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路径探究及实践应用

2021-08-11 05:23谢凌
下一代 2021年4期
关键词:数学学科培养途径高中

谢凌

摘  要:近年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国家和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空前的迫切。为了培养杰出人才,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启动,新高考改革的逐步推进,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成为了培养杰出人才的有效途径。同时,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途径

在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缺乏正确认识,导致数学教学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就需要教师注重教学反思,逐渐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重视学生数学成绩的同时,还需要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进行培养,不断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此外,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鼓励学生面对问题主动思考,合理运用自身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强化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在课堂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有效培养,就需要在课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充分了解,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课堂设计,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例如,教师在对圆锥曲线知识进行讲解时,对有关抛物线的相关知识,就需要对学生加以引导,鼓励学生结合函数的相关知识进行探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问题进行合理设计,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指导学生进行积极探究,并且主动进行问题讨论。通过这样的数学教学过程,可以引导学生不断进行探索,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合理渗透数学文化,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培养

在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时,就需要教师合理转变自身教学态度。对数学文化进行讲授,鼓励学生积极了解数学文化内容,教师还要有效结合数学文化与教学内容,不断增强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数学逻辑,充分展现学生的思想价值,提高学生的独立意识,使学生可以经常进行综合探究。例如,教师在进行《直线与方程》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理论知识,对直线与方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同时学会利用方程,对直线进行表示,避免学生盲目的进行知识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要引导学生结合数学发展史进行学习,深入了解其重要地位,进而深刻认识直线与方程的知识,提升学生的数学思想,促进学生能力的不断提高。

三、合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的情境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推动课程的进程,帮助学生理解所要学习内容,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数学运算、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课堂教学中情景创设后,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这个过程有利于学生在数学应用方面体会数学的应用之美,更有利于学生找到学习数学知识的意义,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切实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现阶段由于中考的逐级选拔,各高中的学生成绩差距较大。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情,设计多样化的情境,例如,学生层次较好的重点高中,情境创设可以更加地数学化、科技化,使学生体会数学的逻辑之美。而学生基础较差的学校或班级,在情境创设时要生活化,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主动学习的情境氛围,使数学学困生逐步对数学知识提升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跳出数学看数学,学会理性思维,这就是学生所应具备的素养。例如,教师在进行二分法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引导学生联想类比进行情景创设。比如类比综艺节目中“看物品猜价格”的游戏。这些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同二分法知识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进行数学教学时,通过运用生活实例,为学生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该部分知识。同时,学生在运用二分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时,也能够较好地锻炼其数学运用能力,体会数学应用之美,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四、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才充分培养学生的素养能力。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定位,牢记学生为主体地位,教师作为引导者、启发者通过恰当的问题推动课程的进程,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师要让舞台,让精彩,让学生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既要使学生有合作的意识和渴望,又不要流于形式,为了讨论而探究。有些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一堂课不来个小组探究就不是课改下的课堂教学,这样的小组活动是毫无意义的。数学学习需要独立思考,特别在新课标的要求下,需要深度思考。那么,这种合作和探究应该是在深度思考的情况下再进行的合作和探究。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注重要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用严密、清晰的数学语言表达数学问题的能力;其次,小组成员间要学会倾听彼此,养成认真倾听小组其他成员建议的良好习惯,形成“思维合力”;第三,要学会质疑和完善,要善于发现其他小组成员观点中的异同,表达自己的意见,完善本组的最终结论;小组讨论时,要培养学生利用归纳、分析、猜测、推理、总结等方法。必要时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引导,使学生能在自身的能力范围内进行有效的合作和探究,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五、结语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对学生核心素养進行培养的过程比较漫长,其需要教师加强对自身教学观念的合理转变,不断探索更加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教师还要加强知识学习,指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与探究,进而逐渐形成数学逻辑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学生未来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营伟.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与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33):182-183.

[2]冯周付.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3):65.

猜你喜欢
数学学科培养途径高中
如何提升小学生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如何让农村留守儿童重视数学学科的学习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