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河源市中职生公民道德建设的现状分析

2021-08-13 01:24冯艳丹谢丽娟叶丽辉
海外文摘·艺术 2021年8期

冯艳丹 谢丽娟 叶丽辉

(河源技师学院,广东河源 517000)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具体的指引。作为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的中职教育,必须将公民道德建设纳入德育范畴,培养德能兼备的优秀技能人才。那么,中职生在公民道德建设教育上存在什么问题?该如何教育?

1 调查设计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河源市中职生公民道德建设问卷》,该问卷含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四个维度,共60个项目,项目是全体公民在公民道德建设中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被试按照自己平常在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进行作答,答案的符合程度分为完全不符合、很不符合、有些符合、很符合、完全符合,分别1、2、3、4、5分。某一维度评分越高,说明被试在此维度上道德水平越高。该问卷的alpha系数为0.944,信度较好。

被试随机选取了河源市4所中职学校的在校生,通过网络平台发放问卷,共回收问卷832份,有效问卷为797份,有效问卷的回收率为95.79%,其中男生330名,女生467名,第一产业学生121名,第二产业学生336名,第三产业学生340名。

研究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所用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差异分析等。

2 调查结果

2.1 河源市中职生公民道德建设状况

对河源市中职生公民道德建设状况的四个维度从平均数、标准差两个统计量作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河源市中职生公民道德建设四个维度的得分均在3.5到4.5分之间,其中,社会公德得分最高,M为4.01,SD为0.51,职业道德得分最低,M为3.61,SD为0.52,但总分M为3.78,SD为0.43,表明河源市中职生公民道德处于中等水平,且个体之间差异较大。

2.2 河源市中职生公民道德建设的性别差异

对河源市中职生公民道德建设性别差异的四个维度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详见表1),发现不同性别的河源市中职生在社会公德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女生在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方面能做得更好。这可能是因为女生发育较早,想法比男生成熟,所以在社会公德上表现出更强的责任感。

表1 不同性别河源市中职生公民道德建设及其维度的差异(N=797)

2.3 河源市中职生公民道德建设的专业差异

对河源市中职生公民道德建设的专业差异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详见表2),发现不同专业的河源市中职生在公民道德建设总分及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维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第三产业学生以服务业为主,服务于社会基层,将与更多的人打交道,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强,所以得分比其它专业学生得分较高。

表2 不同专业河源市中职生公民道德建设及其维度的差异(N=797)

3 建议

3.1 提高中职生公民道德建设教育认识

基于调查结果,中职生的公民道德建设现状尚可,还需进一步提高其认识。一要提高中职教育者的认识。既要求全员学习《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全文,掌握核心要义,明确实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意义;又要求将课程思政的理念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不同方式的研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内容有效融入课程。二要提高中职生的认识。既要召开形式丰富的主题班会课,通过通读《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全文、讨论与公民道德建设相关的新闻事件、模拟案例人物角色进行表演等方式,让学生充分理解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内涵;又要举行主题分明的活动,让学生体验理解如何根据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认识到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3.2 构建中职生公民道德建设教育课程体系

基于调查结果,男生、女生在社会公德方面,不同专业学生在公民道德建设方面均存在差异,故需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中职生公民道德建设教育课程体系。课题体系包含职业道德课、社会公德课、家庭美德课、个人品德课,其中职业道德课针对专业所对应的的岗位所要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等内容进行设计;社会公德课针对在生活于社会中的人们为了我们群体的利益而约定俗成的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等内容进行设计;家庭美德课针对如何处理与父母之间、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的内容进行设计;个人美德课针对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与特征的内容进行设计。可专门搭建中职生公民道德建设教育教师团队,以主题班会课、讲座、知识竞赛、社团活动等形式开展。当然,这些课程不似传统意义上的课程,有配套的教材、固定的课时量,而是可由实施者灵活处理。

3.3 搭建中职生公民道德建设教育教师团队

中职生公民道德建设教育课程体系需要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教师团队去实施。一是挑选思政教师、语文教师、各党支部推荐的优秀教师组成讲师团。二是合理搭配,由优秀的思政教师担任小组长划分小组,对体系中的课程进行研讨,制作课件、学材等,并指定一名教师进行示范课演示。三是由讲师团对班主任进行培训或面向学生开讲座。班主任是助力完成课程体系的重要队伍,讲师团对其进行培训,及时回答班主任的疑惑,能最大程度保证课程的有效实施。四是讲师团成员按需分配到各专业教研组,帮助各专业挖掘隐性思政元素,实现课程思政愿景,最终实现全员育人的目标,使公民道德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3.4 加强中职生公民道德建设教育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育工作者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因此必须对实施情况进行反思、总结,以期进一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一讲师团小组针对课程的实施,设计问卷,涵盖学生参与度、接受度,教师操作难易度、实施有效度等内容,由课程实施者客观如实填写。二讲师团小组根据课程实施者的反馈,进行研讨,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度修改完善。三随机抽取课程实施者若干,针对修改后的课程实施方案进行讨论,并梳理课程实施者在教授过程中容易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四固化研究成果,便于下一周期的运行。

3.5 注重中职生公民道德建设教育考核

考核评价是检验中职生在公民道德建设教育参与情况的方式,其考核可采用时下流行的积分制,即给每位学生发放一个积分册,制定积分规则,要求学生每学期必须积累到5分,德育考核量化才能及格,以次督促激励学生的参与度,从而提高公民道德建设教育的实效性。

4 结语

时代的飞速进步,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也逐步提高,中职教育工作者须顺应时代发展,针对性地调查,发现问题,调整思路,对中职生实施有效的公民道德建设教育,方能培养出社会所需、企业所爱的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