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后路半椎体切除术与单纯椎管减压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的疗效比较

2021-08-19 08:48艾军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12期
关键词:锥体退行性椎管

艾军

(河南省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 济源459000)

退行性脊柱侧弯是指患者在无脊柱侧弯病史的情况下因脊柱退行性改变而出现的脊柱侧弯,常发作于腰段与胸腰段,典型临床表现为腰椎间盘、椎间小关节等部位发生严重退行性病变或椎体侧弯,病情严重时可导致脊柱失衡等症状[1~2]。 临床常通过手术治疗,其中单纯椎管减压术应用较为广泛,但矫形效果一般,而经后路半椎体切除术则有较好的矫形效果。本研究分析经后路半椎体切除术与单纯椎管减压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6 年 5 月 ~2020 年 12 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82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 例。 观察组男 24 例,女 17 例;年龄 50~70 岁,平均(60.22±8.26)岁;脊柱旋转畸形:0 度 8 例,Ⅰ度 12 例,Ⅱ度21 例。 对照组男 23 例,女 18 例;年龄 51~69 岁,平均(60.41±8.13)岁;脊柱旋转畸形:0 度 9 例,Ⅰ度12 例,Ⅱ度20 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组标准 (1)纳入标准:根据《脊柱退变与畸形》[3]中相关标准,并经正侧位X 线、CT 等检查确诊;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存在手术禁忌证;合并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疾病;患严重躯体疾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单纯椎管减压术,术中取俯卧位,行硬膜外麻醉,保持腹部与腰部后凸悬空,于棘突上后部正中纵行切口, 单节段切口大约4 cm,双节段5 cm,将受压神经充分松解,若患者为广泛中央型椎管狭窄,则行一侧一半椎板减压,尽可能保留侧方关节突,切除椎板深面骨质及黄韧带。观察组行经后路半锥体切除术,术中气管插管,行全身麻醉,患者取俯卧位,采用自体血回输,以顶椎为中心沿棘突连线后正中线行切口,充分剥离两侧椎旁肌,充分暴露棘突、椎板、关节突与横突。 经椎弓根植入螺钉,先利用小型定位针定位,然后行开口、开路与钉道扩展,尽量保持钉道周围与底部骨质结构完全,最后植入4~5 mm 螺钉。 于胸段或胸腰段切除3~5 cm 与半锥体相连肋骨, 使半锥体级椎间盘充分暴露,然后完整切除椎板、半锥体棘突与关节突,直视下切除半锥体与上下椎间盘,刮除椎间盘上渗血,安装矫形棒,采用平移、加压等方式矫形。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住院时间。(2)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分别于手术前 1 d 与手术结束 1 个月后随访期间, 采用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调查表(ODI)评价腰背部功能,满分50 分,得分越高则腰背部功能越差[4];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测量腰椎前凸角与侧凸Cobb 角。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 采用卡方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观察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住院时间对照组41140.68±8.78226.42±24.1226.21±5(d)观察组41 tP 58.34±6.02 49.472 0.000 103.42±20.98 24.637 0.000.65 18.21±5.43 6.537 0.000

2.2 两组手术效果对比 术后随访期间, 观察组ODI 评分与侧凸Cobb 角低于对照组, 腰椎前凸角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效果对比()

表2 两组手术效果对比()

注:与同组手术前比较,*P<0.05。

侧凸 Cobb 角(°)手术前 手术后对照组观察组组别 n ODI 评分(分)手术前 手术后腰椎前凸角(°)手术前 手术后41 41 tP 38.14±3.35 38.25±3.37 0.078 0.938 30.15±3.42*20.05±3.56*4.426 0.000 18.35±4.53 18.48±4.62 0.138 0.891 22.03±3.95*27.18±3.18*2.057 0.043 32.82±0.34 32.74±0.28 0.073 0.942 28.24±0.65*24.08±0.41*3.665 0.000

3 讨论

脊柱侧弯是一种脊柱三维畸形,包括矢状位、冠状位与轴位上的序列异常。 轻度脊椎侧弯不会导致明显不适症状与外观上的躯体畸形,严重时则会导致身体变形,甚至影响心肺功能或累及骨髓[5]。 退行性脊柱侧弯是由椎间盘与椎间小关节的严重退变引发,通常集椎间盘突出、椎间盘变性、椎管狭窄与椎体滑落等多种病症于一体,呈现多节段退行性改变,通常伴随严重的多节段椎间盘突出与椎管狭窄,并且除常见矢状面椎体滑落导致的腰椎前凸缺失与节段性后凸外,还伴有冠状面椎体侧方滑脱和旋转性半脱位,故临床上远比其他腰椎退变性疾病复杂[6]。

外科手术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的主要方式,治疗目的是充分减压并重建腰椎矢状面序列,其中单纯椎管减压术应用较为广泛,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但是术后难以长期维持疗效。 退行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症状以腰背疼痛为主,退变加重会引发椎间盘突出及神经压迫症状,长期退变则会导致脊柱失衡。 相关临床研究表明,因为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多为中老年人,故手术治疗的矫正效果较为一般,难以保障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7]。 近年来,经后路半锥体切除术开始被广泛应用于退行性脊柱侧弯临床治疗中,且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 而侧凸Cobb 角是评估脊柱侧弯严重程度的常用指标,Cobb 角低于25°则只需通过后续的康复训练进行矫正即可[8]。腰椎前凸角与腰椎退行性变化的关系尚无定论,相关临床研究指出,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腰椎前凸角较小,本研究也认为,较小腰椎前凸角会引起腰椎压力增加,加快腰椎间盘退变[9~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 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小,且术后随访期间观察组ODI 评分与侧凸Cobb 角低于对照组,腰椎前凸角高于对照组。 这表明经后路半椎体切除术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恢复腰背部功能。 分析其原因为,此术式具有手术切口小、术后并发症少的特点,对保障老年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术中通过暴露半椎体侧壁及其前方组织,可以实现不牵拉硬膜囊即可完成后外侧至前内侧的切除治疗, 且治疗时能够刮除半锥体及上下椎体,进而充分松解半锥体前方组织,提高治疗效益。

综上所述, 经后路半椎体切除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椎管减压术, 能有效提高腰背部功能,改善腰椎前凸角与侧凸Cobb 角。

猜你喜欢
锥体退行性椎管
美国FDA公布《罕见神经退行性疾病(含渐冻症ALS)行动计划》
OLIF和MI-TLIF治疗Ⅰ、Ⅱ度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的效果分析
中医辅助对退行性骨关节病关节镜术后康复的治疗效果
腰椎椎管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椎管狭窄伴退行性腰椎侧凸的疗效观察
搜集凹面锥体
锥体上滚实验的力学分析
中国科学技术馆之锥体上滚
草莓椎管育苗 产出率高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