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观察

2021-08-23 02:56单梁艳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8期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干预

单梁艳

摘要:目的 观察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期间收治入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预见组各8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有效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情况。结果 预见组的临床护理有效率为97.5%,对照组的临床护理有效率为83.75%,且预见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0%,P<0.05表示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同时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干预;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8-005-01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该疾病主要是由于起病急、症状重、临床治疗难度较大以及临床并发症较多等特点,同时由于预后较差因此对患者的健康产生很大的危害。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在整个心血管疾病中,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高达70%以上[1],属于心血管疾病中高发疾病,临床上主要是采用药物干预以及手术进行治疗,当然除了临床有效的治疗之外,在护理干预上还需要进行科学、全面的进行干预。预见性护理是临床上较为新颖的护理模式,目前应用于各个临床科室,该护理模式主要是通过对患者病情的预判,一旦在病情加重时,能够有效及时的给予相对于的治疗和护理干预,从而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观察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期间收治入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预见组各80例,其中预见组80例中,前间壁梗死:16例,前臂梗死:22例,下壁梗死:24例,侧壁梗死18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40例,年龄范围在60-85岁,平均年龄在70.52±3.15岁;对照组80例中,前间壁梗死:15例,前臂梗死:21例,下壁梗死:24例,侧壁梗死20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42例,年龄范围在61-86岁,平均年龄在70.49±3.23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对比上,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主要包括:日常饮食指导、健康宣教、科普宣传、生命体征的监测等等。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模式进行干预,主要干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药物指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常出现心律失常以及心脏供血不足等情况,在服用药物期间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心率和血压的变化,对于药物过敏的患者一旦发现需要及时报告医师进行对应处置。(2)晚夜间8-12点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好发的高危时间,这个时间段,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容易再次发作,极易出现心律过快,血压过高,氧饱和度下降等等可能性,这就需要护理人员提前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2小时的巡房改为1小时或者是30分钟,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从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3)心理疏导,大多数的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心理因素,由于疾病变化,患者心理会产生焦虑、紧张、恐惧、抑郁的负面情绪,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及时的进行心理疏导,通过解答患者的疑问,提高患者对治疗的自信心,从而减轻负面情绪,提高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4)有氧运动指导,根据患者的不同心功能情况,以及年龄和个人体质情况,采用有氧运动模式提高患者的耐力,以及促进血液循环,可以每天进行有氧运动20分钟时间,间断的提高活动的耐力,有助于心脏的康复[3]。

1.3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1.3.1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的有效率情况。

无效指标:临床症状和体征较入院时对比无显著变化或加重;有效指标为:心功能分级为2级,胸闷、胸痛、心率、血压、呼吸等较入院时有所好转。显效指标为:心功能分级为1级,胸闷、胸痛、心率、血压、呼吸等均恢复正常。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2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主要并发症包括: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低血压、心源性休克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收集后分析,计数用例数(n)%表示,对比使用x2检验,计量用()表示,对比使用T检验,P<0.05表示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的有效率情况

预见组的临床护理有效率为97.5%(78/80),对照组的临床护理有效率为83.75%(67/80),预见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预见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0%,P<0.05表示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急症,一旦没有及时的救治很可能会导致休克和因心律失常而猝死等可能,临床主要表现为剧烈的上腹痛以及恶心呕吐等[4],在临床药物干预下回有所好转,但是临床护理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主要是针对患者的预后,护理干预是及其关键。本文通过研究发现,预见性护理组患者在临床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效果对比上均较对照组效果显著,进一步的表明,预见性护理在临床护理上的重要作用,对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吴明飞,周长明. 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中的应用[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1,36(01):12-14.

【2】汪陵. 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 承德医学院学报,2017,34(03):225-227.

【3】臧娇. 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8):152-153.

【4】楊淑月.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过程中预见性护理的效果观察[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20,11(01):71-72.

猜你喜欢
预见性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干预
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分析
肝硬化腹水合并重度水肿患者压疮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宫腔镜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