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tlab/Simulink的ADSR堆芯动态仿真实验设计

2021-08-19 02:26曾文杰李楚豪陈乐至杜尚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1年7期
关键词:冷却剂线性化平均温度

曾文杰, 李楚豪, 罗 润, 陈乐至, 谭 旭, 杜尚勉

(南华大学a.核科学技术学院;b.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湖南衡阳421001)

0 引 言

目前,学校针对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安全、核物理等专业主要开设核电子学实验、核辐射探测实验、辐射剂量与防护实验、核技术应用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等以实体仪器为主的实验课程,这些实验课程主要围绕核电子、核辐射探测、辐射剂量学、核技术应用等理论课程展开[1-3]。针对核反应堆物理、核反应

堆安全分析、核电厂系统与设备、核电厂运行等理论课程尚未开设相关的实验课程,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培养核类专业人才的能力,无法满足学校创建新工科、培养一流核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依托仿真技术开展核反应堆方向上的实验教学建设是非常必要。本文以加速器驱动次临界反应堆(Accelerator Driven Sub-critical Reactor,ADSR)堆芯动态仿真实验为例,介绍从数学建模、平台搭建、仿真分析等方面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深入理解堆芯动态响应过程,实验效果良好。

1 实验内容及要求

1.1 实验内容

(1)建立ADSR堆芯非线性模型,包括点堆动力学模型、堆芯冷却剂热传输模型、反应性反馈模型;并计算堆芯满功率初始参数,用作堆芯动态仿真初始值;

(2)基于次临界堆运行模式和微扰理论,建立双输入双输出的ADSR堆芯线性模型;

(3)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ADSR堆芯双输入双输出仿真平台并调试;

(4)在仿真平台中,开展堆芯反应性扰动、进口温度扰动的仿真分析。

1.2 实验要求

(1)了解核反应堆运行原理,学会使用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仿真平台;

(2)熟悉次临界堆堆芯结构,通过查阅资料确定CLEAR-IB次临界堆堆芯参数及运行特点;

(3)掌握建立ADSR堆芯状态方程模型的建模方法;

(4)撰写实验报告,包括数学建模过程、仿真平台搭建,仿真结果分析。

2 实验方案设计

实验设计以ADSR堆芯动态仿真为核心,基于次临界堆堆芯非线性模型,利用微扰理论,结合状态方程理论,建立堆芯线性化模型,依据线性化模型,建立堆芯双输入双输出状态方程模型,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次临界堆堆芯仿真系统,并对堆芯动态特性进行仿真,可较为直观地进行分析。

2.1 CLEAR-IB次临界堆堆芯

ADSR可有效嬗变长寿期乏燃料,系统依靠质子加速器产生的质子束轰击散裂靶产生中子,用以维持次临界反应堆的正常运行,堆芯内产生的热量随冷却剂流出堆芯[3-4]。选择以液态铅铋为冷却剂的研究堆CLEAR-IB为对象,该堆可以运行在临界与次临界两种工况下。将次临界工况下运行的反应堆称为CLEAR-IB次临界堆,如图1所示[5-8]。该堆由一个以液态铅铋为冷却剂的次临界堆芯、一个直线质子加速器和一个散裂靶组成,同时包含铅铋合金自然循环回路、水回路和空气冷却回路,一回路采用池式结构。表1为CLEAR-IB堆芯的主要初始设计参数。

图1 CLEAR-IB次临界系统

表1 CLEAR-IB次临界堆堆芯初始设计参数[5-8]

2.2 堆芯非线性数学模型

依据《核反应堆物理分析》《反应堆热工学》课程[9-10],建立ADSR堆芯非线性模型包括点堆动力学模型、堆芯冷却剂热传输模型、反应性反馈模型。

(1)点堆动力学模型。依据具有6组缓发中子的点堆动力学方程组,建立次临界堆中子动力学模型

式中:P为堆芯功率,W;q为外中子源强度,s-1;ci为第i组缓发中子先驱核密度,n·m-3;ρ为引入堆芯的总反应性,pcm;βi为第i组缓发中子份额;β为缓发中子总份额;λi为第i组缓发中子先驱核衰减常数,s-1;l为堆内瞬发中子平均寿命,s。

(2)堆芯冷却剂热传输模型。依据能量守恒原理,可建立堆芯热量传输模型

式中:Mf为堆芯燃料质量,kg;Mc为堆芯冷却剂质量,kg;Ut为燃料与冷却剂间总的换热系数,W·m-2·℃-1;T为温度,℃;A为燃料与冷却剂间等效总换热面积,m2;Cf,p为燃料的定压比热容,J·kg-1·℃-1;Cc,p为堆芯冷却剂的定压比热容,J·kg-1·℃-1;G为冷却剂质量流量,kg·s-1;式中下标f为燃料;下标cout,cin分别为堆芯出口、堆芯进口。

(3)反应性反馈模型。设燃料的多普勒系数和冷却剂温度系数分别为αf和αc,则式(1)中的反应性ρ(t)可以表示为:

式中:ρrod为控制棒引入的反应性,pcm;Tf0为燃料平均温度稳态值,℃;Tf为燃料的实际平均温度,℃;Tcav0为堆芯冷却剂平均温度稳态值,℃;Tcav为堆芯冷却剂实际平均温度,℃。

2.3 堆芯模型线性化

利用微小扰动线性化方法对堆芯非线性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11-12]。忽略线性化过程中的高阶项,完成动态方程的推导。

对式(1)进行线性化,其动态方程为:

对式(2)进行线性化,其动态方程为:

对式(3)进行线性化,其动态方程为:

对式(4)进行线性化,则动态方程为:

2.4 基于双输入的堆芯状态方程模型

依据式(6)~(9),建立线性状态方程模型:

式中:u=[δρrodδTcin]T为输入量;y=[δP δTcav]T为输出量;x=[x1,x2,…,x9]T=[δP,δc1,δc2,…,δc6,δTf,δTcav]T为9×1状态变量阵;A、B、C、D为4个系数矩阵。

A、B、C和D的表达式为:

如此系统即可作为双输入双输出模型,即输入为控制棒引入的反应性与堆芯入口温度的变化,输出为系统的功率变化与冷却剂平均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

图2 堆芯双输入双输出工作原理

2.5 基于Matlab/Simulink的堆芯仿真实验设计

依据实验内容及要求,构建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13-14],设计仿真实验,技术框图如图3所示。

图3 设计的仿真实验技术框图

根据核工程人才培养特点,围绕基本实验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提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全程参与”的实验教学方式。改变以往的“教师讲三,学生听二练一”的被动学习模式,创造以任务定目标,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课程教师全程参与的新型教学模式[15-16]。

以“基于Matlab/Simulink的ADSR堆芯动态仿真实验”为例,首先根据实验内容将CLEAR-IB次临界堆及Matlab/Simulink软件的相关资料按班级分组情况分发至各班;学生利用下发的实验资料,依据实验内容及要求,建立数学模型,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次临界堆堆芯动态仿真平台,并在平台中利用输入扰动对平台开展调试,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体”,遇到问题以独立思考和组内讨论为主。“教师为主导,全程参与”是为了确保整个实验顺利进行,不偏离实验教学的主题。

3 实验仿真及分析

3.1 系统搭建与使用

在CLEAR-IB次临界堆堆芯满功率情况下,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利用状态方程模块建立堆芯动态仿真系统,如图4所示。

图4 堆芯动态仿真系统设计思路

通过设置状态方程模块中的系数矩阵,达到堆芯满功率初始状态。通过引入满功率下的相对阶跃扰动,实现对堆芯的扰动仿真。

3.2 堆芯动态仿真分析

利用堆芯仿真系统,在满功率初始工况下,对堆芯分别输入反应性阶跃50 pcm扰动、堆芯进口温度阶跃2℃扰动及反映性、温度同时阶跃扰动情况下的3种工况进行仿真分析,结果分别如图5~7所示。

图5 堆芯反应性阶跃50 pcm后的系统响应

如图5所示,堆芯反应性阶跃50 pcm时,反应堆堆芯功率增量δP由零先阶跃上升后,逐渐增大达到最大值。因功率增量δP始终为正,堆芯平均温度增量δTcav逐渐上升,最终因堆芯的温度负反馈使得功率增量δP趋近于一个稳定值。由此可见,堆芯系统相关参数最终稳定。

如图6所示,由于堆芯进口温度阶跃上升2℃,反应堆堆芯功率增量δP由零逐渐变化至最大负值。虽然堆芯功率为负变化,但由于堆芯进口温度阶跃上升2℃,导致堆芯平均温度δTcav增长较慢、逐渐上升。随后堆芯功率增量δP逐渐上升趋于稳定,堆芯平均温度增量δTcav逐渐上升,最终因功率增量δP趋于稳定,平均温度增量δTcav也趋于稳定。由此可见,堆芯系统相关参数最终稳定。

图6 堆芯进口温度阶跃2℃后的系统响应

由图5和图6的对比可知,堆芯反应性阶跃50 pcm对堆芯的影响大于堆芯进口温度阶跃上升2℃给堆芯的影响。当同时阶跃引入堆芯反应性50 pcm和堆芯进口温度2℃时,堆芯参数的变化趋势如图7所示,总体变化趋势与图5相似。最终因堆芯功率增量δP趋近于稳定值,堆芯平均温度增量δTcav也趋于稳定值。由此可见,堆芯系统参数最终稳定。综上,堆芯系统动态仿真结果最终趋于稳定,符合核反应堆堆芯运行自稳特性。利用堆芯动态仿真系统对堆芯常见扰动量进行仿真,学生可以将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结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课程知识,学的更深入。

图7 堆芯反应性阶跃50 pcm、进口温度阶跃2℃后的系统响应

4 结 语

随着核能与核技术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不断更新核类相关专业的实验课程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核专业实验教学,许多实验具有高危、高成本的特点,如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部分实验涉及核反应堆、加速器等大型装置。高校受资金、场地等因素的影响,无法开展大规模装置的实验课程。因此,依托仿真技术开设现实环境中难以实现的实验项目是非常必要的。

基于Matlab/Simulink的ADSR堆芯动态仿真实验,丰富了核反应堆运行教学方向的内容,使学生在专注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对核反应堆的运行特性有进一步的了解。在次临界堆堆芯仿真平台中,学生能够自由调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散思维,做到举一反三。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从数学建模到动态仿真分析的全过程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启发学生对Matlab/Simulink仿真技术的探索和在核反应堆运行中的应用。

猜你喜欢
冷却剂线性化平均温度
关于规范中最低日平均温度定义的探讨与建议
核电站主冷却剂泵可取出部件一体化吊装检修工艺探索
兰州地区区域加权平均温度模型构建方法研究
南方地区圆拱形和锯齿形大棚内温度四季差别探究*
“线性化”在多元不等式证明与最值求解中的应用
反应堆冷却剂pH对核电厂安全运行影响研究
冷却剂泄漏监测系统在核电厂的应用
基于记忆多项式模型的射频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化研究
EHA反馈线性化最优滑模面双模糊滑模控制
冷却液对柴油机废气后处理系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