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

2021-08-11 04:51卢秀英
下一代 2021年4期
关键词:良好习惯

卢秀英

摘  要:小班幼儿年龄小,可塑性很大,经过合理的保育和教育,孩子会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从小养成生活的规律化,可以在人脑的兴奋和抑制活动中建立起具有一定节奏的动力定型。我们在培养中持之以恒不断强化,以促进孩子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关键词:从小培养;良好习惯;意义深远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五大领域里,健康领域排在了第一位。可见,健康教育在幼儿园保教工作中的重要性。而“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卫生习惯”就放在了(三)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中的目标1。在这一目标中,要求小班(3-4岁)幼儿在提醒下,按时睡觉和起床,并能坚持午睡。这一要求也放在了首位,足以证明幼儿园小班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对孩子健康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那如何实施“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这一教育目标?

小班幼儿年龄小,可塑性很大,经过合理的保育和教育,孩子会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从小养成生活的规律化,可以在人脑的兴奋和抑制活动中建立起具有一定节奏的动力定型。我们在培养中持之以恒不断强化,以促进孩子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一、幼儿园幼儿午睡环境的创设

睡觉环境的好坏,决定着孩子睡眠的质量,所以幼儿园午睡环境的创设尤为重要。幼儿园幼儿午睡环境的创设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1.寝室布置温馨,颜色不能太艳太杂,窗帘要能遮光。

2.午睡期间,寝室内外保持安静,避免噪音。

3.要根据寝室面积的大小和幼儿人数的多少,合理安排床位,方便值班教师准确的清点人数,便于幼儿衣服等物品等管理。

4.每天开窗通风和清洁寝室内的卫生,以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和环境的舒适干净。

5.幼儿的床上用品要经常清洗,尤其是枕头套,小朋友睡觉时特别容易出汗,汗湿的枕头套如果不及时的清洗,容易滋生细菌,使本来棉质的枕头变质,不利于幼儿的健康。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午眠习惯所采用的方法

幼儿园孩子良好睡眠习惯的形成,是靠老师采用各种方法来培养的。

(一)生活中培养。

孩子良好睡眠习惯的培养是一种养成教育, 需要在一日生活中坚持不懈。

1.示范讲解法

小班孩子具有具体形象性思维,动作模仿性很强。通过观看情境表演 《小娃娃睡觉》,孩子们亲眼目睹记得住并进行模仿,有着很好的效果。

2.利用儿歌进行教育

在一日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儿歌来配合生活习惯的培养。我们通过歌曲《小猫小猫你别吵》培养孩子要轻轻走进卧室。 通过儿歌“小朋友,来睡觉,小小手,放放好,小眼睛,闭闭好,安安静静睡得好”,使幼儿明白安静睡眠的道理,在音乐声中就会较快地入睡了。

3.表扬鼓励

我们在培养过程中,利用“看!我最棒”评比栏,通过贴小红花的形式表扬午睡中做得好的小朋友,要求其他小朋友向他学习,这样也有利于孩子良好睡眠习惯的养成。

(二)游戏中练习.

利用角色游戏进行练习。小朋友在娃娃家的区域活动里当妈妈,模仿妈妈喂娃娃吃饭,哄娃娃睡觉,帮它盖好被子,把娃娃的手放在被子里。娃娃睡着了,妈妈会轻轻地走不发出声音。在游戏中幼儿巩固了在生活中培养的良好睡眠习惯。

(三)家园共育。

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必须坚持一贯性、一致性的原则,需要班里三位教师共同配合,一致要求,也需要家庭配合教育,这样效果才好。我们利用开学初的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生活作息制度,我们对生活卫生习惯培养的要求、内容、方法,要求家长与我们密切配合,同时利用家园联系薄、来园离园时与家长的交谈,和家长一起研究、探讨孩子的教养问题,做到了家园共育。

三、幼儿园小班午睡活动的组织

组织好幼儿午睡是幼儿睡好觉的关键环节。那老师如何组织好幼儿的午睡呢?

(一)幼儿园午睡前的活动组织

午餐后到午睡前这段时间,遵循不做剧烈运动,又有利于食物消化和吸收的原则,恰当地组织幼儿餐后的一些安静活动,不要使幼儿的情绪太兴奋,否则幼儿会难以入睡,睡眠质量也会随之下降。

一是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区,引导幼儿选择一些安静的活动:如看图书、系扣子、穿珠子手指游戏等。

二是师生交谈,教师在照看幼儿送餐具的同时,可对吃完饭的幼儿个别进行交谈,谈一些孩子喜欢的话题:如大风车里的动画片。这样可以使幼儿和教师的关系变得密切。

三是散步,根据每周的教育目标,领着幼儿自由地到户外散步观察,谈论自然景象,丰富幼儿的感知觉。

四是讲故事,给孩子讲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有教育意义的温馨的小故事。

(二)幼兒午睡活动的组织

这一环节,是决定孩子入睡的关键。

1.幼儿进寝室前值班老师要做很多细致的工作:如摸摸幼儿的头,有没有发烧的现象;检查幼儿口袋里有没有带些小玩具之类的东西,提醒幼儿睡前入厕以免尿床现象的出现;提醒幼儿进入寝室后应保持安静并将自己的物品整理好并摆放整齐。

2.进入寝室后值班老师要以身作则,保持安静,做幼儿学习的好榜样。播放一些优美舒适的音乐,如《摇曲篮》,让孩子在音乐声中,悄悄走上床,学着娃娃睡觉。

3.由于幼儿入睡时间的差异性,所以值班老师要照顾到入睡较迟的小朋友,可以在一旁“陪睡”,让他知道老师在关注他睡觉,给他提出睡觉的小要求:手脚不要乱动、眼睛轻轻的闭上,如果他睡的好,我们可以给他小小的奖励,让这一部分幼儿逐渐养成自觉入睡的好习惯。对于精神充沛不愿睡觉的幼儿,值班老师应该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我们要做到因材施教,不睡觉也不要勉强他,但他必须做到在床上不说话,一定要保持安静以及不随便下床走动,以免影响其他小朋友休息。

4.等幼儿入睡后,值班老师要做到勤巡视,帮助幼儿盖好被子,纠正幼儿不正确的睡姿,看看睡得不舒服的孩子,有没有发烧的现象或者想大小便等情况。

5.到起床时间后,老师开始播放欢快的音乐,声音由小变大,使醒了的幼儿欣赏音乐,没醒的幼儿渐渐从睡梦中醒来。这样整个下午孩子就会精神饱满,并防止孩子因突然睡眠中断而引起的恐惧心理。

6. 起床后,要求幼儿及时穿好衣服和鞋子,再去小便、洗手、喝水,不能在床上玩耍。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3~6岁幼儿发展指南》

[3]《幼儿教育》

猜你喜欢
良好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辽宁省盘锦市注重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让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快乐成长
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幼儿教育教学中的随机教育
孩子,我们慢慢来
小学体育教学中良好习惯养成策略探究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浅谈寄宿制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培育良好习惯,夯实人生基础