铁路局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摘自《黑龙江教育》1964年6期
路是怎样踩出来的—— 裴景春艰苦创办畜牧兽医学校的事迹
松花江岸四月初,春风入骨,草原上的风更硬。一个黑红脸膛的中年人,背着行李,直奔鲇鱼沟而来。
“咱县有草有水,牛羊发展快,急需畜牧兽医人员……”县委的指示使他的腿迈得更加有劲。
这个人就是肇源县畜牧兽医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裴景春。
鲇鱼沟是一片茫茫的大草原,狼狐出没,十几里没人家,只有原来畜牧场的11间破牛棚。一座牛棚、四名教师、八十九名学生,就是学校的全部家当。
上课无桌,做饭无灶,睡觉无铺,他只说了一句话:“自己造!”师生们借板借车,垒墙搭铺,借米借锅,荒草当柴;水瓢、牙缸代饭碗,蒿杆秫秸是筷子。牛棚垒起开壁,一室三用:上课是教室,睡觉作宿舍,吃饭变食堂。
盛夏的草原又闷又热、虻蚊成群,他为师生拢火熏蚊。夜半不眠,草原野兽多,他打更放哨,有时整夜不合眼;
冬季的草原冰天雪地、粮钱不济,他带领师生从冰雪中一颗一穗扒出收割落下的粮食,顺利渡过灾荒;
他边干边学,不仅牛羊养殖发展快,还试验成功了三十多种野草药的家植;
他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能文能武的兽医人员,这些人在劳动岗位上,拿起锄头是农民,拿起灌角是兽医。
——摘自《黑龙江教育》1965年6期
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记罗奉山的先进事迹
黑龙江省呼兰县二八中学,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这个学校的教师、工友和学生,都异口同声地称赞、佩服一位二十五岁的共产党员、青年教师——罗奉山。
罗奉山的优良品质是从小就养成的、是深深刻在了骨子里的。
上小学时,水房里水壶的木塞被碰掉,翻滚的开水喷射而出,有的学生已经烫伤,他摘下帽子,用两手堵住开水的喷射口,忍着疼痛喊大家跑出去。
上中学时,有一天黎明,狂风闪电,雷雨交加,学校种植的小白菜眼看被水冲走了,罗奉山带头躺在泥水里,三十多名学生筑成人坝,保护了集体财产。
1960年,罗奉山初中毕业留校,先做了体育教师,半年以后担任了伙食管理员。那时我国正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学校一连换了六个管理员,都没有办好师生三百多人的伙食。羅奉山接手后,一边精打细算地减少开支,一边精挑细选地改善伙食。为了改善师生伙食,他半夜两点起来抱着磨杆磨豆浆,星期天到二十里地以外的河里打鱼。
1963年,由于工作需要,罗奉山做了团的工作;1964年,他又被安排到初一(25)班教政治课兼班主任。他为学生垫钱交学费,带领学生勤工俭学,教育学生提高觉悟……
无论做什么工作,他都脚踏实地,他所走过的路,平凡而又闪耀着光辉。
——摘自《黑龙江教育》1965年9期
身残意志坚,越学眼越亮——记千丰公社小学党支部书记孙守清同志
一个双目近乎失明的人,不但没有堕入黑暗的深渊,反而带领群众开辟出了一条通往光明的康庄大道,他就是克东县千丰公社小学党支部书记——孙守清同志。
他喜欢听,教职员集体学习时,他听同志们念,回到家里,让孩子给他读。每天宁可不吃饭,也要一字一句地堅持听完播放学习马克思、列宁以及毛主席著作的广播;
他喜欢说,他与背负了思想包袱的同志彻夜谈心,使其卸掉了思想包袱,提高了工作积极性,他安慰有困难的同事,真正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心上;
他喜欢动手,每次集体劳动他都不顾全组,亲自参加,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别人在上边抹墙,他在下边给端泥,别人在前面抬坯,他在后面跟着,工友腰扭伤了,他就把挑水的活揽下来。
他说:“我的肉眼失明了,但我可以通过学习,在政治上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我要像英雄那样,在党的教育阵地上永远朝气蓬勃……
——摘自《黑龙江教育》1973年1期
草原上的女教师——银花
我省农场系统有一所被誉为“草原红花”的蒙古族小学嵯岗牧场的八连学校。1964年,共产党员银花被调到嵯岗牧场八连学校任教。
草原上没砖没瓦,要盖房子;学生们从几十里地外来上学,大半要住宿;办食堂,缺菜少柴;冬天没有取暖设备,缺乏燃料;学生们年纪小,从入学那天起就住校,生活上需要格外照顾……困难一个接一个地摆在了银花同志的面前。
没有教室,她就带领师生劳动建校,自己动手和泥、脱坯、盖房;没有煤取暖,就用牛粪代替;没有食堂,她就组织师生种菜、养猪。住宿生有患病的,她无微不至地照顾;一些小学生年龄小,生活上缺乏自理能力,银花便替他们保管饭票、悉心照料。
在银花同志的带领下,学校从初办时的一位教师、18名学生发展成为有10名教师、85名学生的七年一贯制学校。这所学校,曾多次受到有关领导、部门的表扬和奖励。每当人们谈到这所学校时,总是要交口称赞创办这所学校的银花同志。
——摘自《黑龙江教育》1978年3期
岂容华发待流年——记71岁老教师夏重声
在克东县第一中学有位71岁的老教师。他把英文字母整齐地写在黑板上以后,拿起教鞭,挺直胸膛,一字一句地校正着学生的发音。他,就是重返教学岗位的夏重声同志。
1978年6月份,克东县文教科党委决定在县城中小学开设英语课程,但是,没有英语教师怎么办?正在为难之际,想起了已经退休多年的老教师夏重声同志。当时夏重声夫妇正在大连儿子家休养。这边文教科的同志还在想夏老师能否愿意承担这份工作,那边夏老师已经立即收拾行装,准备返回克东。
到克东后,他不顾长途旅行的劳累,马上到文教科去请领任务。他坚定地表示:“请党组织放心吧!我有信心完成任务。”克东县第一批英语师资培训班很快就开学了。经过4个多月的学习,28名学员于顺利结业,走上了英语教学岗位。
师资培训班结束了,但对于夏老师来说这是一个新的开始,他要求继续工作,党组织分配他到第一中学任英语教师。他白天教课,晚间顶着星星月亮到学校辅导学生,还经常戴着老花镜为学生刻钢板、印课本,给教师们作辅导;他总是勤奋地学习,一丝不苟地备课;还坚持每天听广播电台的英语广播,校正发音。
71岁的他步伐矫健、声音洪亮,用粉笔烙下了知识的光芒,用粉刷抹去了岁月的沧桑。
——摘自《黑龙江教育》1979年3期
攀登路上——特级教师王希珍的故事
1963年肇州县小升初考试那天早上,电闪雷鸣,大雨下个不停。路远的学生怎么来考?监考教师都很焦急。这时,通往学校的路上有几个人正蹚着泥,顶着雨匆忙地赶来。直到学生脱掉湿淋淋的外衣,提起笔答卷,送他们来的教师才意识到,雨水夹着汗水正顺着短发往下淌,赤着的双脚已经套上了“泥靴子”。这位教师,就是黎明大队小学的王希珍老师。
学生的笔牵动着王希珍的心。她教的第一个毕业班考得怎么样啊?过些日子,考试成绩揭晓了:王希珍班级报考的学生,有三分之二被录取,在全公社排在最前面。而在这优秀成绩的背后,王希珍付出了太多、太多……
一次,她嘴上长了一个恶疮,针灸时休克过去。第二天嘴不能张、饭不能吃、话不能说,可她还是来上班了,用笔写、用手比划,指导学生学习。
她眼角边细碎的皱纹便是她20个教学的年轮,那微黑的脸膛,保留着她所经历的风霜。20年来,不论是风霜还是雨雪,都没有阻止王希珍同志前进的脚步,她披荆斩棘,向着小学教育的高峰不断攀登。
——摘自《黑龙江教育》1979年12期
1981年-1990年
为山区教育甘愿献终身——记先进教师戴凤阁
六十年代初,延寿县的黄家屯没有学校。孩子们上学,要穿林越沟,跑上三、四里路。刮风下雨还得大人接送。全屯孩子没几个念书的。
戴凤阁带着妻子在这安了家。他在穷山沟吃得下辛苦、实打实着地干,3年之后,黄家屯长胜小学盖起5间草房,有了学校的样子。可是戴凤阁脑中有一幅更加美好的蓝图:有那么一天,在这偏僻、贫穷的小山村建起砖瓦结构的校舍,为后代建造优美文明的学习乐园。他带领师生奋斗了11年,理想终于实现了。当你走在黄家屯西头的路上,远远便可看见万绿丛中一面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有人问他豁出命地干,到底有什么捞头,图个啥?他说:“捞头?我没想过;图个啥?就是图咱们后代学习有个好地方。”
10个春秋,戴凤阁分担着黄家屯群众的苦,也分享着他们的欢乐。在这土地脊薄,灾荒年还要倒找钱的山沟里,连吃饭都困难,哪还能供孩子念书?
他提出了种校田地的建议,师生们还捡粮、捡粪增加收入。从1973年起,学生一来上学就发给书本、文具、书包。群众高兴地说:“我们学校是‘供给制了。”
1973年以来,黄家屯所有的适龄儿童一个不漏地进了学校,没有一个中途退学的。1982年,县教育科搞小学普及教育检查验收,黄家屯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和及格率,是全县独一无二的三个百分之百。
——摘自《黑龙江教育》1983年5期
火一样的热情——齐齐哈尔国营机器制造厂二中的优秀班主任王欣
一个周末的晚上,王欣从学校回来,途中发现班里一个女学生和几个不三不四的人在一起,王老师立刻把她叫过来。
这个女学生很不高兴地说:“都放学了,你还要管我!”
王老师说:“是放学了,可我还是你的老师!”
在王老师苦口婆心地开导下,她掏出一枚戒指和一张电影票。
王老师把女学生送回了家。天已很晚了,王老师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又来到这个女生家。她果然没在家,家长正在生气,说是死是活随她去,不找了。
王老师说:“我的学生我要负责,你们不找,我找。”
她到这个女生可能去的地方,一家一家地问。直到半夜,才在一个学生家找到。这个女生非常感动,表示一定和那些人断绝关系。王老师又陪着她连夜退回了东西。王老师把学生送回家,嘱咐家长不要再打已经承认错误的孩子。
这一夜,王欣几乎没有合眼,但一想到又一个学生走上了正路,她就忘掉了自己的疲劳和困倦。
17年来,王欣老师教过的学生有几百名,却没有一个掉队的。她出色的工作能力、无私的付出,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任、社会的赞扬,先后被评为市劳模、市优秀党员、市模范班主任、省五讲四美为人师表模范和全国优秀班主任。
——摘自《黑龙江教育》1984年4、5期
考验——记龙江县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兼校长张万祥
收一个学生算什么大事!可它关系到党风、民风、社会风气啊!群众不正是从身边的一桩桩小事来看党风吗?教师、工人们都在看着你校长如何做,不收,对亲戚朋友可以拒绝,对一般同志也可以解释,可对领导怎么办?
张万祥没有花费那么多心思,对谁都是一句话:不符合条件的一个不收。亲友们劝他:“何必那么认真,得罪人!”他却说:“我伤的是个人感情,坚持的是党的原则。”
可也有特殊情况:一次,招生结束后,学校又收了一个学生。原来,这是一个家刚从外地搬来的孩子,住址正是实验小学的学区,家长为了表示谢意,特意给张万祥送来两条鲜鲤鱼。张万祥不但没收鱼,还给回信说:“收下你的孩子理所当然……如收下礼物,搞假公济私,那会影响党的威信。”
他的大儿子待业6年,老伴流着眼泪埋怨他,儿子也哀求道:“你认识人多,又是县委委员、老模范,找谁还不能安排工作?”张万祥不急不火地说:“待业青年不光咱一家有。”
有个老同志看到张万祥家庭生活实在困难,主动介绍他的爱人和孩子到他们工厂工作,张万祥笑了笑,说:“咱不是一个系统,进去了影响不好,再说,咱的孩子通过私人关系入厂,将来人家往实验小学送孩子,我咋拒绝?你的好意我心领了,可不能这么办!”
29年来,张万祥连续被评为省、地、县的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被评为县、地的模范党员,两次出席省的党代会,当选为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先进个人。
——摘自《黑龙江教育》1984年7期
爱生之歌——记省优秀教师宁安县第四小学教师張桂兰
1975年,癌症夺去了张桂兰丈夫的生命,接着,唯一的爱子也夭折了。刚刚33岁的张桂兰,两个月内丧夫又失子,犹如晴天霹雳,使她痛不欲生。然而,在党的关怀下,她没有倒下去。在人生的旅途中又扬起了生活的风帆,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在更多的孩子——她的学生们的身上。
杨洪斌的母亲长期患病,张老师就担负起帮助他学习、照顾他生活的责任。杨洪斌母亲含着眼泪说:“张老师,让这个孩子做咱俩的儿子吧!”
初春,张老师带领学生到县气象站实地学习气象知识。回来的路上,突然传来急促的喊声:“快躲开,马惊了!”只见一匹高头大马拖着胶轮车向学生这边疯狂地奔来。学生们被眼前的场景吓坏了。张老师忙冲上前去,把学生拦到路旁。这时马蹄踏过来了,在这危急的刹那间,张老师把附近两名学生猛地拽住,师生三人同时摔倒,一场恶性事故避免了,张桂兰老师腰部却严重地扭伤了……
张桂兰践行了她的诺言:“为了孩子们,我愿奉献一切。”她,以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曲动人的爱生之歌。
——摘自《黑龙江教育》1987年6期
他的追求——白金声
他有执着的追求。
献身平凡而又崇高的教育事业,当一名小学教育家,是他的理想。
双城市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研员兼双城市实验小学语文教师白金声同志用勤恳的劳动,一步步登上自己的理想高峰。
1968年,白金声同志高中毕业,在农村插队落户,在工作之余,他坚持学习,三年中自修完成了大学中文系本科的全部课程。后来在农村小学当了一名民办教师,走上了他喜爱的小学语文教学之路。
为了探索小学语文教学的新途径,白金声同志虚心学习先进经验,潜心研究,结合自己的想法,努力实践。多年来,他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形成文字材料,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研究文章150余篇,与他人合作出版著作19本。
多年来,他被评为双城市劳模标兵、拔尖人材。1988年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特级教师光荣称号。
——摘自《黑龙江教育》1990年5期
1991年-2000年
兴教三江 不负众望——记佳木斯市副市长陆道模
“改善办学条件不单是解决危房和课桌凳不足这些最起码的问题,也不能像过去那样零打碎敲、修修补补,我们应当把视野投向未来,从长计议。因此,应当一鼓作气,按标准化要求,一步到位,从而分期分批地将我市办学条件推进到现代水平。”
陆道模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他先后到了几个县、区、乡、镇,既做宣传动员,又帮助具体筹划,无论是校舍还是建设工地,他都不只去一次,既检查施工质量,又帮助解决困难。他还到城建等有关部门和单位,沟通情况,取得对改善办学条件的支持,仅配套、设计等费用就省了工程费的一半。由于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全市的办学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到1990年上半年,市区中小学校舍基本实现了楼房化,农村瓦化校舍达92%;一些学校达到有“五室”,一般学校也具备了“三室”;中小学实验室配备率由原来的10%提高到70%;电教普及率达到100%。
陆道模同志说:“改革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更艰巨、更繁重的任务还在后面。”
——摘自《黑龙江教育》1991年6期
神圣的追求——哈尔滨铁路第五小学教师刘继荣
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证书和光华四射的金质奖章,确实太重了!捧着它们就像捧着党的嘱托、庄严的使命,刘继荣的手微微地颤抖着……
一夜间,父亲由革命干部变成了“走资派”“国民党特务”,她也由“安琪儿”变成了“狗崽子”。
历史毕竟有它自己的运行轨道。1972年,父亲落实了政策,按规定可以为其子女安排工作,机关、医院、客运段任其挑选,不论到哪去都是一条铺满鲜花的路径。然而,她没有选择彩色的路,却毅然走上了平凡的小学教师之路。
刘继荣有自己的执着追求:倾尽心血,在教学改革的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笔。她大胆地提出了“减轻负担改革教法,提高质量”的口号,进行了语文教学单项改革。1983年,她带的毕业班,没有占用过一个节假日补课,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了小学学业,百分之百地升入初中。
刘继荣感到欣慰和庆幸的不仅仅是亲人的理解、社会的赞誉,更多的是心灵的满足和平衡。她始终认为,有所作为是生活的至高境界。
——摘自《黑龙江教育》1991年6期
特殊园丁——关仁辅
1991年5月9日,是五常县聋哑校党支部书记关仁辅终生难忘的日子。在人民大会堂会议室里,他和出席“全国助残先进集体、个人暨自强模范表彰大会”的代表一起,受到了江泽民、杨尚昆、李鹏、万里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关仁辅1963年从师范学校毕业,走上乡村小学讲台。文革期间遭受迫害,在挖防空洞的“劳动改造”中,洞顶塌方,他虽死里逃生,但腰椎骨粉碎性骨折,下肢瘫痪达4年之久。经过长期治疗,他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搏斗,终于扔掉双拐,迈开了脚步,但一副沉重的钢背心却成了他的终生伴侣。
1972年8月,他戴着“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三家村黑干将”的帽子,来到五常县聋哑学校接受改造,干的是收拾厕所、扫院子、烧炉子等一些杂活儿。
1979年,关仁辅平反了。组织上评定他为公伤,批准他长期休养,照拿百分之百工资。可关仁辅不要休养,请求继续留在聋哑学校工作。
关仁辅把铺盖卷到了工地上,带领师生拉车运料。他不顾伤残的身体,搬石运砖,光是节省出的小工费,就可以多建100平方米的教室。可他一家七口,仍然住在那20多平方米的草房里,没有占公家的一草一木。關仁辅为聋哑事业献身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所有家长,大家称他为“聋哑孩子的大恩人”。
他被党和政府授予多个光荣称号,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特殊教育工作者。面对成绩和荣誉,他总是谦虚地说:“这些不属于我,应该归功于党、归功于与我共同奋斗的全校师生。”
——摘自《黑龙江教育》1991年7、8期
躬耕桃李化春泥——陈晓君
黑龙江省第七届职工劳动模范大会上,灯火辉煌。一位拄着木拐的女同胞走进会场,一下子把人们的目光吸引过去。她是谁?她,就是已被载入《华夏妇女名人辞典》《现代教育家辞典》的齐齐哈尔市第二中学数学教师、优秀共产党员陈晓君。
有31年教龄、53岁的陈晓君,自幼失去父母,是国家资助她完成了大专学业,使她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正当她满怀信心,要为教育奉献青春,干出一番事业的时候,一场灾难降临到她的头上。
38岁那年,她在农村分校任课,经常带领学生参加农业生产。一天早晨,她在地里干活,因躲闪不及,五铧犁从她身上沉重地碾过。
一年的医院生活过去了,陈晓君拄着双拐走出了医院的大门。伤势的严重,给她留下了后遗症:肾功能部分丧失,大小便失禁。党和政府给她定为一等残疾,她满可以静坐家中享受政府给的待遇。可她不要,要重返讲坛,她要为培养祖国的接班人献出自己的一切。她说服了领导,出院刚刚一个月,就拄着双拐,踏进了她日夜想念的课堂。
她的胯摔脱臼了,她咬着牙坚持上课,没有误过一节课,没有晚过一分钟。为了争得45分钟的效率,她在家坐不下,就跪在地上备课,常年累月,膝盖磨出了茧子。
这一切,她都瞒过了领导和同事,默默地工作着,奉献着……
陈晓君带着顽强的意志、高度的责任心,连续带了8个高中文科班,数学成绩年年夺魁。家长们传着陈晓君的事迹,赞誉她是“中国教育界的保尔”。
——摘自《黑龙江教育》1991年12期
妙笔写新绿 丹青绘百花——记全国优秀教师关明辉
在大兴安岭南麓,诺敏河西畔的查哈阳农场高中,美术教师关明辉把精力都放在教学上,除了课内教学,还有晚上的课外美术小组,关明辉天天如一,晚饭后就来到课外小组活动画室,直到深夜才回家,在他的日历上根本就没有节假日。
女儿病了,妻子叫他去给孩子买药,他在买药的途中看到一老农育着奇形怪状的树根,被吸引住了,多么好的实物教材啊,他没加考虑,当即用买药的钱买了满满一筐树根子回了家,当妻子向他要药时,他才如梦方醒,急忙冲出房门重新去买药。关明辉太爱自己的事业了,太爱自己的学生了,以至对不起自己的女儿,他实在是内疚。
丹心育桃李,溢香遍天下,经关明辉辅导的学生已有31人考入全国各类院校美术系(科),升学率为97%。党和政府给了关明辉多种荣誉:1984年,农垦总局授予他“新长征突出手”称号;1994年被垦区嫩江局评为教育专家;199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摘自《黑龙江教育》1996年12期
育苗护花,她忘却了自己
——记全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人民教师奖章获得者哈尔滨市经纬小学教师刘克
由于长期处在紧张状态,讲课、补课说话太多,她的嗓子嘶哑了,越哑越要用力说,竟至只能发出微弱的声音,来到医院问大夫有没有特效药,大夫检查后说:最好的治疗是休息,否则什么特效药也不管用。
休息?这怎么行?她依然回到讲台上,张大嘴打着手势讲课,学生们心疼不已。
一天,刘克推开教室门,教室里静静的,她突然发现讲台上放着一杯水和几个小药瓶,下面压着张纸条,她忙拿起纸条看,只见上面寫着:“老师,先吃药,再讲课。”一股暖流涌遍全身,她望着全班的学生,发自内心地说:“谢谢,谢谢同学们……”泪水禁不住地流了下来,她激动地吃下了最珍贵的药,喝下了一杯最甜的水。然后,又动情地讲起了新课……
升学考试成绩刚下来,刘克便急忙找来王志全的成绩单,心里紧张得突突跳。
全班全部考上中学啦!刘老师此时此刻心里是啥滋味,只有当教师的才会理解。
这,仅仅是刘克16年班主任工作的一个缩影,她那辛勤耕耘、育苗护花的故事,就像天上的星星,很多、很多。
——摘自《黑龙江教育》1997年5期
2001年-2010年
“土”校长让薄弱学校“洋”起来——记肇东市实验小学校长王学志
1990年,新建的学校除了3000平方米的教学楼外一无所有。
盛夏,酷热难挨。王学志和同事们一起,一棵一棵地拔去了蒿草,一筐一筐地抬走了碎砖乱石。他带领同事们铺砖甬路,打水泥路面,植树种花……
就这样,肇东市实验小学在1996年被评为省甲级庭院绿化单位,1997年又被评为省级花园式单位,2000年被评为省级绿色学校。
实验小学的奋斗历程充满着创业的艰辛和坎坷。张红梅老师深有感触地说:“为了创办现代化学校,我们这么多年几乎没有搞什么福利,但我们都毫无怨言地跟着王校长一起干,凭什么呢?那就是王校长的人格魅力。”是的,在这里验证了一个事实:那就是领导的人格魅力可以产生巨大的生产力!
多年来,在王学志的工作日程上没有节假日可言,就是在年三十晚上,他也要带上煮好的饺子去学校与更夫、锅炉工一起吃年夜饭。本来家里人口不多,已显得有些冷清,可谁又能拦住这位重校轻家的王校长呢?他爱人曾对他戏言道:“校长,校长,你是长在学校的校长啊!”
——摘自《黑龙江教育》2001年1、2期
一位语文特级教师的情怀——鄢义
1967年,鄢义学毕业后,毅然回到家乡呼兰杨林中学工作。鄢义知道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家乡贫困落后的面貌,就必须为家乡培养出合格的建设人才。为了留住每个学生,不会骑自行车的他,挨家挨户地走访。那时,他的工资十分微薄,自己家也不富裕,还要资助家庭困难的学生读书,生活的难可想而知。
鄢义不但课讲得好,写一手好文章,还擅长编排各种文艺节目,很快就在呼兰县出了名。这期间,呼兰县委宣传部要过他,县教师进修学校请过他,他都没动心。
他知道,农村生活虽然清苦,但那些穷孩子需要他。
他在农村一干就是14年。每次回想起那段岁月,他都会引以为豪地提到1972年那届学生。全班33人,中学毕业当年就有27人被当时的公社聘用为民办教师,一时在全县传为佳话。
那年,大庆日报社拟聘请鄢义为编辑,待遇是给他三屋一厨,安排子女工作。听到这个消息时,他动了心。那时他还没有自己的房子,子女工作还没有解决。经过一番思索后,他还是谢绝了。他说:“我是喝呼兰河水长大的,我要把这种养育之情,化作无声的行动用辛勤的汗水,滋润这方我深爱着的土地。
1989年鄢义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000年荣获“哈尔滨市一级功勋教师”称号、2000年被省政府授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称号等。
——摘自《黑龙江教育》2002年4期
默默奉献人生路——记明水县第三中学优秀教师杜艳君
距中考还有一天。一大早,杜老师骑自行车带着女儿去上班。一路上,她满脑子都在想:还有最后一套习题要讲给学生。行至途中,母女突然被从后面赶超的四轮车撞倒,被拖出十几米远的杜老师的头部、身上及大腿等多处被严重撞伤。处于半昏迷状态的杜老师潜意识里感觉到,她将失去自己最疼爱的女儿了。
当她艰难地从地上爬起来,狠狠地抓住肇事司机的衣领,说出的第一句话却使在场所有围观的群众都感到意外:“你这不是坑人嘛!学生明天就要中考了,我还有一套习题没讲呢!”说罢,便晕了过去。
被送到医院的杜老师已处于神志不清的半昏迷状态,就在她生命垂危、性命难保的关头,挂念在她心头的仍然是她的学生,念念不忘的仍然是没讲完的最后一套试题。
杜老师醒来时,病房内外挤满了学生和家长,学生个个都含着泪,杜老师也流下了激动的眼泪。她组织学生站好,将病房作为教室,上完了学生在初中阶段的最后一节、也是最难忘的一节课。
——摘自《黑龙江教育》中学版 2003年5期
超越自己 让生命更精彩——记哈尔滨市经纬小学教师孙明
课改,对教师而言,是压力, 是挑战,更是机遇。孙明曾在1995年全国自然学科教学大赛中获一等奖;在1998年全国计划单列市数学课堂教学大赛中获一等奖;在市“苗苗杯”“而立杯”数学教学大赛中获第一名,面对这些殊荣,她并没有满足。她带领全体一年级教师,深刻领会课程标准,每天晚上进行集体备课、讨论、研究,总结成功的经验,反思失败的原因,运用群体智慧促进课改,逐渐形成了研究型教师群队,学习化校园氛围。
孙明老师在教育事业里实践着自己的人生誓言,迈出了一个又一个坚实的脚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喜人的成绩。2000年,她参加东三省九市区教研协作会所做的观摩课获得高度赞誉。她多次在省市新课程培训会上做示范课及专题讲座。在全区两届教学系列大赛中均获得个人全能第一名的好成绩,并先后承担了四项国家、省级重点科研课题的实验与研究,撰写了40余篇论文,被评为全国教育学会先进工作者,省数学学科最佳教师,省、市数学学科骨干教师、市“十大杰出青年”、市优秀教师。2003年,她作为哈尔滨市35 岁以下拔尖人才,被破格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
这些成绩,是她工作的真实写照,是她艰辛步履的缩影,也是她锐意进取的足迹。
——摘自《黑龙江教育》小学版2004年3期
2011年-2020年
让读书成为习惯——记哈尔滨市南马路小学校长赵翠娟
1994年,赵翠娟被任命为南马路小学校长,摆在她面前的是一大堆难题,但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赵翠娟新官上任点的第一把火却是一把“文火”——督促教师们读书。她在文章中写到:“学校物质上可以贫穷,但不能缺少智力资源与文化底蕴,学校应该是学习的地方,不仅要引发学生的学习,更要引发教师的学习,培养一支终身学习的教师队伍,才是治权之本。”几年的读书交流,教师的精神风貌有了很大的变化,学校的工作也渐渐上了层次。
2002年,“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写进了十六大报告,学习型组织开始被广泛关注,相关的文献资料也大量出现,而此時,赵翠娟校长带领着南马路小学在“学习型学校”这条道路上已经走了8年。
新官上任时的这把“文火”,赵翠娟校长点了17年。17年来,赵翠娟校长将“让读书成为习惯”刻在了这所学校每一个人的心里。17年来,赵翠娟校长赋予了这所小学一种神奇的魅力。这种魅力来自于对读书、学习一种执着得有些执拗的追求。
这就是赵翠娟校长,全国劳动模范、宋庆龄樟树奖获得者、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
——摘自《黑龙江教育》小学版2011年4期
情系教坛 爱洒山村——记五常市冲河镇小黑河村希望小学教师吴海涛
1993年,学生准备毕业临考的时候也正是农忙时节,他家的水田插秧已有半月,急需喷洒农药。可吴海涛的妻子恰恰在这时病倒了,没办法下田干活。
于是当晚,他整整花了一夜时间把农药喷洒完了。天蒙蒙亮时,他拖着满身泥浆,满脸污泥地回到家中。看着丈夫的样子,妻子心疼得落下了眼泪,埋怨丈夫真是不要命了。但妻子又能多说些什么呢?这样的事情不是一次两次了,刚刚休息一个小时后,吴海涛又来到学校,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让他庆幸的是总算没有耽误学生们的课程,不过事后发现由于夜晚光线不好,农药喷洒得很不均匀,加之一边喷农药一边灌水,使得农药都被冲到了下水口的田埂边上,荒草遍地,还有不少水稻受到了药害。
那一年, 他所带班级的毕业考试成绩名列全镇榜首,可吴海涛家的水田却收获无几。
当别人家的房子逐渐变成砖瓦房的时候,吴海涛家还住在那两间草房里。有人开玩笑说:“你家是全屯唯一的要倒的小草房,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
为之所爱,甘守清贫的就是全国优秀教师、省优秀班主任、省师德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的获得者吴海涛。
——摘自《黑龙江教育》小学版2011年5期
自行车上的美丽人生——延寿县青川中学教师李相甫
李相甫的“怪病”始于17岁,病因不明,无法治愈。双手的十个指甲并非薄薄的片状,而是从手指上垂直探出的柱形,足有三四公分长,黄里泛黑,如骨头般坚硬。掌心布满浅黄色、厚厚的老茧。双脚更严重——除了脚指甲畸形生长外,脚掌还有数条两三公分深、纵横交错的裂纹,脚上的肉全都扒开了,完全没有了正常人脚的样子。除了睡觉,他只能待在自行车上。出行,靠脚尖蹬着自行车代步;上课,靠自行车支撑身体。
在被病痛折磨的日子里,他觉得人生的大门被关死了,“死亡”的念头挥之不去。经过漫长的煎熬和挣扎,波动的情绪渐渐平复,人生的设计也开始勾画。他开始自学英语,不到两年时间,李相甫把高中英语全部吃透,单词量过万。
1996年,李相甫成为了一名教师。
他在课堂上一站30年。
2014年9月,一份“全国优秀教师”的荣誉证书和奖章摆在李相甫的面前。
李相甫不愿意接受采访,觉得自己的手脚丑陋,也许他还没有意识到,他的人生早已因战胜困难而美丽无比。
——摘自《黑龙江教育》综合版 2016年3期
回归“立德树人”的教育本质:吕范六十余载的不辍耕耘
吕范是一位成长于雷锋时代的优秀教师。1960年,她作为教育先进工作者参加全国教育和文化、卫生、体育等方面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简称“全国文教群英会”),并受到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接见;1963年,她被评为全国优秀辅导员;1989年,她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可谓集教育工作者重要荣誉于一身。
1993年,吕范退休之际,创办了哈尔滨荣智学校,成为全省唯一的由教育家投资创办的九年制民办学校。荣智学校创立后,一位特级教师便把孙子送来了,市教委也有人把自己的孩子从市重点学校转来了,郊区一位农民的孩子也来了……一位拾垃圾的下岗工人,跑来跪着请求吕范收下他的孩子,结果自然是:孩子收下了,学费全免。
吕范将“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融入到教学的全过程,德育为先、整体育人,逐渐成为黑龙江省“民办中小学教育的一面旗帜”。
——摘自《黑龙江教育》综合版 2016年11期
将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山村教育——记桦川县横头山镇中心校教师袁艳敏
三年支教结束后,恰逢2009年黑龙江省开始实施国家特岗计划。袁艳敏主动报考,考到桦川县横头山镇中心学校任教。这一教,又是九年。
九年来,袁艳敏老师家访学生四百多次,给调皮的学生以引导,给贫困的学生以资助,给自卑的学生以鼓励。袁艳敏老师不辞辛劳地走村入户,不厌其烦地做家长的工作。
这些年来袁艳敏老师不仅在教育学生上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在教學上更是一丝不苟,虚心向老教师请教,不懂的问题总是要问出个所以然来。2017年她荣获了全国“一师一优课”一等奖。
毕业至今,袁艳敏老师在乡村教师岗位上干了12年,先后接任了九个毕业班,帮助很多学生圆了大学的梦。2016年8月她被教育部从全国60多万特岗教师中遴选为全国优秀特岗教师,获此殊荣的全国只有18人。她还入选“播种希望与未来”全国特岗教师巡回报告团,奔赴全国进行事迹宣讲,6月,她又获得“全国希望工程烛光奖”。
特岗教师被教育部称为是乡村教育中“换血的一代”,虽然得不到更多、更高的名与利,但坚守在乡村教育的第一线,作为乡村特岗教师,袁艳敏看到了自己在乡村教育中发挥的作用,为此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她愿把青春都奉献给神圣的教育事业!
——摘自《黑龙江教育》综合版 2018年6期
孤独的“养蜂人”——记安达市吉星岗镇奎星小学校教师董长峰
“相当的孤单,待的自己想哭,只有跟学生在一起才是我最快乐的事儿。”
38年,他坚守安达市吉星岗镇奎星小学这一方土地,有的家庭从爷爷到父亲,姥姥到妈妈,再到孙子孙女,他教过一家三代人。
38年,他视校如家,雨雪天里他总要先到学校看看,清理雨雪,以防耽误学生们上学的路。有的学生家长平时放羊,有的学生是留守儿童,遇到不好的天,董长峰会把学生们背着、抱着挨个送回家中,交到家长手里。
38年,从校长到教师、校工,学校所有的事都压在了他的肩上。开学时,他要身背肩扛把课本运回来,春天风大,学校房盖的水泥瓦被刮开,他要爬上房顶修补,冬季到来前,他又要上房透烟囱、安炉筒。
坚守了38年,这位默默无名的教师是全国启功教师提名奖,“2017年龙江最美人物”提名奖等多项奖项的获得者——董长峰。
——摘自《黑龙江教育》综合版 2018年7、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