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 彦
提 要: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思想为指导,以俄共(布)为榜样,立足中国具体国情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由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条件、基础与世界其他国家共产党有不同之处,具有其独有的若干特点。正值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之际,总结这些特点,对于走向未来的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具有现实启示。
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思想指导下,以俄共(布)为榜样,结合中国特有的国情、社情、民情与文化背景创立起来的,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具有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共产党不同的独有特点。正是基于这些特点,才能在之后探索走出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喜迎建党百年之际,认真总结中国共产党创建的若干特点,对于早已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已在全国执政70多年的中国共产党而言,具有强烈的当代政治启示。
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共产党成立时间相比较,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从理论发动到组织建立,时间是很短的。比如:在俄国,从普列汉诺夫1883年创办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组织“劳动解放社”起,到1895年列宁建立“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开始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1903年俄共(布)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才宣布俄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前后共达20年之久。日本的社会主义运动先驱者们,在20世纪伊始就已经开始阅读和讨论《共产党宣言》;1904年11月,日文版的《共产党宣言》首次刊行,至日本共产党于1922年7月15日成立,同年12月加入第三国际。日本共产党从理论发动到组织建立,也有近18年之久。
中国共产党则不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几乎是同一过程,从五四运动到党的成立只有2年多时间,如果从1920年8月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发起成立算起,则只有1年左右的时间。之所以这么快就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组织,是因为有以下几个有利的条件:一是因为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并得到共产国际的指导帮助,使得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工作避免了走弯路,组织建立也就比较顺利。比如:通过十月革命的胜利,让与俄国国情相近的中国人民看到了榜样与希望,正如毛泽东指出的,“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①《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1471、1471 页。。也就是在大家受各种思潮、思想和道路影响,而徘徊不定的时候,十月革命胜利了,从而坚定了中国人民的选择:“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②《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1471、1471 页。二是因为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努力宣传,使马克思主义在短时间内发展起来,信奉马克思主义的人数日益增长,为党组织的创立作了比较好的思想发动。三是因为有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的示范作用,无论从组织形式,甚至名称,乃至机构设置,党内职务称呼等,均参照了俄共(布)的模式,这样的复制性效果,自然比“白手起家”要快捷得多。
中国共产党是完全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以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为榜样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
俄国共产党的前身是1898年3月成立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903年改称为俄国布尔什维克党;1918年3月布尔什维克党第七次代表大会决定把党的名称改为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简称为俄共(布);1925年12月,俄共(布)十四大决定将党的名称改为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简称联共(布);1952年10月,联共(布)十九大决定将党的名称改为苏联共产党,简称苏共。③黄修荣、黄黎:《共产国际、联共(布)视角下的中国革命》,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20 年版,第1 页。中国共产党创立前后,俄国共产党的名称就是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
列宁的建党原则是:无产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先进的、有组织、有觉悟的部队,是工人阶级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密切联系的体现,是按照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实行统一的无产阶级纪律的战斗组织。
由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于十月革命胜利以后,有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作榜样,有俄国革命成功的经验,又得到共产国际和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的指导和帮助,所以在建党问题上避免了可能的弯路,也没有或很少受第二国际修正主义和社会改良主义的影响,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具有坚强革命性和战斗性的、坚持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党。
由于有俄共(布)的榜样作用等有利条件,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过程就比较简单,时间也比较短,这既是一个优点,但也客观上给中国共产党带来了弱点,那就是理论上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吸收消化不够,研究宣传不深入,尤其是缺乏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运动结合起来的锻炼过程,由此导致了中国共产党在相当长时期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中国革命的水平不高,不能开创性地领导中国革命,容易形成党内教条主义,给中国革命带来了严重的挫折乃至失败。
尽管在保持独立自主这个问题上,至少在1935年以前,中国共产党做得不尽如人意(其中有各种原因,不能简单地归咎于中国共产党),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独立自主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这是因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直蕴含有“自力更生”“求人不如求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精神品质,毫无疑问,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者的中国共产党人,本能地体现出这种精神。
起初,在与共产国际的关系上,以陈独秀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没有完全接受共产国际马林等人的意见,即无条件地接受共产国际的领导。马林在先后与李汉俊、李达、陈独秀等人接触时,就按照共产国际集中统一的领导体制,要求中国共产党送交工作计划和预算,并按期报告工作。同时,根据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的指示,中国共产党领导机关的会议,必须有该书记处代表尼克尔斯基参加,但“中国同志不同意这样做,他们不愿意有这种监护关系”①马林:《向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的报告》,李玉贞主编:《马林与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年版,第63 页。。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对国际代表的某些抵制,反映出我们党一开始就力图维护独立自主的原则。
实际上也是如此,从一开始,中国共产党人就表现出强烈的独立自主的意识——在这一点上,有着深厚传统文化底蕴、又领导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陈独秀身上得到更突出的体现。1921年党的一大前,陈独秀对前来广州的包惠僧说:“我们应该一面工作,一面革命,我们党现在还没有什么工作,要钱也没有用,革命要自己的力量尽力而为,我们不能要第三国际的钱。”②方城:《包惠僧传》,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年版,第50 页。这些话集中地说明了中国共产党人身上那种“自力更生”的民族气质。
正因为这样,1921年9月回到上海主持中央局工作的陈独秀不愿意与马林接触。两个人见面就争论,甚至发生激烈争吵。包惠僧目睹了陈独秀和马林之间发生矛盾的过程,他回忆说:
有一天,我去陈独秀处,正遇见陈独秀与张太雷谈话,张太雷正在以马林的口气说:“全世界的共产主义运动,都是在第三国际的领导之下,由发生到发展,由成长到夺取政权,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中国不能例外。”陈独秀把桌子一拍说:“各国革命有各国国情,我们中国是个生产事业落后的国家,我们要保留独立自主的权力,要有独立自主的作法,我们有多大的能力干多大的事,决不能让任何人牵着鼻子走,我可以不干,决不能戴第三国际这顶大帽子。”说完了拿起皮包出门要走,张太雷仍然笑嘻嘻地请他坐下来谈,陈独秀不理,很气愤地走了。③包惠僧:《回忆马林》,黄修荣主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二卷),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 年版,第263-264 页。
对于陈独秀与马林的矛盾,罗章龙也有细致的回忆:
仲甫对马林颇尊重,但二人秉性均倔强,如遇议论不合时,互以盛气相凌。以此仲甫尝向马林拒绝国际经费支援道:“何必国际支援才能革命!”马大惶恐,逊谢不已,仲甫亦自觉失言。马尝称仲甫为“火山”。又一次中央会上,仲甫与马因争论,致使会议不能进行,我当时任三大常委会秘书,只得宣布暂休会。马林心平气和去邻室抽烟,陈仍余怒未消。片刻后我说:“时间已到,继续开会。”马问:“火山是否熄了?”我说:“熄了!”马说:“革命党应该头脑冷静。”时润之亦在场,会议结束后,润之提议:以后开会,大家不能发脾气。我们均表示支持,作为公约。自此以后,二人有意避免各趋极端,遂融洽如故。由此可见品质高尚,兼持大体。①罗章龙:《国际代表马林》,黄修荣主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二卷),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 年版,第269-270 页。
虽然摩擦最后以陈独秀和中共中央的“妥协”结束,这是因为共产国际“铁的纪律”的权威,也与中国共产党本身弱小且理论上的不成熟有关系。但从这种摩擦中,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独立自主意识。正是这种意识的保持,才有后来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人独立自主解决党内问题的成功。
从制度建立着手,一开始就要求全党同志自觉维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创立的一个突出特点。欧洲国家无产阶级政党成立时面临复杂的社会背景,受各种假社会主义学说的影响,俄、德、法等许多欧洲国家的共产党内,都存在着复杂的派别关系。比较而言,中国共产党创立时,党内不存在其他派别的干扰,因此,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候,就是一个纯洁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对于当时中国社会上的中国社会党和无政府主义,中国共产党在创立之前,通过针锋相对的争论斗争,消除了它们的影响。中国社会党是江亢虎(1883—1954年)创立的,江亢虎是江西弋阳人,1902年留学日本。1904年回国后任刑部主事、京师大学堂日文教习。1910年春,他获得一次环球之游的机会,以整整一年的时间游历了日、英、法、德、荷、比利时和沙俄等国,回国后即宣导社会主义。1936年毛泽东对斯诺说,自己是读了江亢虎的书后,才慢慢了解社会主义的。——由此可见其思想影响。1911年7月10日,他在上海张园发起成立社会主义研究会,11月5日又以社会主义研究会发起人名义召集特别会,提议“改组社会”,并宣告成立中国社会党,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以“党”命名的政治团体。1911年底,据该党宣布,在全国各地建立起支部“四百九十余起”,拥有党员“五十二万三千余人”。这个数字虽然很夸张,但当时全国确有不少地方建立了中国社会党支部,如:天津支部干事就是后来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1913年8月7日,袁世凯下令解散中国社会党。江亢虎很快收起垂挂在自家楼下的党旗,烧毁一切文件,辞去了社会党总书记兼总代表的职务,并在《京报》上公开发表《告别中国社会党人宣言》。之后,江亢虎悄然离开中国,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担任客座讲师。随着江亢虎的离去,这个在民国初年鼓噪一时的所谓“党”也就烟消云散了。无政府主义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泛滥一时,它的产生跟李石曾(1881—1973年)关系密切,李石曾是河北高阳人,1902年,李石曾随驻法公使孙宝琦赴法国。在巴黎,李石曾入蒙达顿农校学习,毕业后又入巴斯德学院及巴黎大学学生物。1906年,他和张静江、吴稚晖等人在巴黎组织了“世界社”,宣扬无政府主义。随着这些人的回国,无政府主义在中国开始泛滥。但是经过陈独秀、李大钊等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与之争论、斗争,到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无政府主义的影响日渐式微,基本没有什么组织力量了。党的早期组织虽然有过马克思主义者与无政府主义者的一段共事,但无政府主义者很快退了出去。特别是由于中国“没有欧洲那样的资本主义‘和平’发展的时期,容许工人阶级和平的议会斗争,也没有欧洲那样的工人贵族阶层”①刘少奇:《论党内斗争》,《刘少奇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年版,第185 页。。所以,中国的整个工人阶级是革命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阶级基础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排除了中国社会党和无政府主义的干扰,又具有中国无产阶级的优秀条件,中国共产党强调维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权威,具有了良好的党内基础。
党的一大召开前夕,陈独秀在广州起草了一个党章草案寄到上海,草案主张实行中央集权制,但当时主持上海共产党工作的李汉俊不同意,另外起草了一个党章草案,主张地方分权,没有得到同意,李汉俊遂把党的文件以及党员名单交给李达,由他接任。②沙健孙主编:《中国共产党的创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 年版,第382 页。李汉俊的“主张地方分权,中央只不过是个有职无权的机关”③姚金果、苏杭:《张国焘传》,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第33 页。,这显然不能保证党的领导,也不符合中国革命的实际。党的一大之后直至今天,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一个团结坚强的组织,其根本原因是一直贯彻着陈独秀当年主张的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体制。强调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权威,保证了我们党的团结,这是我们党的一个突出特点和优势。事实证明,陈独秀这一主张的正确!
同时,为了维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在组织上健全自上而下的领导体制。党的一大通过的纲领对党的组织建设作了比较具体的规定,要求每个地方,凡是有党员5人以上的,必须成立委员会;党员超过30人,应成立地方执行委员会;党员人数超过500人,或已成立5个地方执行委员会时,应由全国代表大会选出10名委员组成中央执行委员会。
由此可见,党的一大就明确规定从基层到中央,必须自下而上建立严密的组织。并且明确规定全党服从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这对于清除无政府主义等错误思潮在党内的影响,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起到了积极有力的组织制度保证。也为延安时期形成成熟的“四个服从”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中国共产党从发动到正式成立,100年来,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高高擎起马克思主义理论旗帜不动摇。
中国共产党所掌握的马克思主义,是没有被第二国际的修正主义者所歪曲和阉割的经典马克思主义,是已经在实际斗争中与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流派划清了原则界限的科学社会主义。当中国共产党人初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后,就逐渐学会了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历经坎坷曲折,遭受了沉痛的挫折乃至失败,但最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战胜苦难,走过曲折,迎来胜利;中国共产党的事业之所以能够不断创造奇迹,收获辉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之所以能够经历曲折之后,重新振作、一枝独秀,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人100年来矢志不渝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不动摇。主义和旗帜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正如1920年11月25日毛泽东在给罗章龙的信中所说的,“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①逄先知主编:《毛泽东年谱(一八九三-一九四九)》(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年版,第70 页。。历史和现实证明,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坚定立场,我们党才永葆坚强的战斗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党领导的事业才蒸蒸日上。
2018年5月4日上午,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纪念马克思,是为了向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致敬,也是为了宣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坚定信念。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人类社会美好前景不断在中国大地上生动展现出来。
中共中央隆重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再一次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坚定立场和永恒信念。
中国共产党从一成立,就是一个有严明纪律的革命组织。这是其一个鲜明的特点。党在酝酿筹建的过程中,十分认真学习研究列宁的革命思想以及俄国的建党经验。1920年11月在上海出版的《共产党》月刊,曾专门介绍了俄国十月革命和布尔什维克党的历史、章程和建党经验,有关列宁的革命活动和著作,以及第三国际的成立情况,等等。在借鉴、学习的基础上,形成了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条例。
在党的一大召开前夕,陈独秀委托包惠僧带去了致各位代表的信及向大会提出的四点意见:“1.慎重发展党员,严格履行入党手续,加强党员教育,以保证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2.实行民主集中制,既要讲民主,又要集中;3.加强党的组织纪律;4.目前主要工作是争取群众,为将来夺取政权做准备。”②张国焘:《我的回忆》(第一册),北京:现代史料编刊社,1980 年版,第136 页;《包惠僧回忆录》,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68 页。其中“加强党的组织纪律”专门作为一点进行了强调。
因此,中国共产党创立之始就十分注意纪律建设,比如:在党的一大《决议》第二部分“宣传”中就强调:“一切出版物,不论中央的或地方的,均应在党的领导下出版。任何出版物,无论是中央的或地方的,都不得刊登违背党的原则、政策和决议的文章。”③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史研究室选编:《“一大”前后》(一),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年版,第12-13 页。
为了保证中国共产党党员不与旧政府、旧官僚“同流合污”,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中还有不准党员做官的纪律规定:“党员除非迫于法律,不经党的特许,不得担任政府官员或国会议员。士兵、警察和职员不受此限。”④《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8 年版,第4-5 页。
以上纪律要求是很严苛的,因为建党初期的党员基本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这在当时国民文化普遍不高的情况下,以他们的学历,要找一份“体面”的工作来养家糊口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由于这个纪律,他们就不能去那些薪金比较高的部门谋职,这就直接影响了自己的经济收入和家庭生活水平。但是,即便如此,党内同志绝大多数都能遵守党的纪律。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绝对优势和鲜明特点。正如张申府在《少年》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指出的那样:“纪律是共产党之魂,失此,共产党是不能活的。有纪律,有共产党;无纪律,无共产党。共产党之所以强在此,共产党之能成功在此,共产党与其他政党之不同,此其重要点之一。不懂得这个的人,不配加入共产党,更不配组织共产党。”①《少年》(第二期),1922 年9 月1 日,转引自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第一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年版,第87 页。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和战斗力,历经挫折甚至失败,仍然能够拧成一股绳,与纪律严明有很大关系。正是基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的总结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②习近平:《严明政治纪律,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年版,第131 页。共产党的优势在哪里?与同时代的中国其他党派相比,尤其是与当时占有全国经济政治资源的国民党相比,中国共产党却有自己的独特优势,那就是纪律严明,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任何政党和派别所不具备的,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胜出的密码!因此,对于这个光荣传统,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继承和发扬。
正是因为有严明的纪律,才保证了中国共产党能够保持优良的作风,使其组织体现出强大的纪律意识和战斗力量,也树立了我们党优良的社会形象,从而赢得越来越多的群众对党的拥护支持。由此可见,纪律严明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突出特点和优势。通过严明的纪律使党组织不会受社会上那些污浊的气氛干扰破坏,最大程度保证了中国共产党组织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对此,刘少奇总结指出:“我们的党从最初组织起就有自我批评和思想斗争,就确定了民主集中制,就有严格的组织纪律,就不允许派别存在。就严厉地反对了自由主义、工会独立主义、经济主义等,因此在我们党内公开提出系统的组织上的右倾机会主义,是没有的。”③《刘少奇论党的建设》,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 年版,第235 页。
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的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年版,第386 页。正是基于对党的历史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
对于中国共产党创立的这一特点,过去讲得不多。但是,如果我们不把这一点讲清楚,就不好解释在党成立后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为什么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误?走弯路?过去我们仅仅把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归结为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瞿秋白“左”倾盲动主义、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等,这是不够彻底的,也是没有真正指出根本的原因。
历史事实是,中国共产党大多数党员都是先入党而后才学习马克思主义,先投入斗争实践而无暇顾及理论研究。由于缺乏理论上的成熟,容易在党内形成机会主义和教条主义,导致之后中国革命事业一而再地遭受挫折,乃至失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总结指出的,“理论上不彻底,就难以服人”①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 年7 月1 日。。
理论的准备不足,理论水平的普遍不高,从党的主要领导人陈独秀身上也得到很好的证明,据包惠僧回忆,陈独秀在1921年9月从广州至上海的轮船上,与专程去迎接他的包惠僧交谈时说:“中国革命的前途是很遥远的。其实我不过是反对现状而已。我何尝是一个communist 呢?大家一定要黄袍加身,我也只好干。”②方城:《包惠僧传》,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年版,第59 页。这种认识局限,导致陈独秀无法应对大革命的复杂局面,也是造成陈独秀后来离开党的一个重要原因。
陈独秀如此,其实,不少人,包括一些进步青年,连马克思主义这个词都还不太熟悉。因为,当时中国报刊上较少出现“马克思主义”这个词,而是把它和俄国的“布尔什维主义”,统称作“过激主义”。虽然这是沿用了国外的译称,但也含有某种贬斥之意。③参见李新、陈铁建主编:《中国新民主革命通史(1919-1923)》“伟大的开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第212 页。
1941年7月,时任华中局书记兼华中局党校校长的刘少奇,对于中国共产党理论上的弱点,曾经有过精辟的论述,他指出:
中国党的组织能力并不弱。中国党的英勇精神亦是很好的。……然而,中国党有一极大的弱点,这个弱点,就是党在思想上的准备、理论上的修养是不够的,是比较幼稚的。因此,中国党过去的屡次失败,都是指导上的失败,是在指导上的幼稚与错误而引起全党或重要部分的失败,而并不是工作上的失败。直至现在,缺乏理论这个弱点,仍未完全克服……因此,现在提倡党内的理论学习,就成为十分必要。中国党只要克服了这个弱点,就能有把握地引导中国革命到完全的胜利。④刘少奇:《答宋亮同志》,《刘少奇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年版,第220 页。
1945年4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预备会议上的报告中,用生动诙谐的语气谈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情况,说明了建党之初党内理论水平的状况,他说:
一九二一年,我们党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当时对马克思主义有多少,世界上的事如何办,也还不甚了了。所谓代表,哪有同志们现在这样高明,懂得这样,懂得那样。什么经济、文化、党务、整风等等,一样也不晓得。当时我就是这样,其他人也差不多。
我们中国《庄子》上有句话说:“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我们那时候就是自己搞的,知道的事也并不多,可谓年幼无知,不知世事。⑤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方针》,《毛泽东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年版,第291 页。
直到1962年1月30日,毛泽东在“七千人大会”上,谈到建党之初党内同志对于中国革命问题的认识水平时,又说道:
过去那么多年的革命工作,是带着很大的盲目性的。如果有人说,有哪一位同志,比如说中央的任何同志,比如说我自己,对于中国革命的规律,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完全认识了,那是吹牛,你们切记不要信,没有那回事。过去,特别是开始时期,我们只是一股劲儿要革命,至于怎么革法,革些什么,哪些先革,哪些后革,哪些要到下一个阶段才革,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没有弄清楚,或者说没有完全弄清楚。⑥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毛泽东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300 页。
由此可见,正是因为建党之初一直到延安时期之前党内理论水平普遍不高,对于中国革命“至于怎么革法,革些什么,哪些先革,哪些后革,哪些要到下一个阶段才革,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没有弄清楚,或者说没有完全弄清楚”。所以才会走那么多的弯路,遭受那么多的挫折,付出那么沉痛的代价。历史经验教训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理论上弱,党的战斗力就弱;什么时候理论指导正确,党的战斗力就强,“理论强党”就得以实现。
正是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启示,中国共产党从延安时期开始就十分重视理论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断要求全党同志要“加强理论修养”。早在2009年3月1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中央党校校长的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了《领导干部要加强党性修养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讲话,他说:“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理论修养,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①习近平:《领导干部要加强党性修养提高综合素质》,《人民日报》2009 年3 月2 日。在这个讲话中,习近平同志把理论修养作为党性修养的第一个内容加以强调。2013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了理论修养的重要性,他指出,党员领导干部“首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也是领导干部必须普遍掌握的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②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 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 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年版,第7 页。。在这次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还引用了毛泽东在1938年10月14日召开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关于理论修养重要性的论述,他说:“毛泽东同志曾经提出,‘在担负主要领导责任的观点上说,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然后,习近平总书记语气加重地说:“这个任务,今天依然很现实地摆在我们党面前。”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年版,第404、153-154 页。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强调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新干部、年轻干部尤其要抓好理论学习”。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年版,第404、153-154 页。
2018年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又指出:“回顾党的奋斗历程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年版,第74 页。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⑥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1 年第7 期。由此可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创造,多么重要!
党的历史鲜明地告诉我们,加强党的理论建设,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理论教育,提高全党同志的理论修养,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