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风险诱导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剖析

2021-08-23 16:22李娟聂勇
财会月刊·下半月 2021年8期
关键词:环境因素供应链金融风险

李娟 聂勇

【摘要】在搜集、整理大量已有文献的基础上, 运用扎根理论方法, 试图构建一种新的理论结构来解析供应链金融风险的诱因及其作用机理。 通过对大量研究资料进行梳理、编码以及探索性的研究后发现: 环境因素、网络因素和管理因素这三个核心范畴对供应链金融风险存在显著影响, 构成了供应链金融风险的诱导因素模型。 外部环境是供应链企业及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基础, 环境因素是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外部性来源。 供应链系统网络结构的治理能力直接关系到供应链整体的竞争力, 进而影响供应链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网络因素是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内部性来源。 商业银行及其他相关风险控制方精确把控产业供应链特征, 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是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的主体来源。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风险;环境因素;网络因素;管理因素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994(2021)16-0146-6

2017年12月18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為三大攻坚任务的首要任务, 防风险的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 震惊全国的“上海钢贸案”“青岛港骗贷事件”, 以及近年来的“广东纸浆案”和“承兴国际事件”都反映出供应链金融存在巨大风险, 供应链金融的本质仍是风险控制。 目前, 业界和学术界有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传统金融风险的研究, 也有基于供应链管理本身情境角度进行的研究, 但都缺乏全面性与系统性。 因此, 有必要对供应链金融风险来源进行系统性研究。

一、文献梳理

1. 供应链金融风险分类。 Barsky等[1] 将供应链融资风险分为过程风险、技术风险、人力资源风险、环境风险和结构风险五类。 李毅学[2] 将供应链金融风险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两类。  孙敏[3] 和童映磊[4] 论述了供应链金融的市场风险、政策法规风险、委托代理风险等。 罗勇、陈治亚[5] 总结出供应链金融环境风险的主要类型, 并详细分析了法律风险的产生原因。 张宇[6] 提出供应链金融的主要风险有信用风险、制度和法律风险、操作风险等。 李虹含等[7] 指出, 供应链金融既有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传统风险, 也有质押物保管及变现等供应链金融所特有的风险。

2. 供应链金融特定风险。 有学者专门根据供应链金融的模式和特征区分特定的风险。 邹武平[8]  认为供应链金融主要有存货质押、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等三种融资风险。 郭清马[9] 认为, 供应链金融在参与主体“融资模式和契约设计”方面的特殊性带来特定风险。 龚坚[10] 利用委托—代理理论对供应链金融中银行的信用风险进行了讨论。 彭路[11] 发现核心企业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以及自然环境风险对农业供应链金融造成较大压力。 吕重犁[12] 总结了供应链金融主要有信用体系不完善、相关监管制度不完善和立法滞后等环境风险。 付玮琼[13] 认为过度依赖核心企业会引发系统的不稳定性, 导致风险产生。

基于供应链金融与传统银行信贷的不同, 许多学者从供应链网络结构、业务结构及网络治理的角度来剖析供应链金融风险的来源。 Christopher等[14] 提出供应链网络内部治理机制对供应链金融业务有较大影响。 Trkman等[15] 认为供应链金融风险会随着供应链网络规模和关系的改变、融资模式的创新以及外部环境的波动而演变。 Jüttner等[16] 认为供应链管理活动中任何与预期结果的偏离都可能带来金融活动的不确定性。 Rao等[17] 指出供应链金融运行过程中存在外部环境风险、供应链网络风险和供应链企业风险。 张涛等[18] 提出供应链金融面临商业银行、物流企业、核心企业与中小企业合作方面的主、客观风险。 沈爱忠等[19] 从供应链金融中核心企业与中小企业的网络结构角度研究供应链金融系统风险的形成、传播及控制。 刘园等[20] 经过实证检验分析, 认为中小企业偿债水平、供应链企业合作水平以及核心企业的信用状况都会影响供应链金融风险。 宋华、杨璇[21] 指出, 要回归到供应链管理本身的情境之下来考察供应链金融活动中风险的来源。

随着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供应链金融也迅速融入了科技元素, 线上供应链金融面临着哪些新的风险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黄丹[22] 指出线上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逐渐向操作风险转移。 郭菊娥等[23] 论述了不同模式下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特征。 李学军等[24] 论述了供应链金融保兑仓线上开展模式的主要风险类型。 冯晓玮等[25] 提出互联网化的供应链融资3.0模式依然存在信息不完善、行业缺乏自律、监管不足等问题。 也有研究者关注到金融科技本身可能带来风险。 储雪俭等[26] 指出一些地方政府盲目启动互联网金融项目会造成金融领域泡沫和乱象的发生。 秦明[27] 提出金融科技重点在于将各种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储存, 由此带来的信息安全风险值得高度重视。

二、研究设计

1. 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是利用归纳方法对现象加以分析和整理, 通过总结归纳复杂经济现象中蕴含的规律, 进而发展和验证理论的过程。 Strauss[28] 指出, 扎根理论方法强调在案例资料推演的基础上构建理论模型, 其发展源于资料搜集和分析环节的不断发现。 其一般流程包括开放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

2. 数据收集与编码。 基于研究需要, 本文收集知网数据库中162篇有关供应链金融风险的文献作为研究基础,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编码。

开放式编码是指将所获得的原始资料逐字逐句进行分析、记录, 并进行初始概念化, 然后发掘出概念和范畴的过程[29] 。 根据开放编码的要求, 对文献中关于供应链金融风险来源的描述进行编码、整理并初始概念化, 共抽象出16个范畴及其下属的90个概念, 具体见表1。

3.主轴编码。 主轴编码是指通过运用“因果条件→现象→脉络→中介条件→行动/互动策略→结果”这一典范模型, 将各项范畴联结在一起的过程。 本阶段通过对不同范畴进行更深层次的推演和归纳, 共得出7个主范畴, 分别是经济环境、企业资信、质物监管、供应链网络、监管制度、信息技术、金融管理。 各主范畴及其对应范畴的关系如表2所示。 7个主范畴的典范模型构成如表3所示。

4. 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是从主范畴中挖掘出核心范畴的过程, 将所有资料串联起来阐述其内在的规律性, 即开发故事线[30] 。 经过对范畴的层层推演, 最终得出“环境因素—网络因素—管理因素”这一核心范畴[31] 。 由这一核心范畴拓展的故事线如表4所示。

依据该“故事线”, 构建出供应链金融风险诱导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模型, 如图1所示。

三、模型阐释

供应链金融诱导因素模型由“环境因素—网络因素—管理因素”三个核心范畴组成。 外部环境是供应链企业及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基础, 好的外部环境为金融业务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 不好的外部环境则会阻碍其发展, 因此, 环境因素是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外部性来源。 网络因素是指供应链系统内部结构及其网络治理状态。 供应链金融是将产业价值链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相结合的创新型融资模式, 其不同于一般信贷模式的特征在于对产业价值链的深度穿透和对供应链组织结构的网络整合。 供应链系统贸易关系的稳定性、网络治理能力及市场应变能力直接关系到供应链整体的竞争力, 进而影响到供应链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因此, 网络因素是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内部性来源。 管理因素是指商业银行及其他相关风险控制方能否精确把控产业供应链特征, 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商业银行是供应链金融主要的资金提供者也是关键风险控制方, 第三方企业基于与银行的委托代理关系而监管物流环节的安全性, 二者的风险控制能力是供应链金融风险的防火墙, 如果对质物的监管不力或是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不足则会直接导致贷款难以收回, 发生坏账损失, 因此, 能力因素是供应链金融风险的主体性来源。

1. 环境因素。 这一核心范畴是由经济环境、监管制度和信息技術三个主范畴推演归纳而来。

经济环境包括经济政策、市场行情及行业前景等基础性条件, 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根基, 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利润、创新潜力和发展前景等。 供应链金融服务的主要对象是中小企业, 这些企业的资产实力较弱, 抗风险能力不强, 更容易受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 如受新冠疫情的影响, 市场需求萎缩, 大量餐饮企业、酒店业、零售业等面临严重的经营困境, 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就凸显出来。

监管制度建设和信息技术水平是金融生态环境, 作为以产业价值链整合和信息技术发展为基础的创新融资模式, 供应链金融涉及的法律法规制度还不完善, 如动产担保、质权保障、仓单质押、浮动抵押等制度不健全, 许多应用环节没有明确界定, 从而使银行确权困难, 甚至发生重复抵押现象, 导致担保无效。 供应链金融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如何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及外部监管制度依然在探索之中。 从“上海钢贸案”和“承兴国际事件”等风险事件来看,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监管制度对于防范供应链金融风险至关重要。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高度依赖于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 要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关键是破解信息不对称问题, 将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真实的贸易关系呈现给金融机构。 由于供应链系统结构复杂、主体分散, 只有建立高效的信息化平台才能有效整合各参与主体的信息, 并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安全性。 如果信息化发展不充分, 信息维度欠缺或难以保证信息有效传递和共享, 信息本身也将带来风险。

2. 网络因素。 这一核心范畴是由企业资信和供应链网络两个主范畴归纳而来, 即涉及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及核心企业的经营能力和信用水平, 也涉及整个供应链的价值整合和网络治理状态。 在供应链金融的实践过程中, 中小企业以与核心企业的贸易关系为基础, 凭借核心企业的信用, 以对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存货等为质押进行融资[32] 。 这一过程涉及两个环节: 一是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 即银行贷款给中小企业后能否顺利收回; 二是若贷款不能收回, 则通过对核心企业的权利质押能否变现, 这就涉及核心企业的信用能力, 甚至是否存在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恶意勾结骗取贷款的可能。

企业的发展是保证供应链稳定运营的前提, 也是降低融资风险的基础。 供应链上的企业既是独立的经营主体, 又是价值链上不可缺少的环节, 每个企业的发展状态会影响其他企业的发展, 进而通过传递效应影响整个价值链。 价值链通过对各环节资源的整合优化企业内外部资源配置, 提高供应链体系的网络治理能力, 进而提高整体的抗风险能力。 如果供应链系统不能有效整合以实现抱团发展, 只依靠企业个体单打独斗则无法凝聚成发展合力, 供应链风险就会加剧。

3. 管理因素。 这一核心范畴是由质物监管和金融管理两个主范畴归纳而来。 质物管理主要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受金融机构委托负责质押物品的储存、运输以及流动性和安全性管理, 物流企业和金融机构共同进行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

质押物品的安全性和可变现能力直接关系到贷款最后能否收回, 是信贷资产最后的安全阀, 由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更擅长于质押物品的储存、保管, 更了解商品的属性和变现能力, 因此受金融机构委托负责承担质押物的监管任务。 物流企业的行业地位和信用水平关系到其管理质押物的能力和意愿, 其与企业合谋骗取贷款的案例也不在少数, 委托代理中的道德风险依然突出。

商业银行为了提高信贷资金的安全性, 必须开展金融风险管理。 其内部风险控制制度和风险识别、评估、预警、管理能力, 以及信贷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直接关系到贷款能否收回。 供应链金融业务因为基于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贸易往来关系, 且以存货或权利为质押, 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降低了信贷风险。 但由于供应链管理的复杂性以及权利和动产质押面临的新问题, 商业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依然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从供应链金融风险来源的角度出发, 对大量相关文献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在扎根理论逐级编码的基础上提出了供应链金融风险的诱导因素模型, 并阐述了其作用机理。 结合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发展, 本文得出如下结论与启示:

1. 供应链外部经济环境和金融生态环境是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外生性因素。 要防范供应链金融风险, 首先要关注供应链企业发展的外部经济环境, 若经济环境发生变化, 则应采取适当措施提高信贷资金的安全性。 同时, 当企业因受外部环境冲击而遭遇经营困境时, 银行应提供支持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而不是盲目抽贷, 最后导致双方利益受损。 其次, 迫切需要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及监管制度, 为供应链金融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一是完善《担保法》《物权法》等与供应链金融直接相关的法律法规, 健全质权保障制度; 二是强化与供应链金融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监管来降低法律风险; 三是大力发展金融科技, 走智慧供应链金融的道路。 智慧供应链金融通过运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真实刻画交易过程, 从而便于金融机构开展信用评价和风险管控[33] 。 金融科技将成为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一把利器, 在促进供应链金融安全、健康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

2. 供应链内部企业的竞争力及供应链网络组织能力是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内生性因素。 从这一角度出发, 增强企业的发展能力和供应链整体竞争力是降低金融风险的关键环节。 供应链金融的本质就是要用金融促进供应链实体经济的发展, 只有企业实力强大了, 供应链竞争力提升了, 才能堵住金融风险发生的源头。

3. 金融机构和物流企业的风险控制能力是供应链金融风险的主体性来源。 增强银行和物流企业的专业能力及提高操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是控制金融风险的防火墙。 商业银行要选择专业实力强、资信好的物流企业合作, 并建立信息沟通协作机制, 共同参与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过程。 商业银行要加强内部风险控制制度建设, 用制度来规范风险管理行为。 同时培养供应链金融专业人才, 提高银行的合约设计能力、风险识别和预警能力等。

【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

[1] Barsky N. P., Catanach A. H.. Evaluating Business Risk in the Commercial Lending Decision[ J].Commercial Lending Review,2005(3):3 ~ 10.

[2] 李毅学.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 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10):36 ~ 41.

[3] 孙敏.供应链金融给各方带来的优势和风险及对策分析[ 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10):120 ~ 122.

[4] 童映磊.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分析及防范[ J].金融经济(理论版),2010(24):44 ~ 46.

[5] 罗勇,陳治亚.供应链金融法律风险的成因与防范[ J].财会月刊,2016(23):84 ~ 87.

[6] 张宇.我国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与探究——基于博弈分析角度[ 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8(1):72 ~ 76.

[7] 李虹含,王长春.防控供应链金融风险[ J].中国金融,2018(6):77 ~ 78.

[8] 邹武平.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及其防范[ J].网络财富,2009(16):47 ~ 48.

[9] 郭清马.供应链金融模式及其风险管理研究[ 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0(2):2 ~ 9.

[10] 龚坚.供应链金融的银行信用风险——基于开放经济视角的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7.

[11] 彭路.农业供应链金融风险的主要特征与风险防范的基本原则[ 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5(6):20 ~ 24.

[12] 吕重犁.基于服务生态圈的企业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研究[ J].财会通讯,2018(5):105 ~ 109.

[13] 付玮琼.核心企业主导的供应链金融模式风险机理研究[ J].企业经济,2020(1):136 ~ 143.

[14] Christopher M., Peck H.. Building the Resilient Supply Chain[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2004(2):1 ~ 13.

[15] Trkman P., Mccormark K.. Supply Chain Risk in Turbulent Environments: A Conceptuel Model for Managing Supply Chain Network Risk[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09(2):247 ~ 258.

[16] Jüttner U., Peck H., Christopher M.. Supply Chain Risk Managemeng: Outlining an Agenda for Future Research[ J].Inter-

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2003(4):197 ~ 210.

[17] Rao S., Goldsby T. J.. Supply Chain Risk: A View and Typology[ 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2009(1):97 ~ 123.

[18] 张涛,吴生秀.供应链融资中各方的机遇与风险[ 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1):113 ~ 115.

[19] 沈爱忠,郭进利.复杂网络理论视角下供应链金融风险分析与控制[ J].科技与管理,2013(9):107 ~ 110.

[20] 刘园,陈浩宇,任淮源.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及风险管理研究[ J].经济问题,2016(5):57 ~ 61.

[21] 宋华,杨璇.供应链金融风险来源与系统化管理:一个整合性框架[ 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8(4):119 ~ 128.

[22] 黄丹.线上供应链金融操作风险管理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2.

[23] 郭菊娥,史金召,王智鑫.基于第三方B2B平台的线上供应链金融模式演进与风险管理研究[ 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1):13 ~ 22.

[24] 李学军,樊华,左仁淑.新时期下供应链金融保兑仓模式风险管理研究[ J].西南金融,2015(8):68 ~ 71.

[25] 冯晓玮,王成付,奚雷.物联网金融模式下供应链融资风险识别与控制[ J].商业经济研究,2016(3):180 ~ 182.

[26] 储雪俭,谢天豪,龐瑞琪.电商供应链金融的特点、风险及防控对策[ J].南方金融,2018(9):94 ~ 98.

[27] 秦明.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物流中的应用探讨[ J].价格月刊,2019(12):64 ~ 69.

[28] Strauss. Qualitative Analysis for Social Scientists[M].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1 ~ 259.

[29] 陈晓萍,徐淑英,樊景立.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36 ~ 297.

[30] 李志刚.扎根理论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运用分析[ J].东方论坛,2007(4):90 ~ 94.

[31] 胡华夏,洪荭,杨雪琳.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诱导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分析——基于中国情境的多案例扎根研究[ 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112 ~ 120.

[32] 宋华.供应链金融[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1 ~ 444.

[33] 宋华.中国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趋势[ J].中国流通经济,2019(3):3 ~ 9.

猜你喜欢
环境因素供应链金融风险
城市物流配送系统的环境因素影响评估
面向供应链金融支付清算系统建设的探讨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估
造成数学学困生的原因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金投手抢滩湖南银联移动端,打造“供应链金融”生态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
浅谈会计目标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