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桂忠
【摘要】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巧妙运用体验活动设计的四个策略,即创设有效度、有深度、有广度、有真实度的体验式活动,提升道法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重视效度;探索深度;妙用温度;尊重本真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我们从小孩子说起,他起初必定是烫了手才知道火是热的,冰了手才知道雪是凉的,吃了糖才知道糖是甜的,碰过石头才知道石头是硬的……”由此可见,体验在人的成长中的重要性。
体验即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当然,体验活动这一研究主题的提出,不仅仅是基于学科的特点,更是来自我们的实际教学经验。经验证明,品德的获得,其根本途径要靠对各种现象的正确思维和对各种活动的深刻体验。只有把思维与体验很好地结合起来,我们才能使知、情、意、行逐渐达到完美统一,从而形成良好的品德。探究深入、体验深刻是品德教学中体验活动有效性的重要特征,学生主体积极自主的投入,更能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因此,《道德与法治》学科将“体验式”活动融入课堂教学,可以化枯燥的知识为生动的体验,育德于无痕。
环视当下《道德与法治》教学,由于对体验式教学理解认识的偏颇,导致课堂教学中体验式活动的设计与操作出现了一些问题:重知识,轻素养;重形式,轻实质;重过场,轻体验。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如何让体验活动的过程成为道德素养形成的“正确过程”,让学生经历“真体验”和“在体验”呢?笔者认为,体验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可以尝试如下教学策略。
策略一:重视体验活动的“效度”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每一篇课文均有专门的体验活动版块——“活动栏”,依照“活动栏”类型分为展示活动、观察与调查活动、实践活动等,这些活动都是为达成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活动也是针对学生的实际出发,需要他们去观察、操作和探究。
那么,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就要活用教材中的体验活动,在设计时要有“效度”,即对接教学目标与学生学情。
比如,在二年级下册《我是一张纸》一课中,目标1:知道纸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的作用大,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达成目标1,教师设计了寻找身边纸的课前调查体验活动。通过课前找一找,课中说一说、贴一贴、摸一摸等方式促进目标的达成。从课堂交流情况来看,每位学生都参与了调查,学生在不同的场所找到了不同的纸。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又补充了一些比较特别的纸:夜光纸、荧光纸等。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感知纸在生活中的无处不在。接下来,教师还抛出了一个假设问题:如果没有纸,我们的生活会怎样?从课堂上学生的回答来看,学生已经充分认识到了纸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感受到了纸与生活息息相关。这样的设计,让教学目标1的达成更加有实效。所以,只要目标、评价、教学做到了一致性,才能保证体验活动设计是有效的,是指向课时教学目标进而指向课程标准的。
体验式活动教学,要基于学情的基础上设计,将体验活动与学生自身的经验相连接。在执教《这些是大家的》一课中,教师通过发动学生课前开展小调查活动,调查学校的公物怎么样了,然后完成《学校公物调查表》。学生亲眼看到保存完好的公物、遭到损坏的公物,心理产生了强烈的对比,体会到了“公物都是大家的,我们要爱护”的道理。同时,由一所学校的调查数据,引发到10所学校?100所学校呢?这些数字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些庞大。因此,操作时,教师将小组合作计算改成教师和学生用计算器一起算的形式。当学生集体读出一个个惊人的数字时,他们内心的震撼油然而生。
体验活动的设计必须是有效的,有效的标尺就是“目标—评价—教学”的一致性,注重为学生搭建自主道德学习的“支架”。学生通过活动体验,进入到自主道德学习的情境,从而有效地展开学习与价值探究。
策略二:探索体验活动开展的“深度”
在体验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要具有思维的含量,要具有发散性、拓展性。教师要精选对话的话题,开启学生思维,撞击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把握好体验活动设计的“深度”。
例如,在《文化的使者——瓷器》一課中,为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先后设计了这两种形式的体验式活动。
形式一:为了让学生了解几种常见的瓷器,教师设计了这样的体验活动:小组挑战识资料卡。学生每回答出一种瓷器,教师拓展一部分知识,学生兴趣浓厚。
形式二:小组合作,借助多媒体教学中的图文、音频资源,学习瓷器的相关知识以及欣赏瓷器的一般方法,然后填写学习卡,最后选学生代表为瓷器代言,向同学介绍如何欣赏瓷器。
小组识卡竞赛活动中,学生参与热情高涨,但是属于“记忆”的浅层次学习状态。第二种体验活动舍弃了教师领着学的方法,通过为瓷器代言活动教给学生欣赏瓷器的方法,活动的设计不再只是为了营造课堂热闹的效果,而是进行适时的点拨,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
又如,在《神奇的纸宝》一课中,教师以问题串引领教学,提出如下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1.你想了解纸宝的哪些方面?
2.纸宝藏在哪儿呢?
3.你猜探秘岛上会藏着哪些秘密呢?
4.有些纸它不怕水,你知道为什么吗?
学生在教师问题串的引领下,经过内化吸收,进一步提出自己的质疑问题串——
1.纸是怎么发明出来的?
2.纸从哪里来的?
3.纸有什么作用?
4.纸为什么怕水?
5.石头怎么能做成纸呢?书怎么能喝呢?
这些问题串的提出来自学生的深度思考,也串联起整个课堂的体验活动。所以要想将体验活动引向深入,我们在活动设计时要注重以学生的问题为起点,以学科的问题为基础,以教师的问题为引导,提炼优质问题,优化教学设计,促进学生思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