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病药物对尿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及其对策分析

2021-08-18 01:48陈素双李曲文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13期
关键词:氯丙嗪氯氮利培

陈素双 李曲文

1.福州市精神病人疗养院检验科,福建福州 350008;2.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福州 350001

近年随着药物的不断研发与推广,临床用药品种越来越多。但有研究表明[1],临床中某些患者服用药物后会影响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而有可能影响疾病的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预后的判断。尿常规为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实验室检测项目之一,主要应用尿液分析仪进行检测,其具有样本采集方便、检测简单、报告迅速、费用低等优点,对于泌尿系感染、肾结石、糖尿病等多种疾病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目前已有研究证实[3],尿样本的存放条件、送检时间等均会影响尿液分析仪检测结果,但关于药物对尿常规结果的影响报道较少。笔者所在单位为精神病专科医院,抗精神病药物为常用药,但有文献指出[4],精神病药物可引起患者生命体征、生化指标改变。现为进一步明确抗精神病药物对尿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本研究选择我院需要服用氯氮平、氯丙嗪、利培酮的132例精神病患者和44例未服用过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用药前后尿常规指标变化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4—12月在福州市精神病人疗养院就诊的132例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5(DSM-5)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②年龄18~60岁;③自愿配合进行尿常规检查,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心肺肝肾、内分泌疾病;②在纳入研究前1周内服用过抗抑郁、抗精神病、抗躁狂药;③于妊娠期、哺乳期的患者。根据患者所用治疗药物不同分成三组,其中,氯氮平组(n=44)女19例,男25例,年龄24~57岁,平均(34.05±8.63)岁,病程4~15个月,平均(9.02±4.09)个月;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69~94分,平均(80.52±9.74)分,临床表现:16例认知障碍,14例情感障碍,14例感知障碍;氯丙嗪组(n=44)女21例,男23例,年龄21~58岁,平均(34.87±8.15)岁,病程2~14个月,平均(9.19±4.01)个月,PANSS评分65~95分,平均(79.95±9.91)分,临床表现:13例认知障碍,15例情感障碍,16例感知障碍;利培酮组(n=44)女20例,男24例,年龄22~58岁,平均(33.62±9.09)岁,病程3~14个月,平均(8.69±4.21)个月,PANSS评分63~92分,平均(80.05±9.82)分,临床表现:17例认知障碍,13例情感障碍,14例感知障碍;另选2019年4—12月在福州市精神病人疗养院就诊的44例未服用过抗精神病药物的首诊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对照组,女22例,男22例,年龄25~60岁,平均(34.25±8.96)岁,病程1~10个月,平均(8.11±5.07)个月,PANSS评分60~95分,平均(80.78±9.69)分,临床表现:19例认知障碍,12例情感障碍,13例感知障碍。四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

1.2 方法

在四组患者开始用药前、用药4周后进行尿常规检查,具体内容:①仪器和试剂:优利特URIT-1600全自动尿液分析仪(桂林优利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及其配套试剂盒(生产批号050401)、校准品(生产批号176287)和质控品(生产批号20181012);奥林巴斯CX31显微镜(日本奥林巴斯株式会社)。②尿样本采集:指导患者应用一次性无菌采样尿杯采集中段尿,样本量大约为20 ml。③全自动尿液分析仪检测:取适量样本倒入全自动尿液分析仪的专用检测试管中,按照说明书步骤测定样本中尿白细胞、尿酮体、尿糖、尿胆红素、尿蛋白质。④镜检:在进行尿液分析仪检测的同时进行镜检,将尿样本均匀取适量样本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尿液中红细胞、白细胞、管型、上皮细胞、结晶。

1.3 观察指标

比较对照组患者首诊以及三组患者用药前、用药4周后尿液分析仪测定尿白细胞、尿酮体、尿胆红素、尿糖、尿蛋白阳性率以及镜检红细胞、白细胞、管型、上皮细胞、结晶阳性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四组患者尿液分析仪检测结果比较

对照组患者与氯氮平组、利培酮组、氯丙嗪组患者用药前的尿白细胞、尿酮体、尿胆红素、尿糖、尿蛋白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氯氮平组、利培酮组患者用药后的尿酮体、尿糖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氯丙嗪组用药后的尿胆红素、尿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氯氮平组、利培酮组用药后的尿酮体、尿糖阳性率显著高于用药前(P<0.05),其余指标用药前后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氯丙嗪组用药4周后的尿胆红素、尿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用药前(P<0.05),其余指标用药前后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四组患者尿液分析仪检测结果比较[n(%)]

2.2 四组患者尿液镜检结果比较

氯氮平组、利培酮组、氯丙嗪组患者用药前后的尿镜检红细胞、白细胞、管型、上皮细胞、结晶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氯氮平组、利培酮组、氯丙嗪组各项指标的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四组患者尿液镜检结果比较[n(%)]

3 讨论

尿常规为临床最常见的临床检验项目,其不仅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治疗提供客观依据,还可通过分析尿液生化成分变化来判断其他系统疾病,并能够监测抗生素、激素等一些临床药物的安全性,将其不良反应及时寻找出来。然而在实际检测操作过程中,检查结果在饮食、药物、检测环境等一些因素影响下极易不符合实际病情。在临床检验中,某一指标在健康人群中的95%范围称为正常参考区间,而超出指标参考区间的受检者临床会判断其机体出现病理改变,需引起医师注意[5]。有研究指出[6],大部分抗精神病药物在肝脏经肝酶催化后需要经过肾脏肾小球滤过后成为尿液成分排出到体外,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尿液检测结果。本研究为明确抗精神病药物对尿常规的影响,对服用氯氮平、利培酮、氯丙嗪前后的尿常规进行检测,发现氯氮平组、利培酮组用药后的尿酮体、尿糖阳性率显著高于用药前和对照组(P<0.05),而氯丙嗪组用药后的尿胆红素、尿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用药前和对照组(P<0.05),但四组患者用药前后的尿镜检红细胞、白细胞、管型、上皮细胞、结晶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氯氮平、利培酮、氯丙嗪三药使用后均可导致尿常规异常,其中,氯氮平、利培酮表现为尿酮、尿酮异常升高,氯丙嗪见尿胆红素、尿蛋白异常。

氯氮平所致的糖尿病在临床中并不常见,刘启龙等[7]的研究报道1例服用氯氮平后并发高渗性非酮症酸中毒的病例。氯氮平属于苯二氮类抗精神疾病药物的一种,现代医学也报道[8-9],氯氮平可通过拮抗5-羟色胺受体、多巴胺Ⅰ受体而使患者的食欲增加,逐渐肥胖,继而产生胰岛素抵抗,或使胰岛β细胞对血糖反应低下,致使体内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升高,超过肾脏的糖阈值,就会出现糖尿病。与此同时,氯氮平影响胰岛功能的同时还会导致血脂异常升高,造成体内脂肪分解显著增多,进而使血液中游离脂肪酸、酮体含量明显升高,故可检出尿酮体阳性[10]。

而利培酮所致的血糖升高在临床较为罕见,有文献指出其机制为[11-12]:服用利培酮可引起药源性肥胖,可引起机体血清瘦素含量显著升高,导致瘦素的生物学效应降低,抑制体内胰岛素分泌能力,极易引起高胰岛素血症,致使血糖升高。

氯丙嗪为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患者用药后尿蛋白、尿胆红素阳性率显著升高,这与药物引起机体肝肾功能受损有关[13]。肝脏为药物代谢的主要场所,其在肝脏经氧化、还原、水解等一系列反应后会产生毒性自由基,致使肝细胞酶的活性降低,影响肝细胞生理功能,造成血液中部分胆红素从胆道排至肠道的含量增多,故在尿液中可检测出胆红素[14]。与此同时,氯丙嗪对中枢多巴胺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促使肾血管变窄,导致肾血流灌注异常,影响肾小球滤过率,故可见服用此药患者的尿蛋白呈阳性[15]。

综上,抗精神病药物可导致尿液分析仪测定的尿常规结果异常,故对于行尿常规的精神病患者需在检测前询问清楚患者药物服用情况,而且对于尿液分析仪检测阳性者需进一步进行镜检复检,以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但本研究所涉及的例数较少,尚不能得出定量结论,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氯丙嗪氯氮利培
氯丙嗪在不同种属肝微粒体中代谢差异研究
西药盐酸氯丙嗪的药理药效及临床合理应用
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氯氮平和氯丙嗪维持治疗的效果分析
猪肉中有安眠药?
认知行为与利培酮联合治疗精神分裂症残留型的临床疗效分析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22例临床观察
利培酮合并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分析
博思清与氯氮平治疗单纯型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利培酮联合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