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坤
在大巴山区,有一位有着76年党龄的离休老人。他一生忠于党、赤诚为人民,在解放战争时期,曾冒着生命危险从事地下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全心全意为百姓造福;离休后带领群众护林造林,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周老革命”。他就是原四川省达县地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周永开。在党的百年华诞前夕,周永开同志被授予“七一勋章”。
93 岁高龄的周永开出生在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1945年8月参加工作,同年同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巴中、达县和万源工作,大巴山的山山水水都曾留下他的足迹。
1991年,周永开离休后,万源市花萼山就成了老人最牵挂的地方。“花萼山是川东北最高的山,那里能看到珍奇树木和许多野生动物,空气好、水也好,住在上面都会觉得心旷神怡。但是,以前穷,树被砍掉当柴烧,或者开荒种粮食。太落后了。”
有了上花萼山植树的想法,周永开说干就干。他找了3 个帮手,但吃住却是大问题。说起艰苦的日子,周永开说:“住嘛,随便凑合就可以。山上有遗留下来的茅草房,4 个人就在草房子里将就了。一日三餐用苞谷顶,喝的就是山泉水。”植树没树苗,周永开自掏腰包几万元和技术员去陕西汉中选树苗。
花萼山最高海拔2380 米,植树不是件容易的事。从汉中买来的树苗栽下后很快就死掉了。老人蹲在地上一边查看,一边心疼着:“怎么回事?树苗是好的,难道是栽种方法有问题?”那段时间,周永开吃不下,睡不好,整天寻思怎样才能让树苗活下来。
技术人员下山咨询林业专家,给老人带回了答案:汉中地区海拔低,花萼山海拔高,买回的树苗又是在接近山顶的地方种植,水土不服是树苗死亡的根本原因。于是,周永开再次扛起锄头,栽种适合较高海拔生长的华山松和漆树。
花萼山美景
走累了,歇一歇,再去巡山护林(2007年)
周永开(中)载誉归来
为了提高山区的种植效益,周永开和几位挚友几次去山西考察,觉得在山上种植中药材是个好门路。“萼贝止咳化痰,而且生长在花萼山的萼贝疗效更好,那就发展点中药材。”周永开一锤定音。
2002年,在周永开的带动下,花萼山种下了第一批中药材。2004年,村里机耕道路通了,他又多方协调解决资金,说服村民出劳动力,建起一条从官渡镇到花萼山长20 多公里的水泥公路。如今,花萼山已经有专门发展萼贝的生态园区,聘请当地几十户农民帮忙。
为加强对花萼山森林资源的保护,1994年周永开牵头创建了民间保护组织,先后投入10 余万元用于支付护林员报酬、修林区公路、植树造林,并组织当地群众自发造林1000 余亩。
2006年,年近八旬的周永开拄着拐杖坚持上山巡护。有一天清晨,他独自一人踏着泥泞的小路到野外巡护时,不小心踩滑了,栽倒在3 米高的石坎下,头部触地动弹不得,连呼救的力气都没有。由于周永开长期在山上居住,村民蒋大兵家的大白狗对他非常熟悉,感情深厚。大白狗发现他摔倒后不停地嚎叫,引起了村民的警觉,大家这才找到了周老,并紧急将他送到医院救治。
在周永开的力推下,1998年,万源市花萼山成为四川省级自然保护区。2000年,万源市成立花萼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所。如今,花萼山生态得到极大改善。2007年,花萼山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巴山生态系统完整,动植物种类多,生物多样性丰富。在花萼山,周永开遇到了此生的挚爱——大巴山蜡梅。专家们评价:“世界蜡梅在中国,中国蜡梅在四川,四川蜡梅在巴山,巴山蜡梅在万源。”万源是中国蜡梅的原产地,野生蜡梅的天然基因库。在周永开的倡导下,万源市蜡梅研究会于2004年成立,周永开任顾问。目前,万源市35 个乡镇有野生蜡梅资源近10 万亩,青沟蜡梅园有野生蜡梅2 万多株。2007年,万源市获评“国家社会公益项目实验基地”。之后,周永开任达州市花卉协会顾问、达州市蜡梅研究协会会长,力推优质蜡梅的培育及发展惠民工程。如今,蜡梅已成为达州市市花,达州市正申请建立四川省巴山蜡梅自然保护区。
夕阳无限好,最美务绿人。周永开老人2009年被评为“达州市造林绿化劳动模范”,2011年被评为“达州市百名优秀儿女”,2014年被评选为四川省十佳“老有所为”楷模。2020年,周永开同志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