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
【摘 要】为提高小学中高段学生的多声部歌唱能力,教师应从一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多声部意识。具体而言,教师应培养学生的音高意识、多声部节奏意识、多声部歌唱意识,使学生逐渐形成多声部意识,为多声部歌唱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关键词】一年级;多声部歌唱;多声部意识;游戏
多声部音乐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直接作用于听众的心灵。其中,多声部歌唱是多声部音乐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手段。《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唱演出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然而,纵观当前的小学音乐课堂,可以发现学生的多声部演唱缺少声部的均衡性、音色的统一性和和声的美感。
众所周知,多声部歌唱是一项技能性极强的活动。如果在小学低段缺乏对学生进行多声部歌唱能力的培养,那么学生到了中高段,其多声部歌唱只能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小学低段如何培养学生的多声部歌唱能力?教师应从一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多声部意识,通过聆听、感受、体验等形式让学生接触合唱艺术,激发其合唱兴趣,同时采用直观的形式和有效的手段,为多声部歌唱奠定基础。
一、培养音高意识,帮助学生养成听音习惯
音高,即音的高度。建立音高意识,培养良好的听音习惯,是形成音乐素养的基础。因此,教师要利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音高意识,让学生了解音高概念。
(一)借助游戏进行音区听辨
对于小学低段的学生来说,具有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能够让他们产生更好的合唱体验。对此,教师可通过游戏,让学生从听辨音区入手,逐渐认识音区的高低。
课堂上,教师将学生分成三组,分别扮演小鸟、小兔和大象。其中,小鸟代表高音区,小兔代表中音区,大象代表低音区。当教师弹奏高音区的旋律时,小鸟组的组员做出飞翔的动作;弹奏中音区的旋律时,小兔组的组员做出跳跃的动作;弹奏低音区的旋律时,大象组的组员做出缓慢行走的动作。由此,学生用形象的肢体动作感受音乐,初步认识和了解音高。音区听辨的训练有助于一年级学生掌握高、低音的概念,这一方式符合该年龄段儿童的身心特点。
(二)借助柯达伊手势进行音高训练
柯达伊手势是歌唱教学中最能帮助学生建立音高感的手势。音高和识谱学习紧密相连。因此,教师可以借助手势,从最稳定的do、mi、sol开始,将抽象的音高用手势在空间中形象地表现出来,在趣味的训练中提升学生的音高记忆能力和简易识谱能力,为后续的多声部歌唱能力训练奠定基础。如在教学《国旗国旗真美丽》一课时,教师带领学生用肢体动作体验音高的变化,复习do、mi、sol三個音;在教学《洗手绢》一课时,教师带领学生借助手势动作爬音阶,比较do和高音do的区别。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多声部音乐产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才能更好地投入到中高段的多声部歌曲演唱活动中。用游戏和手势等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尽快建立音高意识,稳定音准,为中高段的多声部歌唱打下基础。
二、培养多声部节奏意识,提升学生的听觉能力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是音乐赖以生存的基础。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有助于培养其音乐感知力,提升其音乐记忆力。小学一年级学生的音乐技能、音乐情感相对单薄,单纯的多声部节奏练习比较枯燥,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对此,教师可以在节奏练习中加入情境性、趣味性的元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多声部节奏能力,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魅力。
(一)在对比聆听中渗透多声部音乐
音乐思维的形成和完善须经历一个感知、注意、想象、理解和记忆的过程。其中,音乐感知是音乐思维形成的基础。缺乏音乐感知能力,刻意追求音乐理解和记忆是不科学的。一年级教材中有许多多声部音乐的欣赏和聆听曲目,如《春晓》《牧童》《让我们手拉手》等。对于这些曲目,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多声部音乐和单声部音乐进行对比式聆听,将纵向的和声意识根植于一年级学生的内心,培养其对多声部音乐的感知能力,使其初步形成多声部音乐思维。
(二)在律动中开展固定节奏型练习
对于低段的学生而言,教师在提升其音准水平的同时可以进行相关的节奏训练。大量的多声部节奏训练既可以为多声部演唱打下基础,也能为培养学生的节奏感知能力、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提供帮助。模仿固定节奏型是最有效的方法。
一年级教材中的《小象》和《调皮的小闹钟》是两首爵士风格的乐曲。在《小象》中,固定节奏型1 1 3 3 | 5 5 6 5 |始终贯穿于它的前奏中。该节奏连续演奏四次之后,再由弦乐奏出小象蹒跚前行的主题;《调皮的小闹钟》则用切分节奏型表现小闹钟的调皮,且此节奏型贯穿全曲。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这几组固定节奏型进行身势模仿。聆听全曲时,教师可在让身体进行恒拍律动的同时按固定节奏型进行拍击,用符合一年级学生特点的方式加深其对多声部概念的理解。
(三)在情境中进行声部叠加节奏练习
结合情境的声部叠加节奏训练指的是一个声部的节奏练习逐渐与其他声部的节奏叠加,进而开展多声部节奏练习。该方式深受一年级学生的喜爱。例如在《理发师》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尝试用三个理发师的动作模拟不同的声效,用不断叠加的方式形成三个声部的节奏合奏效果。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加入了多声部节奏的合奏过程。一年级下册《火车开啦》这一课也涉及多声部的节奏练习。教师分别让学生模拟火车在不同状态中所发出的不同声音来体验声部叠加形成的节奏效果。富有情境性的节奏合奏可以引导学生互相聆听、配合,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多声部的听觉概念。
三、培养多声部歌唱意识,奠定多声部演唱基础
歌曲和固定音型组合而成的多声部练习是多声部歌唱的预备阶段,在简短的歌曲中叠加固定音型的教学方式十分适合小学低段学生。它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歌唱或者律动中感受多声部意识,又能循序渐进地将和声意识渗透到学生的演唱中,逐渐提升其音准能力,培养其多声部歌唱能力。
(一)将歌曲演唱与固定节奏型结合
一年级学生的音乐基础能力还未完全形成,此时学习由歌曲和固定节奏型组合而成的多声部音乐存在一定难度。鉴于此,教师可以使用“小步子”,逐步推进多声部教学。比如教师从“问好歌”开始,按如下步骤进行教学。教师演唱、学生进行身势律动—学生演唱、教师进行身势律动—一部分学生演唱、一部分学生进行身势律动—学生自己演唱并进行身势律动。以“小步子”的方式学习歌曲和节奏降低了多声部练习的难度,也让学生真正体验多声部的由来,加深了他们对多声部结构的理解。
(二)将歌曲演唱与固定音型结合
固定音型也被称为是“顽固节奏”或者“顽固音型”。顾名思义,它是指一个音乐的动机或者小型乐句不断重复,贯穿于全曲或者一段乐曲的形式。教学固定音型时,教师要对歌曲进行分析挖掘,找出固定音型。在一年級下册的《粉刷匠》一课中,教师把do、mi、sol三个音作为固定音型,采用“生唱歌曲、师唱固定音型—生唱固定音型、师唱歌曲—部分生唱歌曲,部分生唱固定音型”渐进的方式带领学生学习。将歌曲的骨干音作为歌曲的固定音型,既能巩固学生的音准能力,又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二声部合唱,对于学生而言大有裨益。
总体而言,多声部音乐具有情感性、艺术性,也具有技能性。只有将技能和情感融合,才能让学生真正享受音乐的艺术魅力。教师应采用符合一年级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方式,让枯燥的技能训练变得直观、可感,由此培养一年级学生的多声部意识。学生在合作中关注声音的融合、动作的配合、声部的均衡、情感的默契和内心的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音乐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徐东阳.多声部视唱练耳训练研究(二):关于多声部立体节奏的训练[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3).
[3]尹爱青,曹理,缪力.外国儿童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浙江省杭州市大关小学 31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