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有诗意,健康莫大意

2021-08-16 22:25霍寿喜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21年7期
关键词:黄梅梅雨霉菌

霍寿喜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是宋代词人贺铸《青玉案》中的景语,也是整首词的点睛之笔。词人用江南梅雨时节的景色为喻,准确传神地写出了天地间到处弥漫着的愁情。尤其“梅子黄时雨”句,倍受后人称赏,词人也因此得了个“贺梅子”的别号。

“梅子黄时雨”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梅雨,也叫“霉雨”,指的是每年的六至七月,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种高温、高湿、多雨的天气时段。

梅雨最主要的特征是它具有季节性。按照一般的气候规律,六月中旬,皖江一带将步入梅雨期。而阳历的五、六月份,正值江南地区的“暮春”,所以,“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的说法,大致是正确的。

除季节性外,梅雨还有一定的地域性。在长江流域(例如南京、铜陵),可谓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而在浙江以南地区,却是“黄梅时节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梅雨亦是可预测的。如“春暖早黄梅,春寒迟黄梅”,指出了春季气温与入梅期的关系;又如“发尽桃花水,必是旱黄梅”,意思是桃花盛开时雨水多,梅雨量将偏少。这些经验性的谚语,为气象部门制作梅雨天气预报起到了极好的参考作用。当然,具体到每个年份每个地方,还必须以当地气象台站制作的当年梅雨和汛期天气预报为准。

梅雨虽有诗意,但梅雨天气对健康还是比较不利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梅雨或作霉雨,言其沾衣及物,皆出黑霉也。”

首先,在高溫、高湿条件下,大量的水汽使体表汗液蒸发困难,妨碍人体的散热过程,使体内积存热量过多,皮肤调节体温功能失常,从而产生头晕、胃疼、胸痛、抽筋、视力模糊等症状,人的心情忧郁、情绪低落、烦燥、易疲倦、记忆力下降、事故率增加、自杀事件增多,自然死亡率也会随之上升。据美国专家的调查,相对湿度达80%或更高时,事故会增加33%;在高温、高湿条件下,速记错误增加10倍。其次,梅雨天气潮湿条件下产生的霉菌及其代谢物,经呼吸道吸入或摄食被霉菌污染的食物,即可引起呼吸道过敏症状,轻者鼻塞、流涕、打喷嚏,重者呼吸困难,喘息不止,并极易引发食物中毒。此外,梅雨天气下,也极易诱发人体其它病症。例如,一些风湿病患者会出现关节疼痛难忍、四肢无力的症状;同时还易引起旧伤复发,出现神经痛。

梅雨对健康的不利影响根于“高温高湿”,因而调整居室温湿条件,便成了梅雨天保健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有空调的用户,可采取降温、抽湿的方式,将气温降至18℃~20℃、相对湿度降为50%~60%。如没有空调,则可通过采光、关启门窗(适时通风)等手段,调节居室温湿度。同时,梅雨期间,要经常晒被褥,勤洗澡,勤换衣,多进行热水淋浴;同时注意饮食结构和卫生,少吃多脂肪、含热量高的食物,多饮水,少饮咖啡和酒,尤其不要食用被霉菌污染的食物,以防中毒。

在我国江南许多地方,都流行着“梅雨时节点炷香”的保健习俗。梅雨时节在室内焚香,确实有防病健身之功效。如焚些芳香中药制成的香炷,不仅可驱虫除霉,清静空气,且能抑制病毒、病菌和各类小虫的繁殖生长,使人免遭病患和虫扰。此外,焚燃的芳香气味,淡而不薄,散而不走,经人的嗅觉吸入后,能使人的生理与心理受到一定的影响,多数人都会进入神清气爽、心旷神怡的状态,逐令气血平衡,病痛无生。如菊花之香可防治感冒、眩晕;薰衣草的香味可咳止喘定;紫薇与茉莉的香味能杀灭白喉菌、痢疾杆菌;葵花香味可镇静安。不过,少数对芳香气味过敏者要慎用,以免生理和心理受到太多的负面影响。

编辑:修远 xdyszzsb@sina.com

猜你喜欢
黄梅梅雨霉菌
自然分娩产妇优质护理对产后出血的预防价值探讨
我爱雨
黄梅时节家家雨
留德女博士向死而生:我曾像BUG一样存在
这个圣诞很热闹:霉菌也要过圣诞
黄梅君作品
霉菌的新朋友—地衣
地衣和霉菌
跟踪导练(二)(2)
黄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