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护理技能竞赛指导之经验

2021-08-23 10:50宋恤平
成长 2021年9期
关键词:中职

宋恤平

摘 要:我校参加了在南通举行的“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护理技能比赛”,本次比赛共计167名选手参赛,获奖比例60%,一等奖17人,二等奖23人,三等奖50人,我校两名同学均未获奖,总成绩由操作成绩和理论成绩组成,我校两名选手操作成绩不错,理论成绩很不理想,以至于和奖项无缘。比赛后我对整个比赛进行了回顾总结和思考,从选拔选手到培训再到参赛都存在一些问题,选拔标准过于单一,选拔过程太过仓促,培训时间不足、方法单一,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训练不够。为了能在以后的比赛中吸取经验教训,取得更好的成绩,提出一些关于技能比赛选拔和培训的建议。

关键词:中职 护理技能 指导经验

1 参赛选手选拔条件

1.1 参赛选手为我校三年级学生。具体原因为学生已经完成所学理论知识,相比较其他年级而言,理论知识掌握得更全面;另一方面,学生实习前在学校经过实训技能强化,之后又到医院实习,有和病人沟通交流的经验,操作更接近临床。

1.2 经过“实训-考核-初选-培训-考核-再选-训练-考核-选拔”的层层过关,最后留下2名同学参加省赛。

2 此次比赛原因分析

2.1 选拔标准“单一化”

选拔过程中注重了选手的身高、样貌,忽略了选手的操作能力、沟通能力、心理素质及扎实的理论知识,以至训练中选手依葫芦画瓢,不理解操作的意义。

2.2 选拔过程“急切化”

选拔中因时间紧迫,缺乏整体考虑,以致选手参差不齐。比如操作好的同学理论成绩不好,理论成绩好的心理素质不好,通过三次筛选最终选出参赛选手,由于每次选拔都是通过技能操作考核选拔,在操作中不能体现出选手基础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及应变能力,也就很难选出各方面都优秀的选手。

2.3 培训时间紧,教学双方“疲劳化”

选手从三年级学生中选取,这部分学生既要参加比赛又要护士执业考试,比赛和执业考试对学生来说都很重要。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特别是选手理论知识基础薄弱,表现得很吃力,压力很大,导致训练过程中选手注意力不集中,练习效率低,提高慢。我校所有选手的操作都由指导老师一人完成,而指导教师同时还承担教学任务和班主任工作,在指导过程中不能全程进行指导,对选手的情况不能全面了解,对操作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并且指导教师在指导中容易形成固定思维模式,对操作中的问题很难考虑周全,最后指导教师和选手“疲劳化”,导致训练效果不佳。

2.4 应变能力“死板”

技能比赛中选手的应变能力对比赛起着关键的作用。比赛环境的改变,比赛用物的不同,面对陌生评委老师的面孔,这些都会影响选手的发挥。而平时训练中,场景、用物比较固定,每天重复操作程序,甚至和患者的沟通也固定不变,这样让学生形成了固定思维,一旦比赛中出现和训练不同,或出现一些小意外,选手就不能灵活应对。

2.5 心理素质缺少训练

2名选手在学校训练时动作干净利落,语言流利,能在比赛规定时间很好的完成操作,但到了赛场,由于场景、用物、摆放位置发生变化,没有指导老师在场,选手紧张,一旦比赛中出现失误、或忘了某个操作步骤、少说了哪句台词就会使整个操作受到影响,甚至无法完成比赛,这都是因为心理素质差所导致的,可见心理素质在比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培训经验和建议

3.1 选拔范围“扩大化”

扩大选拔学生的人数和范围。之前比赛选手主要从三年级学生中选取,一方面选择面窄,另一方面三年级学生还要应付执业考试,不能把所有精力放在比赛训练,可以从一、二年级中选取學习能力强、灵活的同学进行参选,就好比从一筐苹果比从十个苹果中更容易挑选出质优味美的苹果。

3.2 选拔方式“综合化”

参赛选手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动手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并权衡各素质在比赛的的比例及哪些素质可以在比赛训练中得到提升。制定综合评价的标准,而不是单纯的依赖操作标准选拔。同时增加选拔的环节,理论和操作相结合,并在操作中设置不同的场景,使选手在参选中各方面得以表现,综合考虑,避免流失有潜力的选手,同时对各方面都优秀的选手重点培训。

3.3 培训方法“提高化”

(1)改变指导模式

操作训练采取一名教师对一名学生的“一对一”模式。这样能使指导教师全面了解选手情况,及时指出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指导,针对选手练习的进度和存在的问题,制定个性化的训练;同时指导教师有更多时间和精力研究该项操作,方便进行专项辅导。

(2)深刻领会评分标准,设计剧本

指导教师拿到评分标准后,首先应认真研读评分标准和领会操作流程,并使操作尽量接近临床,和临床相吻合,根据操作项目设计相应的场景。操作训练中选手每天机械的重复老师教的动作,每个选手的操作都是一样的,连操作中说的话都是如出一辙。这样让操作显得很机械,说话很刻板,缺乏语言亲和力。操作中应鼓励选手发散思维,发挥想象力,按照操作流程反复进行操作练习,在不违反操作流程的情况下寻找简便、省时、合理的操作,比如在口腔护理操作后如何整理用物动作既优美又省时间,需要反复练习实践总结后才能得出好的方法。

(3)引导选手操作中思考,思考中总结

首先指导教师不能仅教会选手操作,清楚操作的具体要求,还要引导学生理解操作、明白各操作步骤的衔接,让学生主动思考,比如吸痰中每次吸痰的时间不超过十五秒,让学生理解吸痰时间延长后会导致病人缺氧。选手熟练操作后,加入情景设计,应用标准化病人,让学生真实和病人沟通交流,避免对模型交流缺乏沟通技巧,包括说话的语调和语速,都需要和标准化病人进行练习。比如轮椅运送中如何通过语言沟通体现对病人的关心。操作完一遍让学生自己评分,扣分点有哪些,找出扣分的原因,让选手独立思考,提高选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评价方式“多种化”

我校定期每周考核一次,并组织校领导、各学科主任、教师和学生观看,一方面可以锻炼心理素质,一方面可以通过考核进行评价提高训练效果。操作考核结束后,首先选手进行自我评价,再由指导教师进行评价,最后由领导和教师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再进行反馈,及时找出操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改进的地方,并针对学生提出下一阶段练习的要求。

3.4 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比赛前每周的定期考核,考核前按学生抽签顺序进行,并模拟比赛现场,按比赛要求设置用物准备间,包括选手用物准备的时间都严格按照比赛要求,現场更改模拟床号、姓名,设置障碍,比如在心肺复苏模拟人的嘴里放置异物,观察选手操作中的观察力、判断力和应变能力。在平时训练中出现的意外先让学生独立解决再引导学生正确的处理。例如,静脉输液排气过程中出现小气泡如何补救? 无菌棉签签头掉落怎么处理?穿刺没有回血如何处理?输液贴掉地上怎么处理?把在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设置在训练中,锻炼选手的应变能力,同时要提醒选手尽量避免发生此类意外。

3.5 设计“情景化”,提高心理素质

训练中可安排选手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课堂示教,通过对操作的示范和讲解,加深学生对操作的理解,利用录像方式让选手自己观看和总结。训练中经常变换比赛场境,尽量模拟比赛现场,营造赛场氛围,提高选手的心理素质。同时做好赛前心理辅导,选手比赛前容易紧张、焦虑,请心理老师对选手进行赛前心理疏导。比如赛前可以做深呼吸,准备用物时应检查用物是否备齐,用物有无问题,并备双份,以防操作中出现问题备用。赛前做好充足准备,赛中集中注意力,出现问题从容应对,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应对比赛。

这次比赛,虽然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但给我今后的比赛指导指明了方向,也为学生架起了通向梦想的桥梁,通过此次比赛,促进教师的教学,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马莉芳.参加中职护理技能大赛指导经验浅谈[J].中国校外教育,2014.34(12):143-144.

[2] 缨礼红.浅谈护理技能竞赛指导经验[J].卫生职业教育,2013. 31(3):71-72.

[3] 王菲.护理教学中应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 卫生职业教育,2008.26(9):83-84.

[4] 张永莉.浅谈中职护理技能竞赛的体会[J].科学咨询.2013(37):20-21.

猜你喜欢
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中职班主任和家长合力应对学生违纪行为的沟通策略
分析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关于中职学校提高“中职升本”升学率的几点思考
中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浙江试点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
从中职与自考衔接问题谈中职会计课程改革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