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泽平
江西的高校,虽然命运多磨难,却无论寒暑,自有坚毅品格,犹如盛产的丹橘。历代江西校友,并非等闲之辈。江西的教育,自近代以来,遭遇了多少艰难险阻,都已成了历史的脚注。如今,南昌大学办学百年,它虽不如桃李名门,却如丹橘亦有荫凉。南昌大学最早的办学史,始于医学院。
江西医学院的名称,是从建国后算起的。建国以前,名为江西医专,1921年,仅解家厂民房三间,几经停办,后在南昌上营坊购地数亩,初建校舍,最终落户今八一大道东。解放后不久,与紧邻的第八军医学校合并,那里早先是“国立中正医学院”。按老南昌的布局,如今八一大道上的这所医学院,当时应当是位置最好的学校。时过境迁,原校舍被新建成的南京西路和阳明东路分为南、中、北三院。再后来,南昌三校合并,称作南昌大学,医学院老校区为东湖校区。只可怜,如今东湖仅剩南院完整。
现在的南昌大学,主校区在前湖,也分南北两院。北院称本部,南院是医学部。前湖校区的医学部,有一月亮湖,好像听人说过其形似月亮,由此得名;可从地图上看,却又实在难以分辨。后来方知,它是延续了已无从寻踪的老校区里月亮湖之名。由此,恍然大悟,原来江医的精神,早已融入了今南昌大学的血脉之中。前湖南院的广场上,巍然立着南昌大学“厚德泽人,格物致新”的校训,背后是铭刻着医学院“德高医精”的影壁。
南昌东湖医学院的老校区,紧挨着两所附属医院。一所在校区东边,是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当年院系调整时第六军医大学搬迁留给江西的遗产,也是最早的“国立中正医学院附属医院”。在建国早期,它一度是全国设备条件最好的医院之一,多年来救护一方百姓,矢志不渝。另一所在西边,是第二附属医院,是国家危难中江西医专建立的附属医院。一百年前医院收治战伤士兵,救亡图存;一百年后医院服务国家,抗疫救灾。东湖老医学院这一带,集中了江西省最好的医疗资源,一附院、二附院门口,常常是车水马龙。
可一百年前,创办之初,南昌大学江西医学院的前身,江西医学专门学校,却是风雨飘摇,艰难生存。起初,学校无固定校址,数次申请不得官僚批复,逢赣南内战,师生救治伤兵不受酬劳,得以换来南昌市贡院前公产房屋一栋。何焕奎校长记下此事:“于是似风飘飘之医校,至此乃翘然,有校址矣……”南昌起义后,限期进行清党,学校招生一度处于混乱状态。1930年南京政府取消专门学制,江西医专一度停顿。由于“中正医学院”的建立,国民政府认为江西省不应有两所高等医学院校,江西医专被迫停止招生……南昌大学江西医学院的院史,是南昌大学所有院系中最复杂,也是如今南昌所有高等学府中最为悠长的。南昌大学,始于危难立校,救国救民,方得源远流长。
以前,东湖的老医学院有1937年建成的教学楼、礼堂,一片香樟树;如今前湖新校区南院里,“焕奎书院”在办学百年奠基,也开办了全国最高基准的临床医学合作办学。医学院的前辈说,以前临床只有“一系”和“二系”,分别是一附院和二附院教;现在的医学部,临床医学的院系有六个,附属医院也扩展到儿科医院、胸科医院、肿瘤医院……
百年以后,走在医学院的路上。幽幽的灯光和江南的雨季,略微有点怕人。可在晚上九点半,路上却有成群结队的学生,离开教学楼,经过杨简桥,或是湖畔的草地,结束一天学习的辛苦经过此处。江西这片土地,物产丰饶,人杰地灵。在月亮湖边,好像见过的禽鸟,有鹭鸶,有鸳鸯,有鹧鸪……几年前,遇上湖里捕鱼,会讲赣语的同学问划船撒网的大叔,大叔答曰:花鲢;又听老一辈人说,老校区曾经的湖里,还有水母出没。这所医学院,也培养出了众多活跃在一线的医生和科学家。校友管轶教授于“非典”“新冠”,殚精竭虑,饶毅教授在他开办的《知识分子》创刊时讲:“我们将兼容并包,知之、好知、乐知,我们都欢迎。江西医学院的精神,也是历代校友的精神。
南昌大学办学已有百年,医学院在新的月亮湖边点起了灯火。驻足湖边,望着湖水月色,忽然想起柑橘来了。柑橘是江南的名产,江西也盛产柑橘。张九龄《感遇十二首》中说得好: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江西医学院,不如桃李之名满天下,世人尽知,却如江南的丹橘一般——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宿舍的门前。夜深了,雨后医学院的月色,也是淡淡的;我剥开一枚丹红的柑橘,有江南特有的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