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玉
摘 要:学术道德已经成为研究生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重要一环,而如何扣紧这一环,不仅事关研究生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发展,更对国家和社会创新性人才培养具有重大意义。此文旨在从研究生内生性建设出发,从其根本上重塑当代研究生的学术认知,学术情感,学术意志,从而激发其自觉的学术行为。达到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学术道德建设。
关键词:学术道德 内生性建设 知情意行
研究生作为国家创新人才群体的重要一份子,肩负着科研攻关和创新发展的重大使命。如何做好以及正确对待学术,对科学创新性发展至关重要。这就需要学术主体从加强内生性建设开始,以思想意识发生根本改观,来自觉指导学术行为。变被动为主动,化驱动为行动,真正带着兴趣和好奇,开启学术的研究之门。
1 学术认知
谈到学术,它是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概念。熟悉在于,它贯穿于整个研究生学习生涯,陪伴我们始终。而陌生在于,为什么做学术?这个基本问题还没有形成一个正确的认知。因此,需要回答好这个基本问题,形成正确的认知,才能指导我们做出正确的行为。
通过对研究生学术动机的观察和了解,可以将其归类为兴趣与功利并存。研究生中不乏对科研真正感兴趣的人,并立志于继续攻读博士来进行深入研究。还存在大部分研究生是为了将来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选择工作的研究生,在心理和行为上出现不重视学术和科研的情况。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实践活动,考公、考编上。为了达到毕业要求,拿到毕业证书,出现学术造假、学术诚信问题。此外,还存在部分研究生将学术作为评奖评优的手段,为了获得奖学金,入党,选择多发论文、快发论文。为了达到快而多,花样百出。选择重金寻求中介发稿、论文挂名不相关重大课题、专家推荐送审等学术失范方式。显然在为什么做学术研究这个基本问题上,已经迷失了方向。从国际来看,世界面临前所未有之大变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较量从未停止,国际竞争激烈。从国内来看,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科技这一第一生产力。这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青年的使命,这是国家和人民对我们的召唤。这是我们要做学术科研最重要的原因。正如北宋张载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1]
2 学术情感
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和对事的态度、观念,影响我们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对学术的热爱之情,驱使我们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正如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祖国的深厚之情,驱使我们把个人的小我和国家的大我相结合,真正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2.1 热爱学术
达尔文说:“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坚持长期探索。”热爱是什么,它是激发我们动力和探索精神的源泉,是学术科研道路上的助产士。正是对学术科研的热爱之情,达尔文才创造出引起欧洲和世界轰动的《物种起源》,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理论。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历经多次失败,才发现青蒿素。每一次科学技术重大突破的背后,都是数不清的失败和不懈的探索。学术科研就是一个不断试错而积累经验的过程。只有发自内心的热爱,才能让我們持之以恒,不断探索。研究生在科研数据造假问题上的学术道德失范等行为,究其根本还是缺乏科研探索精神,面对实验失败不能坚持探索。而坚持探索的背后,则需要对学术发自内心的热爱。
2.2 热爱祖国
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新中国时期,伟大爱国科学家钱学森说:“如果中国人民说我钱学森为国家、民族做了点事,那就是最高的奖赏。我不稀罕外国荣誉。”他用一颗爱国的红心,为我国国防尖端科技做出巨大贡献。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研发疫苗半年白发变黑发。她用一颗胸怀祖国,反哺人民之心,为我国卫生医疗事业做出突出贡献。从新中国到新时代,社会主义的蓬勃建设离不开这些伟大爱国科学家的贡献。也正是爱国之情的驱使,让更多的科学家自觉、自发的不断奋斗。因此,要注重爱国主义教育,使身担“研究”之责的研究生,发自内心的热爱祖国和人民,从而踏实做好学术,践行学术之德。
3 学术意志
马克思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2]这也就是说,学术科研需要攻克艰难,才能够取得成功。而这又极大的考验着人的意志。这里所说的意志主要是学术意志,即为了遵守学术道德,做好学术科研,而要做出的努力,所需克服的困难。
3.1 自制力
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互联网技术的极大发展,在给人们带来幸福生活和便利的同时,也给学术科研带来巨大的挑战。一方面,以互联网技术为载体的短视频、游戏、各种直播的繁荣发展,吸引和占据了研究生大量的学习时间。另一方面,存在于网络空间,以牟利为目的,涌现了各种代写代发学术论文的机构,误导和干扰了研究生对待学术科研的敬畏之心。面对这些来自外部环境的诱因,则需要我们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冲动,克服各种内外干扰,督促自己去执行正确的决定。约束自己的行为,提高自身的自制力。
3.2 坚忍性
“坚忍性也叫顽强性,是指长时间坚信自己决定的合理性,并能在行动中保持充沛的精力和毅力的意志品质。”[3]在学术科研的道路上,我们常常会进行自我怀疑,怀疑自己的实验方法,质疑自己是否可以取得实验成功。特别是在经历实验多次失败之后,我们会更加否定自己,否定自己的合理性,陷入极大的痛苦和失望之中。此时,具备较高坚忍性的人,会坚定自己的目标,总结失败的经验,锲而不舍,百折不挠,越挫越勇,直到实现目标。而与之相反的人,会在失败的境况中,一蹶不振,消极萎靡,选择放弃,甚至走向伪造实验数据,学术造假的错误道路。
4 学术行为
如何做到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学术道德建设,关键在于行为,行为也就是实践活动的开展。开展促进研究生学术道德的活动,需要从知、情、意三个方面着手。
4.1 学术道德教育的开展
关于学术道德的认知问题,高校要引起重视,并付诸实践活动。可以将学术道德教育融入论文指导课,在讲解论文写作技巧时,穿插学术规范教育。使得学生在掌握技巧的同时,树立道德意识。可以通过事例教育,列举身边发生的某某高校学生学术失范行为,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问题,认识问题,以起到警醒告诫作用。其次,可以组织大家学习与学术道德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活动,掌握文件精神,正确认知学术失范行为。此外,高校老师要树立模范榜样作用,率先遵守学术规范,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并注意对学生的不良学术动机作出合理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术动机。
4.2 “双爱”之情的培养
“双爱”即前文提到的热爱学术、热爱祖国。对于“双爱”的培养,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特别是在青少年这个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立和塑造的重要阶段,要牢牢抓好这个阶段。家庭教育主要承担“打地基”的重要任务,要在讲究方法策略的前提下,对青少年进行言传身教,培养孩子高尚人格。学校教育包括文化知识传承和创新科技人才的培养,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集体教育,爱国教育,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社会教育则要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明白学术科研是为了解决生活问题,促进个人发展以适应社会需要。
4.3 意志品质的锤炼
良好的意志品质并不是与生俱来,而是通过后天锻煉所得。首先要跳出舒适区,开展锻炼意志品质的活动。如增强做事的目的性,对要完成的事情,定计划、定时间、定目标、定标准,并严格按照这些制定完成,如果没有完成,则要进行反思和总结,分析自己不能完成计划的原因,如果是外在因素,可以思考下次如何避免。如果是内在因素,就要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自我处罚。处罚自己不能开展最喜欢的活动,来达到惩罚效果。还可以通过参加体育活动,由少到多的增加锻炼量,从中培养坚忍的毅力。再者,可以向具有顽强意志力的人学习,不断向他们看齐,鼓励自己,鞭策自己。
5 结语
学术失范问题归根到底是人这个主体所发生的问题,所以还要从内生性建设出发,寻求解决方法。人最难改变的就是自己,而一旦改变,则会带来巨大的变化。从学术认知、学术情感、学术意志到学术行为。从了解到触动,再到思考与行动,逐步上升逐步整合。最终形成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学术道德建设。
参考文献:
[1] 张载.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4页.
[3] 《心理学》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1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