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战略性资源的管理会计报告框架构建

2021-08-23 15:24郑玲阳钰夏
财会月刊·上半月 2021年8期
关键词:会计信息

郑玲 阳钰夏

【摘要】新经济时代价值创造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以人力资源、智慧资本、无形资产为主体的战略性资源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关键驱动因素。 会计作为一项制度安排和有效管理工具, 需要面对当前会计信息相关性恶化的现实, 对过时的报告规则予以改革。 通过总结当前管理会计报告的几种代表性披露框架, 整理分析战略性资源的概念框架, 以战略性资源为核心构建管理会计报告新框架。 新框架旨在揭示新经济时代企业实现价值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驱动力、过程和效果, 为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进行正确决策提供相关综合信息, 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促进社会经济良性发展。

【关键词】会计信息;披露框架;战略性资源;管理会计报告

【中图分类号】 F2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994(2021)15-0087-7

一、引言

会计信息在促进企业成长和繁荣以及推动社会经济增长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会计信息相关性是会计信息价值的重要保障。 随着信息技术进步和商业模式创新, 人类社会进入新经济时代。 以人力资源、智慧资本和无形资产等战略性资源为核心要素的新经济, 在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的同时, 对依据旧经济时代特点聚焦于有形资产和财务资本制定的会计规则产生了巨大冲击, 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和相关性呈现快速且持续恶化的趋势, 已不能反映新经济时代企业创造价值和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驱动因素, 会误导投资和管理决策, 导致资本配置错位, 从而影响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 改革过时的会计信息报告规则, 将新经济时代企业创造价值的驱动因素纳入会计报告范畴之中, 成为会计信息在新经济时代面临有用性丧失危机的救赎之道。

一直以来, 会计界也做了种种努力试图扭转会计信息有用性恶化的趋势。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自1973年成立以来, 颁布了多达250余项会计规则,  但是由于财务会计准则一致性和趋同性的要求, 颁布准则越来越多, 无效的会计准则也越来越多却很少被废除, 使得这些努力徒劳无功。 Khan和Li等[[1] ]研究了会计准则对投资者的影响, 发现内容复杂、实施成本高昂的会计准则中有75%对受影响公司的股东没有任何效用, 甚至有13%的准则损害了投资者价值, 仅有12%的准则给投资者带来了升值。 目前, 新经济时代下会计准则在确认、计量和披露方面尚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从财务会计的角度改变现行会计体系和财务报告尚不现实。 而管理会计具有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决策、不强求一致性的特点, 可以灵活利用会计信息, 为我们适应新经济的特点改革会计报告打开新通道。

2014年, 我国财政部出台的《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为我国管理会计报告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随着一系列工作的推进, 2017年9月, 财政部发布了《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801号——企业管理会计报告》, 为我国企业编制管理会计报告提供了指南。 为了适应新经济环境的要求, 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协会(IMA)于2016年发布了《管理会计公告——综合报告》, 对管理会计的信息披露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 为我国改进管理会计报告提供了借鉴。 但由于《管理会计公告——综合报告》要求披露的内容较为广泛, 在实践中操作难度较大, 信息采集成本、报告系统的改进成本等都较高, 使得其在企业中的推广受到限制。 基于此, 本文借鉴国内外管理会计报告改进的思路, 结合当前新经济时代的特点, 以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详尽、简明的综合报告为目的, 构建基于战略性资源的管理会计报告框架, 以缓解企业内外部信息不对称局面, 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 更准确地披露企业价值创造的过程和可持续发展的绩效, 进而优化资源配置, 促进社会经济良性发展。

二、新经济时代管理会计报告构建的现实要求和基础

在以“大智移云”为主导的新经济时代, 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和内部经营方式都发生了改变, 传统的商业模式被颠覆, 财务报告的作用持续退化, 越来越不能准确地反映公司价值的变化和驱动因素。 但是, 鉴于财务报告一致性和趋同性的要求, 根据新经济时代的特点全面改革财务报告的时机尚不成熟, 以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特征的管理会计报告弥补财务报告的缺陷就成为当前的现实要求。

(一)财务报告有用性恶化的表现

新经济是以智力、研发和创意等无形资源为主要驱动因素, 依靠信息技术进步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型经济形态。 在新经济形态下, 不论是在决策有用性还是在受托责任评价方面,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均呈现出快速恶化的趋势,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无形資产的价值创造功能被严重低估。 新经济时代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 企业将大量资源投放到研发、创意设计、专利申请、业务流程再造、客户获取、品牌维护、市场开拓、网络更新、数据库建设、人才培养等无形投资方面[[2] ], 使得企业在无形资产上的投资大大超过了在实物资产上的投资, 无形资产日益成为公司价值创造的驱动器及竞争优势的建构器, 对资本市场的股票市值产生积极影响。 但传统财务报告中将无形资产费用化处理的做法“导致无形资产的价值无法合理地体现和存续于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期间内, 且难以根据其后续增加值进行合理调整”[[3] ], 造成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均与事实相差甚远, 企业的资产和权益被严重低估的问题。

2. 会计估计等职业判断出现误差。 会计规则和准则趋同性的要求使得其只能规定经济交易事项的通用处理原则, 在实际应用时需要依赖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同时, 多年来持续颁布的会计规则和准则将越来越多的会计估计引入财务报告, 为会计政策的选择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使得财务报告受会计人员的主观影响而出现人为的错误引导和判断误差, 会计信息价值走上迷失之路。

3. 非交易经营事项的确认存在延迟或偏差。 传统会计记录以及由此形成的财务报告往往对企业已经与第三方发生的交易进行记录并反映在财务报告中, 而对于没有明确与第三方发生交易的非交易经营事项(如软件开发在可行性测试阶段的成败、竞争对手的新产品或颠覆性战略的影响、影响公司的新法规等), 未能及时、准确地予以确认和记录[[4] ]。 在新经济时代, 非交易经营事项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巨大, 而且数量日趋增多, 由此导致了财务报告和经营现实的偏差, 造成财务报告有用性进一步恶化。

4. 新资产和新效应未能在财务报告中体现。 在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时代, 信息技术加速迭代, 形成了独特的网络效应, 即平台资产的价值随着越来越多用户的频繁使用而增加。 然而, 平台资产的网络效应因难以可靠计量而在会计上不予确认, 造成平台型企业资产价值被低估。 在新经济模式下, 企业往往通过获取和维护客户、提高客户的黏性和体验感等方式来提升其在行业中的地位, 行业地位的提升可以给企业带来“规模收益递增”和“边际成本递减”效应, 从而带动其股票市值增值, 但由于其在会计上不易确认和难以操作, 也尚未在财务报告中体现。 网络平台拥有的用户流和信息流等“数字资产”成为企业最具价值的核心资源, 当其与生态战略相结合时, 将产生几何级数增长的价值效用, 成为企业开拓市场、获取竞争优势、创造企业价值的重要无形资产, 但其同样因为难以确认而未能在财务报告中反映。

总之, 由于传统会计准则和财务报告的桎梏, 新经济时代出现的新问题、新资产、新效应都不能在财务报告中得到反映, 财务报告的有用性江河日下。 而由于现实的种种因素, 彻底改革财务报告的时机尚不成熟, 因此会计界需要转换视角, 适应新经济的新特点, 从管理会计的角度探索会计报告创新的新路径。

(二)管理会计报告的代表性披露框架

我国学者对管理会计报告内容和框架的研究从未止息, 分别从内部财务管理报告、内部报告、内部管理报告等角度进行了深入思考, 前瞻性地提出管理会计报告应以财务信息为主, 同时包括非财务信息, 不仅应反映过去的交易事项, 更应注重对未来、或有事项的预测、计划、决策和控制, 以发挥决策支持作用。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801号——企业管理会计报告》将管理会计报告定义为“企业运用管理会计方法, 根据财务和业务的基础信息加工整理形成的, 满足企业价值管理和决策支持需要的内部报告”, 为管理会计报告的内容披露提供了概念框架。

为了响应利益相关者集团以及投资者提出的改进报告工作的需求, 将战略、风险、关键绩效指标(KPI)以及财务业绩有机地聯系在一起, 2013年12月国际综合报告委员会(IIRC)发布了《国际综合报告框架》, 旨在为投资者提供更具相关性的信息, 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分配资本, 提高资本的使用效果。 2016年IMA发布了《管理会计公告——综合报告》, 强调从整体角度出发, 在一份报告中同时列示和解释财务及非财务信息。

综上, 国内外学者对非财务事项在经营业绩和长期价值创造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已达成共识, 都主张在管理会计报告中列示并解释财务和非财务信息。 在此基础上, 本文总结了几种代表性的披露框架:

1. 平衡计分卡。 Kaplan和Norton[[5] ]提出的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绩效管理理念和实用工具, 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创新与学习四个维度对企业绩效进行评价, 包含了财务与非财务信息。

2. 价值创造图。 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CIMA)于2005年提出的价值创造图, 旨在为企业辨认和计量知识资产及其对价值创造的贡献。 其核心要义是: 价值创造是人力资源作用于利益攸关者关系和结构资源而产生的经济增值行为。

3. 价值链计分板。 Baruch Lev[[6] ]提出的价值链计分板综合运用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 并将其有机嵌入驱动价值创造创新过程, 旨在以结构性的方式向资本市场传递企业如何将创新转化为股东价值信息。

4. 无形资产监控表。 Karl-Erik Sveiby[[7] ]提出的无形资产监控表分别从外部客户维度、内部组织结构和技术流程维度、员工的学习与成长能力维度对稳定性指标、效率指标和增长/革新指标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有助于投资者了解企业管理层是否对智慧资本进行持续监控和改进。

5. Skandia导航图。 瑞典保险公司Skandia提出的Skandia导航图由财务重心、客户重心、流程重心、人力重心、革新和发展重心所组成[[8] ]。 其中: 财务重心主要是货币化计量; 客户重心同时运用财务和非财务指标, 评估客户资本的价值; 流程重心侧重于评估组织内部对信息等技术的有效运用; 人力重心侧重于评估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及其效果; 革新和发展重心聚焦于对组织创新能力的评估。

6. 智慧资本雷达图。 Stewart[[9] ]提出的智慧资本雷达图以市净率为总体计量指标, 从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客户资本三个维度, 各精选三个计量指标进行披露, 以便于企业管理层和投资者了解智慧资本现状及其变动轨迹。

7. 无形资源报告框架。 世界智慧资本/智慧资产行动组织(WICI)于2016年发布的《无形资源报告框架》, 将无形资源概括为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 以叙述性信息与定量化信息相结合的方式, 围绕价值创造机制, 向利益攸关者披露智慧资本等无形资源及其与价值创造的关系。 该框架包括公司的业务和价值创造概述、过去到现在的无形资源和价值创造、现在到将来的无形资源和价值创造三个部分。

8. 战略性资源与效果报告。 列夫和谷丰[[4] ]将新经济企业价值创造驱动因素归纳为资源开发、战略性资源占有、资源维护、资源配置和价值创造等方面, 并以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 提出了战略性资源与效果报告。 战略性资源本质上都与智慧资本的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密切相关。

9. 智慧资本投入与产出表。 Baruch Lev[10] 提出的智慧资本投入与产出表, 基于创新能力、人力资源、客户资源、网络效应四个维度, 分别从投入和产出端对智慧资本的投入产出效果进行信息披露。

虽然上述披露框架的形式各不相同, 反映非财务信息的具体内容表述不一(有无形资产、无形资源、智慧资本、战略性资源等称谓), 但基本思路和内容一脉相承, 都是以平衡计分卡四个维度的内容为基础, 对无形资源进行更详细的分类, 大致包括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结构资本, 具有一致的出发点和目标指向, 在理念层面已形成基本共识, 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是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广应用价值。 为此, 综合上述方法, 本文厘清其中的概念和逻辑关系, 构造了一个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管理会计报告框架。

三、战略性资源的概念框架

在新经济时代, 维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价值创造能力不再取决于存货和固定资产等有形资产, 也不再取决于股东和债权人投入的财务资本, 而主要取决于嵌入企业组织、有助于企业价值创造的资源(投入要素)及资源整合使用能力[11] , 本文将这种资源和能力概括为战略性资源。

战略性资源的概念源于资源基础理论。 资源基础理论以资源作为企业创造价值和获取竞争优势的基础, 聚焦企业内部资源与能力要素, 认为资源的范畴包括产生持久竞争优势的资产(狭义资源)、能力、核心能力、知识、动态能力等。 这是战略性资源的雏形。 随着研究的深入, 在挖掘隐藏在企业资源背后更深层次动因的基础上, 形成了企业能力理论, 认为企业成功的关键不在于资源本身, 而在于企业对资源的使用方式, 取决于企业将其内部关键流程转变为为顾客提供卓越价值的战略能力, 即核心能力, 这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 随着对企业竞争优势根源和核心能力本质探究的深入, 又形成了企业知识理论, 该理论认为: 隐藏在核心能力背后并决定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是企业掌握的知识, 这种知识的异质性决定着企业的异质性, 是企业获取与形成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 随后的动态能力理论认为, 动态能力是“企业整合、建立和再配置内外部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环境的能力”, 由动态能力所配置和调整的资源结构是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12] 。 由此, 形成了目前的动态资源基础观, 构成了战略性资源的整体概念框架, 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 随着资源理论由资源基础观向动态资源基础观的演变, 战略性资源的概念逐渐丰富并深化, 其四大特征(价值性、稀缺性、不可完全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在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过程中层层递进, 保障了企业的稳定地位。

战略性資源的价值性要求企业的资源只有在具有价值, 即能用来发掘机会或消除威胁时, 才可能成为严格意义上的资源, 这是形成竞争优势的基础; 稀缺性是指企业拥有的有价值资源的数量少于完全竞争状态下所需资源的数量, 这是形成竞争优势的保障, 有价值但不稀缺的资源只能形成竞争均势, 有价值且稀缺的资源才能形成竞争优势; 不可完全模仿性是指资源不可复制, 或者因竞争对手获取资源的难度太大而使企业难以被超越, 从而在一定时期内拥有独特的竞争地位; 不可替代性体现为其他企业不能模仿出相同或者相似的能力或者资源, 也不能找到完全不同的资源或者能力来替代现有资源, 以开发或实施相同的战略, 拥有战略性资源的企业就可以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 将战略性资源的上述四个特征整合在一起的概念框架, 可完整概括获取、形成、维持并持续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全过程。 以此为基础列示企业的相关信息, 可帮助企业管理者及内外部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价值创造的关键驱动因素以及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内在动力, 进而帮助他们做出更准确、更全面、更具前瞻性的判断。

四、基于战略性资源的管理会计报告框架设计

(一)报告的基本要素

1. 报告对象。 传统财务报告以报表使用者和投资者为主要服务对象, 主要披露企业的财务信息。 在新经济背景下, 财务数据无法充分反映战略、风险管理以及财务业绩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有用性越来越差。 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意识到, 对经营业绩和长期价值创造而言, 非财务事项所反映的可持续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13] 。 而传统的管理会计报告以企业内部管理者为服务对象, 提供满足管理者决策需要的财务与非财务信息, 似乎更能满足以投资者为主体的利益相关者对非财务事项信息的要求, 承担起提供能反映企业现在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及时、可靠信息的责任。 因此, 基于战略性资源的管理会计报告的报告对象既包括内部管理者, 又包括以企业外部投资者为主体的利益相关者。 凡是关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和能力、持续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部管理者和员工、外部投资者、相关管理机构和职能部门, 均可成为战略性资源管理会计报告的提供对象。

2. 报告目标。 在新经济时代, 企业的生产组织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各生产要素的稀缺性已重新排列, 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急剧增加, 经营风险也不断加大。 滞后的会计信息增加了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建立在两权分离公司治理结构和资本市场有效性假设基础之上的决策有用观的会计具体目标, 已经不足以涵盖新时代会计的历史使命。 因此, 在上述报告对象扩展的基础上, 基于战略性资源的管理会计报告应当以同时满足企业外部投资者和内部管理者等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为目标, 既能“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又能提供财务和非财务信息, 满足内部管理者的决策需要。 总之, 要通过对战略性资源信息的分析、提炼、整合和报告, 将战略性资源在提高社会生产效率方面的贡献充分展现出来, 帮助以外部投资者和内部管理者为主体的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和结果, 掌握企业获取、形成并维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 进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在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 在复杂多变的不确定性新经济环境中, 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促进社会经济健康、良性、可持续发展。

3. 报告原则。 为了实现上述报告目标, 以及避免在新经济时代背景下会计信息有用性的弱化, 编制基于战略性资源的管理会计报告应当考虑以下几项原则:

(1)信息连通性原则。 信息的连通性是指影响组织及其价值创造过程的所有因素之间的关联性, 包括财务和非财务信息之间的关联性、财务和业务信息之间的关联性、定性和定量数据之间的关联性、现时经济事项和未来经营效果之间的关联性, 以及资源的存量、增量、消耗和使用效果的关联性等。 要实现各种信息之间的连通, 还应秉承综合思维的理念, 在对组织及其业务流程进行整合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发挥综合思维的作用。

(2)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是综合报告指导原则的基石。 凡是能反映不同时期组织运营和价值创造流程的重要信息都应纳入报告内容之中。 鉴于新经济时代企业实现价值创造的核心因素已不再是传统观念上的实体资产, 而是企业所拥有的战略性资源, 基于战略性资源的管理会计报告应将战略性资源的投入、存量、维护及配置等过程作为重要信息进行综合反映。 需要注意的是, 重要性并非一成不变, 而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重要信息不仅包括反映财务绩效的正面信息, 还应包括反映企业面对的风险和机遇, 以及对企业发展和价值创造有重大影响的信息, 如财务效果、风险、机会、组织发展前景的积极和消极趋势等。

(3)需求导向原则。 基于战略性资源的管理会计报告着力于满足新经济时代不同投资者的信息需求, 既通过事实型会计指标的构建来改善传统会计信息的滞后性, 缓解会计信息相关性不断弱化的问题, 又通过报告的信息披露逻辑来反映企业价值创造的全过程, 帮助投资者了解企业是怎样投入、使用、配置资源进而创造价值的。 企业向投资者披露的信息应当有助于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构建情况, 以及企业为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所采取战略的成效。

(4)未来导向原则。 未来导向原则包含前瞻信息的重要性以及组织战略重点在时间维度上的分布, 既要关注未来以及短期、中期和长期的价值创造流程, 又要阐释组织过去经营事项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在报告中要反映组织对过去战略和运营决策的调整以及其和新战略保持一致的内容, 为组织未来的发展和进程提供更有用的信息。

(5)简洁性原则。 简洁性即指简明扼要, 戒除冗杂。 简洁性要求只报告相关信息, 无需不相关的细节。 但是, 不能以牺牲其他指导原则和信息列报为代价, 要在它们之间达到平衡。 一般而言, 要满足简洁性的要求, 需要报告具有清晰的结构, 对概念进行准确界定, 详细反映重要事项的确定流程, 揭示组织的特有信息而避免使用通用术语。

(6)可靠性原则。 可靠性原则要求报告的信息是值得信赖的, 不能包含错误信息。 组织应该运用各种控制机制、内外部检查手段等防范措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 为此, 可借助高管层对报告的信息进行监管和评估, 在编制报告后, 还要动态地披露相关信息, 以保证其前瞻性信息的可靠性。

(7)行业差异原则。 虽然管理会计报告在不同的企业之间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但其在同行业之间有规律可循。 在构建管理会计报告框架体系时, 应当充分考虑不同行业的特点, 在其特有的战略性资源的基础上构建行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 帮助企业更好地反映价值创造过程。

(二)报告内容框架

1. 框架构建思路。 由于战略性资源的价值性、稀缺性、不可完全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特征, 其在企业价值创造和持续竞争优势的形成过程中履行着战略性资源的获取、形成、维持和持续保持的功能, 这成为编制基于战略性资源的管理会计报告的一条主线。 另外, 根据管理会计报告“向利益相關者提供集成了财务和非财务信息, 能反映现在和未来的短期、中期和长期价值创造过程的综合信息”的目标要求, 本文引入平衡计分卡这一管理会计工具, 将财务、客户、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纳入战略性资源的四项功能之中, 构建出二维管理会计报告框架, 以揭示新经济时代以战略性资源为核心要素的企业价值创造过程, 详见图2。

图2的纵栏从左到右依次为战略性资源的开发、形成、维护、配置以及最终的公司价值创造, 体现了报告的五个信息有用性特征, 展示出企业在战略性资源上的投资、形成及存量、保护和维护, 战略性资源在价值创造中的具体配置和使用, 以及战略性资源配置的收益(生产效率)——创造的全部价值。 横栏用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进行分类列示, 清晰地体现各项要素的定位。 纵横结合的二维报告框架, 形成了一个有机整合管理活动及其最终效果的信息系统, 可以全面反映企业战略、活动以及最终效果, 展现企业价值创造的全过程以及竞争优势的持续保持趋势。 报告中的大部分信息用货币计量, 部分指标是定量信息(如客户新增数、员工离职率等), 部分是定性信息或描述性信息(如公司文化、组织弹性等), 五个特征依次递进, 展示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形成路径。

该报告框架主要有三个特点: 第一, 只有少量信息来自于现行基于会计准则的财务报告系统强制披露的内容, 大部分属于适应新经济时代特点的战略性资源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了解、分析、评价企业的战略目标及其价值创造的动因和路径; 第二, 该报告中列示的项目大部分是事实性信息, 不需要企业管理者的估计、预测和推测, 克服了基于会计准则的财务报告信息相关性弱化的趋势; 第三, 该报告从资源开发出发到价值创造结束, 对企业战略的制定、执行和结果进行了全程综合反映, 但由于不同行业之间的基本战略和商业模式存在显著差异, 该报告应该是特定于行业的, 实践中应区分不同行业分别构建。

2. 内容要素。 基于图2纵栏的五个信息有用性特征, 提炼出该报告框架的五个内容要素。

(1)资源开发。 资源开发主要反映企业战略性资源的投入情况, 包括战略性资源的特征、价值和相关细节信息。 例如, 财务维度的研发投资, 客户维度的企业与客户和供应商的关系、产品需求预测情况, 学习与成长维度的员工技能与教育水平等。

(2)资源形成。 资源形成是指企业获取战略性资源的方式和途径, 主要反映公司在构建战略性资源上的投资(支出)的具体信息以及预计战略性资源到期、损毁等情况, 以帮助投资者综合战略性资源的现时特点做出投资决策。 例如, 财务维度的研发支出、并购成本和经营收益, 客户维度的品牌提升, 业务流程维度的流程再造, 学习与成长维度的员工培训与开发、专有技术增加、企业文化培育等。

(3)资源维护。 资源维护是指报告要清晰地列示企业战略性资源被竞争对手侵权以及被新技术替代的风险, 并反映管理层对此采取的措施。 例如, 财务维度的产品市场份额变化, 客户维度的客户满意度, 业务流程维度的产品专利到期情况, 学习与成长维度的知识管理系统、员工离职率等。

(4)资源配置。 对战略性资源的具体配置决定了企业最终的经营绩效。 因此, 资源配置要反映企业战略性资源的配置途径和方式, 以使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战略及其执行效果做出准确评估, 从而准确预测企业的经营业绩。 财务维度包括收入、成本、毛利率等, 客户维度包括客户群调整、营销联盟、专利对外授权等, 业务流程维度主要表现为业务流程整合, 学习与成长维度包括协作系统、组织弹性、行动计划、专业员工占比等。

(5)价值创造。 价值创造即定量并报告公司创造、保护和配置战略性资源最终实现的价值。 为了避免公司高管估计和预测的负面影响, 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该报告重点关注现金流, 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起点, 考虑与战略性资源相关的所有未经资本化确认的投资金额, 同时考虑相关的权益资本成本, 对当期的价值创造进行重新衡量。

五、结论与展望

在新经济时代, 驱动价值创造的关键因素已经不再是有形资产和财务资本, 而是无形资产和智慧资本等战略性资源。 在价值创造环境发生如此重大变化的情况下, 无视战略性资源作为最重要生产要素的角色, 不仅会导致会计信息相关性的持续恶化, 而且可能误导投资和管理决策, 致使资源错配。 因此, 会计报告要根据价值创造环境的变迁, 适当调整会计报告的关键内容要素, 使会计报告的重心适应新经济时代的要求, 从有形资产和财务资本转向无形资产和智慧资本等战略性资源。 这是我们尝试构建战略性资源管理会计报告框架的初衷。

本文构建的基于战略性资源的管理会计报告框架, 以战略性资源为核心要素, 强调企业的主要价值驱动因素, 以事实性数据为依据, 摒弃传统财务报告中高管的估计和预测等主观判断, 用财务和非财务信息反映企业重要的发展情况, 能够改善会计信息有用性恶化的现状, 为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能反映企业价值创造过程和可持续发展趋势的信息, 能够聚焦于企业战略及其执行, 对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进行长期评估。

本报告框架仅是响应新经济时代对人力资源、智慧资本、无形资产等战略性资源的呼唤而做出的初步思考和尝试, 实践应用中还有不少问题需要根据新经济、新技术、新模式的出现和迭代而不断调整, 同时需要借助大智移云等信息技术的赋能进行跨界创新和跨学科的集成研究。 总之, 面对信息通信技术带来的颠覆性创新, 会计界应当正视会计信息相关性恶化的现实, 开拓思路, 与时俱进, 改革会计准则和报告规则, 把会计融入新经济发展的潮流, 使会计不断焕发青春活力。

【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

[1] Khan U., Li B., et al.. Do the FASB's standards add shareholder value?[ J].The Accounting Review,2018(2):209 ~ 247.

[2] 黄世忠.旧标尺衡量不了新经济——论会计信息相关性的恶化与救赎[ J].当代会计评论,2018(4):1 ~ 23.

[3] 李诗,王璟岚.会计信息价值的迷失[ J].财会月刊,2020(15):155 ~ 160.

[4] 巴鲁克·列夫,谷丰著.方军雄译.会计的没落与复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1 ~ 289.

[5] Kaplan R. S., Norton D. P.. Us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Measures that drive performance[ 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2(12):75 ~ 85.

[6] Baruch Lev. Intangibles:Management,measurement,and reporting[M].Washington D. C.: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2000:1 ~ 216.

[7] Karl-Erik Sveiby. Measuring intangibles and intellectual capital[EB/OL].www.sveiby.co.au/emerginglstandard.html.,1999.

[8] Edvisson L., Malone M. S.. Intellectual capital:Realizing your company's true value by finding its hidden brainpower[M].New York:Harper Business,1997:1 ~ 79.

[9] Stewart T. A.. La nueva riqueza de las organizaciones[M].Albacete:Ediciones Granica,S.A.,1998:1 ~ 100.

[10] Baruch Lev. New accounting for the new economy[R].New York:Stern School of Business,2000.

[11] 黃世忠.智慧资本的崛起——智慧资本系列研究之一[ J].新会计,2020(5):6 ~ 9.

[12] Eisenhardt K. M., Martin J. A.. Dynamic capabilities:What are they?[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20(10-11):1105 ~ 1121.

[13] Ioannou I., Serafeim G.. The impact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n investment recommendations:Analysts' perceptions and shifting institutional logics[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5(7):1053 ~ 1081.

猜你喜欢
会计信息
新时期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乏力的多视角探究
基于“云环境”下会计信息与统计信息集成创新的探讨
会计信息质量的经济学思考
我国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构成变化
会计信息市场的构建研究
浅谈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人员素质之间的关系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国际比较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