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视域下非遗产品的生产性保护研究

2021-08-16 09:49朱慧慧
中国商论 2021年13期
关键词:文旅融合非遗

摘 要:文旅融合的提出为非遗生产性保护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推光漆器作为平遥地区非遗的代表作,其可以紧抓文旅融合的契机推动漆器产业的完善。但在非遗生产性保护过程中仍存在市场分化困难、技艺传承人流失、产品创新力低等问题。本文以平遥漆器为研究對象,提出加强政府管控市场、非遗传承进驻校园、建设现代化云展馆等解决方案,期望在相关非遗产品的保护与开发过程中提供可行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平遥漆器;文旅融合;非遗;生产性保护

本文索引:关旭耀,朱慧慧.<变量 2>[J].中国商论,2021(13):-096.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1)07(a)--03

1 文旅融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平遥推光漆器髹饰工艺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而我国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合并为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使文旅融合逐渐成为地方组织旅游开发时的热点话题。“文化旅游是文化和旅游结合的必然产品,它是人们出于文化动机而进行的移动。”[1]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地方文化的代表,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推光漆器作为平遥地区的代表文化,将其融入商业化模式中进行生产性保护,既迎合文旅融合发展需求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新的保护思路。但在生产性保护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许多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1.1 文旅融合推动非遗传承

平遥位于黄河中游,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早在1997年12月13日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届大会中被整体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平遥现与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拥有极高的社会知名度。随着近年来国内旅游产业的发展,平遥以当地独特的民居建筑、传统风俗和自然环境而受到国内外游客的追捧。如黄旭涛所言:“求异是旅游的重要的价值取向。体验异域风情,感受异文化的震撼,以求新鲜感,是游客的首要追求。民俗是特定区域的自然和历史环境造就的文化,表现出极强的地域性,是最易让游客感受到异文化魅力的文化事象。”[2]这些在平遥人眼中最常见的生活物象,在处于异文化环境中的他人眼中却是极具吸引力的。

旅游产业是一种契机也是一个商机。因为游客到平遥旅游的目的是体验异域风情和民俗文化,所以在利益的驱动下当地民众会自发地保护这些受游客关注的地方文化及相关产品,通过这种经济效益带动当地居民保护的良性互动,大量的生活文化、古代建筑、商业模式等被保护下来。平遥推光漆器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具当地民俗风情的非遗代表产品,受到游客追捧。在旅游经济的带动下,原本要在政府扶植推动作用下才能得到保护和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当地居民所关注并主动传承下去。此外,这些精美漆器产品在被游客带回自己的居住地后被更多处在异文化空间中的人所接触,从而吸引更多的人通过漆器了解并关注平遥,达成旅游与非遗的双向互动。

1.2 文旅融合推动非遗产业链完善

山西平遥推光漆器在过去主要由国营工厂进行规模化生产,而随着平遥旅游产业的发展,作为地方名片的平遥推光漆器市场需求量激增。在市场的调节下,国企垄断推光漆器生产的旧格局被打破,私人漆器产业逐渐发展起来并针对不同需求人群完善起相应的产业链条。古城内部针对大批量订单生产的产业园、对标高价精品的大师工坊、以家庭单位生产的小作坊分工明确。漆器生产链的完善同时带动销售的展开,目前平遥古城内的明清街中出现大量以漆器销售为主的精品店铺,其中唐都和永隆号是规模最大、种类最多的两家。平遥漆器前店后厂、自产自销的模式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影视传媒的介入也进一步延展了平遥漆器的产业链条。伴随“非遗热”的兴起,国内多家媒体争相打造非遗节目,平遥推光漆器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各类媒体节目中频繁出镜,引发抖音、快手等互联网自媒体以平遥漆器为主题进行创作。网络媒体的介入不仅延长了平遥推光漆器的产业链,还以其跨空间的影响力推动着平遥文化的传播。

2 非遗生产性保护过程中的窘境

2.1 低端困局——漆器市场分化难题

平遥漆器因精美的造型、高超的制作工艺成为平遥地区游客最具购买欲的纪念产品之一。但传统平遥漆器因制作难度大、原料成本高、生产周期长的特点,使其售价居高不下。为了满足市场对推光漆器的需求,部分从业人员采用低廉的工业漆替代天然漆以降低原料成本,并采用机器印刷代替手绘来缩短生产时间。这些现代工业制成下的廉价漆器,虽然在短时间内填充了低端漆器市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低端制作模式的可复制性过高,越来越多的生产者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参与到低端漆器的生产过程中。长此以往,随着低端漆器市场的逐渐饱和,商户为了扩展销路便会展开价格战,并逐渐降低产品的质量以获取更多的利润。这是非遗产品走低端化生产的现实困境,不仅不利于漆器产业的长期发展,而且将对平遥推光漆器产生恶劣的负面影响。在高端漆器市场中,当地国家认定的非遗传承人的漆器产品受到了漆器爱好者的广泛关注,但非遗传承人的身份毕竟有限,平遥古城内很多手艺高超的工匠并未得到国家的认可,高端平遥漆器所带来的高额利润基本为非遗传承人包揽,制作中端产品的手工艺人虽然有意识去摆脱低端困局,但客户群体所接受能力有限,故产品的售价也不能太高。平遥漆器低端化生产走不通、高端产品利润基本为传承人独占、中端产品的生存空间狭小的现状是非遗生产性保护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2.2 青黄不接——非遗传承后继乏人

推光漆器作为平遥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在非遗保护提上国家日程时曾受到当地民众的广泛关注,并引发一阵“非遗传承热”。但受制于推光漆器制作工艺传承的难度与当前漆器市场竞争激烈,当地民众对漆器制作技艺的传承热度在逐渐消退。目前推光漆器主要采用传统的学徒制进行技艺传承,即学生到传承人家中边工作边学的模式。这种传承方式虽然能使学徒充分融入传承环境中有助于综合性的学习。但主要以实践操作为主,缺乏理论课程衔接,故学习的效率较低,出师的周期较长。另外,青年为技艺传承的主体,受制于生活的压力,很难沉心静气去学习技术,受到漆器技艺学习周期长、成效慢的影响,很多学徒便放弃了技艺传承而选择外出谋生,使得现有的传承人逐渐流失。新传承人匮乏,老传承人面临退休的尴尬局面是当代非遗生产性保护过程中需要直面的困境。

2.3 开发困境——非遗传承与创新的两难抉择

平遥推光漆器随着历史的发展而逐渐演进,最终定型为我们所见到的样子。其主要绘制的内容为“仕女图”“花开富贵”“猫戏蝴蝶”等传统纹样,而漆器的类型则主要为家具用品。这些传统的器型与图案虽然体现着当地独特的地域文化,非遗保护的重点则是传承这些地方文化。但是文旅结合下非遗的生产更具有商品的性质,同样的制作内容使得漆器商品具有同质化特点。在求异消费心理的主导下,重复的造型与纹样使平遥推光漆器在同类产品中的竞争力下降。如果单纯为了创新而制造一些新的纹样与器型并不困难,但是作为地方文化标志的非遗在创新的过程中如何体现地方文化的传承却是一个难题。不能为了创新而失去传承,但为了应对市场的冲击又必须创新产品形式,如何在创新与传承中寻找合适的尺度是当代非遗传承人需要突破的困局。

3 非遗生产性保护在市场运行中的建议

3.1 政民联手,共建非遗保护环境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但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具有明显的弊端,必须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才能良好地运行。在非遗生产性保护的背景下更需要加强政府对市场的管理。缺乏管制的非遗市场会出现价格系统混乱、商业不誠信、销售区域集中等运营问题。根据笔者调查,原平遥古城商业街内的漆器店因恶意价格竞争已经有多家倒闭,多数手工匠也转向其他行业谋生,这对非遗生产性保护极其不利。商业恶性竞争不利于产业长久发展。为了维护商业的正常运营,漆器生产者需要制定共同遵循的行业规范。当地政府部门应当强制性制定行业规范,通过加强对漆器市场的管制,严惩经营中的不诚信行为,有利于良好市场环境的形成。另外需要调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民众的积极性,陈志勤曾提出“非遗的保护必须实现从‘政府介入到‘乡村自救、从‘旅游经营到‘村民参与、从‘文艺展演到‘村落认同转换。”[3]非遗的生存环境与地方民众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政府的介入为非遗保护提供优惠的政策条件,当地民众的自救则是非遗抢救传承的关键一环。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还未被发掘保护的时候就已经陨落,这个问题的出现正是由于非遗传承主体的漠视造成的。当代的非遗保护必须给予乡民足够的重视,才能更好地还原非遗风貌,促进非遗活态展示。政府部门应当发挥引导作用,引领民众共同参与非遗的传承,将非遗发展成果惠及广大民众,带动共同富裕。

3.2 非遗入校,推动非遗高校教育开展

将非遗传承纳入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中是解决传承人流失的有效方案。首先,国家层面对高等教育有着较大的投资力度,将非遗纳入现代化教育体系中,能够培养出高学历高素质的非遗保护人才。其次,将非遗纳入高等教育,通过考试选拔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遴选出更为优秀的传承人,避免传承人泛滥产业竞争过大。再者,现代校园能够为非遗传承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校园能够聘请理论方面的教师,以提升学生的理论基础,提高学习效率。同时高校有能力编订相关的专业书籍,为工艺传承和学术研究提供知识框架。最后,非遗传承进驻高校能够提升民众对非遗传承的认可度,目前太原师范学院开设了民间舞蹈专业以传承山西民间舞蹈,并在近几年起到很好的推广非遗、培养传承人的作用,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3.3 借助互联网,搭建非遗云展厅

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在活态的展演空间才能完美地呈现出来,目前平遥当地建设了较为完善的平遥漆器体验馆,向游客动态性地展示漆器的制作过程、历史沿革以及当地的民俗风情。但平遥漆器作为旅游纪念品被游客带回家后就失去了该展示环境,平遥漆器只能作为单一的商品而存在。“伴随着AR/VR等新技术和新媒体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形式也有了新的延展。”[4]可以通过5G、VR、AI等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运用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展厅,将非遗的制作技艺进行网络备份,让游客通过互联网在家即可以对平遥漆器的造型特色、艺术特点、历史文化等方面进行3D全方位了解,并可以通过物联网的接入购买自己心仪的漆器产品。非遗云展馆的建设不仅能作为旅游产业的延伸发展,吸引游客到当地进行旅游消费,还能加深游客对漆器的理解,促进漆器文化的传播,进一步挖掘非遗商品的消费潜力。

4 结语

在文旅融合大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为当代非遗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非遗的商业化是现阶段非遗保护中不可避免的现象,虽然非遗的商业化仍面临诸多的问题,但不能因噎废食,如田兆元所言:“生产性保护要借助生产、流通、销售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实际上只有两个环节,流通包含了销售。既然有了销售,这就是一种商品生产,必须是商品才能够进入流通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离开了商业化的全过程,肯定就是一句空话。”[5]只有我们去正视非遗的商业化,才能有效利用非遗产品带来经济效益,并在商业化出现问题时找到解决和避免的途径。

参考文献

邹统钎.走向市场驱动的文旅融合[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1-9.

黄旭涛.民俗资源的旅游开发与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山西为个案[J].生产力研究,2008(17).

陈志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客体化与乡村振兴[J].文化遗产,2019(03).

戴俊骋,李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和地方建构[J].旅游学刊,2019(05).

田兆元.经济民俗学:探索认同性经济的轨迹——兼论非遗生产性保护的本质属性[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2).

Research on the Productiv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duc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and Tourism Integration

——Taking Pingyaos Pushing Light Lacquerware as an Example

School of Literature,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GUAN Xuyao  ZHU Huihui

Abstract: The proposal of cultural and tourism integration provides a brand new idea for the productiv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s a masterpiece of Pingyao, Pushing Light Lacquerware has seized the opportunity of cultural and tourism integration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lacquerware industry.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productiv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such as difficult market differentiation, loss of inheritors of skills, and low product innovation. Taking Pingyao lacquerwar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olutions, such as strengthening the governments control over the market, inheriting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to the campus, and building a modern cloud exhibition hall, in order to provide feasible reference opinion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elate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Keywords: Pingyao lacquerware; cultural and tourism integratio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ductive protection

猜你喜欢
文旅融合非遗
文旅融合背景下颍淮文化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健全机制 优化环境 全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
黑龙江省全域旅游发展思路探析
文旅融合的城市旅游产业发展
文旅融合下文化遗产类景区体验型产品开发研究
“文旅融合”奏响“城乡大合唱”
非遗视角下探析豫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策略
致力非遗保护,实现文化传承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