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睿
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物理教师要注重创设情境、问题引导,及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设计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让学生在思考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本文阐述了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在后期教学中进行改善,以期进一步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物理 问题教学法 应用
《论语·述而》中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是强调教师应该在恰当的时机给予学生必要的点拨,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见,中国古人非常注重问题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这对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有着一定的启示,但从目前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来看,还存有一些有待改善之处。
一、问题设计质量不高,缺乏针对性和目的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经常随口问“是不是?”“对不对?”这种没有价值或者没有实质意义的问题,不仅耗费了大量宝贵的课堂时间,还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甚至会引起学生的心理懈怠,即对问题的思考仅停留在是或不是,而没有思考为什么是或不是。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在撰写教案时,高中物理教师应充分考虑教学内容、具体学情等因素,设计出高质量、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物理问题,并在教学过程时进行必要调整,而不是因问而问。
二、与实际生活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距离,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要依据专业术语和教材内容的要求,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认知水平。因此,在问题的设计难度上,教师应该做到循序渐进,逐步深入,以发挥问题的引导和启发作用。在面对学生比较陌生的新内容时,教师切不可操之过急,以免影响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
三、问题的主动参与性及课堂生成性不理想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对已设计的问题进行必要调整,这主要是因为实际的课堂教学情形会与教师课前预想的有所出入,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听课效果和反应情况,对教案中设计的问题进行结构、重组。但从目前高中物理课堂的情况来看,教师在课堂中很少偏重于讲述,即使有某些问题式的参与,往往也是以教师提问、学生被动回答的形式进行,且回答问题的学生往往只集中在班级中物理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其他学生只是在扮演沉默者或者附和者的角色,甚至由于课时紧张等因素,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教师就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导致学生连回答的机会都没有。这种做法会很大程度地降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没有真正实现问题教学的目的和效果。
四、容易忽视问题的解决过程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以问题的形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而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各种物理问题。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更倾向于让学生直接说出结果或答案。另外,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往往是以标准答案为准,若某些学生对问题的回答结果与标准答案不同,教师会要求其他學生进行补充,得出标准答案,至于为什么学生的回答是彼而非此,则不深究。换而言之,教师更看重结果而非过程,这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甚至会造成学生模式化的思维方式,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总而言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适时地采用问题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科学探究意识,理应得到教师的重视。因此,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有效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程美琴.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分析[J].名师在线,2019(36).
[2]陶力.推进“层进式问题串”教学模式,演绎高中物理活力课堂[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4).
(作者单位: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民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