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数据视角谈高中数学教学

2021-08-19 09:40顾志坚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1年24期
关键词:结论习题解题

顾志坚

(江苏省南通市小海中学 226015)

数学,是高中阶段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提升他们的思考力和创造力.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无论从知识点的数量,还是学习的难度,都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直接将课本知识生硬地灌输给学生,学生必定难以真正地理解和掌握,时间长了,就会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和热情.因此,教师应优化教学策略,让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数学.教学中不难发现,在高中数学课堂中会产生很多的数据,运用大数据技术对产生的数据进行汇总、分类、处理,分析出其内在规律,对相关的教学活动进行针对性的优化,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与效率,因此教学中应注重大数据技术的学习,提高大数据在教学中应用意识,建构更加高效的数学课堂.

一、运用大数据,掌握学习状况

高中数学涉及很多的知识点.部分知识点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较高.教学中为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明确学生学习的薄弱点,应注重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一方面,平时应注重大数据理论知识的学习,把握大数据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思路,运用大数据平台收集学生的作业信息、测试信息,总结学生出错率较高的习题,而后对习题进行处理.另一方面,明确学生薄弱知识点后,认真分析学生出错率较高的原因,是习题难度较大还是学生对相关的知识点理解不深入,围绕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在课堂上优选经典的习题,为学生进行讲解,进一步澄清学生认识,深化学生理解,使其切实打牢数学基础.如通过分析大数据发现,学生解答需要分类讨论的集合题目时出错率较高.课堂上专门为学生讲解以下习题,以弥补学生学习中的不足:

例1设集合A={x|-2≤x≤a},B={y|y=2x+3,x∈A},C={z|z=x2,x∈A},若C⊆B,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二、运用大数据,深化学生理解

高中数学教学中深化学生理解,使其更好的把握数学知识本质,才能实现灵活应用,举一反三.为更好的了解学生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可运用大数据进行分析.一方面,运用大数据技术认真分析学生听课、课堂训练、课后练习等数据,掌握学生学习中理解不深入的知识点.另一方面,结合从大数据中获得的结论,做好教学活动的调整,尤其在基础知识的讲解上,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推导相关的数据结论.

三、运用大数据,探索数学结论

在高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的数学结论,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教师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掌握相关的数学结论,能很好地提高解题效率与解题能力.考虑到高中数学学习的难度,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哪些数学规律的应用率较高、哪些结论学生不易掌握,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一方面,运用大数据技术认真分析高中数学各知识点,结合其在各类测试以及高考中的考查频率,分析出容易考查的数学结论.另一方面,课堂上围绕学生所学知识点,为学生灌输相关的数学结论,并认真剖析其之间的区别,如∀x1∈[a,b],总∃x2∈[m,n],使得f(x1)≤g(x2)⟺f(x1)max≤g(x2)max;∃x1∈[a,b],总∀x2∈[m,n],使得f(x1)≥g(x2)⟺f(x1)min≤g(x2)min,避免其在应用中张冠李戴.运用大数据分析发现恒成立以及存在性的相关结论难度较大,在测试中出现频率较高.为使学生掌握相关结论,课堂上应为学生详细的列出相关结论,并设计相关问题,鼓励学生进行解答,使其亲身体会数学结论的具体应用.

四、运用大数据,进行复习教学

复习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通过复习教学能很好的巩固学生所学,深化学生理解,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再认识、再升华.教学中为提高复习教学效率,应注重运用大数据技术指导复习教学活动的开展.一方面,运用大数据技术对高中数学常考题型进行汇总、分析,尤其分析在解题中常用的解题方法.另一方面,复习教学中不仅为学生展示常用解题方法,而且还应围绕不同的解题方法设计相关习题,要求学生进行作答,不断提高学生的解题熟练程度.运用大数据技术对数列通项公式、求和等解题方法进行汇总,并设计以下问题要求学生解答.

综上所述,将大数据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能很好的提高教学的针对性、目的性和有效性,让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帮助他们降低学习的难度,加快新知内化的历程,建构完善的知识体系,促进教学效率的明显提升.因此,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提高认识,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寻找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思路,使学生主动地融入课堂,更加牢固掌握数学知识,促进其数学学习成绩进一步提升.

猜你喜欢
结论习题解题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由一个简单结论联想到的数论题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用“同样多”解题
立体几何中的一个有用结论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