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延安精神到西迁精神:红色基因融入高等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2021-08-12 17:19李重何欣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延安精神时代价值高等教育

李重 何欣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延安精神和西迁精神虽诞生于不同社会历史时期,但两者都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时期,深入汲取延安精神和西迁精神精髓,破解高等教育发展的难题,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步伐,对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延安精神;西迁精神;高等教育;时代价值

在谋求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革命建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中国人民培育出了极其丰厚多元、鼓舞人心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革命战争年代所形成的延安精神与和平建设时期所形成的西迁精神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上波澜壮阔、交相辉映的重要内容。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時期继续开展革命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思想成果。西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知识分子将爱国奉献精神投入并践行于社会主义伟大建设过程中的典型代表和体现,是延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进一步厘清延安精神与西迁精神的内在逻辑关联,有助于我们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好地继承和弘扬。

延安精神与西迁精神内在契合的价值旨趣

中国共产党在发展壮大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都创造出影响深远的精神力量,成为共产党人和先进分子的精神支柱,成为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延安精神和西迁精神都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财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璀璨的精神瑰宝。虽然,延安精神和西迁精神分别形成于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也有着不同的科学内涵,但是两者之间蕴含和彰显的理想信念、精神风貌、人生态度和价值旨趣等具有内在契合性和高度统一性,是一以贯之的。

1.以坚持党的领导优势作为政治维度

一部百年党史就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不断总结自身建设经验的历史,百年党史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艰苦卓绝斗争、领导人民办成了一件又一件大事、完成了一项又一项难以完成的任务,谱写了一篇又一篇壮丽史诗。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同时,也谱写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篇章。坚持党的领导是延安时期高等教育建设的重要方针。1936年至1948年间,党中央从抗战实际形势出发,先后在陕甘宁边区创办了30多所院校,其中既有为抗战需要培养领导干部的院校,又包括培养专门技术人才的职业教育院校,为抗战胜利、解放战争乃至新中国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创建的高等教育体系是高等教育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我国高等教育也由此开始初具雏形。这被称为“延安模式”。

1955年,党中央和国务院从国家建设大局出发,出于调整工业布局以及解决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现实的考虑,决定把交通大学从上海迁往西安。交通大学成功西迁背后离不开党中央的支持,党中央不仅在物质方面优先供给交大,在政策上更是给予重点照顾。党的领导正是交通大学顺利西迁的信心来源和根本保证。如今在党中央与地方的支持下,西安交通大学(以下简称西安交大)积极响应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倡议,传承和弘扬西迁精神,再一次向西而迁,开启第二次创业—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习近平总书记参观西迁博物馆时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2.以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作为信念维度

若论中华民族根植最深、影响最久的精神品质,必定是爱国主义,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深植于每个炎黄子孙血脉中的民族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是爱国主义的伟大实践,写下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辉煌篇章。从延安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到西迁精神“胸怀大局,无私奉献” 都是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不同时期的凸显和结晶。

延安时期是中国各族人民长时期地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艰难困苦时期,也是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时期。在全国抗日救亡的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高举爱国主义大旗,在延安这片革命圣地深耕教育事业,相继创办了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中央军委无线电通信学校、军委航空学校等一批高校,为抗战培养一批又一批民族脊梁,为抗战胜利和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理想信念的力量、爱国主义的真挚情感、正确的人生追求吸引着大批爱国志士,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民族独立而舍身。

中国知识分子历来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社会理想与家国情怀。从南洋公学时期的“兴学强国”再到交通大学时期的“民主堡垒”,交大师生血脉中始终流淌着爱国强国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爱国主义精神铸成了交大人思想行动的精神支柱。交通大学西迁,是交通大学在创建60年之后,面向共和国未来的一次伟大长征。正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支撑,使交大师生建立起了克服迁校过程中种种困难的坚定信心和决心,保证了迁校工作的顺利完成。从繁华的大上海到古城西安,披荆斩棘、辛勤跋涉、励精图治、勇攀高峰,用生命和汗水在一片麦田上建起一所著名大学,绘制出邦国荣华,书写了东方奇迹,并向世人昭示:一所大学所肩负的使命,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血脉相连。西迁精神洋溢着广大知识分子浓厚的家国情怀和殷殷的报国精神。面对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抉择时,西迁群体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国家利益至上。

3.以“以人民为中心”理念作为价值维度

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党的建设根本价值取向,这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力量之源,是党的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殊时期形成的延安精神和西迁精神都深刻体现着人民群众利益至上的价值观。

延安时期是我党在中国局部地区建立人民政权并不断扩大执政区域的重要时期。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是延安精神的核心,是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前提,也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党开展工作的出发点是为了人民群众,同时,人民力量也不容小觑。抗战初期,陕甘宁边区不仅物质方面极为匮乏,文化教育方面更是贫瘠。美国记者斯诺曾经这样描述延安:“在文化上,‘这是地球上最黑暗的一个角落”。当时,延安地区经济文化落后、群众思想封闭,迷信、愚昧现象成风。中国共产党从当时抗战实际形势以及陕甘宁地区现实情况出发,决定在陕甘宁边区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要想发展教育事业,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党中央在边区相继开办夜校、扫盲班等提高群众知识文化水平,开展卫生帮扶、组织学员到田间帮助农民劳动生产等一系列切实保障人民利益的工作。

在新中國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变了国家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打牢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坚实基础,实现了广大人民群众谋求生活改善这一最直接最根本的利益。出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同时为了改变当时中国高等教育布局不合理的现状,支持西部社会经济发展,国务院作出了交通大学内迁西安的决定。“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背上行囊就去哪里。”一呼而百者应。1956年起,交通大学师生员工与家属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打包好行李,手持印有“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字样的粉色车证,乘坐专列一路向西,从繁华的上海奔赴西安。当时,1,400多名教工,特别是一大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率先垂范,近3,000名学生热血沸腾,义无反顾地登上西行列车。学校领导、学术带头人身先士卒,17位党委委员中有16人迁到西安。西迁的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等占教师总数70%以上。

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人民始终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在交大西迁过程中,上海和西安两地的人民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上海先后调动了大量车皮,安排一趟趟专列运送西迁师生和物资,还动员服务业职工随校西迁,从点滴入手,解决师生员工生活上的难题。在西安,征地、规划、施工、安置一路绿灯,市里所有的大米、水产品首先供应给交大师生。因此,可以说,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大力支持,交大西迁就不可能成功,西安交通大学就不可能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也就不可能在国家建设发展,特别是在西部建设发展的伟大征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4.以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作为人格维度

人格维度的契合性,主要体现在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方面。从延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再到西迁精神的“艰苦创业”都充分蕴涵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自信、自立、自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艰苦奋斗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光荣作风。延安时期,我党处在国民党反动派和日本帝国主义的封锁包围之中,加之陕甘边区大都为贫瘠多山之域、物产不富、外来人员增加,从而使边区政府和人民在物质上、经济上完全陷于孤立。尤其是1941年至1942年,由于日、伪、顽的夹攻,加上自然灾害的侵袭,解放区生产遭到很大破坏,财政经济和军民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困难,几乎到了没有油盐、没有纸张、没有衣被的穷困境地。党中央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一边进行农业生产一边学习,是当时学员的真实写照。当时,窑洞就是教室、石头就是桌椅、黑板就是用石灰泥土抹成的墙面。没有纸笔,学员就用沙盘和树枝代替;没有宿舍,师生就自力更生挖窑洞;粮食不够,师生就下地耕种。面对如此艰苦的生活环境,学员不但毫无怨言,而且还表现出非凡的斗争精神。他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是党历史上宝贵的精神财富。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交通大学西迁以及迁校之后扎根西部办学六十余载的峥嵘岁月,演绎了一部永远听党话、坚定跟党走、筚路蓝缕的奋斗史诗。交通大学西迁壮举形成了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交通大学在迁校之初,教学设施、实验设备、工作条件、生活条件极为困难;面对种种困难和挑战,西迁“拓荒者”们以“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豪情壮志和英雄气概拉开了“创业”的序幕。没有因为迁校而迟一天开学,没有因为迁校而开不出课程,没有因为迁校而耽误原定的教学实验,没有因为迁校而影响人才培养质量。而后,通过迅速恢复理科建制、扩大招生规模、开办新兴专业、扩充实验室建设,快速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在“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建设等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上始终处于第一方阵。从黄浦江畔到西北黄土地、从昔日麦田到今朝知名学府,西安交大走过了一条极不平凡的创业之路,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英雄者之歌,积淀、形成了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

红色基因与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关联

延安精神和西迁精神在理论前提和思想内涵上体现的缘起、演进和传承的契合性,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其在价值层面具有这种特质。它们在价值维度的契合性,使其凝聚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新时代背景下,汲取延安精神和西迁精神背后蕴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力量,助力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1.坚持党对高校全面领导

历史和实践证明,不论是在延安时期,还是在西迁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党领导下的高等教育事业卓有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对高校的领导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当前,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时期,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更需要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

第一,要坚持党对高校的政治领导。我国高校的办学方向,事关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高校党委要把握好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到办学育人全过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

第二,要坚持党对高校的思想领导。当前,我国高校思政工作有条不紊的推进,党的领导功不可没。高校是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对于稳定党的意识形态大局有着重要影响。党对高校的思想领导只能加强不能削弱。高校党委必须牢牢把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加强理论学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面引导广大师生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第三,要坚持党对高校的组织领导。健全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机制体制,始终坚持和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高校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既要准确把握高校党委、校长负责的一体关系,又要厘清两者职责界限。此外,高校党委要坚决做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强化党内监督,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完善人才队伍培养机制体制,培养一批有责任、敢担当的人才队伍,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完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2.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以延安精神、西迁精神为代表的伟大精神共同构成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既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又随时代发展被赋予新内涵。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当今社会价值取向日益呈现多元化,这其中既有弘扬爱国、促进社会改革发展等进步思潮,又存在信仰失落、价值虚无主义等负面倾向。大学生正处于不断增长知识,养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拔节孕穗期,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贯彻落实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更是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如何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立德树人教育全过程是高校职责使命所在。

第一,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立德树人课程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思政课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一是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思政课之中,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一方面,思政课教师积极发挥主导性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准确把握爱国主义的不同时代内涵,不仅要讲好课本内容,更要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爱国主义素材搬上思政课堂,丰富爱国主义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创新理论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为学生上好生动形象的思政课,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让爱国主义情怀在学生心中扎根。二是积极拓展思政第二课堂,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高校要坚持把理论教育与课程实践相结合,把爱国主义教育落实到实践教学全过程之中,培养学生爱国之情。利用好红色教育资源,深入挖掘典型人物的典型故事,把为国捐躯、为国奉献的育人资源搬进思政课堂。积极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把爱国主义教育延伸到课外,动员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把爱国主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第二,着力打造高素质的思政工作人才队伍,引领爱国主义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教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力量。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政工作人才队伍的主要组成人员,是组织和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力量。高校辅导员配备情况以及素质高低都会直接影响着爱国主义教育实施效果。思政课教师是立德树人的主力军,肩负着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任。重视思政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定期开展思政人才培训班,加强思想理论学习。加强师风师德建设,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做到行为人师、行为师范,做好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第三,要营造爱国主义氛围,助推立德树人。润物无声、育人无痕,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要把立德树人思想糅合于活动之中,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受到立德树人教育。一方面,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大学文化建设之中,坚持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并举,在校园内形成浓厚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发挥文化育人功能,让学生们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要创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和方式,打造融媒体平台,让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多样化,坚持线上和线下学习并举,打破时空限制,整合学习资源,着力打造一批学生喜闻乐见的爱国题材作品,做到寓教于乐。

3.坚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同时也是延安精神和西迁精神内涵之一。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之初就致力于探索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始终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放在首位。历史和实践表明:高等教育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新时代对共产党人提出的新课题。

第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办學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就决定了我国高等教育建设应该坚持为人民服务,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高校要积极回应社会的关切,关注人民的需要,发挥好服务社会职能,积极拓展服务社会的渠道和途径,坚持面向人民需求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第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师工作的重要性,要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要严把选人用人关,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选人用人机制选拔聘用合格的师资队伍,及时清除高校师资队伍中的害群之马,对于违规违纪行为零容忍,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高校要在师风师德建设上多下功夫,开展师德宣传、完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加强师德监督,积极引导教师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才。

第三,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践行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党领导下的高校要毫不动摇地坚持这一工作路线。具体到高校内,人民群众就是全校师生员工。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学校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师生为本的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坚持服务教学、服务科研、服务师生的理念,贴近服务师生实际。始终秉承务实态度,为师生多办实事,不断增强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成就感。

4.推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延安精神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西迁精神的“艰苦创业”无一不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真实写照、无一不是中国共产党敢为人先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生动诠释。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已经悄然而至,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如此复杂多变的时代背景下,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就要有敢为人先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第一,要转变社会角色。高校应主动积极把握时代发展的正确方向,把握社会发展趋势。过去高校是走在社会前面,是引领科技发展的弄潮儿,是推动着社会改革创新的主力军。然而,现在社会的一些领域已经走在高校前面,如果高校再不积极主动融入社会发展洪流之中,那么终究会成为时代的弃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高校要积极转变社会角色,着眼于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师生们不能像以往一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必须走出象牙塔,置身于社会发展洪流之中。高校要发挥好服务社会职能,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成果转化机制,把科研成果投入社会一线,着力破除与社会之间的壁垒。

第二,要加强攻关。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一方面,高校要利用好学科建设的自主权,完善基础学科建设,加强一流学科建设,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布局,积极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着眼于新兴学科建设,致力于打破学科之间壁垒。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西安交大始终坚定“国家使命、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的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做出的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部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构建了8个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29个研究院、300多个研究平台,积极打造全球科教高地、创新驱动平台、智慧学镇,瞄准“卡脖子”难题,努力成为国家重要战略科技力量。

第三,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通过制度创新,进一步激发高校办学活力和发展潜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坚持深化教育改革,改进高校评价机制,推进分类评价,构建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相结合的多元指标评价体系。完善人才评价机制,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考核机制,构建以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师德为核心的多元评价体系。

结语

延安精神和西迁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在历史上,它们鼓舞着、推动着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为了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国家的富强而不断奋斗、勇于奉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指出:“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在新时期,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党的这些伟大精神和光荣传统,立足新的时代特色,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其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西迁精神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研究”(20@ZH025)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EB/OL].(2021-05-28)[2021-05-29].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1-05/28/c_1127505377.htm.

[2]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的讲话[EB/OL].(2021-02-25)[2021-05-29].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21/0225/c1024-32037047.html.

[3]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EB/OL].(2019-03-18)[2021-05-29]. http://www.gov.cn/xinwen/2019-03/18/content_5374831.htm.

[4]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2018-09-10)[2021-05-29].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8-09/10/c_1123406247.htm.

[5]王树国.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变革与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21(1):1-4,9.

[6]冯玉军.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導[J].红旗文稿,2020(21):38-40.

[7]张新柱.以延安精神厚植高等教育自信[J].法治与社会,2020(8):61-62.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于 洋]

猜你喜欢
延安精神时代价值高等教育
延安精神和三线精神的共性特性与继承弘扬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三级延会提出延安精神进国企新举措
延安精神
延安,我把你追寻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时代价值、核心思想与哲学意蕴
论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正义观及其时代价值
抗大思想文化建设的时代价值探析
法治中国视域下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