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阳
食堂玻璃门后的小脸
我们班就在厨房的旁边,透明的玻璃门窗让孩子们对厨房的工作充满了好奇,每天都会有孩子趴在食堂玻璃门上往里看。
通过和孩子们交流,我了解到,他们发现食堂老师每天都需要择菜、炒菜、刷碗等等,要做好多事,太辛苦了!“他们每天要做这么多事情,那怎么样才能不让他们那么辛苦呢?”我问道。这个问题让孩子们陷入了思考。
球球说:“我们可以少吃点饭。”佳默说:“那不行,少吃饭我们就长不高了。”嘉实说:“我们可以自己做(饭)!”佳默又反驳道:“可是我们又不会做饭。”听到这里,我问:“那我们会做什么呢?”听到这个问题,孩子们兴奋起来:“我会择菜。”“我会洗菜。”“我会洗碗。”……
班级与厨房相邻为孩子们创造了近距离观察厨房工作的机会,他们开始关注生活中为自己服务的老师。孩子们的热情与好奇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孩子们能走进厨房吗?孩子们能尝试择菜、洗菜、洗碗吗?除了满足兴趣,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生活活动能给孩子们带来哪些发展?问题一个接一个地冒了出来。
为了支持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要求,全园教职员工立即行动起来,通过前后勤合作为幼儿提供进入后厨“工作”的机会,将幼儿园真实的生活情景转变为教育情境,支持幼儿实现走进厨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愿望。
我们也想做点事
通过与孩子们讨论,我们决定对厨房的老师进行访谈和跟岗观察,进一步了解食堂老师的工作,从而确定我们能做什么。
我们将食堂老师请进了班里。球球说:“您为我们做饭这么辛苦,我们也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食堂老师说:“我们每天要做饭、择菜、洗菜、给餐具消毒、出库、炒菜、数餐具、打扫卫生、切菜等好多事,你们能做什么呢?”孩子们说:“我可以帮大家择菜。”“我力气很大,我可以搬东西。”“我可以帮大家分餐具。”
食堂老师说:“我们的工作从早上七点钟就开始了,你们可以那么早来吗?”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可以,我可以早来。”食堂老师说:“我们分餐具的时间是上午十点,这个时候正好是你们户外活动的时间,你们愿意吗?”孩子们都举起手说:“我愿意,我愿意。”食堂老师说:“我们要按照每天来园的小朋友人数来做饭。你想帮哪个班的小朋友分餐具,就要先知道这个班来了多少人,给每人分一个碗。”孩子们说:“哦,那我们还必须要知道每个班来园的人数。”
通过采访,孩子们对食堂的工作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对自己想做、能做的事情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也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时间上与游戏时间有冲突、这些事我们能不能做等等。
在與食堂老师的沟通中,孩子了解并梳理了在真实的食堂工作中会面对的问题,学习和生活真正建立起了联系,形成了自然、自主的生活化教育。
我们来行动
在采访食堂老师后,孩子们开始行动了。他们决定承担每天的择菜、分碗和洗水果的工作。其中“分碗”成为了孩子们最为追捧的、也是遇到问题最多的工作。
问题 1 :怎样知道各班的人数?
在分碗的工作中,孩子们迎来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如何了解到各班的来园人数。
球球说:“我们可以去问班里的老师,他们都知道每天来多少人。”
小洪说:“我们小朋友每天数毛巾和水杯的时候,就知道了咱们班来的人数。”
琪琪说:“可以问问食堂老师各班今天的来园人数。”
嘉嘉说:“可以给各班老师打电话问来了多少人。”
小宇负责的班级是大二班,一开始,他非常高兴接到这个任务,但是当他真正走进大二班的时候却犹豫了,他站在大二班老师面前,眼睛直直地看着她,手紧紧抓着裤子,那种想说又不知该如何开口的样子让我看到了他内心的紧张和纠结。于是我决定介入,给他一些支持。
“马老师,我们班的小朋友有事请您帮忙。”我一开口,小宇马上握住了我的手。马老师:“什么事呀?”我鼓励地看着小宇,小宇接收到我的“信号”后,紧张而小心地说:“请问大二班今天来了多少人?”“我们班今天来了42人,你问我们班来了多少人干嘛呀?”马老师问。这时,小宇好像忘了紧张,脱口而出:“我要帮他们数碗。”
回到班级后,田田和天天正站在电话边,田田说:“我想给大一班老师打电话问问她们班今天的人数。”天天说:“我想给中二班老师打。”天天说:“我们去看看电话表。”说完俩人就去找电话表,我问:“打通电话后,你们知道该怎么问吗?”他们自信地点点头,我看到他们脸上露出既紧张又期待的表情。最终,孩子们都用自己的方法获得了各班的人数。
活动中,我看到了小宇在与老师沟通时从开始的紧张胆怯到后来的自豪与自信,感受到了田田和天天第一次打电话时的紧张和兴奋。如果没有这样的活动,我可能不会看到孩子们为了完成任务而突破自我的精彩瞬间。
问题 2 :数乱了怎么办?
今天是孩子们第一次数碗,他们系好围裙、戴上口罩和帽子、洗好手,有秩序地进入了厨房。在数碗的过程中,大家却遇到了不少困难:洋洋数着数着就乱了;子琛数到一半就忘记起点是哪儿了;小伟数到最后忘记要数多少个了;婷婷数到29时却进错了位……现场乱作一团,最后还是由食堂的老师完成了这项任务。
根据孩子们第一次数碗遇到的问题,我和孩子们又一起进行了讨论:怎么才能数对数呢?
舒璟说:“用手按住第一个碗,数到最后就不能再数了。”
轩轩说:“把要数的数写在纸上就不容易忘了。”
琪琪说:“可以10个10个数,有几十就数几摞。”
明明说:“会的小朋友可以帮助不会数的小朋友验证。”
法法说:“回家练数数就会数了。”……
孩子们怀着激动的心情第一次参与了体验活动,充满热情,却遇到了“问题”,在数碗的过程中,出现了漏数、重复数、进位错误等问题。10以内的点数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并不难,但40甚至50以内的点数,中班幼儿可能就很难做到精准了。在老师的支持下,孩子们积极面对,他们想出了各种方法来解决“数不对”的问题。
问题 3 :我总是会数错!
在一次数碗活动前,我询问是否还有小朋友没参与过数碗活动,小管默默地举起手。我问她:“你想参与吗?”她不好意思地说:“我很想去,但我数不好数,我怕我会数错。”原来她是担心自己数不对。其他小朋友听到了,纷纷说:“我们愿意帮助你。”
在孩子们热情的邀请下,小管加入了此次数碗活动。在数碗的时候,小管数着数着就忘了自己数到多少了,她看明明好像已经数完了,就对明明说:“明明,你快来帮帮我,我好像没数对。”明明走过来问:“你要数多少个呢?”小管想了想说:“28个。”明明说:“咱们俩再数一遍。”在明明的帮助下,小管成功数对了数,她高兴地走到明明身边悄悄说:“谢谢你。”那一刻,我看到她脸上洋溢着笑容。
数碗活动为幼儿提供了相互帮助的机会,小管是个性格内向的小朋友,但在活动中,我观察到小管没有因为需要别人帮助,就打断别人,而是悄悄关注同伴的进度,在对方完成任务后再进行求助。这也让我重新认识了小管:虽然性格偏内向,但却是个心思细腻、能够关注他人的小朋友。在同伴的帮助下,小管成功完成了数碗任务,相信成功的喜悦和自豪会让她对自己更有自信。
我们还能做很多事
在数碗活动的带动下,“点数”成为了孩子们十分热衷的事情。在班上,孩子们开始喜欢点数玩具、点数积木、点数废旧材料……
数碗活动带来的正向效应不止于此,通过家长们的反馈,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多方面的变化。“现在一提到厨房体验活动,孩子早上起床都不用叫了,自己就起得特别早。”“从没见孩子对数字这么感兴趣过,每天晚上都数家里的人、数筷子、发碗。”“现在孩子在家都主动做自己能做的事,希望这样的活动多开展。” 家长们都认为此次活动对孩子们今后的生活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有意义。
真实的生活情景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走进生活、了解生活、适应生活的机会。孩子们在生活中喜欢帮助他人,愿意尝试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们的责任感、关爱他人的意识、自理能力及规則意识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以幼儿真实的生活环境为教育情境开展的厨房体验活动,从最初孩子们对食堂老师的工作感兴趣,到走进食堂体验,都是孩子们自发、自主开展的。在活动中,我也发现每个孩子的个性、解决问题的方式都不同,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师应该支持他们不同的学习方法,给予他们充分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间,肯定每个孩子不同的进步,使幼儿通过自己感兴趣的体验活动,获得智慧和人格的完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