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辉
摘要:目的:分析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物理学参数对于放射性肺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64例食管癌患者,均接受强调放射治疗,根据患者是否出现放射性肺炎,将其分为对照组(未发生)和观察组(发生),对比两组物理学参数。结果:观察组D50、D60、D70、D80、V5、V10、V15、V20、V25、V30、V40、MLD等参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中物理学参数的变化和放射性肺炎是否发生有着紧密关联,其中低剂量区域的参数水平对该疾病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关键词: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物理学参数;放射性肺炎;预测价值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8-114-01
目前由于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转变,临床食管癌发病率不断增加,对居民健康具有严重威胁。食管癌在临床治疗中主要采用调强放射治疗,该方式虽然效果确切,但在术后仍存在一定的放射性肺炎发生风险,对患者预后和恢复具有不利影响。有临床研究指出,食管癌患者采取该治疗方法后,治疗设置物理学参数的不同,对患者是否出现放射性肺炎具有重要关联[1]。此次研究以接受调强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为例,探析具体物理学参数和放射性肺炎之间的关联,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64例食管癌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出现放射性肺炎,将其分为对照组(未发生)和观察组(发生)。观察组男性8例,女性6例,年齡范围47-68岁 ,平均年龄(55.36±3.96)岁,Ⅰ ~ Ⅲ期例数分别为4例、8例、4例;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范围48-66岁,平均年龄(55.12±3.95)岁,Ⅰ ~ Ⅲ期例数分别为15例、21例、14例。两组患者男女比例、年龄、分期占比相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行调强放射治疗;临床资料完整;对此次研究知晓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肿瘤远处转移;对研究内容耐受性差;具有精神障碍。
1.2方法
所有患者治疗开始时先对患者体位进行固定,借助到的是定位体架,之后再对患者相关治疗区域进行多排螺旋CT的连续扫描,层厚主要是5mm。扫描结束后将最终结果图像上传到计划系统,并由两名资深医师根据患者具体扫描情况,来对患者的主要靶区以及其他器官进行勾画,并根据勾画结果完成对整体治疗方案的确定,科学制定剂量。在具体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患者不同器官和组织的具体照射剂量进行确定,并且利用直线加速器结合计划好的剂量来对患者进行照射治疗,每周患者需要照射5次,每次为1.8~ 2.35 Gy[2]。
1.3观察指标
记录所有出现放射性肺炎的患者,诊断标准要求患者接受的照射剂量在8Gy以上,并且临床症状上出现低热、呼吸困难、胸痛胸闷以及咳嗽等表现,经过X线检查还能够发现患者接受照射的肺部区域出现边缘不整齐、网状等模糊状的阴影。
对比两组具体物理学参数。
1.4统计学方式
使用SPSS 17.0分析数据,以()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D50、D60、D70、D80、V5、V10、V15、V20、V25、V30、V40、MLD等参数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食管癌具有被组织器官包绕、形态不规则的特点,采用调强放射治疗效果显著,但其也会造成不良反应出现,其中放射性肺炎是常见一种,其会对患者机体造成严重损伤,不利于 预后改善。有学者报道指出,对食管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中的最优物理学参数进行研究分析,确定出最优值,能够尽可能帮助患者规避放射性肺损伤,保障患者治疗安全。
在有关物理学参数的明确上,剂量体积、体积剂量 以及肺部所受到的照射平均剂量是重要评估指标。其中V5被临床广泛认为是能够对放射性肺炎产生重要影响的独立因子,如果患者术前肺部受到体积比较大的平均低剂量照射,患者就有可能发生其他肺部并发症或者呼吸窘迫。此次研究结果表明,已经发生放射性肺炎的观察组患者,在众多物理学参数指标上都明显更高。分析原因是因为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射野较多,并且光栅之间的射线也会呈现出一种散射的状态,导致低剂量区域受到更多的放射治疗,损伤风险较高。因此临床需要对肺部在治疗中的受量进行限制,减轻肺组织的损伤。
综上所述,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中,物理学参数的具体设置对患者是否出现放射性肺炎具有一定影响,在MLD以及小剂量区域的大小上有着重要体现,对放射性肺炎能够进行有效预测,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徐恩松.调强适形放疗同步不同铂类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30):44-45+51.
[2]孟令新,韩菁,周丹丹,王传艳,厉兵城,孟芹,吴海英.中下段食管癌调强放疗后放射性肺损伤临床分析[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8,31(01):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