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吉祥 孙 丹 甘 惠
血液肿瘤科,一个让人闻风色变的地方,这里每天都上演着生死时速。而儿童血液肿瘤科,又与成年人的世界不一样,他们才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生命的画卷还没来得及完全展开,也还没来得及好好感受一下这个世界的美好,更不能和其他正常小朋友一样无忧无虑不用忍受打针吃药的痛苦,他们只能带着厚厚的口罩躺在病房,他们中的许多,甚至有着超出这个年龄段不该有的懂事以及“老成”。
在大部分人的心里,对血液肿瘤科有着几分畏惧,总觉得这里有着太多的生离死别,压抑沉重。但实际上,每一个孩子和他的家人都比我们想象中要努力,要顽强。他们与病魔抗争,为自己和家人努力活着。
记得《我不是药神》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吃了三年药,吃掉了房子,吃垮了家人”。而我在这里看到的是生活不是电影,生活远远比电影更加现实。血液病是一个长期治疗的过程,不像某些疾病你可以看到孩子入院时和出院时极大的变化,也可以短期内看见治疗的效果。但血液科有的孩子需要治疗半年、一年甚至更长。他们与普通的病种也有很大区别,治疗的周期与治疗药物的昂贵,导致他们真的“吃垮了家人”。在病房中看到的每一个病人,都可能是砸锅卖铁来治病的,或许已经倾家荡产,亦或许是一身外债,但我没有看见哪个家长轻易放弃孩子的生命。
来到这里已将近一个多月,从最初的忐忑不安已变为现在的轻车熟路。初下临床,害怕专业知识不够,临床经验不丰富,一切都小心翼翼、战战兢兢,生怕做错了事,说错了话。真正接触了他们才知道,宝贝们是多么可爱。有孩子安静懂事,喜欢画画,药水滴完了会自己按床头铃呼叫;有孩子动手能力极强,热爱手工,每每折了好看的纸花会送给我一朵;还有的孩子活泼爱动,丝毫不怕“白大褂”,甚至能与我们医护人员打成一片,亲切地喊叔叔阿姨。
记忆深刻的有这样一个孩子,生得可爱,乖巧爱笑,每个来到她床边的医生和护士都喜欢逗逗她。见到她的第一眼,被她圆圆的似“蜡笔小新”的脸蛋可爱到,后来老师告诉我这是因为她长期用化疗药物以及激素类药物导致的。不足一岁却要忍受病痛,面对冰冷的药水和针头。她和这里的大多数孩子一样为了保护血管不被化疗药物侵害,选择置入了中心静脉导管,而这一项也属于血液肿瘤科的一大特色。
这些中心静脉管道也给了我们更大的挑战,如何正确维护管道,怎样正确使用管道都是我需要学习的地方。也正如护士长所说,这些管道极大程度上减轻了许多在穿刺上的困难,也更是避免了孩子们在静脉穿刺上的痛苦,许多孩子太小,血管条件不好,每每穿刺都会给他们身体和心理造成严重负担,所以我们更应好好珍惜和维护这一根根的“生命通道”。除此之外,化疗药物的输注顺序,输注后药物浓度的测定以及各类注意事项,每套化疗方案的不同、不良反应也不尽相同,这些都需要我今后不断探讨学习,只有更加了解病人病情从而得知化疗方案及疗程的特点,才能给病人带来最好的护理。
瘦小的身体,稀疏的头发,但色彩斑斓的小小口罩也挡不住孩子们清澈的眼神,这大概是儿童血液科常见的景象。护理工作之余,科室还开设了爱心小屋,提供给孩子们玩耍学习。小屋会定期开展各类趣味横生的活动,遇上节日还会邀请小朋友们和家长一同来爱心小屋过节,让小朋友了解学习中国的传统节日,也让家长和孩子们共同感受节日的氛围,拉近护患之间的关系,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即使在医院也不会觉得孤单。
在每个看似平凡的午后,护士和医院社工都会齐聚在小屋内陪伴他们,一同玩耍。这些孩子与普通小孩不一样,他们甚至没有一个无忧快乐的童年,由于疾病的特殊性他们也无法尽情展现孩子的天性,有的甚至无法正常上学学习知识,可能今后他们回忆起来大部分童年时光都是在这一方小小的病床。所以我们除了能在病情方面给他们尽最大的努力外,还会在他们的生活甚至心理上提供帮助,例如给喜欢剪纸的小朋友提供安全不伤手的圆头小剪刀;在口袋里准备精美的卡通小贴纸以奖励小朋友的积极配合治疗;给用药后脱发的孩子联系慈善志愿机构进行“捐发”活动,定制一顶属于自己的假发,在出院后也能为他们重拾自信。这样的举措还有很多,无一例外都彰显了我们血液肿瘤科的人文关怀理念以及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
每个孩子都是散落在人间的天使,都需要爱与陪伴,虽说护理工作看似平常,然而却也需要我们不断地强化自己,用真诚以及耐心对待每一位小病人。人总是在不断长大的,如果说昨日的自己还有些许浮躁,那么现在的自己则需更加成熟稳重,对护理工作也有了崭新的认识,更加明白自己的责任和重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诠释“以亲情服务,用爱心施术”的宗旨,为这群折翼的天使插上爱的翅膀,用我们的温度,让更多孩子回归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