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阿立哌唑联合舍曲林治疗精神分裂症

2021-08-16 08:57:12梁素霞
北方药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舍曲林阿立哌唑精神分裂症

梁素霞

(泉州市第三医院,福建 泉州 362000)

精神分裂症是以精神、行为以及个性改变,和环境不协调为特征的精神疾病,目前病因尚不明确[1]。作为精神类疾病的常见疾病,发病率约4.2%~7.7%,该病病程长,极容易反复发作。患者多同时伴发抑郁症状。但在临床上,多针对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治疗,对抑郁症状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重视。抑郁情绪不仅会提高病情复发率,同时还会增加自杀风险[2]。此外合并抑郁的患者出现神经元异常改变,造成神经元细胞受损或坏死,可能引起神经髓鞘脱失,造成患者血脑屏障受损,威胁患者健康。阿立哌唑是临床常见抗精神药物,对于多巴胺受体的亲和力高,针对神经元的异常变化具有改善作用,从而缓解阴性和阳性症状,复发率较低,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舍曲林作为抑郁症治疗药物,可提高人体5-羟色胺效应,通过再摄多巴胺以及去甲肾上腺素降低大脑敏感程度,改善精神紧张状态,有利于缓解焦虑等症状。为研究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的疗效,本文于本院2019年9月-2020年9月的患者中,随机选取54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54例患者为样本,对照组27例,男/女=15/12,年龄27~56岁,平均(42.51±2.23)岁,病程1~8年,平均(3.25±0.59)年。观察组27例,男/女=14/13,年龄25~58岁,平均(42.46±2.17)岁,病程1~8年,平均(3.19±0.62)年。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经过诊断,PANSS≥60分,HAMD评分:17~24分。(2)患者具备生活自理能力,依从性良好。(3)对本研究知情,无其他精神疾病。排除标准:(1)排除患有神经系统疾病、脑部疾病的患者。(2)排除有滥用药物史的患者。(3)排除药物过敏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阿立哌唑(国药准字H20061304,生产企业:浙江大冢制药有限公司)10mg/次,1次/d,根据患者病情可酌量增减,最大剂量为30mg/d。持续治疗8周。

观察组增加舍曲林(国药准字H20060316,生产企业:山西仟源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50mg/次,1次/d。根据患者病情酌量增减,最大剂量为200mg/d。持续治疗8周。

1.4 观察指标

(1)于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4]评估,0~100分,分数高表示病情严重。

(2)于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使用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CDSS-C)[5]评估,0~27分,分数高表示抑郁症严重。

(3)于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使用认知功能评定表(LOTCA)评估,0~100分,分数高表示认知功能好。

(4)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持续随访患者1个月,统计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PANSS评分对比

两组经过治疗后PANSS评分明显降低。观察组治疗4周、治疗8周PANSS评分较对照组低。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PANSS评分对比

2.2 两组患者CDSS-C评分对比

两组经过治疗后CDSS-C评分显著降低。观察组治疗4周、治疗8周CDSS-C评分较对照组低。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CDSS-C评分对比

2.3 两组患者LOTCA评分对比

观察组LOTCA评分治疗前(57.23±5.17)分、治疗4周(70.34±5.28)分、治疗8周(83.75±4.16)分;对照组LOTCA评分治疗前(57.26±5.24)分、治疗4周(62.63±4.95)分、治疗8周(71.52±4.93)分;两组评分数据对比(t=9.058,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4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两组治疗期间和治疗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3.1 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

精神分裂症主要表现出学习、信息处理、记忆以及认知功能的异常,严重影响患者自主生活。目前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主要在青壮年群体中发病,且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目前普遍认为精神分裂症发病和社会环境不良因素关系密切,患者表现异常,主要表现出意志、思维、感知觉、情感以及认知功能障碍[3]。认知功能障碍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的重要因素,独立于阴性症状和阳性症状,是临床评价精神分裂症疗效的重要指标。通过观察认知功能恢复情况,预测远期预后,评价患者是否可以回归社会。近年来受到人们社会压力增加等影响,导致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患者生活质量。作为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患者发病后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功能受到负面影响,在主要病情得到控制后患者表现出病耻感,继而伴发一定程度的抑郁症状。有资料指出,伴发抑郁症的患者可达到20%,且50%以上患者存在抑郁情绪。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更容易受损,主要体现在注意力、记忆力以及执行上,影响患者社会功能[4]。抑郁症状主要发生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缓解期,严重时可能出现自杀倾向。在临床治疗上,主要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控制病情进展,但有研究指出患者长期服用药物会加重认知功能障碍,甚至引发其他方面的不良反应,加重患者身体负担。但在临床治疗中,对患者抑郁症状以及社会功能并没有给予重视,不利于临床疗效。因此临床积极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有效控制病情,并缩短用药周期,提高临床治疗的安全性,改善患者症状,帮助患者恢复认知功能,回归正常生活,改善其生活质量。

3.2 阿立哌唑

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常使用喹硫平、利培酮以及阿立哌唑三种药物进行治疗。其中利培酮作为多巴胺受体和5-HT拮抗剂,能够将D2受体、黑质纹状体以及中脑皮质通路的5-HT2A受体阻断,从而对临床治疗进行控制。喹硫平同样可以阻断D2和5-HT受体,对于H1、5-HT2A以及α1受体具有高度亲和性,能够从多个方面改善临床症状,从而达到治疗的作用。随着阿立哌唑的上市,逐渐取代上述两种药物的临床应用。阿立哌唑是临床常用药物,属于二氢喹啉酮类药物,其药物动力学特殊,通过对5-HT1A受体和D2产生刺激和拮抗作用,从而提高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症状[6]。能够有效减少患者黑质纹状体和中脑-皮质通路受到的D2拮抗作用,从而有效减少用药不良反应。阿立哌唑作为多巴胺稳定剂,能够提高人体多巴胺功能,同时预防过度分泌血清催乳素,具有较高安全性。有研究指出,阿立哌唑和其他抗精神病药物一致,能够对中脑-边缘通路的多巴胺亢进起到抑制作用,改善患者阳性症状。同时也能对中枢血清素能起到调节作用,通过拮抗5-HT改善阴性症状和焦虑症状。阿立哌唑的临床耐受性和安全性也较高,患者不良反应较少。苏梅香等[5]在研究中指出应用阿立哌唑治疗不良反应率(11.36%)显著低于对照组(42.86%)。目前临床研究主要发现患者使用阿立哌唑治疗后,出现静坐不能、失眠、嗜睡等不良反应,且症状轻微,停药后可自愈,对于患者正常生活的影响较小。其他糖代谢异常、泌乳素升高、EPS间期延长、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自投入临床应用以来,阿立哌唑临床疗效受到广泛认可,其安全性和耐受性也被患者接受,成为精神分裂症的一线药物。但很多患者发病后多伴随一定程度的抑郁症状,若忽略患者心理情绪,会造成抑郁症状,不利于患者病情进展的控制。严重时可能出现自杀、自残倾向,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针对患者抑郁症状和精神分裂症合并患者,还需要及早关注抑郁症的治疗,控制病情进展,以维护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联合用药更要关注不良反应情况,避免对患者机体造成损伤,影响患者正常的器官和生理功能。

3.3 舍曲林

目前普遍认为抑郁症发病和人体脑脊液、血清中5-HT和NA浓度改变存在密切关系。因此临床治疗上主要选择5-HT药物改善抑郁症状。舍曲林作为5-HT再摄取抑制剂,即SSRI类药物,常用于治疗抑郁症,能够抑制突触前膜再摄取5-HT,提高中枢神经中5-HT水平,从而达到抗抑郁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症状[6]。同时,舍曲林对患者体内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神经递质产生的影响较为轻微,不会明显增加患者儿茶酚胺的活性,对患者造成的心脏毒性较小,相较于其他抗抑郁药物来说产生的不良反应也较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7]。对于患者而言,联合治疗用药上需着重考虑药物的不良反应,避免不良反应问题影响患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相比于舍曲林,帕罗西汀等抗抑郁药物,虽然对于再摄取脑神经元5-HT具有较强的选择性,但由于对肾上腺能受体以及胆碱能的亲和力薄弱,要经过肝脏代谢排出,更容易引发多种不良反应,产生一定毒副作用,临床安全性不高。根据现有研究显示,舍曲林在临床治疗中不良反应较少,主要观察到嗜睡、失眠、恶心等不良反应,但不良反应率低,症状轻微,不易发生体重增加、胃肠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8]。舍曲林在临床疗效和药物耐受性上更具优势,尤其是老年患者或患有基础慢性病的患者,联合使用舍曲林更加安全,不会增加患者身体的负担。

3.4 联合治疗

相比于其他几种抗精神病药物,阿立哌唑对于患者催乳素、甘油三酯以及体重的影响最低,可以将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引发的代谢紊乱以及心血管疾病风险。有研究证实,阿立哌唑联合舍曲林治疗,对于患者机体药代动力学不会产生明显影响,联合用药具有较高安全保障。联合应用两种药物也能提高抗抑郁活性,改善患者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同时也能降低复发概率,更有利于患者恢复家庭和社会功能,重新回归社会。常晓娟[9]在研究中指出,对于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患者联合应用阿立哌唑以及舍曲林治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精神症状以及认知功能。患者存在神经免疫和神经营养的胶质细胞异常,通过对血清蛋白因子IL-6、NT-3以及S100β的定量分析,由于患者中枢神经免疫处于活跃状态,可监测到血清蛋白因子异常升高。该研究经过对比治疗4个月后血清蛋白因子的变化,发现联合治疗组患者S100β、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NT-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提出联合舍曲林以及阿立哌唑治疗更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观察组联合应用舍曲林和阿立哌唑治疗,两种药物的联合应用可发挥出协同疗效,联合两种药物可同时改善精神分裂症状以及抑郁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经本文研究,两组经过治疗后PANSS评分明显降低。观察组治疗4周、治疗8周PANSS评分较对照组低。两组经过治疗后CDSS-C评分显著降低。观察组治疗4周、治疗8周CDSS-C评分较对照组低。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可见观察组使用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显著提高疗效,有效减轻血清神经损伤,补充神经营养,提高神经系统免疫力,缓解精神症状。在徐海彬[10]的研究中,联合应用阿立哌唑和舍曲林治疗患者,观察组治疗后PAN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本文研究结论一致。同时可减轻患者抑郁症状,进一步提高疗效。同时两组治疗后LOTCA评分均得到提高。观察组治疗4周、治疗8周LOT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可见观察组采取联合治疗后,患者认知功能得到改善,有利于控制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美国FDA推荐临床应用阿立哌唑辅助治疗,初始剂量为5~10mg/d[11],本研究初始剂量选择10mg/d,根据患者症状逐渐增加剂量。由于用药剂量增加,需要重点关注患者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尤其是头痛、静坐不能等不良反应。但在本组研究中,两组治疗期间和治疗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李巍等[12]在研究中指出,联合应用舍曲林和抗精神病药物后,发生不良反应率(14.71%)和对照组(11.43%)无显著差异(P>0.05),和本文研究结论一致。因此将阿立哌唑和舍曲林作为联合治疗方案,有利于缓解精神症状和抑郁症状,改善其认知功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控制病情进展。

由于本研究观察时间有限,样本数量较少,没能对神经营养、血清神经损伤以及神经免疫对患者精神症状和抑郁症状的影响进行研究。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更长时间的随访观察,研究联合药物治疗的长期疗效,研究更详细的作用机制。

综上所述,对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症患者给予阿立哌唑和舍曲林联合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精神症状和抑郁症状,并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近期疗效良好,对预后效果有积极意义。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和用药方案,积极尝试物理手段和药物治疗的结合,进一步缩短用药周期,提高临床疗效。同时临床上还应结合护理干预和社工介入,提高患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帮助患者尽早回归社会生活,减轻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和心理负担。

猜你喜欢
舍曲林阿立哌唑精神分裂症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保健医苑(2022年4期)2022-05-05 06:11:14
阿立哌唑与喹硫平用于晚发型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
盐酸舍曲林分散片联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探讨舍曲林合并喹硫平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舍曲林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观察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
食管疾病(2015年3期)2015-12-05 01:45:09
门诊森田疗法联合舍曲林治疗躯体变形障碍3例报告
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