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AR沟通模式在上肢骨折患儿术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2021-08-15 09:40焦丽君冯晓艳丁燕红朱雪莲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年16期
关键词:沟通模式上肢依从性

焦丽君 冯晓艳 丁燕红 朱雪莲

上肢骨折是临床骨科高发性疾病,且其中肱骨、桡骨骨折的发病率较高,多由于外界暴力或交通事故等原因所致[1]。患者术后疼痛感较明显,易出现负性情绪,且会影响术后肢体功能锻炼及恢复[2-3]。上肢骨折患儿理解能力及疾病知识掌握度较成年人低,需给予有效干预措施,以提升患儿健康知识掌握度,促进提高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缓解患儿痛苦[4-5]。SBAR模式最初为应用于医护人员之间的标准化、高效沟通模式,其分为现状(S)、背景(B)、评估(A)及建议(R)4个元素[6]。为探究其应用于上肢骨折手术患儿健康教育中的效果,本研究对收治的上肢骨折手术患儿给予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健康教育,对比常规健康教育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医院收治的上肢骨折手术患儿90例,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匹配的原则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3~13岁,平均9.26±2.05岁;致伤原因:跌倒伤16例,运动伤12例,碰撞伤9例,重物砸伤8例;观察组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4~13岁,平均9.19±1.89岁;致伤原因:跌倒伤15例,运动伤11例,碰撞伤10例,重物砸伤9例。纳入条件:经X线片检查确诊为上肢骨折;年龄<14岁;为单发骨折;均住院行手术治疗;初次骨折;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条件:合并严重躯体疾病、病理性骨折、视听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癫痫;存在精神疾病;拒绝配合此研究。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宣教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健康宣教。主要包括:干预人员在入院后向患儿及其家属讲述早期功能锻炼的意义和目的,告知锻炼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嘱咐家属给予患儿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及纤维素的食物,并忌辛辣饮食;向患儿及其家属讲解疾病及治疗相关知识及意义,告知其发病机制、主要临床症状等;指导患儿日常穿衣、如厕、进餐等,并避免跌倒。

1.2.2 观察组 实施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健康教育,具体如下:

(1)制定SBAR健康教育计划表:组织医院科室专家、医师及护理人员采用头脑风暴法并结合本院实际情况讨论制定。根据SBAR沟通模式的四大模块作为基本框架,包括:①现状(S)。内容包括患儿基本信息(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症状体征(意识状态、生命体征、肢体的活动度、指端血运、有无神经损伤、疼痛评分、皮肤)、生活管理(饮食、睡眠、大小便)、配合程度、各类检查及阳性结果(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心电图、B超、CT/X线)。②背景(B)。内容包括背景信息(入院时间、目前诊断、主诉、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既往史)。③评估(A)。对患者生理状况及心理状况进行评估。④建议(R)。根据患者基本现状、背景及评估结果提出针对性建议。

(2)干预措施:在制作完成后,由护士长带领所有干预人员实施表单填写学习,使干预人员能够根据表单内容准确填写患儿相关信息。干预人员在术后当日根据制定的SBAR表全面评估患儿各状况,将SBAR表用A4纸打印出并挂于患儿床头,然后对患儿实施逐条个性化健康宣教,术后每天对前1 d患儿及其家属的宣教内容实施再评价,并再次讲解其未完全掌握部分,以制定下一步宣教计划。出于安全对患儿再次实施全面评估,提出指导性建议。

1.3 观察指标

(1)患儿依从性:采用自制锻炼依从性调查表进行评估,完全依从:患儿对各康复锻炼及治疗完全依从,积极主动;部分依从:对各康复锻炼及治疗基本依从,偶有抗拒情况,经劝说后均能接受,对康复进程无影响;不依从:时常发生抗拒情况,劝说升功率在80%以下。治疗依从性=完全依从+部分依从。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20,具有较高信效度。

(2)并发症:统计两组术后1个月内压疮、出血、切口感染、水肿等发生情况,计算总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锻炼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2.2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3.1 SBAR沟通模式可提升患儿功能锻炼依从性

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主要为,上肢骨折指的是患者上肢骨出现完整性、连续性中断,并引发骨功能部分或完全障碍,临床表现主要为骨折部位疼痛、肿胀、异常活动及畸形等,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7-8]。上肢骨折患儿对疾病及治疗等相关认知度较低,且患儿对于疼痛而定耐受度较低,因此其术后锻炼依从性较低[9-10]。而SBAR沟通模式通过自行设计患儿基础信息及干预措施表,将其治疗及干预情况有条理、明确记录,并向患儿实施针对性健康宣教,从而提升患儿术后锻炼依从性[11]。

3.2 SBAR沟通模式可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

本研究结果可见,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主要为,健康教育作为帮助患儿建立健康生活行为、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其具有低投资、高回报、高效益的优点。但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的医护人员尚未完全意识到健康宣教对住院患者病情康复的重要性[12-13]。传统健康宣教措施中,干预人员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且均为常规、统一健康宣教内容,无法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相应需求性健康指导,因此患者的需求得不到满足[11]。而SBAR沟通模式能够一改传统健康教育的缺点,并根据上肢骨折患儿的具体病情及陈述(包含家属陈述),分析相关问题,给予针对性健康宣教及干预措施,从而提高患儿及其家属对术后各康复功能锻炼及干预措施的依从性,提高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14]。

综上所述,SBAR沟通模式应用于上肢骨折患儿术后健康教育中可降低并发症发生,促进提升锻炼依从性。

猜你喜欢
沟通模式上肢依从性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CICARE沟通模式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双上肢训练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两臂血压为何会不同
表里一致
论组织中有效沟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