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管理实践及启示

2021-08-16 17:57苏碧云邵彤李华锋冉良涛高黎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21年7期
关键词:新冠疫情线上教学启示

苏碧云 邵彤 李华锋 冉良涛 高黎

摘   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化学化工学院提前筹备部署,整合优质资源,创新载体手段,提供多重保障,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的作用,扎实推进2020年春季学期各项教学工作,顺利完成了52门理论课程“完全线上”教学、实验类课程的“错峰开放”教学、278名学生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线上”指导和“线上+线下”答辩,建立了完整的线上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通过问卷星对教学成效进行了全面调查。基于疫情期间教学管理实践,文章深入思考“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及应对措施,及时转变教育教学理念,调整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手段,积极迎接线上与线下融合(OMO)教学模式,以实现更高目标的教育培养和产出。

关键词:新冠疫情;线上教学;OMO教学模式;管理;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21)13-0092-05

2020年春,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打破了国人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特别是对教育行业带来巨大挑战。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教育部印发了《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1]《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2]等。2018—202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时间向广大化学类专业教师发出倡议书,[3]推荐网上教学平台和精品资源,建议各高校将线上资源与本校课程相结合,加强网上辅导、讨论、测试等,利用多种方式开展线上教学活动,力争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的实质等效。[4]作为教学的基层单位和实施部门,化学化工学院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陕西省教育厅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等文件精神,结合《西安石油大学疫情防控期间本科线上教学工作方案》《关于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延期开学期间线上教学安排的通知》等文件要求,提前筹备部署,整合优质资源,创新载体手段,提供多重保障,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作用,扎实推进2020年春季学期各项教学工作。[5]在全院师生共同努力下,共开设理论课程52门,67名教师在线授课,4个年级共有5336名学生在线学习,顺利完成了100%理论课程线上教学,18门考察课程的线上考核,278名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线上指导和“线上+线下”答辩,疫情得到控制之后完成了实验课程的“错峰开放”教学。以此次疫情期间教学管理实践为基础,深入思考“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及应对措施,有助于我们及时转变教育教学理念,调整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手段,积极迎接OMO(Online-Merge-Offline,线上与线下融合)教学模式[6],以适应互联网产业的高速发展以及“无接触”经济[7]等新生事物对教育行业的冲击。

一、新冠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管理实践

1.线上教学统筹、部署

(1)未雨绸缪,提前部署线上教学准备

根据学校统一安排,2020年2月24日全校开始全面开展线上课程。为了最大程度减小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我们提前3周部署线上教学准备工作,及时开展研讨预判,统筹安排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具体做法包括:在正式开课前3周向全院师生发布各类教学平台、资源及培训信息,并及时反馈解答教师在教学平台方面的各种问题;动员各课程组积极筹备线上课程,选择最适宜的授课平台及资源,研讨确定线上授课计划及授课模式;统计教师授课拟使用平台及相关软件,及时发布给学生提前下载安装并熟悉操作方法;成立由学院领导牵头,由专业负责人、课程组长及教学专长型教师组成的“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研讨群”(见图1),针对各类线上教学问题展开研讨、预判。

(2)统筹资源,全面保障线上教学平稳运行

除了研讨和预判,“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研讨群”还负责统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交流和共享,包括:根据课程方案和教学计划,组织教學能手、骨干教师提前熟悉空中课堂,挖掘优质网络资源;调查教师使用各类平台和资源授课情况,收集典型的教学案例和成功经验向全院发布推广,其中《化学反应工程》课程组创新使用两种在线平台,并有机组合形成完整的课前、课中和课后联动线上课程,教学成效突出,经小组推荐申报疫情防控期间陕西高校本科线上教学典型案例;对线上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总结,不断完善教学环节,丰富教学手段和内容。

2.疫情期间教学开展情况

(1)理论课程“完全线上”教学

按照学校统一安排,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本科生所有理论课程按照教学周次安排进行“完全线上”教学。经统计,该学期我院共开设理论课程52门,在线授课教师67人,4个年级共有5336名学生使用QQ群课堂、超星尔雅、中国大学MOOC等8大平台在线上课(见表1),实现了所有理论课程的“完全线上”教学,开课率达到100%。学院任课教师充分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包括超星尔雅、雨课堂、QQ直播、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智慧树等线上直播平台和开放教学资源,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授课,确保远程教学以及学业指导覆盖到每一名学生。网络课堂上,教师精心备课讲授,采用直播、视频、音频、线上讨论、线上答题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教学互动,力争网络课堂务实高效;网络课堂下,学生及时完成作业,拍照上传QQ群或微信群,任课教师点评、记录、答疑解惑,及时巩固学习成果,实现“停课不停学,离校不离师”。

(2)实验类课程“错峰开放”教学

根据《西安石油大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实验室错峰开放工作方案》的文件精神和要求,为切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确保学生返校后良好的实验教学秩序,化学化工学院根据自身实验任务、过程特点等,制定了《化学化工学院实验室疫情防控工作实施细则》《化学化工学院实验室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应急预案》和《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疫情防控演练方案》,并于2020年5月7日在鄠邑校区实验教学中心C3楼开展了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演练。此次演练考虑到学生返校后进入实验室可能会遇到的各种情况,严格按照应急预案流程进行,分工明确、反应迅速、协调有序,覆盖了实验楼入口体温检测及体温异常学生处置、实验楼内通道管理、实验教学流程管理、实验过程中学生健康检测异常等多个场景的模拟演练。实验教学中心15名教师全员参与,提高了疫情防控水平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在实验室应急预案和演练方案的基础之上,制定了《化学化工学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实验室错峰开放工作方案》,对本学期3个年级、10门实验课程共计59个班级的本科教学实验进行了周密的开课安排,合理整合调配,错峰开展实验,以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将疫情防控有效融入实验室开放及实验教学过程之中。另外,实验准备人员提前准备相关实验器材和药剂,确保实验设备完好,试剂材料到位,为实验课程的开展做好充分准备,将疫情对实验教学的影响降至最低。基于前期的充分准备,2020年8月20日学生全面返校复学,逐渐实现59个班级的实验课程有条不紊地错峰进行。

(3)毕业论文(设计)“线上+线下”指导答辩

毕业论文(设计)作为本科生培养最为关键的一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起着重要作用。根据学校相关政策,学院制定了详尽的《化学化工学院2020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预案》和《化学化工学院2020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流程》,以确保疫情特殊时期的毕业论文(设计)环节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在《工作预案》中,针对化学、化工类专业特点专门制定了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补充要求,如实验类课题内容可部分调整为设计型、综述型、调研型或虚拟仿真实验,确保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完成毕业论文和设计,并要求指导教师采取“线上云端”的方式每周指导学生2次以上,每次不少于2小时;学院每周对毕业论文开展情况进行统计,以及时掌握每一位学生的论文进度。2020年5月初学生分批分层次返校,我院教师主动加强与学生联系,积极开展面对面的线下指导工作,确保学生保质保量完成毕业论文和设计。

根据疫情防控局势以及学生返校情况,我院2020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审阅、评阅均采取线上评审,答辩则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即对已返校学生组织线下答辩,因疫情原因未能返校学生则采取线上答辩,以确保答辩环节“一个都不能少”。线上答辩之前,各答辩小组就“是否具有独立的答辩场所”“是否具有稳定的网络环境”“是否具备智能手机或者带摄像功能的电脑”对学生进行摸底,基于摸底结果选取2个功能稳定、操作简单、支持屏幕共享需求的网络视频软件,如钉钉、腾讯会议、zoom等平台,做到“用一备一”。同时答辩小组教师和学生应提前两周熟悉线上平台的使用方法,组织两次预答辩反复确认网络和平台稳定流畅,为正式答辩做好充分准备。本次答辩分为14个小组,其中线下4组、线上10组,每组配2个秘书记录答辩过程,并留存电子资料。线下答辩过程所有人员全程佩戴口罩并保持安全距离。

3.线上教学质量监控及问卷调查

根据学校关于提高线上教学质量的要求,学院不断加强线上教学质量管理,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效果评价,建立了全面的线上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制定院系领导深入线上课堂听课办法,要求每位院级领导在线听课不少于3次,各系主任听课不少于2次,并与学生充分沟通了解学习情况,将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力求把线上教学的持续改进做细、做好,落实到每个环节;同时,在学校配备教学督导的基础上,增加由3名资深教授组成的院级教学督导,形成两级教学监控体系,随机抽取教师名单,由教学办提供课程教学平台入口,进入线上课堂随堂听课,起到良好的教学质量监督作用。

为进一步完善线上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及成效,我们设计了“化学化工学院线上教学效果调查问卷”,对570余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各类问题13项和合理化建议11条。此次问卷调查共有248名男生和322名女生参与,有效问卷数为570份(后续所有问题样本均为570人)。2016级参与人数38人,2017级111人,2018级177人,2019级244人,可以看出随着年级的增加参与人数逐渐减少。关于“线上教学期间你使用的网络情况如何”问题,有6.14%的学生回答特别卡顿,64.56%的学生回答偶尔卡顿,22.11%的學生认为流畅,7.19%的学生觉得非常流畅,说明绝大部分学生的网络能够满足在线学习的要求。“你更喜欢的线上教学平台有哪些”的问卷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受欢迎程度由高到低的平台依次为QQ、腾讯会议、爱课程、超星。这几个平台受欢迎人数比例均超过30%,值得注意的是,排在前两位的是互动和直播平台,而后两个为慕课资源平台。关于“线上教学期间教师能否按时上课”,98.6%的学生选择“能够按时上课”,仅有1.4%的学生选择“不能”。关于“线上教学期间教师能否用多种方式点名签到”,95.44%的学生选择“是”而4.56%选择“否”。关于“线上教学期间教师的备课情况”,评价“非常充分”的占67.19%,“较为充分”占比31.93%,“没准备”占比0.88%。说明教师对授课质量和纪律方面的要求与线下基本一致,并未因为线上而有所放松。对于“你喜欢的线上授课方式有哪些”,86.32%的学生选择“讲授形式”,36.67%的学生倾向于“讨论形式”,24.39%的喜欢“作业形式”,选择其他方式的占比16.14%。关于“线上教学期间教师与学生互动情况”,有20.35%的学生认为“非常频繁”,76.32%的学生认为“较为频繁”,3.33%的学生选择“没有互动”。关于“专业课你的感受是”,71.05%的学生认为“与线下授课有区别,但可以学到东西”,18.42%的认为“与线下授课区别非常大,没有效果”,10.53% 的认为“与线下授课没有区别,完全可以同等对待”。关于“疫情期间你每天的专业课程学习时长”,每天学习1~2小时的占比25.09%,2~3小时的占比29.65%,3小时以上的占比45.26%,可以得出3/4的学生能够保证每天2小时以上的专业课学习。关于“你认为这次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效果如何”,54.74%的学生选择“一般”,29.82%的学生选择“较好”,11.75%的学生选择“差”,3.68%的学生选择“不确定”。关于“疫情结束后,你希望的线上线下教学比例是多少”,36.49%的选择1∶9,19.65%的选择2∶8,20.53%的选择3∶7,16.14%的希望5∶5,7.19%的希望更高。学生的其他评价及建议:毕业论文(设计)还是面对面沟通效果较好;线上教学信息量大,无法观察到学生的掌握情况,建议与线下结合;线下教学开始后,可以继续通过线上平台与学生沟通交流、答疑,习题课很方便,便于用不同的方式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新冠疫情期间教学工作启示

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线上教学成为一种趋势,2020年初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促使该趋势急速转变为现实,教师不得不告别传统的线下课堂而采用线上教学模式。通过近半年的在线教学管理工作实践,我们获得了以下启示。

1.充分发掘线上教学优势,加大传统教学模式转型

近半年的理论课“完全线上”教学显示出传统线下所不具备的优势,例如可提供丰富立体的课程资料和线上资源,使学生的选择更多、知识面更加开阔;有利于师生的高效互动,如线上点名、线上提问、授课过程中即时留言互动等。但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多数教师会采用直播课的方式把线下教学完全搬到线上,加上非面对面沟通以及网络拥堵等因素使教学效果受到一定影响,故而超过50%的学生认为这次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效果“一般”,尽管如此,仍然有71.05%的学生认为专业课线上授课可以学到东西。这说明学生对线上授课基本是适应的,也是认可的,但我们并未将其效果发挥到最优,这可能因为教师单一的讲授方式与学生喜欢的方式不匹配(86.32%的学生喜欢的线上授课方式为“讲授形式”,36.67%的学生倾向于“讨论形式”,24.39%的喜欢“作业形式”,其他方式占比16.14%),也和线上教学期间教师与学生互动偏少(只有20.35%的学生认为“非常频繁”)等原因有关。因而,要提高线上教学效果和质量,需要充分发掘线上教学优势,加快传统线下教学模式的转型,才可能發展出与线上技术相匹配、受学生欢迎的线上教学模式。

2.加强课程设计,实现线上与线下有机融合(Online-Merge-Offline,OMO)

近年来“线上线下融合”的混合式教学被当成一个新颖概念提出,通过线上和线下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把课前、课中、课后乃至实验等教学环节结合在一起,以实现更高目标的教育培养和产出。虽然国内高校已有部分课程先行一步开始尝试,但尚未大规模推广。而疫情时期全国风行的 “完全线上”的远程线上教学将为“OMO教学模式”的推广提供巨大助力。问卷调查中,关于“疫情结束后,你希望的线上线下教学比例是多少”,有超过64%的学生希望是2∶8甚至更高,这充分说明学生对线上线下教学的融合持有期待和乐观态度。我国的疫情逐渐得到有效控制以后,大多数高校如期开学,传统线下授课模式改革已势在必行。对于教师而言,如何基于人才培养方案要求设计出符合学习认知规律,具备系统性、拓展性和高效性的“OMO教学模式”,充分发挥线上和线下教学的各自优势,以大幅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将是未来教学改革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3.弥补线上实验教学短板,加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

疫情期间,虽然理论课程可以实现100%线上教学,但受制于线下实验教学空间、设备等方面的条件,很多实验课程未能实现远程线上教学,实验教学作为线上远程教育的短板已经凸显出来,特别是化学化工等实验课程占比较大的学科,亟需发展新型线上实验教学技术,以积极应对未来的“无接触”及“远程”教育挑战。后疫情时期,各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大学慕课网等平台上已创建了数量众多的实验教学视频和实验参考资料,另外还有一定数量的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在疫情期间免费开放。这些资源可以作为本校课程的有力补充,但不能代替各高校自己的实验课程体系。基于此,我们认为应着力加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以此为依托,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符合本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验教学项目和体系,并最终建成目标一致、系统完整、虚实互补的化学化工实验教学平台。

三、后疫情时期教学工作展望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深刻地改变了全世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在后疫情时期,中国教育界将有可能最先迎来大规模的OMO教学,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充分利用慕课和精品课程等优质线上资源拓展学生视野,利用网络互动平台进行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利用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等开展线上实验。翻转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各类创新型的教学手段将大有用武之地。教师需要重新审视传统教学的各个环节,寻找线上与线下的结合点和平衡点,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实现由教到学的全方位转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01/t20200127_416672.html.

[2]教育部印发指导意见:疫情防控期间做好高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02/t20200205_418131.html.

[3]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延期开学期间充分利用在线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的倡议书[J].大学化学,2020,35(5):2.

[4]朱亚先,周立亚,张树永,等.延期开学期间化学类专业线上教学情况调研分析与建议[J].大学化学, 2020,35(5):283-292.

[5]陈怀侠,党雪平,黄建林.“互联网+ 教育”助力分析化学课程群建设[J].大学化学,2017,32(12): 12-16.

[6]马骁飞,马亚鲁,田昀,等.疫情背景下“完全线上”远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大学化学, 2020,35(5):29-32.

[7]平新乔.“无接触经济”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J].人民论坛,2020(14):24-26.

(编辑:王天鹏)

猜你喜欢
新冠疫情线上教学启示
新冠疫情视阈下感悟“四个自信”国家共识
“心理成长任务包”助力学生安度疫情
线上教学发展状况与虚拟社群维持策略探析
高校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探讨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