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刘明明
临港主城区由“一湖七射四涟”的水系网络构建出“滴水涟漪”的城市风貌,射河、涟河作为主城区排涝河道,收集地表径流后最终汇入滴水湖。本文首先对研究区域河道水环境容量进行计算,并对区域中产生的污染物总量进行分析,开展以污染控制为目标的海绵城市建设方案,最终提出源头减排和末端治理的污染控制策略。
临港金融总部湾位于主城区滴水湖正北侧,北至环湖北二路,西至青样港,南至环湖北一路,东至蓝云港,总用地面积为46.53 公顷,共18 个地块,形成东九宫格和西九宫格布局。主城区“一湖七射四涟”的水系网络形成相对独立的圩区,水功能区水质目标为地表IV 类水。
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包括公式法、模型试错法、系统最优法、概率稀释模型法、未确知数学法五大类。针对区域特点和资料情况,本次研究采用公式法计算,应用零维模型对主要水质指标(COD、氨氮、总磷)的环境容量进行估算。
式中:
Q0为河道上游来水量,m3/s;
Cs为污染物控制标准浓度,mg/l;
C0为污染物环境本底浓度,mg/l;
k 为综合降解系数,1/d;
V 为水环境体积容量,m3;
q 为排污流量,m3/s。
目标水质Cs取地表Ⅳ类水标准;上游水质C0,根据2019年-2020年临港地区水质监测数据,1月-12月平均水质IV 类水达标率为95%,部分河道存在季节性面源污染,如青祥港在2019年5月-6月高锰酸盐和总磷超标,为确保研究区域稳定达到IV 类水目标,上游水质分别按照IV 类和V类两种工况计算;综合降解系数k,参考相关报告及文献,COD 为0.1(1/d),氨氮为0.08(1/d),总磷为0.08(1/d)。根据上述参数对模型进行概化,同时实际情况下水环境自净能力低于理论,取0.8 的安全系数,具体计算结果如表1。
表1 水环境容量计算表
根据表1 计算分析,研究区域水环境较为脆弱,在部分月份受上游客水影响,水环境容量为负,不具备消纳雨水径流污染的能力。因此制定区域海绵城市系统方案时,应考虑在雨水排入河道之前通过系统性措施将雨水中的污染物削减,达到IV类水标准后排放;同时构建河道生态系统,强化河道自身净化能力。
本次研究范围属于城市整体更新,排水系统完全按照雨污分流建设,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因此无点源污染。区域开发建设后,主要污染物来自初期雨水径流,通过2019年7月和8月两场降雨期间对临港地区径流雨水水质进行检测,不同下垫面雨水径流污染物指数见表2。
表2 下垫面雨水径流污染指数
以雨水排放口IV 类水(TSS 以削减率55%计)为海绵城市建设污染控制目标,通过源头减排和末端治理,在陆域空间内每年需削减TSS 总量40.18 吨,COD 总量44.57吨,氨氮总量0.03吨,总磷总量0.07吨。
研究区域面源污染总量计算见表3。
表3 污染物总量计算表
临港金融总部湾海绵城市建设以径流污染控制为核心目标,小海绵、大海绵有机结合、绿色设施、灰色设施因地制宜,形成源头控制、过程调蓄与末端处理相融合的系统性建设方案。
图1 研究区域海绵城市建设总体技术路线
根据技术路线,研究区域雨水径流过程中的污染物控制包括源头削减和末端削减。源头削减是指地块、市政道路和公园绿地雨水的就地消纳。末端削减是利用雨水排放口附近的滨河空间,结合岸线景观在排放口附近布置人工湿地,并配套建设地下调蓄池,用于初期雨水的滞留调节。
根据第2 节污染物总量和允许排放量,计算各类污染物削减率,公式为:
f=P削减/P总量
式中:f 为削减率,P削减=P总量-P允许;
根据上式,计算出污染物削减率分别为:TSS 削减55%,COD 削减81%,氨氮削减5%,总磷削减40%。由此可见,研究区域内水环境质量对COD 最为敏感,因此选择以COD 为特征污染物计算海绵城市设施规模。
陆域COD 控制措施包括源头削减和末端削减,即PCOD削减=P源头+P末端,根据第2节计算PCOD削减=44.57 吨/年。
根据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和区域特点,从系统治理角度出发,针对污染物迁移特点,在时间、空间上合理分配源头削减量和末端削减量。本项目源头COD 削减量根据下式计算确定。
P源头=p×c×W
式中:
p 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80%;
c 为LID 设施对COD 的去除率;
W 为源头下垫面雨水径流中COD 总量,根据第2 节计算W = 54.69 t/a;
陈言菲通过SWMM 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LID 设施雨水径流和污染物输出情况,结果表明在P=1a 情形下,绿色屋顶、渗透性铺装、生物滞留池对COD 去除率分别为55.43%、47.92%和52.46%。由于绿色屋顶在下垫面中占比较少,本次研究中LID 设施对COD 去除率取c=50%。因此,根据上式得出源头COD 削减量为21.88t/a。
针对河道雨水排放口附近的用地情况,在管网末端增加智能截流井,在降雨初期将未通过海绵设施控制的初期雨水截流排入调蓄池,达到调蓄水位后关闭截污阀,后期雨水排入河道,雨后调蓄池内雨水缓排入人工湿地净化处理。人工湿地采用污染负荷较高、卫生景观条件较好的水平潜流人工湿地,人工湿地面积根据污染负荷计算。
A=P末端/(qos×0.365)
式中:
A 为人工湿地面积,m2
qos为表面有机负荷,0.025kg/(m2·d)
P末端为末端COD削减量,P末端=PCOD削减-P源头=44.57-21.88=22.69t/a
根据计算,研究区域在雨水排放口需建设2486m2人工湿地,作为雨水径流污染的末端治理措施,人工湿地可根据排口位置、用地条件和水量情况分散建设。
本文以临港金融总部湾为例,对河道水系进行概化并计算区域内水环境容量。当上游水质为IV 类水时,COD 环境容量为31.6 吨/年,氨氮环境容量为1.27 吨/年,总磷的环境容量为0.25 吨/年;当上游水质为V 类水时,水体环境容量为负。
对污染物排放总量进行分析,污染物类型主要为雨水面源污染,估算总量TSS为73.06 吨/年,COD 为54.69 吨/年,氨氮为0.54 吨/年,总磷为0.17 吨/年。
最后制定了海绵城市建设总体技术路线,确定了源头减排和末端治理的污染物控制策略,并分别计算源头LID 设施和末端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削减量,确定了满足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的相关设施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