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纯 柏
提 要: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基,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标志之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呈现链环性与飞跃性的双重特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强党强国的中华文明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要把新思想内化为信仰,把握守与变、知与行、多与一、中与外的辩证法,坚持中国特色与世界文明相融合,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①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年版,第12-13 页。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社会内部变化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文明的国家,中国长期处于世界前列,但鸦片战争后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由于农业文明无力应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挑战,向西方学习成为中国近代的潮流。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由王朝政治转变为政党政治,各种政党如雨后春笋般勃发。但是民国初年的诸多政党由于缺乏先进的思想引领和优秀政治文化,难以持久,稍纵即逝,经常出现“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政治乱象。在政党丛生、政局动荡、思潮混乱的转折关头,能否选择科学的指导思想,关乎政党的生命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恰在此时,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中国从器物求索到制度求变再到文化革新,提供了新的思路。经历过“全盘西化论”和“文化保守论”的交锋、科学与玄学的论战、“问题与主义”之争和各种社会主义思潮斗争的仁人志士,在比较甄别中最后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认识世界、改造中国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以先进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早期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列宁主义的指导下,明确把自己定位为“群众党”,坚持引领力、凝聚力和执行力相统一,把真理的力量转化为组织的力量,成为崭新的政治力量,带动中国人由精神上的被动转为主动。由此马克思主义从政治思潮发展为政治运动,从理论形态转为实践形态,发挥了救亡与启蒙、寻求民族独立与追求社会主义的双重功能,成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的本质是科学思想立党、先进理论强党。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又是共产党人的崇高信仰。其本质是一种意识形态话语权,具有文化的“软”权力与社会硬核权力的双重属性。作为意识形态权力的指导思想一旦与制度力量、人格力量相结合,能够转化为推动中国进步的实践力量。共产党人首先以马克思主义改造主观世界,然后改变客观世界,这种特质超越了各种形式的宗教教义,也超过了民国时期各种政党和其他政治力量。从此,中国共产党有了“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弥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足,为中华文明注入了科学社会主义、阶级斗争、群众史观、唯物辩证法、批评和自我批评、自我革命等富有时代气息的先进政治文化,为中华民族增添了自我革新力量,使古老的中华文明出现“老树新枝”,焕发出生机活力。
社会主义500多年来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苏东剧变到中国特色,显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强大活力。从中国历史看,马克思主义不仅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而且推动了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塑造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一国两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新型政治文明,这种全过程人民民主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继周代分封制、秦朝郡县制之后的第三次重大制度创新,在中华文明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①《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年版,第343 页。
事物是在矛盾运动中变化发展的,指导思想的发展充满了历史必然性和艰巨性,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从历史逻辑看,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到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写进党章,征程是艰辛的、曲折的,有过成功,也犯过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错误,出现过两次大的失败——大革命失败和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历史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实践探索和理论反思的双向过程,没有艰辛的实践就没有思想的产生,没有对实践的文化自觉和理论反思就没有思想的创新。中国革命道路是客观形势逼出来的、“闯”出来的,更是创造出来的。以实际需要为依据、以人民需求为导向,以客观规律为准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相结合,发展了党的指导思想。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过程是艰难曲折的。执政环境的复杂性对共产党人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基础上治国理政,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方面,我们党顺利推进了“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另一方面,党在“五七”反右、“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中经历了挫折、走过了弯路。为了开辟社会主义新路,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启了改革开放新的征程。作为第二次革命,改革开放同样充满了阻力和波折。苏共垮台、东欧剧变的教训表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道路,关键在抉择。如果说毛泽东思想开创性地回答了如何把以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为主要成分的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工人阶级政党、如何在经济落后的东方大国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难题,那么邓小平理论创造性地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创造性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②参见《中国共产党章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4-5 页。这一系列指导思想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是中国共产党人主动抉择的宝贵成果。
道路曲折性与前途光明性的发展规律,决定了党的指导思想具有链环性与飞跃性的发展特点。链环性是指一脉相承的连续性,没有丢马克思主义这个老祖宗,也没有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实际和优秀文化传统的双重结合是指导思想的发展底色。飞跃性是指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科学,既反对封建残余和教条化,又解决新的主要矛盾,推动革命性变革。党的指导思想有量的变迁,也有质的飞跃,具有理论反思的“思想之思”和实事求是的“现实之思”的特质。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11 页。列宁也指出:“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②《列宁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26 页。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呈现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非均衡发展特征,要求中国共产党人不但有高超的智慧,而且有巨大的勇气和强大的意志,从实际出发,从群众利益出发,把解放生产力与解放思想统一起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吸取2.1节中所述的化学镀镍溶液1、2、3和4 mL分别置于4只300 mL烧杯中,各加水80 mL稀释,然后依次加入螯合剂(10%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溶液)0.8、1.6、2.4、3.2和4.0 mL,调节试液的pH至5,补加水至100 mL,试液中镍的初始质量浓度为67.01 mg/L。放置60 min后用定量滤纸过滤,测定各滤液中镍的质量浓度,结果列于表 2。随着化学镀镍废水中柠檬酸浓度的增加,处理后试液中残留的镍增多。柠檬酸的质量浓度不大于400 mg/L时,镍的处理结果能满足GB 21900-2008中“表3”的要求。
从理论结构来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分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③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16 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概念和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道构成了中国社会科学的“四大发明”。由此,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理论逻辑层面表现为环环相扣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好比“一整块钢”,缺一不可。
从实践逻辑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呈现层次性的发展特点,在不同时期发挥作用的力度和推动历史前进的幅度是不一样的,不能等量齐观。纵观人类几千年发展史,历史的行进不是笔直的,也不是均衡平铺的,人类的思想发展也是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把党的一百年历史用四个历史关节点概括了党创造的四个伟大成就,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④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年版,第4-6 页。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把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分别概括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15 年版,第252 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具有高度的同向性,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范围与党的发展逻辑顺序不完全等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性飞跃特点,主要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或者说马克思主义民族化。而“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理论面对世界潮流和中国落后于时代的突出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基础上重点回答了如何体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问题,让“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⑥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7 年10 月25 日。。2009年9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在党的十七大会议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⑦《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9 年9 月28 日。的课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10、67 页。伟大的实践产生伟大的思想,历史与社会的飞跃性变迁,必然诞生也需要诞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性成果。对此,党的十九大修改通过的党章,用“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②《中国共产党章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5、4-5 页。来表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历史地位,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并列,而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则用“形成了”③《中国共产党章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5、4-5 页。的描述性话语来表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取得成果的历史地位。可见,历史方位、形势任务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形态具有阶段发展的非均衡性和历史定位的差异性。进入新时代,我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如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乘风破浪,需要新的思想作出回答,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
马克思指出:“每个原理都有其出现的世纪。”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146 页。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胸怀“两个大局”和“国之大者”、统筹“四个伟大”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回答“世界怎么了、中国怎么办”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担当、人民情怀、文化底蕴和科学方法,彰显了中国道路和中国精神的深远影响与世界意义。
一是从新时代党的领导格局与党的建设布局,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也是领导党。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的建设是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突出表现为“强党建设”,即把大党建设成为强党,并以强党推动强国建设。这主要体现在: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不抓党建是最大败绩;党的全面领导与全面从严治党一体推进,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纪律严于法律,把纪律挺在前面;强调“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要“坚决防止党内形成利益集团”⑤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10、67 页。,我们党“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年版,第12、19-20、3 页,以自我革命推动新的社会革命;党员干部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探索共产党员“政治体检”制度,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⑦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年版,第12、19-20、3 页,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等等。
二是从“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千秋伟业,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⑧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年版,第12、19-20、3 页围绕这一百年奋斗主题,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构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四梁八柱;提出“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党的长期执政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确保中华民族长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强调我们党立足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推动五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执政安全和生态安全,生态文明建设是千秋大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历史上的千年奇迹,中国共产党不但创造辉煌,而且创造人间奇迹,等等。
三是从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不是“资本社会主义”,不是“国家资本主义”,不是“新官僚资本主义”。①参见《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年版,第66-67 页。中国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不是两极分化的现代化。新时代的开创性成就,有力驳斥了“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失败论”,让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资本主义“不战而胜”的预言和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的终结论”破产,让处于低潮中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高高飘扬中国旗帜。当下“中国之治”和“世界之乱”的对比表明,社会主义没有过时,更没有失败,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社会主义不仅可以救中国,而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发展中国,让中国强大起来。从这个角度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出色回答。
四是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为世界谋大同的重要路径。中国道路的成功表明,“条条道路通罗马”,世界历史是多样化的而不是单线性的。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而不以资本为主导,利用资本的正向力量又防控资本的负面能量;提出新发展理念,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发挥政府作用,追求共同富裕;打破“修昔底德陷阱”,走和平发展、强而不霸之路。中国道路跳出了一些落后国家依附国际资本主义、依附西方国家发展现代化的困境,开创了一条利用资本主义又超越资本主义、在和平共处中独立自主的自强新路。中国从鸦片战争之后处于世界边缘的位置到今天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10 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质是中国特色。如果说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那么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理论创新经验,为新时代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进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启示。
中国共产党是注重“根”与“本”的现代政党,是坚守“道”与“魂”的先进政党。党的指导思想历经百年发展,面临世情、国情和党情的重大变化,面临我们党的外部环境、阶段性目标和党员结构的重大变化,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核心观点和基本原理没有变,党的奋斗目标、根本宗旨和政治本色也没有变。坚持党的指导思想,本质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民性和崇高性的坚守。党自成立以来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追求始终不渝,对实现民族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信心毫不动摇。即使面临新型工业化、市场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深刻变迁,面对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各种惊涛骇浪和暴风骤雨,我们党依旧恪守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建党初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无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从未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①《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年版,第228 页。。世界是变与不变的统一体,要求党的指导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坚持实事求是这个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善于对实际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和理论总结。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的德文版序言中提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②《马克思主义简明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年版,第399 页。列宁也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多次说过,我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我想我们应当首先和特别注意这一点。”③《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300 页。党的十八以来国际格局深刻调整和国际力量梯度转移,历史方位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催生了新论断、新思想,这是指导思想发展的实践基础和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在迅速变迁的时代中赢得主动,要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就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年版,第62-63 页。党的十九大以后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又取得突破性进展,我们已步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开启国际国内双循环新格局,这些开创性成果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此需要深化对新思想的研究、对新思想作出新概括、对新思想作出新表述,进而推动党的事业蓬勃发展。
思想的力量来自正确的行动。马克思主义的力量,不只是一种真理力量,而且是一种实践力量。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重在“指导”,即把鲜活的实践经验提炼为思想理论并指导实际行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害在“化”字,把思想内化为信仰,外化为自觉行动,感化群众共同行动。
其一,“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道路马克思主义化的双向过程,一方面,要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要提高感召力、组织力和执行力,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化危为机,推陈出新。其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善于把先锋队逻辑转化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具体行动,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在一起,让群众感受到身边共产党员的人格力量。其三,做到知行合一、表里如一,化真知为笃行,以真理致善治。不信鬼神,也不信教,把为人民服务内化为信仰;不搞“低级红”,也不搞“高级黑”;不搞政治投机和政治攀附,不做两面派和“两面人”,而做思想政治上的明白人和行动上的清白人。其四,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作为民主型政党,其指导思想凝结了领袖和集体的智慧,领导集体对指导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列宁指出:“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领导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①《列宁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151页。中国共产党首先是具有思想政治优势的信仰共同体,其次是具有强大组织优势的行动共同体。党组织把党员凝聚起来共同奋斗,并把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上升为指导思想,党的实践形态和理论形态都具有“组织性”特征和集体化色彩。从组织制度来看,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把高度的民主与严格的纪律紧密结合起来,保障了党能够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从权力结构来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和多元参与的治理格局有助于群策群力,党委会、支委会与行政首长负责制优势互补有利于形成合力、凝聚智慧。从依靠力量来看,既发挥领导干部的“关键少数”作用,又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和群众的首创精神,发挥广大党员的“基本多数”作用,体现了“创造在基层、主体在群众、核心在中央”的行动路径。正因为指导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对全党具有长期指导作用。
指导思想不仅仅是个人的独创思想,但各种形态的指导思想都有主要创立者或者主要代表者。当党的领袖或者主要代表者对指导思想的发展作出原创性和开创性贡献时,党通常以主要创立者和领导核心的名字来命名指导思想。中国政党史表明,领导核心对政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关键时刻能够加速或者延缓历史的进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党的指导思想需要坚持组织本位与领袖作用相统一,把维护中央权威与维护领导核心结合起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其重大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依据是进入新时代,理论依据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践依据是中国正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国际背景是世界出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系列新的实践与新的发展呼唤党的领导核心带领全党创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历史性飞跃成果。
作为一种政治话语,党的指导思想是在文化交流与交锋中发展创新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底蕴在于古为今用、中西合璧,其特色“特”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独特优势,比如:大一统与多民族融合的历史传统、以党的全面领导和民主集中制为主轴的新型举国体制、一元主导、百花齐放的文化格局、革命性与现代化兼具的国家治理模式。二是以我为主,对世界文明成果吸收借鉴、赋予新的内涵。比如:中国的政党概念不等同于外国的政党概念,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是“和而不同”的整合型政党,而不是轮流坐庄、三权分立的竞争型政党;“治理”理念融合了中国的德治、法治和自治,具有选举与选拔、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并重的特点;中国的“国家”与“社会”不是西方的二元对立概念,而是主张“强国家”与“强社会”“大市场”相融合;法治不是单一的冰冷法器,而是“道”与“器”、情与法的会通;讲政体,也讲政道,注重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相统一。即使是“执政党”的概念,也是在政党政治规律基础上注重政治协商与多党合作。执政党与革命党也不是对立的范畴,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但同时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①参见 《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年版,第300 页。
从历史发生学来看,中国共产党是在“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基础上得到共产国际帮助而成立的,以追求人民幸福、民族复兴和世界大同为己任。正如马克思主义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精髓一样,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也蕴含了国际元素。在百年征程中,我们党一方面立足中国看世界,另一方面从世界格局认知自己、完善自己。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是因为它扎根于中国5000多年历史文化的土壤,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借鉴并融合了世界价值,“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②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年版,第16、13-14 页。,把握了历史规律和人类发展规律,因此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是科学。中国式现代化既吸取西方现代化的教训,又借鉴人类文明成果;蕴含了科学的世界观,有家国情怀,又顺应世界潮流,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强党之“强”,强在自立自强,维护世界和平;大国之“大”,大在大本大源,守护世界文明大道。这是对中华文明的丰富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③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年版,第16、13-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