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三年实干书写“硬核答卷”

2021-08-18 14:25韩瑜通讯员王福军胡万吉谢浩王耀威孙佳欢屈天翊张生恺
中国安全生产 2021年12期
关键词:救援队伍消防

文、图/本刊记者 韩瑜 通讯员 王福军 胡万吉 谢浩 王耀威 孙佳欢 屈天翊 张生恺

有一种颜色叫“火焰蓝”,

有一种背影叫向险而行,

有一种责任叫竭诚为民,

有一种踏实叫消防员来了!

他们是一支全新的人民队伍!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缔造的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2018年1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授旗并致训词——“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铮铮誓言,不绝于耳!这是党和人民给予的重托。

旗帜高扬,昭示恢弘事业。崭新风貌,映照忠诚队伍。

三年来,全国消防救援队伍始终以训词精神为引领,从“橄榄绿”到“火焰蓝”、从“人民子弟兵”到“人民守夜人”、从“单一灾种”到“全灾种、大应急”,一次次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一次次冲锋在前、向险而行,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努力化解一个又一个重大风险、打赢一场又一场硬仗,用忠诚、勇敢、担当奋力书写新时代应急救援“硬核答卷”。

2021年是消防救援队伍三年改革过渡期的收官之年,更是新征程开启之年。为全面展现消防救援改革转制成效和新时代消防救援队伍风采,本刊将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呈现真实的“火焰蓝”。

秉初心铸忠诚 三载征程砥砺奋进新时代

举旗定向铸忠诚,不负人民不负党。

作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转制三年来,全国消防救援队伍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作为队伍建设发展的“魂”和“纲”,不畏艰险、逆向而行,在烈火中、在风雨里、在滚石下,用忠诚与生命坚守使命,坚决扛起急难险重各类抢险救援重任,在一场又一场战斗中,赢得党的信任和人民的敬爱,让“火焰蓝”永远闪耀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生命线”彰显生命力

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改革转制三年来,全国消防救援队伍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为指引,充分发挥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解放思想、破立并举,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为消防救援队伍踏上新征程、消防救援事业打开新局面,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举旗铸魂抓引领。“学习践行训词精神,核心在真学,关键在真做。”时任应急管理部党组书记黄明在学习贯彻授旗训词动员大会上强调。全国消防救援队伍牢固树立训词的根本指导地位,扎实开展集中宣讲,统一悬挂“四句话”方针,加强舆论引导,营造浓厚氛围,掀起学习热潮。把学习贯彻训词纳入党委中心组学习、干部教育培训、年度班子考核等重要内容。三年来,消防救援局党委和各级党组织带头定期召开学习扩大会,持久、扎实、深入用训词精神武装头脑,推动训词精神进思想、进决策、进工作,切实夯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强根铸魂植血脉。浇花浇根,育人育心。针对部分指战员政治站位不高、改革信心不足、思想状态不稳的实际,消防救援局把学思践悟训词精神作为主题主线,每年集中部署主题教育和专题教育。三年来,先后高质量开展集中教育整训、“学训词、铸忠诚、创新业、立新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五个不动摇”教育实践活动、党史学习教育等10余项教育活动,通过持续不断强化灌输,确保训词精神融入血脉、植入灵魂,确保统一思想、纠偏正向。让舞台变讲台、剧本变课本,通过艺术呈现入眼入耳,实现教育入脑入心。在教育活动中,除了传统教育方式外,创新教育载体,开展“逐梦火焰蓝”主题讲述、云上思政课、线上竞赛、授课评比、参观见学等活动,切实增强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让教育既有意义也有意思。

凝心铸魂激斗志。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名英雄就是一座灯塔。针对队伍中一度士气低落、斗志不高的现状,坚持用训词凝聚力量,典型激发斗志。消防救援局结合队伍实际,制定了奖励和表彰办法,初步构建了表彰奖励体系。2次召开典型培树座谈会,推动营造了崇尚荣誉、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在践行训词的火热实践中,广大指战员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忠诚履职,涌现了一大批典型人物。2020年,75名个人和37个集体受到全国119消防奖表彰,这是消防救援工作领域面向社会的最高奖项。三年来,树立了“时代楷模”九江支队、“中国消防忠诚卫士”陈陆等重大典型。陈陆被评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书写了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2021年的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有6名消防指战员被表彰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8个基层党组织被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队伍呈现出英雄辈出、群星闪耀的生动局面。

据了解,习近平总书记授旗并致训词后,全国各级消防救援队伍党委隆重举办了学习贯彻授旗训词精神系列活动。31个省区市党政领导全部出席总队授旗换装活动,22位党政“一把手 ”通过出席活动、作出指示批示等形式,肯定改革成效、传递关心关怀,“火焰蓝”的社会认同进一步提高,指战员的职业信仰进一步坚定。广大指战员做到了改制不改初心、转隶不转作风、换装不换思想、退役不褪本色,实现了从迷茫困惑向信心坚定的转变。

“硬本领”不辱为民使命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同时,我国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易发多发,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日益增多。应急管理部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着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加快构建“全灾种、大应急”的救援力量体系。

就全国消防救援队伍而言,“全灾种”意味着职责大幅拓展、任务大量增加,在原有防火灭火和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任务基础上,水灾、旱灾、台风、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和交通、危险化学品等事故的救援都成了消防救援队伍的主责主业。“大应急”则意味着救援队伍和应急资源等进行优化整合,形成一套救援机制,提高救援效率。

锤炼过硬本领。三年来,为适应“全灾种、大应急”任务要求,全国消防救援队伍努力锻造赴汤蹈火的专业本领。针对应急救援职责大幅拓展,加快队伍转型升级、提质强能,布点组建地震、水域、山岳等专业队伍。据统计,近三年消防救援队伍在全国布点组建8个机动专业支队、31个省级抗洪抢险救援队,各地分类组建地震、水域、山岳、洞穴等专业救援队3564支,增配各类消防车辆6500余辆、专业装备器材190.8万余件套;完成27个总队智能接处警系统示范建设,接处警时间普遍缩短15秒,救援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全国新建消防救援站1300余个,消防车配备达到5.1万辆,消防船艇9100余艘,各类专业救援装备器材1200余万件,基本涵盖了城乡和森林草原火灾扑救,以及洪涝、地震、地质、建筑坍塌、危险化学品泄漏等灾害事故处置的各个领域。同时,全队伍持续开展全员岗位练兵,举办比武竞赛和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力量前置预置、扁平化指挥等救援机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专业能力显著提高。

“火焰蓝”永远闪耀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广大消防救援指战员时刻保持战斗状态,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有效应对处置了江苏响水“3·21”爆炸、青海玛多7.4级地震、四川冕宁“4·20”森林火灾、河北沧州“5·31”石化火灾、贵州水城“7·23”山体滑坡、河南“7·20”暴雨洪涝等一系列重特大灾害事故。

严明纪律规矩。过硬的队伍离不开严明的纪律。在政治工作层面,消防救援局先后制定实施了主体责任工作清单、加强政治监督指导意见、“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措施以及“第一种形态”实施办法,从制度层面细化举措、压实责任。扎实做好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集中攻坚和“回头看”,下大力气解决整改销账不彻底、跟踪推进不到位等问题,分批开展各总队政治巡察,并督促各总队完成巡察全覆盖,依纪依法处置问题线索,充分发挥巡视巡察的利剑作用。紧盯权力寻租、亲属涉消、自由裁量等问题,防控廉政风险,加强监督制约,突出以案促改,开展收送红包礼金、装备采购招标、消防执法微腐败专项整治,刀口向内破除队伍沉疴积弊。在作风方面,全国消防救援队伍积极弘扬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继续保持24小时驻勤备战。坚持依法从严治队,充分吸收现役制和职业制两方面的优势,制定出台了18个规章,规范队伍执勤、训练、工作、生活的秩序,构建与新体制相适应的教育管理体系。广大消防救援指战员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有警必出、闻警即动,始终同老百姓贴得最近、联系最紧,全新“火焰蓝”形象已经深入人心。

“防风险”打好防火主动仗

作为我国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和国家队,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在改革转制之后,还承担着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对此,全国消防救援队伍始终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置于突出位置,站在“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认清抓好安全风险防范的重大意义,树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全力维护消防安全形势稳定,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

三年来,各级消防救援队伍坚决守住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不可逾越的底线红线,落实深化消防执法改革的决策部署,点面一体抓实抓好风险防范各项措施,盯紧看牢重点领域,全力“防大火、控小火、遏亡人”,切实以“万全准备”确保“万无一失”。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消防监管,建立健全“互联网+监管”的执法机制,深入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力降低火灾事故风险,持续净化消防安全环境,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三年来,共检查各类单位场所2466万余家次,消除各类隐患3442万项,为受灾群众安置点提供消防安全服务2万余次;共接警出动507.4万次,营救被困人员50余万人,疏散遇险群众150.2万人。

大战方能彰显“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之坚;风雨时方能考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之诚。启航三年,全国消防救援队伍以实际行动忠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授旗训词精神,保持了有生力量、提高了战斗力,扛起了应急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的重要职责,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消防救援队伍建设新路子。

战训篇 聚焦实战 向险而行淬精兵

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加快,各种灾害事故呈现出更加复杂和多元化的特点,为消防救援工作带来更大挑战。

“习而用之,一可当百”。据了解,改革转制三年来,全国消防救援队伍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为引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坚持战斗力标准不动摇,有力有序有效应对了一系列重特大灾害事故。

以战领训稳步提高“三项能力”

10月28-31日,由应急管理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共同举办了首届全国消防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赛场上,326名消防精英同台竞技,用专业的比拼展现了新时代消防救援人员崭新风貌。三年来,消防救援局谋定“职业化、专业化”转型升级方向,紧盯关键环节,聚焦实战应用,以战领训稳步提高“三项能力”,消防指战员综合素质和整体队伍实战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提高专业处置能力。消防救援局每年组织开展全员岗位大练兵,坚持以战领训,强化战训统筹,练体能、练技能、练指挥、练协同、练保障、练作风,形成战、训、备一体推进的良好局面。举办全国首届“火焰蓝”消防救援技能对抗比武竞赛暨国际救援技术交流竞赛、消防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彰显应急救援“主力军、国家队”的形象作风。紧盯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大型综合体、石油化工等特殊火灾和水域、地震、山岳等各类灾害事故,布点组建专业救援队伍994支、7.25万余人,制定了一系列处置指南、行动规程、指挥要点,形成了一批实践成果。

2020年福建泉州“3·7”疫情隔离点坍塌事故救援事故类型特殊、发生地点特殊、遇险人员特殊,参战救援力量精准救援、科学防护、规范洗消,最大限度抢救了生命,被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作为成功案例推介给各国参考借鉴。

2021年5月31日,河北沧州发生油罐爆炸火灾,一次性爆炸6个油罐,先后发生51次沸溢喷溅,面对危机四伏、险象环生的现场,各方救援力量科学施救、英勇顽强,不仅控制了灾情蔓延,也实现了处置零伤亡。

提高大灾应对能力。消防救援局将应对重特大灾害事故,置于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首要位置,推进重大灭火救援课题研究攻关,重点完善应急响应机制建设,强化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协调配合等基本能力,大力提高消防救援队伍和相关力量的协同攻坚能力。

2019年,贵州水城“7·23”发生山体滑坡,整个村组几乎被埋在里面,大量人员被困。由于连日强降雨,滑坡山体渗水点多、泥流不断,随时有再次滑坡的风险。现场救援力量昼夜奋战,争分夺秒搜救遇险埋压人员,连续奋战五天五夜,搜救被困人员53人,其中11人得以生还。

2021年5月21日21时48分,云南大理发生6.4级地震。5个小时后,青海果洛又发生7.4级地震。两起大震突如其来、接连发生,消防救援队伍第一时间启动等级响应,向两地派出工作组,当地政府迅速评估灾情、组织力量救援救灾,消防救援总队、支队派出轻重型地震救援专业队,成建制、模块化奔赴震中,开展人员搜救、转移群众、排危除险等工作,周边省份消防救援队伍2500余名指战员迅速集结待命、准备驰援,受到了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

提高科学指挥能力。建立灾害事故视频调度、远程指挥机制,完善了专家辅助决策、遂行作战指挥制度,优化前后方协同指挥模式,并在协调地方政府、统筹救援力量、调动各方资源等方面,探索建立了一整套工作机制。举办化工灭火救援技术、潜水救援技术、绳索救援技术、安全员与紧急救援小组、体能教练员等各类培训班20余期,推行指挥能力考评机制,配齐配强各级指挥岗位干部,提高科学决策能力。

2019年,江苏响水发生“3·21”特大爆炸事故,破坏程度之大、波及范围之广、次生危害之重,远远超出预计。救援力量冒着危险,深入火场,抵近察看、掌握一手信息、综合专家意见、全程评估风险、合理运用力量,掌控处置进程、大胆决策决断,经过82个小时的昼夜处置,先后在爆炸核心区搜救出164人,转移近百种数万吨危险化学品,最大限度地抢救了生命、降低了损失。

面对洪涝灾害这一全新挑战,消防救援队伍积极探索形成“一部六组”的救援指挥模式,即前方指挥部和指挥、信息、通信、后勤、政工、宣传6个小组,协调指挥各方救援力量,历经三年实战磨合,日趋完善成熟。2021年,在河南抗洪抢险救援战斗中,“一部六组”指挥模式发挥了关键作用。

试点推进现代化指挥体系建设

随着救援任务日趋繁重,如何更好地提高消防救援队伍在紧急情况下的组织指挥效率显得尤为重要。改革转制以来,面对“全灾种、大应急”的形势任务和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队伍建设方向,应急管理部提出了建设现代化指挥体系的任务要求。

三年来,消防救援局坚持党委统筹、主官主抓、部门协同,深入剖析当前消防救援队伍作战指挥中最迫切、最突出的矛盾焦点,聚焦基层一线,围绕打赢制胜,从响应、指挥、联动三个方面入手,通过在北京、四川、大连开展一系列试点建设,初步探索出一套较为完整的、新型的现代化消防救援指挥体系,提高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能力水平。

在预警响应上,规范应急响应分级,建设了应急预案数字化管理平台,组织修订总体应急预案和各专项应急预案。建立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标准体系,推进跨部门、跨地域的灾害事故预警信息共享。优化自然灾害监测站点布局,利用物联网、遥感、视频识别、5G等技术,提高灾害事故监测感知能力。

在协调指挥上,制修订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的组织架构和具体要求。建立国家应急指挥总部指挥机制,省、市、县建立本级应急指挥部,形成上下联动的应急指挥部体系。推动完善“扁平化”调度指挥机制,依托遍布全国的1547个119接处警平台统一调度相关救援力量。

在应急联动上,加强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完善军地协同联动机制,构建响应、指挥、协同、处置、保障为一体的应急救援联调联战运行模式。下一步,还将加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城市群及长江、黄河等流域应急救援协同联动,强化重大风险的联防联控。

走好消防队伍多元化发展之路

进入新时代,消防工作面临着新形势和新要求。如何优化力量布局,是履行“全灾种、大应急”职责的关键因素。下一步,消防救援局将以打造“重点驻防、覆盖全国、及时响应、高效处置”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为重点,统筹多种形式力量发展,更好地发挥资源整合效能。

国家层面,消防救援局将依托消防救援队伍,合理布建“国家、区域、省域、市域”机动和拳头力量。按照就近调配、快速行动、有序救援的原则,在黑龙江、河北、湖北、广东、四川、甘肃等省份,布点建设6个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建精9支国家级救援队,包括1支中国救援队、6支国家特种灾害救援队和2支搜救犬专业机动支队,打造机动性好、攻坚能力强的尖刀力量。同时,提请中央出台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指导意见,壮大“专职队”、规范“志愿队”,走多元化力量发展之路。

地方层面,将建强华中(河北)、东北(辽宁)、华东(浙江)、华南(广东)、西南(重庆)、西北(新疆)6支专业机动支队;建实31支省域救援队,全面建设市域救援队;支持西部地区根据灾害事故特点建设专业救援队,确保力量分布更加均衡、处置更加高效。

乡镇基层,将以推进乡镇消防站建设为重点,打造统一指挥、专兼结合、一队多能的乡镇(街道)应急救援队伍。在村(社区)推动组建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在一定规模的单位推动建立微型消防站,提高先期处置和自防自救能力。

防火篇 精准施策 筑牢高质量消防安全“防火堤”

“应势而动、顺势而为”。面对消防监督执法大变革,三年来,消防救援队伍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训词精神,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践行初心、转型强能,精准防控重大安全风险,精确指导压实条块责任,直面疫情防控新挑战、新形势,有效提高全社会消防安全水平,确保了全国火灾形势持续平稳。

齐抓共管打造共建共治新格局

消防事业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和社会和谐稳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三年来,消防救援局充分认清消防事业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新要求,奋发有为、主动担当,紧紧牵住消防安全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做好“主推手”,逐级压实各级政府、行业部门、基层单位消防工作责任,全面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消防安全格局。

顶层推动,依托政府抓防控。充分发挥考核、巡查“指挥棒”作用,会同应急管理部安全生产综合协调司组织开展省级政府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着力依托考核巡查推动责任落实,用好成员单位考核平台,突出考大项、考关键,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推动解决制约本地消防安全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根源性问题,切实增强消防工作考核权重和实效。充分利用国务院安委会平台,以国务院安委会名义对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重大火灾隐患进行挂牌督办,推动党委政府落实领导责任;围绕重大活动、节日庆典,部署发动各级政府和相关行业开展综合治理;依托国务院安委会主任办公例会,通报行业系统消防安全形势,明确相关部门整治职责,研究制定了整治推进措施,协调解决工作重点难点问题。

共建共治,依托部门抓联防。首次对国务院安委会39个成员单位进行考核,进一步压实有关行业部门监管责任。与教育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健委、国家文物局等多部门加强联动,针对消防安全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培训机构、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历史文物建筑安全等专项整治活动。针对密室逃脱、私人影院、剧本杀等新业态新风险,推动文旅部等部门厘清行业监管责任,强化联合整治。

自查自改,依托企业抓自治。引用信用监管理念,制定出台了《消防安全领域信用管理暂行办法》,督促单位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对消防安全失信行为单位和责任人,依法依规实施惩戒措施。量身定制“三自主两公开一承诺”管理模式,推进大型商业综合体达标创建活动,专题部署进一步加强大型商业综合体火灾防控工作,集中开展安全自查、分类培训、设施维保、电气检查、综合演练、制度清理和安全承诺等“七个一”活动,督促单位落实主体责任。通过综合运用失信黑名单、联合惩戒等市场化手段,有效牵引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深入推进单位风险隐患“自知、自查、自改”和公示承诺制度,培养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明白人”,健全消防安全自主管理机制,降低火灾风险。立足形势任务,针对“不会查、查不出”问题,编制大型商业综合体、文博单位、密室逃脱、文物等重点单位《火灾风险指南》和《检查指引》,指导社会单位辨识火灾风险,建立管控清单,评估风险等级,落实强化管控措施,健全消防安全自主管理机制。

群防群治,依托基层抓力量。指导各地梳理分工、主动作为,推动基层消防监管力量建设。结合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和火灾教训,下发加强基层消防力量建设和火灾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新时代消防工作形势任务,全面强化县乡村消防安全体系建设,从加强基层力量建设、强化乡镇(街道)消防安全管理、抓好消防安全重点风险隐患治理、强化保障落实,壮大防火事业编、消防员、专职消防队,统筹推进城乡消防安全治理,夯实火灾防控基础。

靶向治理瞄准薄弱环节

“防为上,救为下”。三年来,消防救援局始终将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风险作为根本职责,立足防大火、防巨灾,聚焦“洼地”找症结、抓重点,坚持标本兼治、远近结合,力求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有效稳控全国火灾形势基本盘、基本面。

全力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将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列为三年行动首要工程,下发通报,列出清单,编发指引,指导各地累计对13万个小区、57.9万栋公共建筑消防车通道进行施划,清除固定障碍物28.6万余处,查处违规占用、堵塞行为6.7余万起,规划新增车位120余万个。

深化文博单位消防安全治理。会同国家文物局推动各地完成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挂牌督办的33家文博单位重大火灾隐患整改销案,组织对762家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展专项检查,督促建立消防管理团队和专职消防队伍,及时消除隐患。

加强涉油企业消防安全检查。指导各地开展涉油消防安全检查,共排查企业7687家、重大危险源22325处,督促整改隐患2.5万余项。以应急管理部名义下发通知,明确各地消防救援机构和应急管理部门联合监管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五项工作机制,开展联合督导检查,共同推进危险化学品企业消防安全风险管控。

强化城镇燃气专项整治。结合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开展燃气经营企业消防安全风险和重大隐患单位、涉及受用管道燃气或瓶装液化气的餐饮经营场所、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燃气隐患排查整治。

开展密室逃脱类场所消防安全风险隐患分析研判。针对密室逃脱、剧本杀等新业态场所消防安全风险,开展重点调研摸排,分析存在的风险和隐患,针对密室逃脱类场所没有定性,管理存在的安全模糊地带、监管盲区,进行跨前一步分析,跨前一步考虑,提出推动文旅等部门落实监管责任,公安部门纳入特种行业范畴。

扎实推进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

自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开展以来,消防救援局以此为契机,高位部署、科学统筹,扎实推进打非治违,深入排查整治火灾隐患,全面净化消防安全环境,有效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风险。

抓好上下联动。组织对31个省级方案和地市方案进行专项评估,督促各地细化完善,增强方案措施针对性和个性化。细化专题项目、年度重点任务清单,先后11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视频会,督促各地跟进落实,形成“上下联动、互相促进”的工作局面。将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明确的4项重点督办攻坚任务(大型商业综合体示范创建、高层建筑专项整治、异地扶贫搬迁高楼隐患整改、“多合一”场所电动自行车治理)作为重中之重,紧盯不放、一督到底。

坚持关口前移。紧盯大型商业综合体、高层建筑、大型油气储存、电动自行车等高风险场所领域,实行分类排查、分类整治,督促各单位开展消防安全风险评估,确保消防安全。组织开展大型商业综合体示范创建活动,分三个阶段培树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典型样板,围绕“八项措施”工作主线,突出“管、查、灭”重点环节,全面开展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管理达标建设工作。针对老旧高层住宅、使用功能复杂的混合体、擅自改变使用性质的高层建筑,进行摸清底数、建立清单、分类整治,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工作的通知》,组织各地开展高层建筑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针对“小火亡人”“沿街门店”事故多发情况,专门下发通知,提出发动基层共治,严格整治要求、加强源头管控、突出靶向宣传、坚持“救人第一”等五项22条硬性措施。

抓好正反激励。建立调度会商、研判评价、督导交办工作机制和信息交流平台,实行清单管理、项目推进、挂图作战,通过正向引导和反向警示、专项评估和量化评价,督促各地务实高效推进三年行动。组织开展异地交叉督导和专项工作督导,针对督导检查发现的问题和有影响的火灾事故,及时下发通报,跟踪督办整改。充分利用“三机制一平台”,定期根据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赋分,督促跟进工作落实,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

提质强能锻造过硬队伍

面对提质强能大考,三年来,消防救援防火监察队伍坚持“打铁还需自身硬”,紧密结合专业特点,牢固树立主业意识,强化业务培训交流,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强化业务培训。组织开展消防监督人员业务培训班,创新“基础理论加实景实训、线下授课加线上直播、内外专家带业务骨干、集中练兵加常态培训”四种模式,切实补齐能力素质短板,全面提高队伍业务能力。针对“队伍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方式方法”不适应,通过现场观摩、座谈研讨、专题部署等方式,统一思想、启迪思维、提振士气。针对专兼职火调员、消防监督员和消防救援站指战员等不同岗位,分级、分类编写全国火灾调查系列培训教材。

强化执法练兵。从消防监督工作特点出发,制定印发了《防火岗位大练兵工作方案》,以练促建、以比促学,大力培树消防监督岗位典型。坚持将深化消防执法改革与火灾防控实践相结合,试点先行,探索消防员开展监督执法的方式与路径,推行“防消联勤”工作模式,多渠道充实扩大执法队伍。建立全国防火监督人才库,通过参加明查暗访、督导检查消防安保工作,锻炼队伍,提高能力。

强化火灾调查。积极发挥火灾调查工作基础作用,推动机制改革创新。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火灾调查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火灾延伸调查强化追责整改的指导意见》等,规范延伸调查内容和下一步工作重点,细化火灾调查任务清单,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按“项目管理”方式推进。建立和固化完善复盘制度,对火灾“全链条”审视,深挖背后原因,建立防控长效机制。搭建火灾调查一体化办案平台,力争通过火灾调查数据研判分析,服务火灾防控现实斗争。打造火灾调查学术交流平台,组建全国火灾调查技术学术工作委员会,强化火灾调查科技支撑。

科技篇 攻坚克难破坚冰,科技赋能消防发展新动力

创新发展,道阻且长。消防救援事业发展,无论是提高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水平,还是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能力,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改革转制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科技创新高度重视,消防救援队伍努力抓住现代科技高速发展契机,强化履职担当,对标“全灾种、大应急”的职责定位,对标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部署和做到科技自立自强要求,加快了科技强消步伐。

消防安全屡添“利器”

2021年10月21日,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隆重开幕,一批“大国重器”集中亮相北京,让公众“零距离”畅享“科技盛宴”。其中,多功能化学侦检消防车的展示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悉,改革转制以来,消防科技创新成果显著,消防“利器”频频添新。

三年来,各级消防救援队伍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应急管理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瞄准消防实战重大需求,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一批先进适用科技成果。科技创新对消防救援事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关键技术装备实现重大突破。“远程探测3公里外、200多种危险化学品气体”的多功能化学侦检消防车打破了国内化学侦检消防车全部依赖进口的窘境。车载起降无人机、防爆机器人能够开展立体协同侦检,实现侦检和处置作业无人化、远程化、立体化。采用国际首创技术的无源冷却正压式消防氧气呼吸器,能在不需要更换冷源的情况下,为消防指战员提供长时间可靠呼吸防护,可有效减轻高强度作业负重,避免因呼吸防护时间短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多模融合的生命探测作业平台,融合雷达、音频、视频、微震等功能。在泉州“3·7”坍塌事故救援中,利用该成果在事发后的52小时、69小时先后成功救出3名幸存者,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自行走式智能消防炮、举高喷射机器人等自主研发装备,为有效解决大型石化储罐火灾扑救等技术难题提供有效利器。

服务消防救援实战成效显著。基于窄带物联网的智能火灾预警系统,为“九小”场所、沿街商铺、群租房、老旧高层住宅、临时建筑、文物古建筑等场所提供了防止“小火亡人”的技防利器;在火神山医院、湖北鄂州防疫应急医院等多地“小汤山”模式医院病房安装,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效的消防安全保障。特高压换流站阀厅防火抗爆封堵技术首次提出“防火与抗爆分离”设计原则及防火抗爆设防目标,创建了超大截面封堵系统通用评价体系,攻克了系统防火、抗爆、快速安装拆卸等多项关键技术,在10余个特高压换流站工程中应用,为我国特高压输电工程安全运行保驾护航。内置大流量便携式电泵的发电供水排涝装备,便捷灵活、扬程高达50米、持续运转时间长达一个月以上,适宜用于狭小、高落差等难以取水排水的地方,在2021年的河南抗洪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消防设施现场检测技术装备,支撑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为“全国两会”“建国70周年庆典”等重大会议活动的成功举行保驾护航。火灾现场勘验与精准物证鉴定技术,为江苏响水“3·21”等重特大疑难火灾爆炸事故提供现场技术支持,为各级消防救援队伍累计出具物证鉴定报告近2万份,为全国装备技师、火灾调查人员等开展专业技术培训累计百余次、参加人员2万余人,为基层技术人员业务能力提高发挥重要作用。

基础科研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应急管理领域唯一的消防与应急救援国家工程实验室通过验收并稳步开展优化整合工作。工业与公共建筑火灾防控技术重点实验室、灭火救援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火灾防治技术重点实验室等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成功获批,辽宁省消防大数据重点实验室圆满完成建设任务,为提高火灾防控和灭火救援科技创新水平奠定基础。隧道火灾全尺寸模拟试验平台、火灾监测预警与蔓延防控技术实验室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科技基础设施平台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为消防应用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依托隧道火灾全尺寸模拟试验平台成功开展了高速列车整体实体火灾实验,标志着我国成为继加拿大之后世界上第二个具备准确测量轨道交通工具燃烧特性能力的国家。

大数据加持“智慧消防”

坐落在北京东二环附近的吉祥里社区现有居民楼20栋,人口7200多人。产权单位多、消防隐患种类繁杂、消防设施设备短缺、小火情零星散发的状况一直是困扰社区安全的难题。但自从2021年安装居民社区“智慧消防”管理系统以来,情况有了明显好转,半年多来没有发生一起火情,居民安全感大大增强。“智慧消防”已成为推进消防安全向更高水平迈进的必由之路。

三年来,“智慧消防”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蓬勃发展,消防业务与科学技术深度融合的应用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一方面,消防救援局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标准体系,包括1部国家规范和10部国家标准,实现了远程监控系统各环节的全覆盖。各地也高度重视“智慧消防”发展,推动将其纳入当地“十四五”消防事业发展规划、“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框架,做到了同部署、同推进,大力提高消防工作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另一方面,消防救援局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可执行的“智慧消防”顶层设计方案和技术参考模型,为全国各地“智慧消防”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各级消防救援机构立足于满足火灾防控“精准化”、消防救援“智能化”、执法工作“规范化”、队伍管理“精细化”的实际需求,通过全面感知、深度共享、协同融合、集成服务,实现“智慧感知、智慧防控、智慧执法、智慧指挥、智慧作战、智慧管理”,切实做到“事前提早预测、事发快速报警、事中态势研判、事后灾害评估”的全过程精细化和数字化,实现精细化动态管理和科学化高效处置。

据悉,当前所有消防救援机构的各类监督执法活动已实现了网上流转,执法质量实现网上考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基础信息实现网上获取,城市消防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相关数据正在逐步实现网上汇集。据相关数据表明,全国已有10万余家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接入消防设施物联网监控系统,在各类单位场所推广安装电气火灾监测设施5万余套,在“三合一”场所、小店铺推广安装独立式火灾报警器300余万个,在居民社区建成电动车智能集中充电点10万余处。一些科技信息化发展较好的地区,通过整合城市消防远程监控、智慧用电、智能预警、智能充电桩、单位自主管理等系统,打造“智慧消防”智能管控平台,并与政府部门交互共享信息数据,实现对重点单位故障维修、消防用水、火灾等信息情况实时掌控,以及历史数据自动分析、风险等级量化评定、工作建议自动推送。

同时,消防救援局还建设了消防信息网、指挥调度网,以及覆盖各级的消防视频会议系统,依托图像和语音综合管理平台,全面汇聚卫星、3/4G图传、营区监控等图像资源,为业务应用、视频会商、指挥通信等提供可靠支撑。统一规划建设了消防救援局、总队、支队三级消防实战指挥平台,汇集全国近3700万余条重点单位和业务数据,加载8800余万条地理信息,初步实现“一张图”指挥调度、展示分析和辅助决策。研发了可覆盖全国的消防安全社会化云服务平台,构建城市消防安全“点、线、面”的全域覆盖监测网络。开发了灭火救援数字化预案管理应用平台,为消防指战员熟悉演练、战例复盘、作战指挥推演、三维场景展示等提供辅助工具支持。建设了消防智能指挥系统,为各级指挥员提供现场信息多元化、态势评估智能化、辅助决策科学化的消防指挥交互平台。建立消防应急通信技术体系,研发消防宽窄带融合通信系统、新型地下应急通信装备等系列装备,形成空天地一体、现场快速覆盖、宽窄带融合的消防应急通信网。

抓住科技创新,便抓住了消防事业发展的牛鼻子。三年来,全国部属消防科研机构和消防救援队伍累计承担了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12项,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43项,局级科技计划项目110项;155个项目通过绩效评价,产出成果275项,获授权专利444项、软件著作权162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9项、厅局级科技奖励16项、社会科技奖励46项。

“十四五”时期,消防科技创新将牢牢抓住现代科技高速发展契机,坚持“两个至上”,强化履职担当,树牢底线思维,积极融入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全局,严格遵循消防安全风险隐患量大面广,对有效防范化解、灾害事故频发多发、高效救援处置提出的新要求,准确把握“全灾种、大应急”职责使命为消防科技创新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支撑消防事业跨越式发展。

科技创新对消防救援事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后勤装备篇 抓住“主动权” 锤炼后勤保障“真功夫”

“自古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兵精粮足,战无不胜。”在某种意义上讲,前方打胜仗关键靠后勤保障跟得上。就消防战斗而言,消防指战员迅速投入灭火、防汛、抗洪、抢险一线,想要取得抢险救援胜利最终离不开精准高效的后勤保障工作。

强后勤就是赢得“主动权。”三年来,消防救援队伍以习近平总书记训词精神为引领,在应急管理部党委和消防救援局党委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三转变一提升”为主线,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谋求新发展,全力推动后勤装备工作转型创新,基本形成了“灾种全面覆盖、力量全域辐射、区域相互补充、管理高效规范”的保障新格局。

聚焦职能使命,全面实现装备建设跨越式发展

“应急使命·2021”抗震救灾演习中,消防指战员运用地震救援模块车、破障车、八爪鱼挖掘机、破拆机器人、侦检无人机等新装备,探索出救援的新技术、新战法。由量变到质变,三年来,消防救援后勤保障工作始终坚持向装备要战斗力,不断优化装备性能结构和配备体系,奋力推动队伍装备建设由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

围绕“全灾种”,提高装备配备层次水平。以实现专业化、体系化、标准化为目标,拓宽装备配备广度,加快装备提档升级,新增各类消防车6320辆、消防船艇1560艘、消防员防护装备230万件(套),针对地震、泥石流、洪涝、台风、山岳救援的15类专业装备、100余万件套,完成了27支国家级专业队和2800余支专业救援队建设,中国救援队的装备配备顺利通过了联合国国际重型救援队测评,装备建设实现了从有到专、从专到精的跨越。

立足“大应急”,优化车辆配备实力结构。坚持目标导向、任务牵引,组织专业团队重点攻坚,研发了多用途、易维护、低成本、高机动的多功能勤务保障车,并为西部8省(自治区)总队统一采购配发635辆,与现有救援车辆形成梯次,承担“四个第一时间”救援任务(第一时间达到现场、第一时间侦查灾情、第一时间信息反馈、第一时间实施救援),契合多元化救援任务,满足队伍实际需要。同时,向西部地区基层配发了抢险救援消防车138辆和供液消防车31辆,助力西部地区车辆装备升级换代。

探索“新技术”,推进新式装备应用推广。为深入贯彻落实应急管理部党委书记、部长黄明关于加强新型装备研发和调配力度的指示精神,积极开展无人机、机器人等新技术装备的研发与应用。指导广东、上海、江苏、浙江总队深入开展无人机、机器人试用测试,推动西藏消防救援总队配备使用堰塞湖大型冲刷排障机器人;跟踪指导河南消防救援总队、山东消防救援总队研发试点高速公路警戒专用车,强化高速救援安全防护能力;完成新型大流量多功能供液消防车的验收与试点配备工作。新装备配备应用,使得装备与实战深度契合、高效协同。

聚力一线攻坚,战勤保障体系建设促进战斗力提升

2021年的河南暴雨救援中,饮食保障车的出现让消防指战员告别了啃方便面、吃凉馒头充饥的景象,通过“六车”联保加强阵地、营地两个保障,打造了“有床睡、有饭吃、有衣换,伤病可及时治疗、车船装备可及时维修、耗材油料可及时供应”的战时保障标准,这一转变仅仅是改革转制以来,战勤保障体系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缩影。三年来,消防救援队伍始终将战勤保障作为战斗力新的增长极,战勤保障队伍做大做强,战勤保障车辆成组配套,在灭火救援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应急保障的制度机制持续完善。消防救援局制定出台了《消防救援队伍应急装备物资保障体系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队伍各级围绕贯彻落实《纲要》制定了实施方案,紧盯“全灾种、大应急”实战保障需要,聚焦同时应对多起重大灾害的救援任务,按照“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平时服务、战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协作共享、专常兼备”的保障原则,紧扣“保障力量、物资储备、前送手段”三要素,加强实物储备、落实产能储备、完善社会储备、优化投送机制。推动装备物资保障从以前的“库存导向的有什么保什么”,向现在的“需求导向的要什么保什么”进行转变。

应急救援的保障基础全面夯实。截至目前,共建立国家级装备物资储备库8个,省级装备物资储备库67个,构建了“一点需求、多点调拨、全域支援”的保障网络,装备物资存储量达到270万件套,较转制前增长了48%。储备的结构更加科学、性能更加先进、管理更加精细。在2021年的河南抗洪抢险中,通过主动掌握灾区应急救援物资需求,有效统筹全系统乃至全国资源,第一时间向当地调拨冲锋舟300艘、救生衣2万件、排涝泵组200台,调集大型排涝车辆设备370台套。

战勤保障的实战功效更加凸显。聚焦“平时战时相结合、自保联保相统筹、物保技保相配套、保障管理相协调”的建设标准,建设了31个总队级战勤保障中心和227个支队级多种形式战勤保障队。围绕“物资供应、装备维修、卫勤医疗、生活服务”等重点任务,建立战勤保障骨干团队,配备专业战勤保障车辆1371辆,制定了“六车联保”的保障标准,组建了60个大型应急战勤保障编组。强化社会资源整合利用,强化与社会企业单位联勤联保,队伍的投送方式从公路运输、自行组织为主,转变为前后方一体联动、陆海空一体投送,投送时间较转制前缩短30%,基本构建了12小时全域保障圈。转制以来,在江苏响水“3·21”特大爆炸事故救援、江西、安徽、河南等多地区多流域洪涝灾害救援、“应急使命·2021”抗震救灾演习等历次重大救援、演习任务中,战勤保障力量同步遂行、优质保障、持续高效,为队伍打赢攻坚提供了有力支撑。

践行基层至上,后勤业务建设助推改革攻坚

牢固树立“后勤不后、保障先行”理念,站在“保打赢、强战力,暖兵心、促稳定”的高度,把保障服务做精做细,使改革红利惠及广大指战员。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制以来,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支持,通过新建、翻建、改建等方式,共建成投入消防救援站1528个、地市级以上战勤保障基地或储备库60个、地市级以上训练基地56个,室内体技能训练馆147个。目前,全国消防救援队伍共建成投勤各类消防救援站8227个,地市级以上战勤保障基地或储备库414个、训练基地256个,室内体技能训练馆526个。

创建消防被装体系。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救援衔标志式样和佩带办法》等法规的正式出台,研发设计队旗、队徽和8大类、350个品名的消防制式服装服饰,申办7大类、104项外观设计国家专利。圆满完成19万名消防救援指战员、20万名专职消防员和消防文员的换装工作,整个队伍的形象气质焕然一新,“火焰蓝”成为中国消防的全新符号和闪亮“名片”。全国消防救援指战员首次换着专门制式服装和标志服饰,在中国消防史上具有第一次的里程碑意义。同时,全面规范防护服装外观标识,增设消防救援队伍独有的胸标和胸徽,提高防护服装质量性能,着力破解防护服装型号繁杂、规格不一,影响作战效能发挥等突出问题。

强化车辆牌证保障。积极对接协调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财政部、交通运输部等8个部门,组织全国消防救援队伍完成了符合执行和保障应急救援任务规定的4万余辆车改挂应急救援专用号牌,2万余辆车改挂地方普通号牌,5万余名消防救援指战员换领地方驾驶证,并制定下发了《消防救援车辆牌证核发与管理暂行规定》,规范队伍车辆牌证核发与管理。

加速科技赋能,全力打造信息化后勤装备管理体系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迭代发展,消防救援局准确把握发展潮流,加快后勤信息化建设“提档升级”,通过信息化平台建设,将装备管理、被装管理、营房管理、牌证管理实现全流通管理和线上运行,“重塑”后勤装备信息化管理理念,真正实现对后勤装备信息的高效归集、共享和管理使用。

加强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研发基于物联网的装备管理系统,申请专用装备物资编码,制定3项基础标准,实现了企业注册、产品信息录入、信息审核、平台统一发码、数据共享交换等全流程信息采集和装备物资出入库、采购、维修、保养、点验、报废等环节的全生命智能化管理;研发消防装备采购信息网,及时发布各级装备工作动态、采购公告、政策法规、技术标准、装备信息、科研成果等信息,实现了对消防装备采购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有效解决了装备采购信息不对称、价格不透明等问题。

建设被装信息化服务平台。优化被装软件系统功能设置,建成面向全体消防救援指战员的开放式信息服务系统,全面实现对500多项被装发放标准、1600多项被装号型参数、9100多个被装业务管理账号等被装数据的网络化管理。制定了《消防被装二维码编码规则》,实现消防被装实物“一个品种一码、任一单件产品一码”的精细化管理模式,二维码标签技术已全面应用于消防被装的水洗标签和外盒包装,可使用手机等快速读取制造信息,为质量溯源、打击仿冒等提供坚实技术手段。

推进营房基建项目信息化建设。研发新版营房管理系统,打造“一体化”营房管理平台,完成营房实力、基建工程、住房管理、信息查询、可视化地图等平台模块搭设,可实时查询每个营房基建项目的实时状态,包括投资立项主体、结构形式、土地房屋性质、水电气热等市政条件、营区营房使用功能等,并具备不同投资主体、不同建设方式、不同管理使用性质等横向和纵向的查询对比,实现营房管理从项目计划到建成投用以及拆除处置的全寿命信息化管理,为各地营房建设管理提供高效的辅助决策依据。

全面应用车辆牌证管理系统。组织研发应急专用牌证管理系统,优化车辆牌证办理流程,实现资料审核、信息核对、手续审批网上办理,之前办理车辆牌证需要从驻地到北京往返多次,通过信息化系统运用,做到了“最多跑一次”,办理时间大幅缩短,得到基层普遍认可。同时,对接工信部数据库,实现了车辆数据自动提取,快速判定车辆是否安全合规,进一步提高了专用号牌核发管理的信息化、科技化水平。

猜你喜欢
救援队伍消防
《消防界》征稿启事
紧急救援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3D打印大救援
漫画说消防
消防也幽默
救援行动
紧急救援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