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青叶
题目“不懂就要问”很鲜明地提出了主题:不懂就要问。
事实上,“不懂就要问”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或许“不懂不想问”“不懂不敢问”“不懂就算了”也是常态。因此,真正做到“不懂就要问”需要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需要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
即使是现在,“不懂就要问”的探索精神依然是一种稀缺品,更遑论是孙中山所在的年代了。或许,这就是孙中山之所以能成为一代伟人其中一个原因吧。
一种品质之所以显得稀缺,必定有参照系。课文就花了很多笔墨在这方面做文章。
课文的第一段虽然不长,却很清晰地勾勒出当时的背景:
孫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这一段有一个重要的词——私塾。私塾是古代很盛行的一种民间办学形态。这一段对“私塾”教与学的情况做了简单描述:先生念,学生读、背。先生不讲书中意思。虽然寥寥几句,但是可以确定,“问”“探索”在私塾中基本绝缘。而且私塾的学规极严,体罚为平常事。这一点文中虽然没有交代,但是从几处描写可以看得出来: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后来,有个同学问孙中山:“你向先生提出问题,不怕挨打吗?”
这几处文字就从侧面勾勒出私塾中的师道尊严,以及严厉的学规。同学们的反应是“吓呆了”“鸦雀无声”,因为这种事情没发生过,在他们的心中,也不能发生。不懂怎么能问?所以同学们的担心绝不是多余:“向先生提出问题,不怕挨打吗?”
再看看先生的反应,先生的第一反应是“拿着戒尺”“厉声问道”。在私塾中,学生“不懂就要问”近乎大逆不道。
在这种环境下,“不懂就要问”绝对是一件石破天惊的事情。
把人物放置在一种特定的背景之下,彰显人物特别的品质、精神,这也是写作常用的手法。
这篇文章虽然是叙事性的文章,但是人物的形象也非常鲜明。
先看孙中山。
和“不懂就要问”这一主题关联的部分有:
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这两段从“问之前”“如何问”“问之后”三个节点对孙中山进行了描写。从他的想法可以看出孙中山的质疑精神,“壮着胆子”看出他的勇气,小小年纪,在当时的环境之下,能够有此举动,也可以称得上是“壮举”。
值得称道的是,事后孙中山的回答:“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说明他的发问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提前想好了,准备付出代价,承受挨打。
所以,文中虽然直接写孙中山的提问不多,但是却很传神,一个具有质疑精神、敢于提问、为了提问宁可挨打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
值得一提的是,文中对孙中山的背书着墨也不少。为什么花了这么多笔墨写孙中山背书呢?
目的是为了说明一点,孙中山的“问”不是随便问,而是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有所悟有所思,思之不得才发问的。这也丰富了人物形象,塑造了一个“好学”的孙中山。从整体上塑造了一个好学、善思、敢问的立体的孙中山形象。
这篇文章虽然短小,在叙事结构上却很有讲究。
第一段的背景介绍,把人物放置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还带有一些压抑感。
后面的事情,如果还原到生活中,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场景而已,时间也不过几分钟。作者却运用了一些手法,将这个小小的事情叙述得波澜起伏。
一是延拓的手法。本来孙中山问了问题之后,直接写先生回答就可以。但是作者转向教室的同学,继而转到先生身上时,不是写先生讲还是不讲,而是让先生追问孙中山会不会背书,而且是拿着戒尺,厉声追问。这种手法的运用,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氛围。
二是后置的手法。文章的结尾用“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交代了孙中山的价值追求。宁可挨打,也要追求“不懂就问”。本来这个价值追求,可以放在第二段“问之前”,孙中山问之前,做好了挨打的打算,但是为什么不直接描写出这种心理呢?这就是后置的效果。放在文章的结尾,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