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成丽
(江苏省仪征市香沟中心学校 211400)
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所有的探究结论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之上.沪教版化学教材中许多活动与探究都是源于生活,笔者对初中化学教学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的问题进行了多年的探索,下面就谈谈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研究.
1.沪教版教材中“生活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沪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的编写体现了“生活化”特色,为“生活化”教学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首先,每一块知识点新授前几乎都采用了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物质间的相互循环等知识点引出课题.如性质活泼的氧气知识的学习就是从空气的成分以及氧气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出发,从而引出氧气的学习.
其次,沪教版教材通过大量的图片来反映“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了性质”这一化学学科特点.初三化学沪教版上下两册教材与生产、生活有关的图片就有四十几幅.其中与物质用途有关的图片就有14幅,统计见表1.
表1
再次,沪教版教材中的“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交流与讨论”、“拓展视野”等栏目与教学内容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例如在讲解二氧化碳的知识时先在拓展视野中介绍了“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的知识,让学生自然的过渡到如何缓解温室效应上来,这样的设计既联系了生活实际,又自然地引入学生要学习的内容上来,这些都是教学技能的转化.这些相关的“生活化”资料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沪教版教材的这些编排可以很好的构建“生活化”的初中化学课堂.
2.“生活化”教学素材的选择
沪教版初三化学教材提供了很多“生活化”的素材,可以对教材给定的素材加以利用,并且结合生产、生活中的“生活化”素材,选择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素材来编排教学内容.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生活化”的素材可以分为3类:
(1)化学史是人类在长期的探索活动中进行的系统的历史的描述.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发展规律以及化学理论都是前人通过长期努力探索形成的.将这些化学史贯穿到教学过程中会使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艰辛,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
(2)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比如生活中稀土铝电线被大量的用于高压电力输送系统;生活中的净水器;某些地区很多人患有大脖子病等.
(3)化学对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新事件,比如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提取出青蒿素,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总之,“生活化”教学素材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会如何将抽象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知识.
3.“生活化”教学活动设计的基本思路
依据化学课程教学论及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生活化”教学活动最重要的是结合教材和日常生活中的“生活化”素材来进行设计,寻找一个最佳的结合点来开展教学活动.
首先,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就要体现出从学情出发,所设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贴近生活,体现“生活化”教学的思路.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的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因课、因人来制定具体的学生参与活动,指导学生用化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
再次,教师可以利用课后拓展提高这个环节设计一些操作性和实践性的作业,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迁移知识的能力,并在运用中形成新的知识体系.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化学课程标准》更是强调化学教学 “要联系学生现实生活”、“ 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生活化素材”.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活动.
1.借助学生已知的生活经验和常识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已知的生活经验和常识里包含很多化学知识,教师可以从学生已知的生活经验和常识切入,运用教学转化技能将之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课堂知识.
如学习燃烧的条件时,沪教版93页交流与讨论中有这样的教学片段:依据你的生活经验和已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试着总结燃烧发生的条件.
(1)所有的物质都能燃烧吗?
(2)具有可燃性的物质在什么条件下能燃烧?用玻璃杯罩住燃着的小蜡烛,小蜡烛能长时间持续燃烧吗?
(3)火柴、蜡烛、木条和煤,哪个比较容易被点燃?点燃它们的方式有什么差异?“点燃”在引发燃烧中起了什么作用?
(4)为什么在高温干燥的季节里,在没有明火的情况下,森林里也可能发生火灾?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将这4个问题全交给学生自行讨论,可初步让学生自己总结燃烧的条件,教师适时点拨就可以了.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
2.引入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和现代先进的科技信息
如学习灭火的原理时可以引用去年发生在香沟的一场火灾:2016年4月6日早上,香沟村街道蜡烛厂突发大火,火势异常凶猛,消防员用水枪对大火进行扑救,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火被扑灭.
通过这则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案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化学的视角去思考消防员在灭火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并最终总结出灭火的原理,这比单纯的“填鸭式”的灌输效果明显.
3.提炼教材中生活化素材并加以利用和拓展提高
沪教版初三化学教材中有许多拓展视野版块,这些版块中的内容都是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的素材,教师可以依据这些素材将所学知识结合起来,设计一些探究性的实践活动.
如在讲解“水的净化”时可以结合书本51页的拓展视野“自来水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利用图2-23可以简单说明自来水生产的一般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查阅资料,也可以带领学生去当地自来水公司实地考察,将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分解成几个小环节,每一个小环节设置一些探究活动.由此完成教学任务.
4.拓展课后学习空间,逐步形成“生活化”的第二课堂
(1)布置“生活化”的家庭探究活动
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尽管课堂上有实验探究,但化学学习离不开生活实际,比如家里水壶使用久了就会产生水垢,学生都知道水垢的害处,但是在生活中如何除去水垢可以让学生回家试一试,最终提交探究结果.像这种具有生活气息的家庭小实验在平时生活中很多,比如如何做无壳鸡蛋;怎样使积雪快速融化等.在家庭探究活动中学生就要善于观察、探究、总结结论.这比单纯的布置几条书面作业效果要好得多.布置生活化的家庭作业这种途径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2)利用校本课程平台,组织“生活化”兴趣小组
近年来,为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课学校开设了校本课程;笔者辅导的兴趣小组是《科技与生活》.我通过让学生自行设计生活化的趣味小实验;组建“化学角”等活动形式让有兴趣的学生参与到化学的深度探索中.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效果明显.一些学生在省市科技竞赛中获得很好的名次.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明显浓厚.
学校虽然地处农村,从生活化研究的角度来看至少资源是丰富的,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体现化学.教师的职责就是在化学课堂和实际生活中搭建一个桥梁,而生活化教学活动正是彼此间的一个桥梁.教者依托有效的教学资源,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效转化,将生活化教学融入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提升与完善自身的化学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