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儒家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语文作为学生从小就要学习的一门科目,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教育部门要求初中语文教学适当融入儒家文化。这一方面是为了消除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弊端,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初中生能更好地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本文就儒家文化如何融入初中语文教学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儒家文化;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21-0067-02
引 言
初中语文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小学语文的延续与发展,也是高中语文学习的基石。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融入儒家文化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重要的教育价值。在初中阶段,学生对外界形成初步的感知与认识,有了一定的自主思考能力,并处于不断学习和发展中,在这个阶段融入儒家文化,让他们感受到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促进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及个人品德的发展和提高[1]。下面,笔者就自身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如何将儒家文化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中。
一、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的关系
(一)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根本
儒家文化源远流长,蕴含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与精神,是民族瑰宝之一。从历史性来看,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是在漫长的时代演变中沉淀与积累下来的,蕴含着不同时代的历史文化特征;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從过去到现在一直在不断传承中创新;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是时代性与民族性的辩证统一,它根植于本民族土壤中,具有稳定性特征,又渗透着各个时代的新型思想与新鲜血液;从融合性来看,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是各种思想相互融合的产物,饱含中国人民智慧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核心观念及价值追求[2]。
初中语文课程具有显著的人文性特点,汉语和汉字也彰显出人文属性。汉语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诗、词、曲、赋等多种语言形式,而汉字在形成过程中也产生了浓厚的文化韵味[3]。初中语文教材中囊括了大量包含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经典故事及文章,如《老子》中的《无为而治》、《孟子》中的《孟母三迁》、《诗经》中的《蒹葭》等,它们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内容大多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它可以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语文教学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路径
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具体包含传统伦理道德、传统政治文化、传统心理文化、传统应用文化、古代历史文化、哲学思想、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等[4]。其中,在《论语》的阐述中,伦理道德包括仁、义、礼、智、信等内容,便于教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美德教育;《论语》中孔子阐述的“仁政”思想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真善美”的观念;《庄子》《老子》等道家哲学可以引导学生领略古人的智慧与家国情怀。总之,语文教学可以有效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二、初中语文教学融入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分析
(一)儒家传统文化元素在教学中的体现不够充分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在教学中的体现不够充分。虽然初中语文课本中有《论语十二章》,但经调查研究发现,在许多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往往只是一带而过,并没有详细讲解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内容的联系,这使得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深度不够,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融入流于形式[5]。
(二)教学方法滞后,影响了儒家传统文化的传播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的教师还在沿用传统的应试教学方法,并没有采取新的教学方式更好地融入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这也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儒家文化融入程度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语文教师的文化素养有待提升
虽然教育部规定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适当融入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但是许多教师文化素养较低,对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程度不高,不能深刻理解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使得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融入浮于表面。
三、初中语文教学融入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确立初中语文教学融入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合理教学目标
为了更好地进行后续授课,教师首先应明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目标,做好备课工作。例如,教学选自《论语》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课文内容适当选择相关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并挖掘其蕴含的现实意义,以加深学生对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及文学素养,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二)初中语文教师要增强自身的文化自觉意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适当融入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之一是教师有较高的文化素养。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对儒家文化的认识,真正理解儒家文化的内涵和意义。教师还要秉持批判性思维对儒家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合理选择可融入教学中的文化内容,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让学生感受到儒家文化带给自己的精神力量。
(三)创新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死板,课堂气氛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而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融入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首先,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不断学习和感知儒家文化的精神内涵。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思考空间,帮助学生自主感悟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带给自己的精神力量。例如,在教学《论语》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的习惯和精神,让学生亲身体会儒家文化的精髓,鼓励学生进行思辨,从而帮助学生打破固有思维,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
结 语
以上是笔者对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融入初中语文教学提出的相关建议和探讨,但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具体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总的来说,儒家文化蕴含着我国从古至今诸多优秀传统文化,对当前正处于成长和发展阶段的青少年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融入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力求将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薛凤秋.浅析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传承[J].中国校外教育,2017(07):9,11.
朱颖.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浅析[J].时代教育,2017(18):61.
王媛媛.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传承与突破探讨[J].语文教学之友,2019,38(10):11-12.
孟晓庆.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传承与理解策略探索[J].华夏教师,2018(26):51-52.
李欣荣.扭转文言文碎片化教学现状的策略[J].语文知识,2016(07):70-73.
作者简介:寇敏(1990.3-),女,山东济宁人,本科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