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哈尔班·吾买尔
【摘 要】将“四个自信”融入到国家建设发展的各个环节当中,依托“四个自信”能够更好地推动中国共产党的健康发展。“四个自信”是对“三个自信”的有效升华,同时也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明确了具体的方向。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首先探讨“四个自信”的内涵和现实意义,然后论述新时代大学生“四个自信”教育的必要性,并结合影响大学生的思想特点的因素,探讨新时代大学生“四个自信”教育的路径,希望通过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时代 大学生 “四个自信” 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20.012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手持设备、4G、5G等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动和发展,传统媒介和新兴媒介之间融合的全媒体时代已经全面到来。大学生是全媒体应用的重要群体,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思想认知以及日常的工作行为会对未来国家现代化建设产生深刻的影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应用,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部分大学生受到网络世界当中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对艰苦奋斗的认知不足,不能够很好地融入现代社会建设进程当中,不能够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在学习和生活当中得过且过,思想松散。“四个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新导向,对高校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明确的引领作用,它是团结和凝聚大学生群体的根基。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扬长避短,革新大学生的不良认知和不当行为,就成为当代大学教育的重中之重。而将“四个自信”落实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能够更好地对大学生的思想认知、生活习惯、日常行为做出有效的约束,确保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大学生应有的作用。
一、“四个自信”的时代内涵
“四个自信”是指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四个层面。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要求我国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以及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并始终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知。“四个自信”高度概括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深入贯彻和理解,并正确认知“四个自信”的时代内涵,能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同时能够进一步明确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向。
二、“四个自信”的时代意义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加强对大学生“四个自信”的深入教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地位的巩固相适应。如果学生对国家制度认知不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意义掌握不清,就不会具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自信心,难以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另外,通过将“四个自信”教育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当中,能够更好地满足当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发展需求,并对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做出有效拓展和延伸。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肩负着教育学生系统性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职责,通过高效合理地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将“四个自信”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能够保证思想政治课程与时代发展同进步、共命运。
三、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一)坚持“四个自信”教育是国家和党中央对新时代大学生的新要求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社会动荡不安,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在思想多元不断发展的今天,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很容易受到外来不良思想的腐化和侵蚀,从而达到某些西方发达国家和平演变的目的。大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坚持“四个自信”,能够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在面对外来不良思想文化时,能够自觉地树立抵御它们的防火墙。另外大学生群体也是国家建设的希望,更是民族的未来,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一旦大学生的思想信念发生了动摇,将会严重影响到国家未来的发展。通过“四个自信”的有效教育,能够保证大学生坚持与国家同发展、共命运的认知,确保未来中华民族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向不会发生本质性的偏移和改变。
(二)坚持“四个自信”教育是新时代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需求
“四个自信”是新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新的中国化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时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智慧结晶,更是中国特色社會主义在长时间发展历程中的一种高度总结和高度概括,是通过实践所得到的真理。党中央所提出的“四个自信”的基本内涵和实质与大学生自身发展方向保持高度一致,它要求大学生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应该将自身的进步与国家的发展有机统一,将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发展高度融合,只有这样新时期的大学生才能够在国家发展背景下实现个人的快速进步,实现自身在社会发展当中的价值,以中国梦放飞个人的青春梦。如果不注重做好“四个自信”的有效学习,不能够将自身与国家发展有效结合,不但会影响到国家未来的现代化发展,也会对个人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四、影响大学生的思想特点的因素分析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表现出多样化的特征,而影响大学生思想特点的因素也是多个方面且极其复杂。通过对影响大学生思想认知的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能够更好地帮助高校教育工作者结合大学生的思想现状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做出有效调整,确保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将“四个自信”工作能够有效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认知不足
大学思想政治教师的教学行为会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一定影响。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对该项工作的认知不足,意识较为薄弱,缺乏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敏锐度。在日常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只是按照书本上的内容在课堂上照本宣科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不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相对缺少对新时代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和国家发展现状的理解,不完全能够将我党所形成的新论断、新思想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大学思想政治教师作为国家党政法规的传声筒,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领航者,如果不能够对当前国家的发展脉络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和总体上的把握,就会造成宣扬的某些思想观念、思想意志和“四个自信”的内容不符,最终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方向背道而驰,严重影响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
(二)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
当前有部分高校在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将专业教学放置在首要位置,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认知不足,思想政治课程逐渐处于弱化或者边缘地带。在这一教学模式下,部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发生了偏差,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担当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足。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不良思想泛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不足。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信仰的重新构建,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重点解决的课题。
(三)外部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认知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当前我们进入到一个信息时代,一个多元化的时代,随着国家和国家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再加上信息技术的深入推进和应用,各种思想价值观念也会在全球范围内得以有效影响和渗透,这其中一些不正当的思想观念会通过多种渠道向大学生群体传播,对大学生的思想认知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尤其是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我们逐渐步入到信息时代,大学生通过智能手持设备或者移动终端,能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在网络世界当中徜徉、遨游。当前在网络世界当中夹杂着不少劣质信息和不健康的信息,这些信息都会无时无刻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的心智尚未发育成熟,虽然能够获取外界信息,但是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相对较差一些,负面消极的思想观念在学生心目当中长时间积累,就会产生质的变化,严重的会阻碍学生的健康发展,甚至会对社会安定构成严重的危害。
五、学生“四个自信”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依托思想政治课程,开展“四个自信”教育
思想政治课堂是培养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渠道,所以在大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必要支撑作用,为“四个自信”教育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条件。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课程教育期间,需要树立素质教育理念,推进课堂教学的深化改革,转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引导广大师生能够有效沟通交流,保障广大学生能够全面参与到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当中。尤其是在进行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融入“四个自信”,向广大学生阐述国家提出“四个自信”的本质目的、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以及社会现实意义,并借助典型的案例分析、情感诱导或者启发式的教学模式有效落实大学生“四个自信”教育,进而在思想、行为和情感、态度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四个自信”理念。例如,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各个领域的成果阐述“四个自信”的重要现实意义,并将其内化成学生的价值认同,也可以从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市场化等层面对“四个自信”教育的重要性做出有效探讨,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网络世界当中存在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也存在不同的文化市场,提高学生关于真伪的辨别能力,并将“四个自信”的理念根植到每一名大学生的思想当中。
(二)依托实践开展“四个自信”教育
在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三观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从实践教育入手,以此来实现“四个自信”教育的有效提升。例如,对处于大三、大四阶段的学生,可以借助社会实践、就业创业等各项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社会建设以及社会实践当中,加深对“四个自信”的认知,让大学生对“四个自信”的本质内涵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知,同时也能够认同“四个自信”的价值。作为高等院校,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可以借助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优秀大学生工程、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等多元化的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全面参与其中,通过在实践教育当中对大学生的“四个自信”思想进行有效培养。在具体的实践教学期间,要注意“四个自信”教育并不是单纯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应该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沟通,定期组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及时解决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当中所面临的问题,切实感受高校和组织的关怀,增强大学生对“四个自信”的思想认知。
(三)完善管理制度,开展“四个自信”教育
在培养大学生“四个自信”时应该从高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入手,充分发挥管理制度的职能作用,以此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做出有效的约束,保障价值引领目标得以实现。借助学校的管理制度,能够更好地帮助大学教师开展“四个自信”教育。大学在开展管理制度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应该注重对现有的教书育人制度有效改革和完善,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政治素养和道德修养,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应该树立典型,树立主动学习“四个自信”的榜样。另一方面还需要不断健全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制度,借助课程教学制度、日常管理制度、教育评价制度,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并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的育人环境做出有效的拓展和完善,让校园环境成为推动大学生“四个自信”学习、“四个自信”教育的重要场所。
另外,还应该注重加强校园网络环境的有效净化,确保大学生能够文明上网,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保持高度警觉,识别各种垃圾信息和违法信息,为“四个自信”教育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人为环境。当然,高等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也需要发挥大学生党建工作的职能作用,为“四个自信”教育的实施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为此在院校内部落实“四个自信”教育时,一定要将大学生党建工作作为切入点,对学生党员教育制度进行有效创新,在民主生活会和党务实务培训等方面融入“四个自信”的教育内容,加强对学生党员“四个自信”意识的有效培养,依托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能够确保高校“四个自信”教育工作向着整个学生群体快速推进。
综上所述,旗帜决定发展方向,道路决定发展命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教育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同时也应该充分认识到“四个自信”的教育工作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任务,需要进行長期的规划和复杂的准备。作为高校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结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和“四个自信”的具体内涵和内容,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与工作方法,加强对政治理论知识的有效学习,真正将大学生培养成建设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和现代国家的接班人,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不断努力。【课题项目:自治区教育工委2021年党建研究课题《新疆地方思政课程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效途径探索》2021年5月立项】
参考文献
[1]于俊,李全亮.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理论自信”研究[J].管理观察,2018(05):122-123.
[2]张立梅,王国顺.“四个自信”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J].黑河学刊,2018(06):163-164.
[3]孙梦瑶.“四个自信”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探讨[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1):101-103.
[4]常斯维.基于辅导员视角提升大学生“四个自信”的教育路径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0,37(2):191-192.
[5]张箐.“四个意识”视域下高职学生“四个自信”的提升[J].现代职业教育,2018(23):26-27.
[6]勾英.将“四个自信”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5):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