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慧强
大多数人对老年营养不良感到陌生。实际上,老年营养不良很常见。数据调查显示:我国社区老年人当中,营养不良的患病率约为1/5,老年住院患者中的营养不良者约为1/3。
说起营养,人们往往会联想到身材的胖和瘦,但是营养不良并非单纯指体型的胖瘦,而是指营养摄入与躯体的需求两者不匹配。摄入和需求这两者是人体健康天平的两端,这架天平无论往左偏还是往右偏,都不适宜。当供需失衡的时候,营养不良就发生了。
具体而言,营养不良可以归纳为4个方面:1.营养不足:消瘦、水肿、肌少症;2.营养过剩:如肥胖、少肌型肥胖(肌肉少而脂肪多);3.特定营养素缺乏:贫血、维生素D缺乏症等;4. 营养不均衡:高盐、高糖、偏食等。因此,消瘦和肥胖都有可能属于营养不良。
严重的营养不良会导致患者失能,即失去正常生活的能力,包括穿衣、洗澡、吃饭、如厕、转移、大小便控制等。这些日常生活能力的缺失,不仅会引起老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也会伤害其自尊心。
营养不良与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心功能不全等多种常见慢病发病呈正相关,与老年疾病如衰弱、肌少症、跌倒、认知障碍等老年综合征互为影响,互为因果,会形成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的连锁反应,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如在住院治疗期间患上营养不良,可使患者的住院时间延长,感染率增加,术后并发症增加,令其预期寿命下降、死亡率增高,还会增加治疗花费,加重社会和家庭的负担。
老年人牙齿脱落,咀嚼和消化能力下降;酶活性和激素水平异常,胃口不佳,食欲下降;心脑功能衰退,视觉、嗅觉、味觉等感官反应迟钝;活动能力缓慢、情绪低落等均可导致食物摄入量減少,增加营养不良风险。
老年人常患有各种慢性疾病,存在潜在脏器功能不全,肌体生理储备不足,代偿能力减弱等一系列问题,使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吸收不良,从而损害肌体生理功能,同时会使免疫力变差,造成感染和继发疾病的恶性循环。
由于老年人多存在炎症性疾病、免疫代谢性疾病等急慢性疾病,会导致分解代谢增加,营养素消耗速率增加,而合成代谢或康复过程减弱,二者共同作用会增加营养不良发生的可能性。
1.一年之内有无体重减轻。对于老年人来说,体重基数并不是特别重要,体重前后的变化或波动更需要重点关注。如果一年之内体重减轻超过5公斤,或体重丢失超过5%~10%,应该提高警惕加以重视。
2.近期进食量的变化,特别是进食量减少超过1/4,说明可能存在营养不良。
在营养均衡的基础上,保证蛋白质供应充足,每天可以吃100克肉类、1杯牛奶、1个鸡蛋,以及40克大豆制成的豆腐、豆浆等豆制品。同时,要荤素搭配、干稀搭配,少食多餐。可将食物做烂,多采用烧、炖、焖、蒸的烹调方法,保证肉质的松软嫩滑。
营养干预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主要包括口服补充营养制剂、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等。营养干预有利于健康和长寿,可促进急性病康复,降低感染、肌少症、衰弱、跌倒的风险,可以用综合治疗措施和各种干预方法,提高老年活动功能、生活质量等。
生活干预主要包括保证营养均衡,适当运动,增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适量进行抗阻力运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