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琳,李玉辉,周 洁
研学作为顶层设计的基础教育改革举措[1],是对知识和真理教育的实际体验与再形成,是思想、行动与社会并轨的潜在动力,是学习知识回归本源的路径。新时代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培养德智体美劳新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是目标、行动与未来的协同,研学内容和方式需要与时俱进。如何让知识学习从记忆变成自主发现、研究的过程是近年来教育界所关注和探讨的议题[2]。如何发挥研学在校园、课堂、家庭、社会教育中的纽带作用,需要通过实践让知识的习得重新回归本源,获得时代的心灵启迪。地理作为地面事物的“结构—过程—功能”的知识与机制载体,是人类从纯自然状态认知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空间演变的创造,是不断探知与凝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过程[3][4]。本文从地理范例入手,通过对地理研学育人选例的分析,阐述新时代研学如何从具体课程入手,落实研学育人功能。
研学选例应思考如何从具体的、面向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的学科课程内容、过程、评价向宏观的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渡和转变。人地关系的发展经历了纯自然状态、纯利用带来的自然结构—过程—功能的退化的人地矛盾,再到人类工程提升生产力,修复自然、保护自然,实现追求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发展阶段[5]。城市发展过程是人地关系发展的一个缩影。发挥研学潜在的多学科综合优势,需要建立面向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育人取向以及具体、可实现的范例。
201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中有1994 年“引洱(海)入宾(川)”工程考题(如图1)。这是云南区域地理和引水工程系统内容进入全国考卷,主要考查学生的地理综合分析(决策)能力。与此相对应的是1942年的地理考察报告——《云南大理县之地文》提出了该考题的问题与解决建议:“洱海平面,高出宾川坝子约三百尺;引洱水灌溉宾川坝子中之田地,就地文之观点言之,颇为方便,但从工程之观点言之,规模仍极伟大,工程费用,与加农田所获纯利之比较,是否值得,尚需详测及考虑耳。”[6]这份报告展现了区域地理考察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人类的关系。20 世纪80 年代后期,云南省人民政府“引洱入宾”,建成了云南热带亚热带水果基地,是当地脱贫致富的重要基础工程。1942 年的地理区域考察建议与1994 年建立的工程成为了2019 年全国文科综合卷地理试题材料。出题者是否阅读过冯景兰院士70 多年前的建议已然不重要,但这一巧合既说明地理考察报告要解决的问题——地理知识与决策分析的关系,也侧面反映了地学者应具备的境界与胸怀。此试题以综合能力测试的方式,展示了地理知识与决策分析能力在治水方略中的作用,包括中国南水北调工程与云南金沙江调水济滇中、滇东等水利工程。这道题高度概括了中国治水历史与成效,体现了知识、国策与未来的认知融合。
图1 201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宾川考题
2017 年春节前,我们接受中国科学院研学开发团队组织的北京市初中学生的云南石林研学辅导,带领同学们研学石林喀斯特。在活动过程中,除了讲授石林喀斯特外,还介绍了石林植物、彝族撒尼文化、阿诗玛电影、《远方客人请您留下来》歌曲、石林题刻、撒尼民族舞蹈表演等。在回昆明途中,同学们兴奋地在微信晒照,与父母交流,谈到此次研学感触最深的有石林的岩石神奇与解密、歌舞的质朴与震憾、阿诗玛的故事等。石林景区给人的感受不是单一的,石林研学带来的不仅仅是自然石林、生态石林、科学石林,还有文化与文艺石林。这说明研学组织者和设计者需考虑更加多元的元素,拓展并充分挖掘资源,以便于更好地引导和服务学生。
2016 年以来,研究团队承担“国培计划”国家示范项目和云南省教师培训项目,期间曾带领学员到云南石林县考察喀斯特湖泊,内容是自然喀斯特湖与严重退化、消失的喀斯特湖泊。考察涉及水土流失、湖泊、水源涵养与气候变化等地理学科知识。黄土高原、西南喀斯特和东南丹霞地貌区都存在不同形式和程度的水土流失问题。中学地理教材的水土流失内容集中在西北黄土高原,但西南地区的石漠化同样严重影响区域发展,治理已成为西部开发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现场考察土下石牙、溶痕发育、植被退化痕迹、湖岸水位遗迹、土壤流失遗迹,对比自然湖泊与退化干枯湖泊,学员感慨:地理教材对西南等地区的严重水土流失认识不足,喀斯特石漠化如此严重,而地理教学中缺乏相应知识内容。西南地区的地理教师讲授水土流失普遍以西北黄土为例,缺乏对水土流失与自然变化(湖泊、河流、水源涵养)的整体认识,未能充分发掘周边现成的区域素材来支撑地理教学。
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救援是关键。在汶川地震救援过程中,进出通道全部毁坏,给救援队伍和救援物资第一时间进入造成困难,而在外地工作的汶川籍和映秀镇人士通过断流的水路回到家乡参与救援。在九寨沟旅游服务企业工作的汶川县映秀镇女青年提供了家乡平坦山头的简要地形信息,为救援队伍提供了及时帮助。乡土地理知识在灾害救援中可发挥重要作用[7]。此外,乡土地理知识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扶贫攻坚、乡村振兴与特色产业发展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云南东南文山州在治理喀斯特石漠化工程与保护珍稀濒危植物工程中,蒜头青果的开发案例就是对此最好的诠释。蒜头果属铁青树科蒜头果属,双子叶植物,是我国特有的单属单种植物,特有珍稀濒危物种之一,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属高大常绿乔木,是提取神经酸、人工合成麝香等药品、保健品的原材料。原先,神经酸主要从鲨鱼中提取。相关工作者在文山进行蒜头青果植物的保护调查规划,听到随同调查的当地乡亲说用蒜头青果治头疼,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捕捉到这一信息,马上就采集样品交给相关部门分析,发现蒜头青果是提取神经酸、人工合成麝香药品、保健品的原材料。这使神经酸提取原料从鲨鱼等濒危物种转向绿色、可再生的本土植物,能有效保护濒危物种,维持物种多样性。蒜头青种群还是当地喀斯特石山的适宜植物种群,既能开发绿色特色产品,又成了当地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关键树种。
2013 年玉溪市教研室组织编写澄江化石地的小学、初中、高中的系列乡土地理教材[8][9][10]。作为顾问,作者参与了教材设计与编写。最初编写的书稿重复多,小学、初中、高中没有对应的主题,缺乏层次,需要突破同一内容针对多层次教育对象的适宜性教材编写的困境。经讨论,重新构建编写主题和教材框架:小学以化石种类多样化与奇特为线索,引起好奇与兴趣;初中以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澄江动物群的化石分类与多样性为线索,介绍世界自然遗产地澄江化石地与化石分类系统,培养科学认知的兴趣;高中以澄江动物群系统发生与演化为线索,介绍地球早期生命起源与演化。这是以受众的认知层次为基础,面向多层次教育对象的系列乡土地理研学教材的有效实践。
地理是关于地面事物结构、过程、功能统一的多要素协同与机制的原理及实践的科学。对人类而言,是从纯利用自然的知识发现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过程的知识发现及空间格局工程的创造,即关于人和自然的关系演变——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地理教育承担着叙述和阐明这个过程在中国发展与改革中的具体实践及成就的使命,让受众尊重与遵守地理法则,综合考量科学性、生活性和未来发展的需求[11]。地理研学是实践环节的体验与感悟。
宏观地理教育就是“平衡、全面、合格”的有质量地理知识的系统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演变历程记录的具体样本[2]。改革“区域地理教学只有记忆的负担,而无心智的启迪”(讲授上的描述,学习上的背诵记忆),使地理教育重新成为学生素质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从基本认知到发展决策能力,地理课受到欢迎[12]。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异域、风情、资源、习俗环境的知识,为拓展职业范畴与能力提供了基本文本;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时代,地理知识提供了空间结构、过程与效能融合的基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地理教育的贡献从国情认知(资源人均概念与国力综合效应的整体认知)、环境治理(环境要素结构、环境构成、环境功能整体性的认知)、四沿决策(沿边、沿海、沿江、沿路)、新时代决策(因地制宜到国土空间主体功能区,扶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球气候变化、西部开发到“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地理教育功能与时俱进[13][14]。
接受地理教育的学生未来是怎样的?他们当中极少会是地理学家,更多的人要投身于各行各业。以云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为样本,学生并未覆盖云南每个县(市、区),并非每个县都会有一个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区域的独特性和个体的主观性差异共同决定了研学感受和收获的不一致性。但地理课程关于“结构—过程—功能”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形成原理,是学生世界观构建的基础,“平衡、全面、合格”的地理知识蕴含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多样化的需求是客观事实,地理教育素材的恰到好处地发掘、组织需要发挥智慧,开发适宜的实例,以逐渐实现立德树人的宏伟教育目标。
地标地理是具有空间范畴的地理实体,是能够对认知者的地理知识与地理能力实地唤醒、激发、发展、创新的地理事物,可以是身边的某一具体的地理事物或对象。从知识认知到培养决策分析能力来看,符合研学要求的地标地理应具有现实性(客观性)、历史性、先进性、社会性、综合性、未来性等六大特征。
现实性是指包含地理事物内在根据、合乎必然性的地理实体,是地理要素、地理过程、地理现象的种种联系的整体空间,符合地理分异规律(逆向与正向、干扰和反干扰)的结构—过程—功能统一的空间实体的现实变化与演替趋势集合,是可接触、可考察、可辨识的结构—过程—功能的空间实体,是一种自然性的体现;历史性是指地理实体具有过往时间变化的可追溯遗迹或景象,是地理实体功能演变的历程记录,包括文献;先进性是指地理事物自身符合地域分异演替趋势条件下,是人地关系地域性合理调节改造所形成的结构—过程—功能协同的地理实体,符合时代社会趋势的空间实体,是所处时代与地域特色的经济、社会、自然协同关系追求的科学技术成就的代表,亦即地理学地带性原理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技术成就代表;社会性是指地理实体必须是当地社区各类人群的共存、共有与共享的空间,包括共同的行为准则与不同完善趋好的保障,是地理实体整体性存在与优化的空间的社会群体行为保障;综合性是指地理实体完整地表现所处时代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具有的社会群体与自然的协调,或是冲突存在的自然过程、人文过程的集合,同时表现了逆转冲突的解决措施;未来性是指地理实体具有符合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替趋势,体现社会群体对所处地域(段)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的关系的期望与追求措施,代表着社会发展趋势与自然演化规律协调,即经济可持续、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管理自然化、生态自维持、保证绿色的生态资本不衰减、人与自然协同共生,现实语境重在解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将提高生命价值的教育事业的具体落实。
简言之,地标地理是特色鲜明的地域自然系统向人与自然协调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的认知、行动,是展现人们对和谐功能地理实体追求的努力,是人类效法自然的创造与维持、修复、再生产的绿色功能地域综合体。地标地理的属性在地理研学中的发现与合理的教学,不仅要重视未来的地理科学人才培养,更应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满足学生的社会追求、科学追求、工程追求、政治追求、文学追求、美学追求等,是“德智体美劳”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服务学生的未来就是育人。2019 年高考宾川考题就体现了地标地理的知识与能力的育人目标取向,体现了个人学科认知与社会发展契合,学科能力测评与时代进步、社会发展、决策意识培养相结合。
城市是人类从自然走向人与自然协调的恰当路径与目的地[15],以较少的土地聚集较多的人口,虽然历程艰难困苦,但城乡与原野的融合承载着人类未来的希望。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人类生态地理可能就是这个过程的有效认知与技术路径。如何认知城市、城乡融合、人与自然融合等,应该是适合城市研学的重要议题。本文认为城市立交桥和城市河流是城市地标地理的重要代表,如表1 所示。
表1 地标地理研学育人范例分析
1.城市立交桥
城市立交桥属于交通地理范畴,知识要点为城市交通与流量管理。从简体字的象形构成看,桥是木、天、两条杠的组合,代表着人类将天下分隔又具有空间联系的思想智慧与实践:利用普遍、易得的树木作为材料,线性地勾连起被隔断的空间。立交桥被公认为是通向城市文明的纽带,是繁荣城市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的重要技术景观[16][17][18]。从市中心到郊区,从仅供通行到综合功能,立交桥是人类与自然融合、生态文明与技术文明交织的重要工程枢纽,是地标地理的技术景观的典型代表,潜在的研学价值值得挖掘。
以城市立交桥功能与演进为线索,从立交桥的城市区位、结构、过程、功能的认知入手,以小见大,便能洞悉城市发展路径与文明进程。从地理学角度来看,它是城市地域的自然选址到自然、人文协调适应的科学技术进步,是城市发展问题的出现与解决路径。通过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的调查、查阅、分析、摄影、绘画、描述、报告等形式,既能让学生认识立交桥是人类文明发展标志物之一,也能增强学生对祖辈、父辈到自身三代人对城市发展记忆认知,从微观、具体的角度认识社会发展与问题,能启迪学生自主地思考未来,发掘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通道与实践场所。其中可以习得地理学知识,也可以学到社会学、政治学、自然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可以受到景观美学的熏陶,也可得到美学、工程设计等方面的的启迪与培养。
2.城市河流
城市河流境况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其中河岸从人类最早的定居场所到传统农耕养殖关键带,到工业化、城市化重要场所再转向生态文明城市,城市河流的变迁与现实景观是窥探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人与自然关系的一扇窗子,是自然河流、排管河流、污染河流、治理与修复河流、景观河流的正反两方面历程与技术、文明进步的集中表现[19][20][21][22][23][24][25][26]。我国城市河流的演变直观地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特征与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治理成效。城市河流研学是鲜明的地理学时空演变的地域变化历程与全球共性的具体认知感悟实体,是启迪学生多视角决策能力意识与实践的“回归生活本质”的活动基地。体现“教育不仅是知识内容的传授,还包括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品行的规范和灵魂的启迪,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27]昆明盘龙江可以作为这样的研学范例,如表1 所示。
“教育是顿悟的艺术,就是引导灵魂的眼睛抽身返回自身之内。教育须有信仰,就是要不断将新的一代人带入人类优秀文化精神之中,让他们进行完整的精神生活、工作和交往。教育不仅是知识内容的传授,还包括对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品行的规范和灵魂的启迪。教育的关键在于选择完美的教育内容并使学之‘思’导向事物的本源”[27]。研学作为培养学生的意志、行为、能力和面对实际生活与未来的实践性研究性学习,需要解决课程知识体系与人类追求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科学技术融合,这既是对现实的认知,也是对未来的启迪;既要增强进一步学习基础课程的动力,也要发展学生对未来(职业与科学兴趣)的期望。要从课程研学入手,使学生既着眼现实世界也积极面对未来,这需要将教育的根本属性与时代愿景目标相联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本性指向。选择综合反映社会发展与自然关系协同演变的研学目的地是落实新时期教育目标和教学改革的可行、可信、可靠的重要举措。地理学是一门从认知、利用到协调三个层面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结构—过程—功能”的学科。其中,人与自然的协调即人与自然协调的空间结构,与过程、功能的时间进程(演化)的匹配。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认知的实践性活动,在新时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极大的发展潜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28]提供了诸多的创新机遇与挑战,构建起对城市的新认知,地理课程与研学的认知体系需要在体现认知层次的基础上,形成从周边环境、区域、国家、世界的空间尺度递进的地理研学层次。选取符合“现实性、历史性、先进性、社会性、综合性、未来性”的地标地理研学育人案例,贴合时代进步、社会经济发展与研学者的成长与认知层次,本文的五个地理实例与城市立交桥、城市河流范例分析是良好的阐述。依托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地理研学可以在新时代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上极大地发挥其支撑作用。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给以育人为目标的研学基地提供了指南。如“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繁荣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实力;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8]等建议内容。市(县)级教育部门的教学教研机构,应该联合大学、中学、小学,建设服务中小学研学的“自然学习中心”和“城市历史文化学习中心”。自然学习中心提供自然结构—过程—功能完整的地理实体,从实践角度,研学自然规律。如通过自然分异与演替形成“结构—过程—功能”的地带性植被、地带性土壤和流域的汇流、径流、排泄完整结构与自然美的景观体系。以国家公园为核心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与世界自然遗产地、自然植被、自然河流、山体等皆是可挖掘利用的自然学习中心的基础资源。城市历史文化学习中心则通过人与自然协调进程的文化遗产(遗存)与建设成就,认识历史、文化、科学技术和人类发展的关系,如依托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镇、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建设成就工程等。通过两个中心的建设,形成多部门联动、互相支撑的基础教育研学基地,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成为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的有效组成部分。一流的教育水平与文化设施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在发展中既让基础教育有更多的获得感,使学校面貌与设施改善提升,也让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新一代的措施更切合教育实际,更要让学生深刻认识新时期,发现与思考未来,让社会发展与科学传承更有动力,让学生不断获得“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新观念,让“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更好地融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伟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