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福成 史云飞 孙华生 吕春光 高鹏
[摘 要]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专业建设改革的有效途径。结合新修订的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补充标准,分析了测绘工程专业认证的要求和特点。以临沂大学测绘工程专业为例,确定了专业培养目标,明晰了毕业要求及其课程支撑体系,对毕业要求分解了37个指标点,设置支撑每条指标点的2~5门课程,并确定各支撑课程对指标点的支撑强度。构建了具有沂蒙精神、创新创业教育特色及先进智能技术的理论教学课程体系,设立了递进式模块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这些探索和实践对测绘工程专业建设奠定了基础,也可对全国同类高校进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提供借鉴。
[关键词] 专业认证;测绘工程;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 2020年度临沂大学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新工科视域下测绘工程专业改造升级探索与实践”(XGKJG2007);2018年度临沂大学教学质量工程项目“‘GNSS原理与应用学生学习评价改革课程”(PJKC1848);2016年度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面上项目“基于流程化项目的测绘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构建”(C2016M025)
[作者简介] 宋福成(1986—),男,山东临沂人,工科博士,临沂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测绘研究;史云飞(1979—),男,山东临沂人,工科博士,临沂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测绘相关的教学、科研与管理研究;孙华生(1980—),男,山东临沂人,理科博士,临沂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测绘教学科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P2;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24-0181-04 [收稿日期] 2021-03-01
一、引言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对各高校工程类专业开展的专门性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通过认证协会认证的工科专业,毕业生学位可以得到其他签约成员的认可[1]。面向新时代科技和产业发展,适应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专业建设和改革是提升我国工程教育质量的必然途径。作为工科门类下的测绘工程专业,主要是研究地球空间实体的数据获取、处理、分析、表达和管理的一门学科,为国民经济建设等提供技术支持和数据保障。截至2020年12月31日,已有包括武汉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30所高校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评估,也有一些高校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进行了相关探索和实践[2-4]。新时代的经济社会发展,对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实时化、自动化、智能化提出了更高要求,测绘工程专业已从“测量制图”为核心的传统测绘向以“空间信息服务”为核心的地球空间信息工程方向发展,这也决定了需要对测绘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等进行优化改革。本文以我国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和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补充标准为依据,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对本校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改革和探索。
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
我国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由通用标准和各专业补充标准组成,现行通用标准于2017年11月修订[5]。2020年6月,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审定批准了《工程教育认证专业类补充标准》,自2021年认证专业开始使用。新修订标准拓宽了专业适用口径,促进学科交叉融合,补充标准的适用范围不再具体到专业,统一为专业类;鼓励学校和专业关注产出评价机制建设,进一步从“课程导向”向“产出导向”转换。
《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补充标准》,课程设置支持学生掌握地球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知识,包括地理时空基准、大地测量与导航定位、工程与工业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与地理空间信息工程以及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相关应用领域的核心概念、基本原理、技术、方法和测绘与地理信息服务相关政策、法规等,培养学生测绘地理信息的数据采集、处理、分析、服务能力[6]。相对于原标准,新标准更宏观更宽泛,仅是对一些核心知识点等做了要求,不再推荐具体的课程。新标准要求课程应设置相应的作业或设计来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同时加强学生实践训练,让学生在大学四年受到足够的专业工程训练和专业实践环节训练。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至少应包含工程案例分析和适当规模的程序设计作业,进一步加强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和计算机能力的训练。新标准删掉了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具体的要求,明确规定毕业设计(论文)完成时间不少于12周,强调选题需有明确的应用背景。综合来看,新修订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补充标准,只给出了需要掌握的核心内容,不再规定应设置的具体课程;进一步加强了工程和实践环节训练,注重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和计算机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延长毕业设计(论文)完成时间,注重應用背景和综合应用能力。
三、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
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必须符合行业和社会需求。测绘可为国土资源、城市规划、交通、地质、矿产、农业、林业、水利、生态环境、电力、国防、城建、减灾防灾等领域提供基础数据。另外,我国相继开展了“数字中国”“智慧城市”等重大战略性建设工程,以云计算、泛在网络、大数据等为特征的地理信息服务与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大量的互联网技术与测绘地理信息相结合的新型专门人才。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也需考虑学校的办学定位。临沂大学正积极创建“全国知名区域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型大学”,面向“十四五”,学校将按照既定战略,努力建成区域一流、省内一流的高水平综合性应用型大学。目前,临沂大学也已入选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高校名单。临沂大学具体办学定位为:学校立足沂蒙,面向山东,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具有沂蒙精神特质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依据行业和社会需求,结合临沂大学办学定位,测绘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富有沂蒙精神特质、创新创业意识、继续学习能力和国际视野,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人文社科知识、计算机应用能力,系统地掌握测绘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前沿测绘技术,接受科学思维和工程实践训练,能在国家基础测绘、城市规划和建设、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等国民经济和社会服务各部门从事测绘工程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开发、研究、教学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毕业5年后能够达到如下目标:(1)具备扎实的测绘理论与技术,能够从事测绘地理信息类项目的技术方案设计、开发、数据采集和处理及组织管理等专业技术工作;(2)具有良好的管理经验、职业道德、团队意识、国际化视野和沟通能力,能够成为团队技术负责人或骨干成员,促进团队发展;(3)具有自主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能够跟踪测绘领域发展动态,不断提升工程实践能力或具备科研型人才的潜力;(4)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备服务社会的担当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