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畅
【摘要】一个城市的品质和文明程度,和是否适合弱势人群居住有着直接的关联;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是一个关于需要结构的理论,我们在设计一个场地时,一直寻求如何真正做到人性化和以人为本,而不是喊口号,因此尝试基于该理论从研究各年龄层人群的切实需求出发,找到设计的针对点。
一个住宅社区的宜居程度体现在居住人群是否具有幸福感。宜居社区的评价,除了社区空间布局的合理度、是否具有安全性、基础设施的完善度、社区文化的丰富度以及社区服务的满意度外,社区环境是其重要的评价环节之一,社区公园则是社区环境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广东省宜居社区建设评价标准》(DBJ/T 15-200-2020)中规定宜居社区应设有中心公共绿地(社区公园),具备休息、游玩、步行、健身等功能,并分设儿童、老年活动区域。
【关键词】社区公园;公园景观设计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22.164
1、基地概况
凌泊湖社区公园位于湖南岳阳市云溪区,基地被住宅小区环绕,与其西边的学校形成整个社区的相对中心。调研过程中发现,目前已经建成的凌泊湖小区缺少集中绿地,除居民服务中心前有少量球场外,无其他集中活动场所,急需该地块承担起区域居民的休闲游憩、健身康体、停车、生活购物(菜市场)、垃圾处理/转运等社会功能。(图1)
2、新时期社区公园的定位
2.1常见传统社区公园的弊病
①景观设计过于注重构图和形式,忽略了功能性,忽略了游人的使用行为习惯。②部分场地使用率低下,并伴有空间误用的现象。③人性化设计的重视不够,游憩设施的数量不能满足丰富的活动需求,座椅等休憩设施的尺寸及材质不能满足各类人群的舒适性要求,以及无障碍设计常被靠后考虑。④植物栽植一味追求群落感、乔灌比、常绿落叶比,公式般填塞空间,忽略植物造景的多样性以及人群使用空间的需求。
2.2社区公园的定位
传统社区公园所呈现出来的印象一部分还停留在“街头绿地”、“家附近的小游园”、“有漂亮植物的园林”等关键词上。而当今社区公园它的定位不仅是居住集群区的社区客厅,也是除家以外情感及归属感的主要实现场所。归属感,这一概念属于文化心理的范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他认为个体会在自己所属群体中产生强烈的“我群体”需求。这种对“我群体”的认同需求,被其称之為个体的归属感[1]。社区归属感,指的是社区居民将自己归入某个地域人群集合体中的心理状态,是社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既是居民对自身社区身份的认同,也是对社区的投入、喜爱和依恋的心理感受[2]。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更高层次的情感追求赋予社区公园提升社区百姓归属感、凝聚社区精神核心的功能。
3、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探讨对社区公园的要求
马斯洛理论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当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3]
①生理需求:基本的生存所需,映射到该项目具体体现在菜市场、超市、便利店、药店、早餐店、ATM机、社区服务中心、康体运动等最基本需求上。
②安全需求:对远离伤害的需求,映射到该项目具体体现在防止来自设施的意外伤害、防止场地地势以及地面材质造成的滚落跌倒、防止来自不恰当植物的伤害以及防止人群活动行为造成的意外等。
③社交需求:即人们需要获得情感与归属感,映射到该项目具体体现在各类型活动交流场所的设置,并区分幼儿、少儿、中青年、老年以及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交需求。
④尊重:不仅是来自人的尊重,也需要来自场所环境的尊重,映射到该项目具体体现在对弱势群体、少数群体的关怀上。
⑤自我实现:最高层次的需求,取决于人行为本身,环境场所并不能给予。
4、从需求衍生出来的功能模块
根据这些需求,社区公园的景观设计从而衍生出基于全龄层的5+1六大模块活动区。
①集中绿地活动区。具有良好视野,与其他各功能模块联系紧密,可达性强,趣味性强,能够集聚人气,其本质为社区客厅。
②儿童活动区。幼儿区和少儿区应相对错开,半围合形式保证各年龄段活动不受冲突;都需要设置监护人专属区域,方便看护和交流;地面需要选择厚塑胶软垫防止摔伤;坐凳和游乐设施等需要符合儿童行为习惯;区域色彩应符合儿童心理学,刺激儿童视觉与智力开发;区域植物应无毒无刺无飞絮。
③老年人活动区。需要无障碍设施,需要相对集中的运动场开展集体运动,需要健身设施,需要较多的休憩坐凳。
④中青年活动区。更具活力与多样性,可不局限某一块区域,更加注重环境品质。
⑤家庭/朋友圈活动区。选址需要良好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私密性,需要多个小单元来满足多组人群。
⑥宠物活动区。与其他各类活动集中区尽量拉开距离,互不干扰;尊重养宠人群以及宠物本身的行为习惯;易于管理与清理。
5、方案生成
凌泊湖社区公园地块在结合交通的通达性以及现状情况确定出入口后,将地形、风光条件是否适宜以及各功能模块的需求要点综合考虑,最终确定了各模块的空间落点,在此基础上,联通各模块,布置交通系统,解决无障碍需求,最终形成方案布局平面。(图2)
6、各区域的具体做法
方案根据游园路径的逻辑将场地分为西段樱花林区、南段湿地区、东段活力区、北段景观区四个区域,各功能模块在其中融合嵌入。
①集中绿地活动区、家庭/朋友圈活动区、中青年活动区:集中在公园南段湿地区,东段活力区、北段景观区均有相关布点。方案中利用现有藕塘打造下凹濕地,于起伏地形上架设彩虹栈道(图3),在林间设置以家庭/亲朋群体为单位的休闲场所;重构了部分微地形,而环园的一公里活力环形步道设计成慢行道与快行道两种路线,在地形和树林中穿插,分分合合,并采用彩色透水混凝土材质。设计中考虑了各类人群进行漫步、健步走、慢跑、自行车、轮滑、滑板等运动的空间。
②儿童活动区:位于东段活力区,保留了原有山顶地形和绿化范围,进行了动静分区。区分婴幼儿(0-3岁)和少儿(4-12岁),提高设计的针对性,创造更加安全的环境。摒弃了高成本大型儿童游乐组合设施所给予的被动式游戏方式,以丰富的地面游戏为主,例如充分考虑儿童的活动特性,设计趣味游戏跑道、点缀攀爬球和小型器械,满足儿童跑、爬、跳的天性,引导其主动性、创意性游戏。在环境的舒适度上,利用植物打造林荫场地,创造有阳光、阳光不晒,有微风、风不直吹,有活力又安静的宜人活动场所。同时设置了监护人看护区和孕妈娃妈交流区,杜绝看护视线盲区,给孩子更加贴心的守护。场地的色彩选用上,杜绝大红大绿大黄大蓝,其“乡土气息”太重,不适合做色彩启蒙培养正确审美,而偏淡的颜色无法吸引儿童注意力,更无法构建婴幼儿对色号的正确认知,因此偏高的饱和度、适宜的灰度、高级感的色值以及互补色的颜色搭配才是适合婴幼儿/少儿的色彩。(图4)
③老年人活动区:平面上紧邻儿童活动区,但两者具有一定的竖向差,结合植物形成天然隔绝。设计上尊重了原有场地地形,满足特殊人群的无障碍需求,设置无障碍坡道,提供轮椅专属休息位;区分器械区和集体自由活动区,地面划有安全红线提示安全范围;在环境的舒适度上,采取了与儿童活动区一样的标准打造风光条件适宜的场地。(图5)
④宠物活动区:位于北段景观区,利用地形差与主要人群活动场所相分离,打造专业化的围合式宠物专项公园。方案内配备了小型犬游戏跑道、大型犬游戏跑道、主人陪跑跑道、围栏托管区、主人休闲交流区、游戏沙坑及相关配套设施等。
结语:
凌泊湖社区公园的景观设计方法是从研究人的行为需求以及心理着手的,从人的不同层次需求出发考虑问题(图9),把人性化放在第一位,其次再来追求景观设计的艺术形式。若场所能带给人幸福感,那这个社区公园才具有真正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亮.社区社会资本与社区归属感的形成[J].求实,2006(9):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