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抒燕
絕大多数人都会闻“拔牙”而心惊胆战,但是对于正在饱受牙病折磨的人来说,拔牙却是他们的迫切需求。然而,有的患者好不容易下定了决心去拔牙,居然被医生拒绝了。这是为什么呢?
正常情况下,一个身体健康且无任何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去医院拔牙,是不会被拒绝的。如果被医生拒绝,则有可能是患者当前的身体状况不适合拔牙。若贸然拔牙,有可能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
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一般情况下,高血压患者会因为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影响血压水平,如激动、精神紧张、噪声或不良视觉刺激等都会刺激高血压患者发病。在拔牙时,普通人都难免紧张,更不用说高血压患者了。一旦高血压患者精神过度紧张,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的现象就会随之而来,是非常不利于拔牙和维持患者生命健康的。较为严重的高血压患者,甚至可能会由于高度紧张而导致心律失常和脑血管破裂。
此外,在拔牙时需要使用的肾上腺素有收缩血管、加快心跳的作用,会促使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但如果不使用肾上腺素来增强麻醉效果,又会导致拔牙后的伤口出现镇痛时间长、出血多的情况,不利于伤口愈合、机能恢复。
应对办法:虽然高血压患者有拔牙风险,但并不是一定不能拔牙。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在心电监护下进行拔牙处理,方便随时监测心率变化,控制血压升高。此外,医生可在拔牙前给予安定类的药物来控制血压升高,降低风险。同时,医生在拔牙过程中可选择微创处理,在减轻患者疼痛的同时,减少出血量,防止出血不止。
患有血液疾病,如凝血障碍的患者,因为凝血功能异常会导致术后出血不止,无法短时间内凝血,从而加重拔牙创口的肿胀、疼痛等,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局部出现血肿。如果血肿发生的位置在口腔底部、咽喉、颌下,则会导致呼吸障碍或窒息等情况,危害患者生命健康。同时,由于血液疾病患者的白细胞减少,身体抵抗力降低,拔牙创口愈合速度较慢,拔牙后出现再次感染的可能性较高。
应对方法:使用止血药或抗生素进行凝血,或者在拔牙过程中进行输血。
当拔除牙齿的部位及周围出现急性炎症时,是不能拔牙的。因为拔牙会引起感染扩散。同时,这种情况会令麻醉效果差,增加患者疼痛。
应对方法:需要对拔出牙齿部位进行消炎处理,待急性炎症情况消失后再进行拔牙处理。
如果需要拔牙的患者患有口腔恶性肿瘤,肿瘤细胞可能会因拔牙而加速分化或者是转移,不利于肿瘤的治疗,同时也会影响拔牙的效果,如拔牙创口经久不愈。不仅如此,患有口腔恶性肿瘤的患者,在经过放射治疗后的几年内都不能进行拔牙,否则有可能会造成放射性骨坏死。
应对方法:可在恶性肿瘤得到有效治疗,经由医生检查并评估后再进行拔牙。
糖尿病患者也是不宜拔牙的。糖尿病患者拔牙后的创口不宜愈合,可能会造成二次感染。
应对方法:需要稳定患者的血糖水平,尽量减少拔牙对组织的创伤。
女性在怀孕期间一定不要轻易拔牙,尤其是怀孕的前3个月和怀孕6个月以后。因为拔牙需要注射的麻醉药,会对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如果不打麻药,拔牙则可能引发孕妇剧烈疼痛,引起子宫收缩,出现流产或早产的情况。
应对方法:有拔牙需求的女性,可在怀孕前进行拔牙处理,避开孕期。如果不清楚自己是否有拔牙需求,也可在怀孕前进行口腔检查,查看自己是否有病灶牙、无保留价值的龋齿等。有的话,可提前拔牙。
避孕药中的成分会使体内的纤维蛋白分解增加,令拔牙后的创口无法快速愈合,从而导致细菌滋生,造成拔牙创口的二次感染。
应对方法:可暂时停止使用避孕药物,待拔牙后再恢复。
虽然拔牙是口腔外科中的一个微创手术,但一般情况下必须使用麻醉药。如果是处在哺乳期的女性进行拔牙麻醉,婴幼儿可能会通过吸吮母乳而吸收麻醉药的成分,这会对婴幼儿的神经生长及发育系统造成损伤。
应对方法:可避开哺乳期进行拔牙,或者在拔牙后的72小时内停止母乳喂养,等待麻醉药在身体中被基本代谢掉再进行哺乳。
处在月经期的女性,身体的应激能力和免疫能力都会有一定的下降,伤口不易凝结成血凝块,会导致拔牙创口的愈合能力减缓,从而可能出现再次感染或者出血不止的情况。
应对方法:应尽量避开经期拔牙,建议选择最佳拔牙时间——月经结束后的第14天,此时身体的免疫能力和应激能力都较好,可促进拔牙后的创口快速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