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粉霞
摘要: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从树立“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新理念、营造轻松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这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新思维 培养
创新思维是新颖独特的一种思维活动,包括发现新事物、揭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它具有独特性、求异性、批判性等思维特征,思考问题时的突破常规是创造思维的具体表现。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笔者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树立“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新理念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而比数学知识更加重要的是数学思维方法,尤其是数学创新思维,这才是数学学习的灵魂和根本目的。教师教学生学数学,并不是单纯地教会学生解某一道数学题,或者是考一个好成绩,而是要让学生学会问为什么,要让学生懂数学,学自己身边的数学,并运用自己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所以在教会学生基本数学知识的同时,教师要让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形成数学模型,从而得到结果。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全面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创新思维。
二、营造轻松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师运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会导致课堂教学氛围枯燥乏味,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无论是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还是在紧张的考场上,都会有这样的体会:“越紧张,越烦躁;越轻松,越活跃。”因此,教师应尽量和学生成为朋友,在课堂上有目的地让学生进行讨论,并大胆阐述自己对一个问题的不同看法或者解法,促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感受学习的快乐,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在这样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解题灵感会不断迸發,思维的火花也会不断点燃。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1.情境引入,画龙点睛
生动有趣的情境导入,不仅能起到承上启下、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还能有效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突出一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在教学“年、月、日”的过程中,笔者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小明今年10岁了,而小明的妈妈今年才过了自己的第8个生日,请问小明的妈妈今年多大了?”问题刚一问完,学生们立刻议论纷纷,大多数学生都会说:“这怎么可能?难道小明今年10岁,而妈妈才8岁?”只有极个别学生陷入了沉思。看见学生众说纷纭,笔者再说道:“学了这一节课,你们就能解答这个问题了。”接着,笔者揭示课题,随着新知识的学习,伴随学生的热烈讨论、积极思考,这一问题得到了完满的解答。
2.观察探究,发现新知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善于观察的学生总会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新知。当然,教师也要善于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观察能力。首先,教师要向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其次,在观察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提示予以指导,并充分借助直观教具,便于学生仔细观察。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笔者会在一根细线的一端系上一个小球,然后抓住另一端,甩动小球,使它旋转成一个圆。笔者如此反复操作几遍,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纷纷发言:“小球旋转形成了一个圆”“我还看见好像有无数条线”……学生这些回答相当于概括出了圆及半径的概念。
3.质疑求异,举一反三
韩愈在《师说》中写道:“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疑问是思维的源泉,是创新的基石,所以善于提问的学生总能在平常中发现神奇。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思考,大胆质疑,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在教学“分数初步认识”时,笔者会让学生每人准备一张长方形纸片,然后运用不同的方法折出它的二分之一,再让学生通过动手折叠的方式发现这些折法的共同特点。反复尝试后,有一个学生大胆说出了自己的结论:“只要折痕通过长方形的中心,就能折出它的二分之一。”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应贯穿教学始终。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和改进,才能形成有效的教学策略。
(作者单位: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黄家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