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惠民 祝军
摘 要:“红色基因”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也是联系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艰难险阻的精神力量。高校传承红色基因,发挥育人功能,根本是拥护党的领导,把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贯穿于办学始终;重点是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核心是服务国家建设发展战略;关键是办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大学;最终落脚点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北京外国语大学为例,对于红色基因在办学过程中的历史传承与创新发展进行阐述。
关键词:红色基因;高校;历史传承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为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而铸就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一种先进文化,包括物质形态的红色文化和非物质形态的红色文化[1]。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基因”意指与红色文化有关的各种要素成分。自从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红色基因”的概念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努力“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对于高校而言,红色基因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最为重要的资源,也是高校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动力源泉,更是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重要精神支撑[2]。
北京外国语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外国语高等学校,其前身是1941年成立于延安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大队,后发展为延安外国语学校,建校之初隶属于党中央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校归外交部领导,1954年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学院,1959年与北京俄语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外国语学院。1980年后直属教育部领导,1994年正式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作为共产党创办和领导的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生于民族救亡的烽火、成于新中国创业的磨砺,兴于改革开放的春天”,在八十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坚持传承红色基因,坚持“为党育人的初心不能忘、为国育才的立场不能改”的使命要求,立德树人,兼容并蓄,博学笃行,用生动实践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
传承红色基因,发挥高校育人功能,根本是拥护党的领导,把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贯穿于办学始终
中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大学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也决定了中国大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在办学过程中坚持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必须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办学的根本追求。
作为中国共产党建设的第一所外国语学校,北京外国语大学自建校以来,始终把拥护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党的初心和使命摆在办学首位,将学校发展与国家利益和民族命运紧密结合,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在革命战争年代,北京外国语大学全力为党培养战争急需的军事外语人才,服务于革命斗争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校积极融入社会主义建设,主动服务于国家建设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四为”办学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长期办学历程中,学校紧密结合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形成了“外、特、精、通”的办学理念和“兼容并蓄、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已經成为培养外交、翻译、教育、经贸、新闻、法律、金融等涉外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一批批从北外走出的毕业生,已经遍布世界各国、全国各地,活跃于各行各业,建功立业、成就卓著,成为社会栋梁。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的校友中,先后出任驻外大使的就有400多人,出任参赞2,000余人,学校因此赢得了“共和国外交官摇篮”的美誉[3]。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传承红色基因,重点是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为夺取革命胜利和新中国成立培养急需的军事翻译和外事人才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了适应抗战形势的发展和我军部队建设的需要,培养俄文军事翻译,中央军委指示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筹建俄文队。1941年3月,俄文队正式成立,队址在延安东关黑龙沟。1941年12月,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抗大三分校改为延安军事学院,隶属中央军委。朱德任院长,叶剑英任副院长,朱德同志要求俄文科“培养的学生成为通晓俄语,能会话,能实际运用的军事翻译人才”。结合党中央的要求,学校在这一时期克服了各种困难,为抗战胜利和新中国成立输送了大批军事翻译人才。
1948年6月,为了迎接全国解放,结合革命形势的需要,党中央决定成立外事学校,隶属中央外事组领导,校址设在河北省涿鹿县。同年,华北联合大学与北方大学合并,更名为华北大学。原华北联大的外国语学院与北方大学的外文班合并为华北大学二部外语系。1949年6月,华北大学二部外语系与外事学校合并,改名为外国语学校,学校设英文、俄文两部。这一时期的外国语学校,继续在艰苦的环境中办学,既为党培养外事翻译人才,也为新中国培养外交人才,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了保障①。
1941年到1949年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创立初期,也正处于革命战争的艰苦时期,办学条件差,经费匮乏,师资紧缺,校址时常迁移,师生们经常冒着枪林弹雨长途行军,学习生活非常艰苦。但全校师生认真贯彻执行毛泽东同志为抗大制定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发扬“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优良作风和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战胜种种困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边学习、边战斗、边劳动。没有教室,就在露天或挤在窑洞里上课;没有课桌,就把笔记本垫在膝盖上书写;没有钢笔,就用高粱秆代替。回顾往昔,从建校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这段时间,艰苦的办学条件不仅磨炼了师生的革命意志,而且激发了师生工作和学习的热情,为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筑牢了“鲜红的底色”。
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传承红色基因,核心是服务国家建设发展战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外语专业人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为了适应国家建设对俄语人才的需要,加快向苏联学习,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党中央决定成立一所专门培养俄语人才的学校。1949年10月,北京俄文专修学校正式成立。俄专的建立,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支持。毛泽东主席亲自改定并题写校名。在此以后,学校又几经迁移,同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外国语学校隶属外交部领导,学校迁至西苑华北革命大学院内;1954年,外国语学校由西苑迁至西郊苏州街新校舍。同年8月,经高教部呈国务院批准,学校改名为北京外国语学院。1961年至1962年期间,陈毅副总理先后两次来学院作报告,强调外语学习的重要性,并且就办学方针等问题作了重要指示,给予了学院师生极大的鼓舞,促进了学院教育事业的发展。1962年3月,周恩来总理专门批准了外交部《关于北京外国语学院专业设置计划的报告》,指示外国语学院的办学要向“多语种、高质量”发展。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的要求,学校通过采取系列调整措施,保证了教学秩序的恢复、教学质量的提升,使各项办学工作逐渐步入正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各条战线培养了一批专业外语类人才。
总体看,虽然这期间北京外国语学院和俄语学院(两校均为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前身)在外语教学方面学习苏联,但是通过不断实践、创新,学校教学质量提高明显,基本建立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外语教育体系,将学校的育人水平提上了新的台阶。“文化大革命”期间,虽然受到“左”的指导思想和林彪、“四人帮”两个反革命集团的影响,学校的建设受到严重破坏,教育事业的发展受到重大挫折;但是,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和学校领导的带领下,学校师生们仍然在当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坚持业务学习和专业教学,坚持又红又专的办学方向,学校在教学科研方面也仍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外语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复合型、复语型、高层次国际化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和国家对外语专门人才的要求,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北京外国语大学调整了教学计划,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坚实的外语基础、广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外语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充分发挥北外多语种优势和人才培养优势,在多语种、多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1991年,在庆祝建校五十周年时,江泽民总书记为学院题词:“发扬和继承延安精神,培养更多的外语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994年4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北京外国语学院正式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同年10月,李岚清副总理来学校视察,对学校的办学方针、培养目标、教学改革等作了重要指示,指出:“对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培养方向是什么要进行研究。北外主要是培养外交、外贸人才,不能只靠外语,要加大内容,增加外交、外贸方面的知识,要培养复合型的人才。基础研究不能丢,但外语教学也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结合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殷殷嘱咐,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学校从这一阶段开始主动以“三个面向”为指导,在培养外语人才的基础上,开始转入培养复合型人才。1996年6月,经过专家组评审,学校通过国家教委“211工程”部门预审,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的100所重点大学之一。2000年8月,国家计委批准学校“211工程”建设立项,2001年6月,学校通过“211工程”“九五”建设项目验收,这也标志着北京外国语大学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基本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
进入21世纪以来,北京外国语大学继续发挥光荣传统,讲政治举旗定向,追求卓越,精益求精,担当攻坚克难,出实招真抓实干,实现了学校各项事业平稳较快发展。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APEC会议和G20峰会等国家重大活动中,学校先后多次为主办方提供了优质的语言服务,在国际舞台上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智慧,为对外开放提供了宝贵的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这一时期,学校进一步明确了要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复合型、复语型、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的办学目标。
进入新时期以来,传承红色基因,目标是办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大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进入新时期,学校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将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和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著力提升办学治校能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开创了学校事业发展新篇章,培育了一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在办学过程中,一方面,学校积极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的建设步伐。在学校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下,截至2021年3月,北京外国语大学共获批开设101种外国语言,欧洲语种群和亚非语种群是目前我国覆盖面最大的非通用语建设基地,也是教育部第一批特色专业建设点。目前,学校已开齐与中国建交国家的官方用语,形成了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主体,文、法、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另一方面,学校紧跟国家战略需求,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为国家培养急需的高层次非通用语种人才。一是立足国家和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建成“国家外语人才资源动态数据库”,为国家提供外语人才查询与咨询服务。二是努力培养非通用语言师资力量。通过与非通用语对象国一流高校、政府教育文化机构开展务实合作,签署双边、多边教育合作协议,实现学分互认、学位联授等深度合作,不断提升非通用语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非通用语国别区域人才培养水平与非通用语国别区域研究实力。三是积极服务国家语言安全和国家语言能力建设。通过实施“提升中文国际影响力研究”“‘国家语言能力内涵及提升方略研究”等行动,参与国家语言政策研究与规划,出版《中国语言政策研究报告(2019)》《国家语言能力理论体系构建研究》等系列成果。四是集中语言教学研究的优势力量,着力推出国别区域发展报告蓝皮书系列,打造国别区域研究智库系列,进一步服务国家全球化发展战略。
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着力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一是通过不断构建思政工作体系,逐渐完善“大学工”育人格局。建立职能部门会商制度,每年定期召开全校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会,坚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提升思政课程的质量与实效,全面开展课程思政改革,实现课程思政改革100%覆盖人才培养方案内课程。二是充分发挥北外多语种优势和人才培养优势,让学生能够准确传达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智慧。三是全面提升体育课教学质量,开好面向全校的游泳课程,实现大学生游泳技能100%全覆盖。四是坚持完善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的艺术教育机制,实现每一名学生掌握一种乐器。五是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设置劳动教育和实践学分,落实“北外国际青年林”项目,打造具有国际化特色的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六是努力构建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五育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学生评价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21年,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建校80周年,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北京外国语大学也将踏上新的历史征程,抚今思昔,要推动学校进一步发展,更需要把红色基因融入高校育人的各个环节,让红色基因融入师生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将“红色基因”一代一代继续延续。正如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校歌所言“人民需要我们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我们有马列主义武器,毛泽东思想指导。我们勇敢地走向岗位,永远为人民服务。人民需要我们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
注释:
①材料来源:北京外国语大学志(1941—2000).
參考文献:
[1]石书臣,张朋林.习近平关于红色文化重要论述的德育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35(5):1-6.
[2]马利强.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政工作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4):31-33.
[3]大学简介[EB/OL].(2019-09-23)[2021-04-11].https://www.bfsu.edu.cn/overview.
(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翟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