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华明,徐敏,郭小贤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5)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改革以2014年“双创”战略实施为拐点,从缓慢推进走上高速发展的快车道,现已基本形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创业教育体系。在规模急速扩张让人欣喜的同时,也应思考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在当前背景下如何继续改革,以实现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走出中国特色创业教育之路?为此,本文在厘清社会创业教育演进逻辑和发展走向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社会创业教育对我国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的价值,并就高校如何切实推进社会创业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改革发展和“双创”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决策参考。
自20世纪80年代,许多国家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采取了以市场作为调节资源主要机制的经济政策,导致政府逐渐缩减对非营利性组织的直接资助。而“市场失灵”下,公众对社会服务的需求却日益增加,这一现象下非营利性组织的数目激增。在2006年尤努斯获得诺贝和平奖后,社会企业作为新型社会创业实践愈发得到关注,在提供公共服务、开发满足新增社会需求的策略方面,发挥其独特作用,进而引发了学界对其研究的热潮,研究其内涵、生成规律等,将社会创业纳入创业研究的范围。
社会创业在应对由于市场失灵、福利国家体制作用减弱而无力应对的社会问题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实践层面上,公众对于公共产品及服务的需求增多,政府也鼓励非政府组织的参与,社会创业将会起到积极作用,有利于调解社会矛盾。以往企业发展以经济利益为核心,但社会创业的出现,打破社会与经济分离的观念,以格莱珉银行、绿带运动为代表,其社会创业活动在失业、环境污染、公共卫生等问题的应对中表现出积极的作用,我国的一些社会组织,如工友之家等,在解决特殊人群的就业、生活等问题上也发挥着积极作用。理论层面上,学者们基于不同的视角,探讨其演进逻辑与发展规律。在EntrepreneurshipTheoryandPractice2010年刊出专刊后,学者们在进一步运用技术方法探究社会创业概念性问题的同时,也转向了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等实证研究。
相对商业创业,社会创业的概念进入学术领域较晚,且群体较少,因此,社会创业无论是在学术领域还是社会实践的关注度都远不如一般的商业创业,而就社会创业的定义,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将其分为两类。第一类,从单维视角来看,众多学者认为社会创业是“通过营利性的活动来支持非营利性的活动”, Thompson(2002)同意上述观点,并补充社会创业主体为非营利组织和企业[1]。与此类似,Pomerantz(2003)等提出社会企业运用以往的商业化运作方式来追求利润最大化实现公共价值[2]。第二类,从多维度视角来看,这类研究涉及较少。如Dees(1998)从四个方面对社会创业的内涵进行总结:(1) 不断实现社会公共价值的活动;(2) 通过持续创造新商机来实现社会目标;(3) 不断地自适应、创造及探索的过程;(4) 突破现有资源不足的冒险活动[3]。Peredoetal(2006)概括总结为:(1) 社会公共价值为主要目标,但不一定是唯一目标;(2) 多样化的创新创造;(3) 发现且利用商机;(4) 突破现有资源不足的限制;(5) 实现社会公共价值的同时,承担社会平均水平以上的风险[4]。
总而言之,学者们对社会创业概念的认知在学术领域尚未形成统一观点,但对社会创业的特征基本达成共识,即社会创业有别于传统的创业模式,更加注重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均等创造,也就是通过一定的商业运作手段来创造社会公共价值和经济价值。
创业模式出现后,创业教育也随之发展。1947年美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的第一门课程的开设,标志创业教育的开始,之后创业教育在各国迅速开展起来。社会创业作为一种新的创业模式,与之对应而生的创业教育模式即是社会创业教育。社会创业企业注重在经济可持续的前提下,向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服务或产品需求,并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5]。该种教育模式针对企业家精神的培养,并为参与社会问题提供系统指导。
通过对相关文献及对中国知网创业教育、社会创业教育等关键词的检索发现,国外社会创业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0年之前,此阶段社会创业教育尚处于萌芽阶段,只有极个别的学者研究社会创业教育。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资本主义市场零星出现一些营利性的公益创业活动,类似于今天的社会创业[6]。第二阶段为初步发展期。1970—1999年间,斯坦福大学等在内的美国高校推出了公共管理计划旨在解决全球社会和环境问题,该计划培养具有社会意识的领导人,为此形成了社会创业者早期群体,为其发展奠定基础。哈佛大学实施的格雷格·迪斯开发的《公共部门当中的创业》(Entrepreneurship in the public sector)这门课程为其重要关键节点。第三阶段为2000—2009年,是社会创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期。美国政府和高校联合实施了一系列的鼓励措施,使得社会创业组织得到快速发展,结构体系逐渐形成,学者对其研究也不断深入。第四阶段为2010年至今,社会创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并已步入成熟期。在此阶段国际社会创业教育高速发展,全球掀起创业教育风潮,社会创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学习和推广,日益成熟并走向大众[7]。据初步统计,仅在2011年,美国已有148所院校提供多种形式的社会创业教育[8],约有500名教授从事社会创业相关研究[9]。2015年以来,全球社会创业教育逐渐步入成熟期。
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首届创业计划大赛,是我国创业教育萌芽的标志;1999年至2009年,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稳步发展; 2010年至2013年,政府颁布系列文件中都明确提出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创业教育进入重点推进阶段;2014年至今,高校创业教育进入全面推进阶段。
与此对应的是,我国社会创业教育的发展阶段。2006年之前为萌芽阶段,这一阶段社会创业教育在国内引起的关注极少,大多是针对创业教育的研究。2006年至2013年为社会创业教育的初步发展阶段,有部分高校对社会创业教育进行了探索,但数量不多。2014年至今是国内社会创业教育发展的第三阶段,社会创业教育的发展速度略有增长,但和创业教育走势相比增长势头明显不足。
当前,从国内看,我国的社会创业教育与国内创业教育的1999—2009年第二阶段发展趋势类似。从国际上看,国外社会创业教育已经进入成熟期,并得到井喷式的发展,而我国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落后明显。但近年来,我国社会创业教育的关注度呈现上扬趋势,可以预测社会创业教育正在蓄势待发,在下一阶段可能成为我国创业教育新的增长极。
1. 创业教育商业化趋向严重
2014年至今,全国范围内的创业教育迅速开展起来,在规模扩张的同时,部分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也逐渐步入“重商主义”的误区。部分高校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够,错误地将其等同于创业,致使开展的创业教育多以商业创业为主,更不用说将社会创业、创业精神融入创业教育;部分学者和教育工作者也将创业机会简单界定为商机,导致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过程中忽视了创业精神教育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单纯重视商业创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接受创业教育的学生群体功利化倾向严重,简单认为有了新创意即可创业,缺乏对创业的正确认识,也使得部分高校创业教育商业化趋向严重,与理想的创业教育渐行渐远。
2. 大学生企业家精神、社会责任感教育的缺失
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以人为本,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极少关注学生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和学生创造社会价值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此外,高校专门开设关于企业家精神类的课程较少,这也反映出教育者对创业教育的认识浅显,忽视企业家精神的培养。高校对大学生企业家精神、社会责任感教育的缺失,易培养出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的“企业家”,却丢弃了创业教育的灵魂。
3. 创业教育学理论泛西方化趋向
我国创业教育研究开展起步较晚,创业教育体系理论研究主要是模仿甚至照搬西方发达国家创业教育的经验。国外成熟的创业理论,确有其可取之处,可对我国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借鉴,但很多创业教师只是简单将其照搬到本土的创业研究中,缺乏创新和批判精神。我国与西方国家社会体制存在明显差异,将西方创业教育理论简单照搬应用到我国的创业教育实践中并不合适,而应该走出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之路。因此,如何取长补短,发展中国特色创业教育学理论才是正道。
1. 高校开展社会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第一,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首先,从社会创业的内涵看,社会创业旨在解决社会矛盾与问题,社会创业者以创业的方式处理政府、市场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应对社会挑战,并且获得一定收入并维持企业的运行,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这一过程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次,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出现,公共社会问题日益凸显,仅依靠政府提供社会服务及产品并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世界经济受到冲击,社会矛盾凸显,也亟需社会创业发挥作用。因此迫切需要企业、其他组织等主动参与解决社会矛盾与问题[10]。最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民众对于公共产品及服务的需求还在不断的提高,诸如中国当前面临的环境污染、新冠疫情等社会问题急需社会力量加以补充[11]。
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重要使命,在社会创业的过程中,高校进行社会创业教育,为其输送社会创业人才是大势所趋。高校开展社会创业教育,不仅应对了社会问题,而且也将实现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满足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第二,培养学生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需要。
Erin Worsham(2012)提出,对于社会创业教育而言,目的是以创新性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其出发点应以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主,将知识、创业意识等结合起来[12]。近几年来,我国也出现了一批公益创业组织及社会创业者。如全球大学生社会创业联盟——Enactus,其旨在通过运用积极的商业力量和社会价值理念来推动社会变革,就吸引了中国众多的高校参与,这也体现了学生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增强。社会创业教育的开展不仅是为了解决社会矛盾与问题,推进社会进步,更重要的是对创业者创业精神的培育。目前高校提出创业教育立足于学生,坚持以人为本,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结合,这正需要社会创业教育的推动,这种具有嵌入式社会目的的创业精神正在得到人们的关注,可见高校开展社会创业教育对于学生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至关重要。
2. 高校开展社会创业教育的可行性
第一,公益创业与商业创业边界淡化。
Alter·K (2007)提出的社会企业是兼具部分经济性目标和部分社会性目标的新组织,他所绘制的可持续性发展光谱可理解为公益创业与商业创业是创业的两个极值(如图1)。公益创业是非营利性的,而商业创业是纯营利性的。商业创业只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公益创业只可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性,二者若只顾一方,均不能持续[13]。
而社会创业是处于二者之间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既能追求经济的可持续性又兼顾了社会的可持续性,社会企业逐渐打破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范畴,日益兴起,迅速发展[14]。社会创业与公益创业、商业创业之间的界线日益淡化,从教育层面讲,高校目前实施的创业教育大多以商业创业为主,但随着公益创业与商业创业的界限被打破,创业教育也将进一步向社会创业教育拓展。
第二,高校逐渐重视社会创业教育。
2012年,《中国创业教育报告》首次阐述了社会创业在中国的实践[15];2014年,由共青团中央等单位举办的大学生创业大赛,将公益创业纳入大赛,为推广社会创业理念,推动社会创业教育发挥了促进作用[16]。2016年,全国性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也使得社会创业教育继续快速发展。部分高校认识到要将社会意识等培养融入创业教育课程,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其中,上海财经大学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关注点在社会创业方向。该校的社会创业目标是提倡在传播商业文明中动员更多商业的手段来解决更多的社会问题,并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从事商业领域创新的工作同时兼具社会责任,懂得为社会付出。
第三,学生参与社会创业的热情高涨。
《2019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指出,受访在校大学生中具有创业意愿的超过75%,且在校大学生创业动机主流是满足自身愿望、爱好与实现自我价值相结合。对于大学生来说,创业不光是为了自身就业,更重要的是人生理想的实现。新时代的大学生理想兼具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两方面,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校创业时从社会问题出发,将个人发展与社会责任,实现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17]。
从新时代的发展趋势看,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亟需激发社会创业和社会创新活力。社会企业兼顾公益性和商业性的平衡,是其重要的新生力量。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深刻变化,公众对社会产品及服务的需要日益增长,与公共产品供给不充分的矛盾凸显,社会创业作为一种有效解决社会问题与矛盾的新型创业形式,在带动经济增长、改善社会环境、提高公众福利、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从社会创业的属性看,社会创业不但可以更好地解决社会公共产品供给的问题,实现经济与社会价值的互动,而且能进一步提升高校创业教育的水平。无论是从创业教育演进的国际规律,还是我国社会的实际需求,社会创业教育都代表着高校创业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社会创业教育将在高校创业教育改革中发挥中坚力量。高校开展社会创业教育,也将为创业教育注入新活力,更有利于促进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同时,制度环境决定我国的社会创业不等同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创业。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肩负社会责任,关注社会价值创造,是每一位企业家和创业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改革方向理应以人为本,以造就社会企业家精神为核心。高校开展社会创业教育,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已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及社会责任感。在高校广泛开展社会创业教育,要着力于普及社会创业知识,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责任,在追求商业价值的同时,创造社会价值。
1. 找准社会创业教育的定位
随着公众对于公共服务及公共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多,社会创业者、社会企业家越来越将解决社会问题作为市场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社会问题,推进社会进步。因此,社会创业教育的开展蓄势待发。但当前由于部分高校对创业教育的定位模糊,社会责任教育缺失,功利化倾向日渐严重。因此,在此背景下,高校要把握社会创业教育的价值,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同时,找准社会创业教育的定位,引导更多的学生关注教育文化、乡村振兴、新冠疫情等当前热点的社会问题,结合学科特色,通过开展社会创业教育,推动社会创业的蓬勃发展。
2. 注重企业家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大学生创业教育应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大学生,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造能力、自由发展的大学生,而不是仅仅迫于就业压力的应急之策,这也是新时代背景下人才需求变化提出的新要求[18]。同时,大学生进行创业行为要关注社会责任,在追求商业价值的同时,创造社会价值,因此要注重企业家精神培育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为此,政府颁布了相关文件鼓励企业家担起责任,发扬服务社会的精神。当前的企业家精神不仅是创新精神、合作精神等,更重要的是具备社会责任感。社会创业教育在创业精神的传播方面起着一定的导向作用,是塑造企业家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如以社会创业为指导,有助于高校大学生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培育,有助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对于丰富企业家内涵也具有一定引领作用,可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转型提供人才保障。
3. 搭建社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高校开展创业教育都有各自的课程体系,但体系建设并不完善,课程质量参差不齐。对于高校的社会创业教育来说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课程体系建设尚未建立[19]。在课程建设中要逐步区分与传统创业教育的区别,构建自身的体系。首先,在课程开展中,要引导大学生转变价值观。注重培养大学生社会意识及社会责任,在将创新创业与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的同时,积极推进社会创业教育的普及,让大学生逐步深入了解社会创业的内涵与意义,进而促进社会创业与商业创业的有机融合。其次,搭建完整的课程体系。根据詹姆斯·奥斯汀等人提出的社会创业PCDO(人,环境,交易和机会)模型[20],本文进一步优化,提出了社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框架(如图2)。主要分为四部分:创业基础知识部分,以资本管控和风险规避为核心;创业技能提升部分,以资源整合和运营管理能力为主;创新为主的创新创业精神部分;社会责任感为主的社会创业精神培养部分。高校应逐步建立起完整的社会创业课程体系,在现有的课程建设上进行改革,逐步推广社会创业教育、社会创业精神培养的相关课程,深入推进社会创业与商业创业的融合,切实引导大学生转变价值观。
4. 寻求多方支持,构建社会创业结构
大学生是开展社会创业的主体,在吉登斯的社会结构理论中,强调结构内在于行动者,在行动过程中,行动者的认知遵照实践意识,为应对社会实践,人们所掌握的知识并利用规则及资源内在于他们的行动上,使得再生产中呈现结构性特征[21]。对行动者而言,依靠规则和资源使行动者的行动具有结构化特性。
从社会结构理论出发,学生是行动的主体,在行动的反思性监控、行动的理性化和行动的动机激发过程中[21],产生社会创业行动流,具备一定的创业认知能力。在社会创业过程中,创业者利用自己的认知能力,同时利用政府、高校、企业等提供的规则和资源,通过社会实践实现结构构造。社会创业结构是行动者在行动中创造的,同时又在行动中的社会情境下影响下一步的行动,既是行动的原因,又是行动的后果,没有社会结构在行动或互动过程中所起的构成作用,就不可能存在例行化的行动或互动[22]。
针对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应从根本上出发,即从学生行动者出发,寻求多方支持,构建社会创业结构,如图3所示,以学生的行动内化成社会创业结构,通过社会实践不断参与社会创业再生产的过程,其他主体也为学生行动者提供规则与资源帮助。首先,政府的鼓励政策等可为行动者提供一般化的程序,即创业规则,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在开展社会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肯定企业家精神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还可通过购买公共产品、服务、调节税收、拓宽融资渠道、实施各种补贴等[21],为学生的社会创业行为提供支持。其次,高校为更好地开展社会创业教育出台的各类规章制度也为社会创业实践提供指导,还可以为学生行动者提供课程、师资等资源的支持。第三,寻求社会企业、企业家的合作。学生开展社会创业教育的过程中缺乏经验,资源等,社会企业、企业家为其提供师资、创业经验等帮助,高校为其培养社会创业型人才,双方可相互合作,达成共赢效果。最后,也可寻求非政府组织(NGO)、公益基金等其他机构的合作,为社会创业教育提供资源、资金的支持。进而在多方力量的共同支持下,为社会创业活动的蓬勃发展构建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搭建社会创业结构。
当前,高校创业教育正处于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时期,同时高校创业教育也为我国打造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索我国创业教育的改革方向,大力推进高校社会创业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培育具有社会责任感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创新创业型人才,以此“守正出新”,成就中国创业教育,树立中国创业教育的自信,真正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高校创业教育改革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