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振奋的“当代声音”

2021-08-23 02:59胡君
音乐爱好者 2021年8期
关键词:萨克斯管四重奏弦乐

胡君

立足学院优势,打造一流团队

曾获格莱美奖的太平洋四重奏(Pacifica Quartet)演奏三位曾获普利策奖的同时代作曲家作品——这或许是2021年格莱美最佳室内乐/小型合奏演出获奖专辑《太平洋弦乐四重奏:当代声音》最引人注意的一个标签了。专辑收录了三位作曲家的作品:舒拉米特·兰(Shulamit Ran)、珍妮弗·希登(Jennifer Higdon)及艾伦·塔菲·兹维利奇(Ellen Taaffe Zwilich)。她们都是活跃于美国乐坛的著名作曲家,艾伦的身上更是有着“首位获普利策奖的女作曲家”的光环。而新作的演释者太平洋四重奏常驻印第安纳大学雅各布斯音乐学院,四位演奏家与他们的同事、萨克斯管演奏家奥蒂斯·墨菲(Otis Murphy,1972—)合作了本张专辑。如此强大的原创团队,不由让人们对这张专辑充满了期待。

奥蒂斯·墨菲是印第安纳大学雅各布音乐学院的萨克斯管演奏家和教授。他于2001年加入学院,成为该校历史上最年轻的教师之一。墨菲曾多次获奖,其中包括1998年比利时阿道夫·萨克斯(Adolphe Saxophone)国际萨克斯管比赛二等奖、1996年法国Jean-Marie Londeix国际萨克斯管比赛三等奖、Heida Hermanns青年艺术家比赛一等奖等。除了经常在美国各地举办独奏音乐会外,他还在法国、瑞士、德国、英国、加拿大、日本、比利时和意大利演出和授课。

太平洋四重奏成立于1994年,成立不久后就赢得了诸多室内乐顶级比赛的奖项,包括1998年的瑙姆堡室内乐奖。2002年,该乐团荣获美国室内乐克利夫兰四重奏奖。2006年,太平洋四重奏被授予享有盛誉的艾弗里·费舍尔职业大奖,成为该奖项历史上第二个获得此殊荣的室内乐合奏团。同样在2006年,太平洋四重奏出现在《留声机》杂志的封面上,被誉为“你应该知道的五个新四重奏”之一,并且是唯一上榜的美国四重奏。太平洋四重奏以其精湛的技艺、丰富的表演风格和大胆的曲目选择而闻名,作为当今最优秀的室内乐演出团体之一,它赢得了国际声誉,巡回演出遍及美洲、欧洲、亚洲和大洋洲等地,定期在世界各大音乐厅亮相。2012年3月,太平洋四重奏被命名为美国印第安纳大学雅各布音乐学院的驻场四重奏,同时担任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2009—2012)的驻场四重奏,此前只有瓜内利弦乐四重奏获此殊荣。总而言之,凭借其强大的能量和迷人、具有凝聚力的声音,太平洋四重奏已成为美国四重奏最高品质的代表。

这并不是太平洋四重奏第一次获得格莱美最佳室内乐表演奖,它早在2009年就憑借对美国作曲家卡特《第一弦乐四重奏》和《第五弦乐四重奏》的精彩演释拿下大奖。比起前一次获奖,此次乐团将目光放在了主流大众相对陌生的三位作曲家身上。作为一个杰出的室内乐团,除了要有精湛的技艺之外,更要有敏锐的目光和超前的意识。真正具有艺术眼光的艺术家们,总是能在浩如烟海的作品中找出闪闪发光的精品耐心打磨,如此才能为乐坛带来无数新声。加之室内乐领域历来是当代音乐探索的试验田,作为当代音乐的热情倡导者,太平洋四重奏委托并演出了许多新作品,包括基里尔·马侃和舒拉米特·兰的作品。因此,专辑《当代声音》从选曲上来说足够有新意,不仅为听众带来全新的曲目,同时也呈现出了当下室内乐领域的先锋之声。

聚焦女性声音,呈现杰出新作

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当代声音》这张专辑收录的作品全部来自女性作曲家。专辑收录的三部作品中,舒拉米特·兰为太平洋四重奏创作的第三弦乐四重奏《闪光、厄运、碎片、记忆》(Glitter, Doom, Shards, Memory)是对1944年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的画家费利克斯·努斯鲍姆(Felix Nussbaum)的感人悼念。珍妮弗·希登的《声音》(Voices)也是题献给太平洋四重奏的作品,旨在表现“唤起爆炸性的能量,超凡脱俗的平静,和精神上的宁静”。在艾伦·塔菲·兹维利奇的《萨克斯与弦乐四重奏五重奏》(Quintet for Alto Saxophone&String Quartet in A Minor)中,欢快的萨克斯管与精湛的弦乐演奏共同成为亮点。

在三位女性作曲家中,艾伦·塔菲·兹维利奇资历最老,也是第一位获得普利策奖(1983年)的女性作曲家。兹维利奇1939年出生于美国佛罗里达州,以学习小提琴开始了她的音乐之路。1960年本科毕业后,她在纽约开启了她的演奏生涯,随后进入茱莉亚音乐学院攻读作曲文凭,于1975年成为第一位获得作曲博士学位的女性作曲家。她曾师从于卡特、罗杰·塞欣斯等作曲家,并与法国作曲家和指挥家皮埃尔·布列兹有过合作。兹维利奇的创作早期热衷于无调性探索,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后现代主义的浪潮,她开始转向新浪漫主义。兹维利奇一直活跃于乐坛,被誉为作品上演场次最高的美国作曲家之一。

舒拉米特·兰同样有着精彩的履历。她1949年出生于以色列,十四岁入读曼尼斯音乐学院,1990年获得了普利策奖,也是继艾伦·塔菲·兹维利奇之后第二位获得该奖项的女作曲家。舒拉米特·兰的创作领域相当广泛,涉及歌剧、室内乐、独奏器乐作品、交响乐、独唱以及合唱作品,她的作品在欧美有着很高的上演率。

珍妮弗·希登在三位作曲家中最年轻,但她的成就却一点也不逊色于两位前辈。她1962年出生于美国,先后在科蒂斯音乐学院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完成学业,曾师从作曲家乔治·克拉姆攻读作曲博士学位,自1994年起在科蒂斯音乐学院任教。她曾获一次普利策奖和三次格莱美奖。巧合的是,她四次获奖都是凭借协奏曲作品,分别是2010年的《小提琴协奏曲》《打击乐协奏曲》、2018年的《中提琴协奏曲》和2020年的《竖琴协奏曲》。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希登有着一流的驾驭管弦乐团的能力,而此次专辑收录的作品则向我们展示了珍妮弗·希登在处理小型乐团细节上的强大把控能力。

在该部专辑中,有三部作品荣获了普利策奖,由舒拉米特·兰创作的第三弦乐四重奏《閃光、厄运、碎片、记忆》正是其中之一。这部作品以一种强烈而冷酷的主观叙事方式,运用了被认为是抽象的弦乐四重奏这一媒介。它描绘了画家费利克斯·纳斯鲍姆的经历,他于1944年死于奥斯维辛集中营。作品平静地开始,经历了恐怖、记忆和超越悲剧的阶段,所有这些都凝聚成一个人的经历。太平洋四重奏在芝加哥大学表演艺术中心录制了这首作品,录制过程得到了西迪耶公司工程技术的帮助,音响效果令人印象深刻。声音通过这些技术手段,实现了空间分离。这些乐器代表的不是经典弦乐四重奏的对话,而是一种新的音响。另外两部作品是在其他地方录制的,声效常规,但也足具吸引力。

珍妮弗·希登《声音》的三个乐章是由乐章标题所暗示的结构发展而来的。第二乐章,《柔软的包裹》既复杂又诱人。艾伦·塔菲·兹维里奇的《萨克斯管与弦乐四重奏五重奏》是三部作品中年代最久的一部,创作于1999年。它不仅将萨克斯管与四重奏对立起来,而且将爵士乐风格的段落与那些没有这种影响的段落对立起来,并不总是与萨克斯管的存在或不存在相对应。这部作品可以推荐给任何对当代室内乐感兴趣的人。

女性作曲家的议题在近几年格外引人注意。长久以来,男性作曲家占据了听众和演释者全部的目光,而女性作曲家则隐身于看不见的角落。然而,随着女性主义运动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了这一问题,这一情况也在逐渐改善。在聆听作品之前,或许会有听众对三位女性作曲家的共同风格有一个大致期待,例如细腻、飘逸、灵动……而听罢的观众或许会发现,三部作品各有特色,在共同的“女性作曲家作品”的标签之下,其个性依然有明显的彰显。作品既有上述的细腻、飘逸之处,同时也有非常坚定、阳刚和炸裂的时刻。归根结底,作曲家是以个体的身份进行创作,每个人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经历,笔下的作品也迥然不同。但毫无疑问的是,太平洋四重奏此次选择三位女性作曲家进行合作,无疑为女性作曲家地位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当代声音》一经发行,便获得了诸多乐评家的盛赞。《芝加哥论坛》评论家霍华德·赖克说对这张专辑的诸多闪光点给予了肯定——高超的录制标准(制作人詹姆斯·金斯伯格和工程师比尔·梅龙)、杰出的作曲家和精湛的专业演释。也有乐评家对选择女性作曲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太平洋四重奏此举“令人振奋”。无论是从作曲家的选择、曲目内容还是乐团的演释来看,这张专辑都代表着当代室内乐领域的最高水准,《当代声音》也必将进入千千万万乐迷的心中。

猜你喜欢
萨克斯管四重奏弦乐
形态与层次在多声部写作中的运用——以我的萨克斯管四重奏《八段锦》为例
室内乐小品两首
萨克斯管在民乐队中的运用
我国萨克斯管未来的发展思索
走西口弦乐四重奏
肖斯塔科维奇密码(八)——第八弦乐四重奏oP. 110
肖斯塔科维奇密码(七)—— 第七弦乐四重奏 op.108
室内乐组曲《绢道》第二组萨克斯四重奏
萨克斯管的舞台灵活性和表现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